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超声引导连续前锯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在胸腔镜手术后的应用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6至8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择期行胸腔镜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前锯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组(PCN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术毕,PCNA组行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注入0.3%罗哌卡因30 ml,留置导管予0.2%罗哌卡因行自控镇痛。PCIA组则行舒芬太尼PCIA。记录术后1 h(T1)、4 h(T2)、8 h(T3)、24 h(T4)、2 d(T5)、3 d(T6)、4 d(T7)、出院前(T8)、30 d(T9)视觉模拟评分(VAS)和Prince-Henry疼痛评分(PHPS)。记录首次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排便、拔胸引管及出院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PCNA组静息状态T3、T4、T5时点VAS评分分别为0(0)、0(0)、0(0)分,低于PCIA组的0(2.0)、2.0(2.0)、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24、-3.944、-3.652,P<0.05或P<0.01)。PCNA组上臂活动T2~T7时点VAS评分分别为0(0)、0(0)、0(2.0)、0(2.0)、0(0)、0(0)分,低于PCIA组的0(2.0)、2.0(2.5)、2.0(2.0)、2.0(2.0)、2.0(2.0)、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84、-3.915、-4.484、-4.450、-3.422、-2.456,P<0.05或P<0.01)。PCNA组咳嗽状态T3~T7时点VAS评分分别为2.0(2.0)、2.0(2.5)、2.0(2.5)、2.0(2.0)、2.0(2.0)分,低于PCIA组的2.0(2.5)、4.0(4.0)、4.0(4.0)、3.0(2.0)、2.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32、-3.410、-2.643、-3.210、-2.746,P<0.05或P<0.01)。与PCIA组比,PCNA组PHPS评分在T3[1.0(1.3)比2.0(2.0)]、T4[1.0(2.0)比3.0(1.0)] 、T5[1.0(1.3)比2.0(1.3)]、T6[1.0(1.3)比2.0(2.0)]、T7[1.0(1.0)比1.0(2.0)]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49、-3.662、-3.369、-3.681、-2.815,均P<0.01)。PCNA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0.0± 6.9)、(16.0±8.0)h,均早于PCIA组的(23.9± 7.1)、(34.3± 13.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6.47,均P<0.05),且术后第2夜、第3夜、第4夜睡眠质量评分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均P<0.05)。
结论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行自控镇痛能明显减轻胸腔镜手术后疼痛,加快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