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典常读常新,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视角切入,可能会读出不一样的意义。从虚荣的本义及玛蒂尔德思想与行为来看,玛蒂尔德确实是虚荣的,但虚荣只是表象,命运才是本质。玛蒂尔德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我们同情她,实际上是在悲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玛蒂尔德遭遇的事情。罗瓦赛尔先生是被忽视的人物,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富有现代意义的东西。
【关键词】项链;虚荣;同情;罗瓦赛尔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项链》问世一百多年来,以其巧妙的构思,欧·亨利式的结尾,经典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元的主题,深受各国读者的欢迎和喜爱。《项链》进入中学课本后,更是广受重视,成为日常语文教学的经典篇目。经典是常读常新的。在教学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项链》的过程中,我们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特记录如下。
很多读者看完《项链》,都觉得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是虚荣导致的,小说正是通过玛蒂尔德的人生遭遇,批判和讽刺了以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小市民贪婪、虚荣、拜金的劣根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荒淫、腐朽、罪恶的本质。其实,我们之所以觉得玛蒂尔德虚荣,无非是因为她出身低微,却向往贵妇人的生活,梦想幽静而宽敞的客厅,里面有珍贵的陈设、华丽的装饰,有亲密的男友可以闲谈;因为她是一介小市民,却幻想着在舞会上大放光彩,惹人注目;因为她弄丢了项链,却不敢向朋友承认,导致为此付出了十年芳华。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漂亮的女人,有这种想法不是很正常吗?就连作者莫泊桑也不得不承认,女人原本就没有什么等级和门第之分,她们的美丽、娇艳、风韵就是她们的出身和门第;她们天生的敏感、温柔的性情和灵活的脑筋就是她们唯一的等级。在莫泊桑看来,美丽的女人就该获得这一切和接受这一切[1]。从这个角度来说,漂亮女人是无所谓虚荣或不虚荣的。
另外,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出身与梦想。从贬义来说,玛蒂尔德的行为是虚荣的;但从褒义来说,我们也可以把它叫作梦想。小人物难道就不该有梦想?不该追求更好的生活?我们指责批评玛蒂尔德无非因为她是一个平民女子,她的追求不切实际。可是,如果她是一个大人物,我们还会这么说吗?我们再想一想灰姑娘,为什么我们不说灰姑娘虚荣?玛蒂尔德不过是想过得更好一些,吃点鲈鱼和松鸡翅膀,得到部长的注意,而灰姑娘是想得到白马王子,当王妃,这个志向可以说更远大了。有人可能会说灰姑娘是童话,玛蒂尔德是小说,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每一个女孩子的心里或多或少都做过灰姑娘的梦。从这个意义上说,虚荣与出身无关,它是梦想的前兆。梦想与虚荣最大的区别在于,梦想促使行动去实现,而虚荣在于空想而沦为抱怨。玛蒂尔德的可怜之处在于她有梦想却整天苦恼,抱怨而无所作为,这也正是很多人认为玛蒂尔德虛荣的真正原因。
第二,虚荣的尺度。一位老师在讲课时问学生,玛蒂尔德怎样做才算不虚荣。有学生回答说,可以带两朵花。老师说,女孩子带花也虚荣啊,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难道不虚荣?其实,这里就涉及虚荣尺度的问题,量变与质变的问题,虚荣心太强才会变成病态,太偏离实际就可能酿成祸患。玛蒂尔德家里很穷却要佩戴昂贵的钻石项链,这就是梦想超出了现实,成为虚荣。
总之,从虚荣的本义及玛蒂尔德的思想与行为来看,玛蒂尔德确实是虚荣的,而且虚荣是她最重要的性格特点。但作者想告诉我们的重点不是虚荣导致悲剧,而是命运。这从开头“世上有许多妩媚动人的姑娘,仿佛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以及后面“生活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把你断送,也可以把你拯救出来!”都可以看出来。
笔者在课堂上问学生:在小说的最后,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仅值五百法郎,你们同情玛蒂尔德吗?大部分学生回答“同情”。笔者接着询问他们为什么同情,很多学生觉得玛蒂尔德很惨、很可怜,她为了一串假项链赔进了十年的青春,不值得,她的人生是个悲剧。大部分学生能从玛蒂尔德的变化中感受到美好东西的毁灭,感受到悲剧的意义,但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粗浅的理解与本能的同情上,我们要将学生引向深入。
师:同学们设想一下,同样是悲剧人生,比如当一个犯罪嫌疑人被抓住并被判刑的时候,你们是什么感受?
