浅谈连云港市赣榆区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love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连云港市赣榆区在农业生产上逐步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农业科技手段,土壤肥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加快的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针对我区小麦病虫草发生情况,我们采取了专业化防治、统防统治等一系列具体措施,确保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实现我区小麦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
  关键词: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我区一直是采取稻-麦一年两季的种植模式,种植结构以麦稻轮种和麦旱轮种为主。为追求农业生产的高效和绿色,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笔者通过日常工作经验的积累,对我区小麦病虫害草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我区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1  我区小麦绿色防控技术总体措施
  总体措施主要是通过推广抗病良种、优良农作物种植布局、种子处理、培育新型健康种苗、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科学的水肥管理等。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最大程度的降低病虫害的危害。同时,根据病虫害的生存条件,利用害虫的自然天敌和克星,对小麦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提升小麦的抗虫性和抗药性,在保持小麦丰产、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安全,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2  我区小麦病虫草发生情况
  我区麦田杂草以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为主;小麦病害以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为主;小麦虫害以蚜虫、红蜘蛛、灰飞虱等虫害为主。
  2.1  麦田杂草
  2.1.1  麦田杂草发生特点
  我们赣榆区属于淮北地区,小麦种植结构以稻麦轮作和麦旱轮作为主,杂草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并生,其中麦旱轮作主要以阔叶杂草为主,稻麦轮作主要是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禾本科杂草主要有菵草、硬草、多花黑麦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等,阔叶杂草主要有猪殃殃、播娘蒿、荠菜、牛繁缕等。
  2.1.2  麦田杂草防治措施
  我区小麦主要有旱茬麦和稻茬麦两种。旱茬麦播种期较稻茬麦提前15天左右,旱茬麦田杂草防除主要采取小麦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技术,立足“抢”字,宜早宜小,效果最佳;稻茬麦田杂草防除主要采取土壤封闭技术和早春茎叶处理相结合方法,早春茎叶处理要立足“早”字,突出阔叶杂草封杀技术。
  2.1.3  麦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
  (1)推广绿色生态控草技术
  一是优化布局,合理轮作。因地制宜,优化种植结构,对草害严重的田块合理轮作换茬,减轻小麦田间杂草发生基数;科学安排茬口,为土壤封闭提供充裕的时间窗口,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二是深耕整地,完善沟系。小麦播种前,深翻整地,减少当季杂草发生量;清除田边、沟渠杂草发生基数;加强对耕翻、整地、收割等作业机械的清洗,阻止杂草种子传播扩散。三是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精选麦种,适期播种,为冬前土壤封闭争取时间;合理密植,提高小麦个体与群体竞争力,抑制杂草生长。四是加强田管,培育壮苗。
  (2)推广封杀结合化学除草技术
  小麦田化学除草要坚持“以封为主,封杀结合”策略,一是土壤封闭。土壤封闭处理技术是防除抗性杂草的重要技术措施。在小麦播种后至杂草幼苗期,使用异丙隆、乙草胺等以及丙草·异丙隆等土壤封闭除草剂,将杂草消灭在萌芽状态,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时用水量要适当加大,以用水量40kg/667㎡为宜。二是茎叶处理。在小麦生产早期,根据田间残留杂草种类,若以双子叶为主的选择用二甲四氯进行茎叶喷雾,若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选用噁唑禾草灵进行茎叶喷雾。三是“封杀”结合。适期使用具有封杀双重作用的除草剂进行“封杀”除草,如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等。
  2.2  小麦病虫害
  2.2.1  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
  我区小麦发生主要病害有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等。赤霉病是影响我区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最大病害,防治上以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纹枯病与小麦种植制度有密切关系,播种早、用种量大有利于纹枯病的流行。白粉病在我区发生较重,冬前见病较少,齐穗后病情上升较快,且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小麦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灰飞虱等,蚜虫是小麦最重要的害虫,能危害小麦整个生长阶段,同时能传播各种病害,且繁殖较快。红蜘蛛危害极大,被红蜘蛛危害的植株叶片会卷曲、枯死,导致无法抽穗。
  2.2.2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选用抗性品种。
  适当选用选用高产、抗病虫的优质品种,同一块地确保统一品种,有利于统防统治,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小麦种子处理
  小麦药剂处理是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关键措施。一是防治小麦害虫,利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等拌种对小麦害虫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可减轻小麦整个生育期害虫的危害,持效期长达7个月。二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种子处理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有效措施。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2.5~5ml加水30ml稀释,拌种1kg,对纹枯病控制效果好,持效期长。
  (3)农业防治技术
  一是生态防控。通过人工作用进行生物调节,破坏有害生产的环境,如及时翻耕灭茬及清除田间周边杂草,有效减少田间菌源和虫源基数,全面提升防控效益。二是推迟小麦发病期,有效减轻病原菌的侵染和发生程度,降低发病源。
  (4)物理诱控技术
  我区小麦采取的物理诱控技术主要借助杀虫灯、色板、防虫网进行害虫诱杀,集中防治小麦的麦蚜虫、麦叶蜂等小麦害虫。色板物理诱控技术,借助害虫对颜色的趋向性,在色板上涂抹粘虫胶,普遍应用黄板防治小麦蚜虫。
  (5)生物防控技术
  生物防控应用害虫吸引原理消灭各类害虫,包括寄生天敌防控、捕食天敌防控两种,能全面降低小麦病虫现象,维护小麦生长。要及时清除麦田杂草,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铲除病虫栖息场所。小麦生长后期利用七星瓢虫、食蚜蝇、草蛉等蚜虫天敌控制蚜虫发生。
  (6)化学防治技术
  一是采用小麦种子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土壤药剂处理等,防治小麦纹枯病。虫害发生重的田块选用噻虫嗪、吡虫啉、氟虫腈等进行种子拌种,防治地下害虫、控制苗期地下害虫;二是药剂茎叶喷雾。病虫达到防治指标后针对病虫发生特点,适当选择某一種或几种防效较好的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需要防治两遍以上的病虫害需要使用不同的作用机理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三是选用叶面肥。使用生物型叶面肥在生长期喷雾,能显著提高小麦抗逆性,增加小麦产量和改善品质;四是精准科学用药。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要交替轮换施用,严格按照安全期间隔施用农药,提高药剂混喷和施药质量。
  (7)提高栽培技术
  小麦越冬、早春环节容易繁殖害虫,要加强该时期的小麦害虫控制,保护小麦健康的生长环境。一是要推广小麦健康栽培。应用测土配方示范技术和“优质+高产+节水”的集成配套技术,增施有机肥,补充微肥和生物肥料,无病田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病害秸秆要移除清理,隔年土壤深耕处理,提高整地质量,调节土壤的酸碱性。二是要科学调整作物布局,适当轮作换茬。
  3  结语
  加强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精准掌握小麦病虫害的特点,根据生长期的特性和气候环境因素,本着“预防为主,统防统治”的原则,综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维护土壤环境,降低农药对小麦与土壤的影响,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安全,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阿秀,张绍明,等.近年江苏省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及防除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8(7):54-57.
