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与脓毒症相关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wu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用机制多样,在多层面可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形成、病毒复制、炎症损伤等病理过程紧密相关。lncRNA的异常表达参与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在mRNA的稳定、翻译水平调节、蛋白运输、RNA加工和修饰等诸多环节发挥关键作用。脓毒症炎症损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通路的复杂过程,存在众多编码或非编码基因的结构和表达异常。综述lncRNA在调控线粒体分裂、调控促炎因子、调控钙离子转运、调控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调控其他炎症损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脓毒症的诊治提供新的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部外加压治疗腹腔出血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28例腹腔出血患者采用机械抽样法分成常规治疗组(126例)和腹部外加压治疗组(102例),腹部外加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气囊加压腹带以60~70 mm Hg(1 mm Hg= 0.133 kPa)的压力进行腹部外加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腹部外加压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总病死率明显降低[ 12.75%(13/10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保洁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现状,探讨如何提高保洁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明确培训内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的变化及其在早期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年龄>18岁、预计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24 h的外科术后患者,根据1991年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于患者入ICU后1 h取外周静
目的 探讨内后侧小切口应用不可吸收缝线贯穿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基底部经胫骨双隧道复位固定撕脱性骨折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内后侧小切口应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急性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术后随访4~20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均愈合,膝关节活动度均超过120°,无伸膝受限,有1例轻度移位,后抽屉试验阳性,其余均阴性,Lys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