生:大快人心,罪有应得。
师:同学们,这个罪犯的人生也是悲剧啊。为什么你们不是同情,而是觉得痛快呢?深入地想一想,是玛蒂尔德人性中的什么打动了你?
生:当灾难降临时,她不卖笑,更不卖身,守住了人格的底线;不买一串假项链欺骗朋友,守住了诚信的底线;不祈求朋友原谅,少还或不还,守住了尊严的底线。她心地善良、真诚、勇敢、负责任,守住了人格的底线。
师:我们之所以同情玛蒂尔德,是因为她人性中的真善美和我们人性中的真善美交融了,但我们的同情还只是浅层的同情,类似于“可怜”,我们还站在高处,俯视她的悲剧人生。我们再往深处想想,还因为什么同情她?
(生思考……)
师:是不是觉得,她丢的是项链,丢失东西这样的事件其实有可能降临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就像灾难降临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机会是均等的。丢了项链的玛蒂尔德让我们悲悯,因为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会面临更大的丢东西的灾难。比如,有人就把心爱的孩子丢了,有人把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丢了,有人把灵魂丢了。正因如此,我们心中才明明白白地知道,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中的偶然事件,比如有人无辜遭受天灾人祸,其实是在启示我们思索人生中必然与偶然的悲剧。这样一想,我们会猛然发现和清晰地感觉到,我们其实就是玛蒂尔德,她的悲剧就是我们人生的悲剧,我们悲悯她就是在悲悯我们自己。这样一来,其实我们的同情就是悲悯,我们和被同情的玛蒂尔德站在了同样的高度。这才是同情真正的内涵!
第一,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罗瓦赛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首先,罗瓦赛尔先生低微的书记员身份、困窘的家境与玛蒂尔德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虚荣之间的矛盾,为情节往悲剧方向发展做好了铺垫;其次,罗瓦赛尔为讨好妻子,千方百计弄到教育部长的请柬,为接来下情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再次,罗瓦赛尔同意花400法郎为妻子做礼服,又建议妻子向朋友借项链,这些事件都在推动着情节不断向前发展;另外,罗瓦赛尔在舞会后对妻子玛蒂尔德的关心惹得她仓皇出逃,为项链的丢失(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最后,罗瓦赛尔建议妻子写信隐瞒项链丢失的真相,让悲剧由可能变成现实[3]。可以说,整篇小说都是在罗瓦赛尔先生的推波助澜中走向丰满的,悲剧也是在罗瓦赛尔先生不知不觉的推动下一步步发生的。
第二,在人物塑造方面,罗瓦赛尔成就了全新的玛蒂尔德。正是因为罗瓦赛尔忠厚善良、宽容担当,才能在丢失项链之后对玛蒂尔德没有任何抱怨、指责、大发雷霆或不管不顾,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选择了承担,选择了风雨同舟,选择了无怨无悔[4]。他“重新穿好了衣服”,“凡是有一线希望的地方他都去了”,“又去了警察局和报馆,请他们代为悬赏寻找”,还写信请求缓期,拿出所有积蓄,四处借钱,“跟这个人借一千法郎,跟那个人借五百,这儿借五个路易,那儿借三个”。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决然和坚毅让我们肃然动容,也让玛蒂尔德一下子变得坚强起来。“她一下子英勇地拿定了主意。这笔骇人听闻的债务是必须清偿的。”她从之前那个整天苦恼、幻想、虚荣、自卑的小女人变成了一个勤劳、朴实、自信、有尊严的劳动妇女。试想,假如罗瓦赛尔是一个脾气暴躁、品性低劣的男人,玛蒂尔德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假如丢项链后罗瓦赛尔对玛蒂尔德不管不问,弃她而去呢?娇气脆弱的玛蒂尔德是否会独自借贷、偿还?又或者罗瓦赛尔虽然能与玛蒂尔德共同面对困难,但是整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任性虚荣的玛蒂尔德会不会一气之下有什么过激行为?总之,罗瓦赛尔先生用自己的行动和人格魅力,影响了玛蒂尔德,感化了她,改造了她,挽救了她,甚至重塑了她,不仅没有使她堕落,反而使她破蛹成蝶。