  [2] 刘惠芳,石景明.绿色防控技术在小麦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研究[J].乡村科技,2018(18):96-97.
  [3] 丁海涛.小麦病虫害防控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8(4):10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农业社会的高速发展,小麦种植面积与规模不断扩大,要求种植人员对小麦进行田间管理,进一步提升绿色小麦的整体成活率。本文针对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展开探讨,结合实际情况,详细论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工作要点,以期为绿色小麦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關键词: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  0 引言  小麦的种植逐渐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要求小麦种植人员在绿色小麦管理标准的指导下
摘要:植保无人机是一种具有灵活多变和安全高效等特点的高科技农机设备,将其应用于玉米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和品质,保障玉米种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围绕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应用与推广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探讨其应用推广措施,有效提高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水平,保障玉米种植的优质高产。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玉米;病虫害防治;优势;措施  植保无人机是可用于保护农林植物,防
摘要:柑橘病虫害不仅会影响感情的产量和质量,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柑橘病虫害造成的影响,本文对柑橘出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具体的绿色防护对策,希望为果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  1 柑橘常见的病虫害  1.1 黄龙病  黄龙病是常见的病害之一,染病之后树梢的叶片出现发黄现象,同时枝叶变硬,色泽发暗,和缺锌的症状类似。随着病情的加剧,染病的新梢会越来越多,
摘要:马铃薯是世界领先的粮食作物之一,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由于种植技术不足或病虫害控制不力,已使一些农民大大减少了马铃薯的产量,为了持续增加马铃薯的栽培水平并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有必要改善马铃薯的栽培和害虫控制技术。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1 马铃薯栽培技术  1.1 科学选择  为了增加马铃薯的产量,首先要确定品种,选择不同的
摘要:本文讲述了是稻田养殖台湾泥鳅技术,水稻栽培的生产流程为台湾泥鳅的生长、发育、觅食、栖息等提供了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台湾泥鳅生长快,当年达到商品规格,并且不钻泥,不用做防逃,同时排泄物增加稻田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和米质。  关键词:稻田养殖;台湾泥鳅  台湾泥鳅,肉质鲜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有丰富的钙、磷、钾、钠、镁、硒等微量元素,是餐桌上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滋味鲜
摘要:作为一种常绿树种,云杉冠型美观且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因此在绿化工程和造林工程中,这种树种非常常见也应用很广。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云杉育苗栽培及造林管理技术。  关键词:云杉;育苗栽培;造林管理技术  0 引言  云杉是一种四季常青的树种,不管是在城市绿化中,还是两荒造林时,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随着我国对绿化以及林业生产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对于云杉的栽培也应用到了很多的技术,这对于促进云杉
摘要:农机管理与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全面落实农机管理与推广工作,确保现代化、高效化、科技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应用,促进农业逐渐朝着低耗能、安全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农机管理;技术创新;推广与应用  消除“三农”问题是新农村发展的前提,推广农机管理与新技术的应用,是消除农民致富的坚强
摘要:随着对林业发展的重视,育苗栽培技术的作用显现出来。林业的发展不仅在体现在林业面积的大小上,更体现在对生态环境保护上所发挥的作用。育苗栽培作为林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工作,为我国林业输送“原材料”。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决定幼苗健康情况以及能否成熟成为森林中的一份子。本文从林业发展中的育苗栽培管理技术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改革方法,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意见建议。  关键词:林业发展;育苗栽培
摘要:随着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口基数也在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人们开始对蔬菜产生了极大的需求量。目前,我国蔬菜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种类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蔬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大部分种植人员都开始选择农药对蔬菜进行催生,而忽略了蔬菜种植的安全质量。但是实际种植蔬菜过程中,病虫害的威胁一直是影响蔬菜质量的重要原因,也是种植人员所面临
摘要:在浙江推行大棚养蚕是扩展养蚕效益的有效方法。本论文以浙江省大棚养蚕为基础,对大棚养蚕的处理和选择、严格消毒、在适当的时间进棚、把握好大棚内的湿度和温度条件、科学培育给桑和上蔟等不同方面总结大棚养蚕的使用技术。  关键词:大棚养蚕;技术分析;探究  近些年来,随着桑蚕养殖产业的不断进步,规模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在各个行业强调集约化生产的背景下,大棚养蚕技术也逐渐开始发展。这种养殖方式省力、工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