第三,罗瓦赛尔的现代意义。罗瓦赛尔先生虽然只是一个平庸的小职员,但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宽容、善良,以及对妻子的真情、对家庭的责任感,即使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5]。
淳朴敦厚的罗瓦赛尔自始至终都爱着自己的妻子,体贴关心,无微不至。在妻子烦恼的时候,他费尽心思地讨好她,为她争取展示自身价值的机会;在舞会中不打搅她,在舞会后怕她受寒给她加衣服;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支持她,给她依靠,与她共担风雨,即使他知道面临的是十年艰辛。另外,罗瓦赛尔先生对妻子的爱自始至终都是以理解的形式体现的。在妻子整天幻想、任性、不知足的时候,他没有揶揄、打击,而是用自己的乐观、心满意足来默默地感化她。在丢项链之后,罗瓦赛尔先生更是理解她的焦虑与恐惧,没有半点责怪与埋怨,默默地承担起保护妻子的责任,辛苦地工作了十年,还清了债务。可以说,罗瓦赛尔先生非常懂得怎样从根本上爱自己的妻子,他对妻子的理解、体贴、关爱、包容终于使妻子懂得什么才是爱,[JP3]什么才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从而完成自我的改变与救赎。
当然,站在不同的视角,也有人会说罗瓦赛尔也很虚荣,他取得教育部部长的请柬,为妻子买礼服,建议妻子去借项链,项链丢失后让妻子写信隐瞒真相等行为,都是虚荣的表现。不可否认,这确实有一定道理,罗瓦赛尔先生可能也难逃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沾染上虚荣与浮华,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罗瓦赛尔和玛蒂尔德一样都是虚荣的人。
总之,作为一篇经典的小说,《项链》有开掘不尽的宝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间去读这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BT4][KG4]参考文献:
[1]莫泊桑莫泊桑随笔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龚兵仿路瓦栽的人格七美:《项链》中路瓦栽形象赏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21):45
[3]王丹平庸之中见真情:谈《项链》中的路瓦栽先生[J]史志学刊,2007(4):238-239
[4]管爱娟一个不可被忽视的人物:《项链》中路瓦栽人物形象分析[J]山花,2009(6):120
[5]马泽华玛蒂尔德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路瓦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2):58
【关键词】项链;虚荣;同情;罗瓦赛尔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项链》问世一百多年来,以其巧妙的构思,欧·亨利式的结尾,经典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元的主题,深受各国读者的欢迎和喜爱。《项链》进入中学课本后,更是广受重视,成为日常语文教学的经典篇目。经典是常读常新的。在教学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项链》的过程中,我们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特记录如下。
一、玛蒂尔德虚荣吗?
很多读者看完《项链》,都觉得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是虚荣导致的,小说正是通过玛蒂尔德的人生遭遇,批判和讽刺了以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小市民贪婪、虚荣、拜金的劣根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荒淫、腐朽、罪恶的本质。其实,我们之所以觉得玛蒂尔德虚荣,无非是因为她出身低微,却向往贵妇人的生活,梦想幽静而宽敞的客厅,里面有珍贵的陈设、华丽的装饰,有亲密的男友可以闲谈;因为她是一介小市民,却幻想着在舞会上大放光彩,惹人注目;因为她弄丢了项链,却不敢向朋友承认,导致为此付出了十年芳华。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漂亮的女人,有这种想法不是很正常吗?就连作者莫泊桑也不得不承认,女人原本就没有什么等级和门第之分,她们的美丽、娇艳、风韵就是她们的出身和门第;她们天生的敏感、温柔的性情和灵活的脑筋就是她们唯一的等级。在莫泊桑看来,美丽的女人就该获得这一切和接受这一切[1]。从这个角度来说,漂亮女人是无所谓虚荣或不虚荣的。
另外,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出身与梦想。从贬义来说,玛蒂尔德的行为是虚荣的;但从褒义来说,我们也可以把它叫作梦想。小人物难道就不该有梦想?不该追求更好的生活?我们指责批评玛蒂尔德无非因为她是一个平民女子,她的追求不切实际。可是,如果她是一个大人物,我们还会这么说吗?我们再想一想灰姑娘,为什么我们不说灰姑娘虚荣?玛蒂尔德不过是想过得更好一些,吃点鲈鱼和松鸡翅膀,得到部长的注意,而灰姑娘是想得到白马王子,当王妃,这个志向可以说更远大了。有人可能会说灰姑娘是童话,玛蒂尔德是小说,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每一个女孩子的心里或多或少都做过灰姑娘的梦。从这个意义上说,虚荣与出身无关,它是梦想的前兆。梦想与虚荣最大的区别在于,梦想促使行动去实现,而虚荣在于空想而沦为抱怨。玛蒂尔德的可怜之处在于她有梦想却整天苦恼,抱怨而无所作为,这也正是很多人认为玛蒂尔德虛荣的真正原因。
第二,虚荣的尺度。一位老师在讲课时问学生,玛蒂尔德怎样做才算不虚荣。有学生回答说,可以带两朵花。老师说,女孩子带花也虚荣啊,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难道不虚荣?其实,这里就涉及虚荣尺度的问题,量变与质变的问题,虚荣心太强才会变成病态,太偏离实际就可能酿成祸患。玛蒂尔德家里很穷却要佩戴昂贵的钻石项链,这就是梦想超出了现实,成为虚荣。
总之,从虚荣的本义及玛蒂尔德的思想与行为来看,玛蒂尔德确实是虚荣的,而且虚荣是她最重要的性格特点。但作者想告诉我们的重点不是虚荣导致悲剧,而是命运。这从开头“世上有许多妩媚动人的姑娘,仿佛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以及后面“生活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把你断送,也可以把你拯救出来!”都可以看出来。
二、我们为什么同情玛蒂尔德
笔者在课堂上问学生:在小说的最后,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仅值五百法郎,你们同情玛蒂尔德吗?大部分学生回答“同情”。笔者接着询问他们为什么同情,很多学生觉得玛蒂尔德很惨、很可怜,她为了一串假项链赔进了十年的青春,不值得,她的人生是个悲剧。大部分学生能从玛蒂尔德的变化中感受到美好东西的毁灭,感受到悲剧的意义,但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粗浅的理解与本能的同情上,我们要将学生引向深入。
师:同学们设想一下,同样是悲剧人生,比如当一个犯罪嫌疑人被抓住并被判刑的时候,你们是什么感受?
生:大快人心,罪有应得。
师:同学们,这个罪犯的人生也是悲剧啊。为什么你们不是同情,而是觉得痛快呢?深入地想一想,是玛蒂尔德人性中的什么打动了你?
生:当灾难降临时,她不卖笑,更不卖身,守住了人格的底线;不买一串假项链欺骗朋友,守住了诚信的底线;不祈求朋友原谅,少还或不还,守住了尊严的底线。她心地善良、真诚、勇敢、负责任,守住了人格的底线。
师:我们之所以同情玛蒂尔德,是因为她人性中的真善美和我们人性中的真善美交融了,但我们的同情还只是浅层的同情,类似于“可怜”,我们还站在高处,俯视她的悲剧人生。我们再往深处想想,还因为什么同情她?
(生思考……)
师:是不是觉得,她丢的是项链,丢失东西这样的事件其实有可能降临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就像灾难降临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机会是均等的。丢了项链的玛蒂尔德让我们悲悯,因为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会面临更大的丢东西的灾难。比如,有人就把心爱的孩子丢了,有人把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丢了,有人把灵魂丢了。正因如此,我们心中才明明白白地知道,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中的偶然事件,比如有人无辜遭受天灾人祸,其实是在启示我们思索人生中必然与偶然的悲剧。这样一想,我们会猛然发现和清晰地感觉到,我们其实就是玛蒂尔德,她的悲剧就是我们人生的悲剧,我们悲悯她就是在悲悯我们自己。这样一来,其实我们的同情就是悲悯,我们和被同情的玛蒂尔德站在了同样的高度。这才是同情真正的内涵!
三、被忽视的罗瓦赛尔先生
在阅读分析《项链》的时候,人们常常把目光聚焦在玛蒂尔德身上,从中生发出无限的感慨,或批评,或同情,或鄙视,或赞美,而对罗瓦赛尔先生常常视而不见,把他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事实上,莫泊桑对罗瓦赛尔的刻画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浓墨重彩,罗瓦赛尔在整篇小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第一,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罗瓦赛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首先,罗瓦赛尔先生低微的书记员身份、困窘的家境与玛蒂尔德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虚荣之间的矛盾,为情节往悲剧方向发展做好了铺垫;其次,罗瓦赛尔为讨好妻子,千方百计弄到教育部长的请柬,为接来下情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再次,罗瓦赛尔同意花400法郎为妻子做礼服,又建议妻子向朋友借项链,这些事件都在推动着情节不断向前发展;另外,罗瓦赛尔在舞会后对妻子玛蒂尔德的关心惹得她仓皇出逃,为项链的丢失(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最后,罗瓦赛尔建议妻子写信隐瞒项链丢失的真相,让悲剧由可能变成现实[3]。可以说,整篇小说都是在罗瓦赛尔先生的推波助澜中走向丰满的,悲剧也是在罗瓦赛尔先生不知不觉的推动下一步步发生的。
第二,在人物塑造方面,罗瓦赛尔成就了全新的玛蒂尔德。正是因为罗瓦赛尔忠厚善良、宽容担当,才能在丢失项链之后对玛蒂尔德没有任何抱怨、指责、大发雷霆或不管不顾,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选择了承担,选择了风雨同舟,选择了无怨无悔[4]。他“重新穿好了衣服”,“凡是有一线希望的地方他都去了”,“又去了警察局和报馆,请他们代为悬赏寻找”,还写信请求缓期,拿出所有积蓄,四处借钱,“跟这个人借一千法郎,跟那个人借五百,这儿借五个路易,那儿借三个”。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决然和坚毅让我们肃然动容,也让玛蒂尔德一下子变得坚强起来。“她一下子英勇地拿定了主意。这笔骇人听闻的债务是必须清偿的。”她从之前那个整天苦恼、幻想、虚荣、自卑的小女人变成了一个勤劳、朴实、自信、有尊严的劳动妇女。试想,假如罗瓦赛尔是一个脾气暴躁、品性低劣的男人,玛蒂尔德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假如丢项链后罗瓦赛尔对玛蒂尔德不管不问,弃她而去呢?娇气脆弱的玛蒂尔德是否会独自借贷、偿还?又或者罗瓦赛尔虽然能与玛蒂尔德共同面对困难,但是整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任性虚荣的玛蒂尔德会不会一气之下有什么过激行为?总之,罗瓦赛尔先生用自己的行动和人格魅力,影响了玛蒂尔德,感化了她,改造了她,挽救了她,甚至重塑了她,不仅没有使她堕落,反而使她破蛹成蝶。
第三,罗瓦赛尔的现代意义。罗瓦赛尔先生虽然只是一个平庸的小职员,但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宽容、善良,以及对妻子的真情、对家庭的责任感,即使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5]。
淳朴敦厚的罗瓦赛尔自始至终都爱着自己的妻子,体贴关心,无微不至。在妻子烦恼的时候,他费尽心思地讨好她,为她争取展示自身价值的机会;在舞会中不打搅她,在舞会后怕她受寒给她加衣服;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支持她,给她依靠,与她共担风雨,即使他知道面临的是十年艰辛。另外,罗瓦赛尔先生对妻子的爱自始至终都是以理解的形式体现的。在妻子整天幻想、任性、不知足的时候,他没有揶揄、打击,而是用自己的乐观、心满意足来默默地感化她。在丢项链之后,罗瓦赛尔先生更是理解她的焦虑与恐惧,没有半点责怪与埋怨,默默地承担起保护妻子的责任,辛苦地工作了十年,还清了债务。可以说,罗瓦赛尔先生非常懂得怎样从根本上爱自己的妻子,他对妻子的理解、体贴、关爱、包容终于使妻子懂得什么才是爱,[JP3]什么才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从而完成自我的改变与救赎。
当然,站在不同的视角,也有人会说罗瓦赛尔也很虚荣,他取得教育部部长的请柬,为妻子买礼服,建议妻子去借项链,项链丢失后让妻子写信隐瞒真相等行为,都是虚荣的表现。不可否认,这确实有一定道理,罗瓦赛尔先生可能也难逃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沾染上虚荣与浮华,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罗瓦赛尔和玛蒂尔德一样都是虚荣的人。
总之,作为一篇经典的小说,《项链》有开掘不尽的宝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间去读这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BT4][KG4]参考文献:
[1]莫泊桑莫泊桑随笔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龚兵仿路瓦栽的人格七美:《项链》中路瓦栽形象赏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21):45
[3]王丹平庸之中见真情:谈《项链》中的路瓦栽先生[J]史志学刊,2007(4):238-239
[4]管爱娟一个不可被忽视的人物:《项链》中路瓦栽人物形象分析[J]山花,2009(6):120
[5]马泽华玛蒂尔德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路瓦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