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普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充满创新创造的系统科学;是一项不孤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如何解释现代科普
科普应有时代的定义
曾几何时,人们一度把科普归于科学研究的低档化,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边缘工作。与其他出成果、出效益的学科相比颇有点附属的味道。即便是在我们上上下下重视科普,大搞科普工作的今天,对于什么是现代科普,很多人还是“雾里看花”,别人搞科普车、“声、光、电” 的科普画廊,自己也跟着申请经费去效仿。时下各地先后搞起了不少科普场馆,只是有的长期闲置,有的变相出租,有的干脆变成了服装市场。所以在记者与肖馆长攀谈的过程中,他着重地谈了自己对科普概念的理解。他认为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个如何认识科普工作,怎样给科普定准位的问题。起码可以从三个层次上理解科普:科普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充满创新创造的系统科学;是一个不孤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科普应有周密的定位
肖方认为,搞科普首先要从定位上谈起。科普的定位包括策划定位、设计定位、经济支出定位以及科普内容的定位等等,这些都是组成科普定位不可缺少的元素。就策划定位而言,要有科普环境的策划,就是要解决科普工作要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实施;空间策划,即因地制宜地选择科普产品的展示空间;而设计定位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对象,只有在抓准科普作品的受众群,创作者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达到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经济支出的定位,即量体裁衣。只有定位确定后,才能谈科普内容的取舍,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理解科普除了涵盖人类生产生活,精神需求的全部内容外,其自身的定位、策划、开发、运转也是颇为复杂深奥的。
科普需要创新和创造
从事了多年科普工作的肖方对此有自己的解释:对科普工作者而言,科普工作也有一个特定的创新创造的内涵。简而言之,任何科普作品如果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是没有生命力的,科普工作应该是充满创新性和创造乐趣的。
肖方举例说:“在动物园科普馆,一进门第一个橱窗里有两面旗帜:一面是青龙旗,一面是农事试验场场旗。为什么要把两面清朝的旗帜放在这里,因为它们太独特了。对于这两面旗的来历和意义,就连不少在动物园工作几十年的老员工都讲不清。其实,这两面旗只在1906~1908年间在动物园正门悬挂过,后来就作为珍贵的文物被收藏了。这两面旗是动物园当时历史地位的见证,可能是我国比较早的科普标志了。”肖方表示,从展品的选择到展品的摆放,这些看似琐碎平淡的小事,其实都是经过工作人员细致策划而来的,每件科普作品背后都凝聚着创造者的辛劳和思想。一件科普展品既不单纯是自然科学的再现,也不仅仅是人文科学的一个简单的陈列或摆放,它应该是富有思想内涵的。
科普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目前,我国社会的科普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科普工作者既搞文字,又搞色彩;既搞设计,又跑经费,还搞经营,活脱地成了一种科学研究低档化的注脚。肖方认为,这样的“全才”反而制约了自身创造更高层次作品的可能。
他进一步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动物园搞科普馆,实际上是在搞文化,搞的是一种动物和人之间的文化。科普工作者此时的任务就是为公众挖掘出这种特殊文化的内涵,并把它普及到社会中去。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文化是没有边界的。随着人们对世间万物不断地加深认识,文化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各种各样的科普场馆、科普推介形式都在做着具象目标分工细致,共同目标又高度一致的工作。因此,科普事业是从属于文化事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普是可持续的、不会衰竭的产业。
说到科普产业化,肖方肯定地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普工作将向更加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更系统、更严谨地发展。我国现代化的科普事业刚起步,所以不能急功近利。只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并将其切实运用到工作中,尽快实现科普的专业化、产业化,这个朝阳产业才大有可为。
科学家不应该是今天科普工作的职业主体;科学普及在今天不应只是政府一家包打天下,应鼓励某些个人、团体的自发行为,其本质是社会公益性的,是全社会的事业……
百舸争流胜孤帆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科普活动的认识,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科学家应当承担起科学普及的主体角色。由此给大众的印象是,科学家只有能够同时从事科普工作和科学研究,才算是真正称职的科学家。上世纪90年代,我国有关部门曾专门组织过一次由百位知名科学家撰写青少年科普读物的活动。结果三分之一的作品绘声绘色写得很好,另三分之一则写成了教科书,刻板晦涩,剩下的更是高深难懂。并非这些专家、教授们不想为孩子们写出好书,而是他们平时最能驾轻就熟的东西跟娓娓而谈的科普作品根本就是两码事。所谓术业有专攻,而我们的组织者恰恰忽略了这个道理。
肖方认为科学普及服务于科技事业发展本身的同时,也要服务于现代文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到当代社会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后对科普需求的种种变化。因此,科学普及不应只是政府的事业,其本质是社会公益性的、全社会的事业,更应积极鼓励某些个人、团体的自发行为,这也就牵扯到由什么人来做科普的问题。
对此,肖方的理解是现在科普的推介手段已经十分丰富,并且不单只是掌握在政府的手中。例如,随着大众传播手段的发展进步,尤其是电视、互联网的兴起,以及社会公众对科技发展了解和参与的普遍愿望,大众媒体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今科普活动的前台,并使得科学普及逐渐走上了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现在科学知识生产者和科学知识传播者存在着一种职业上不断分化的趋势。科学普及也将由过去的“万金油”演化成为一门“自立门户”的职业和专业,而不再是某种兼职和配角。在这种变化下,科学家无疑应更加积极关注和参与当代科学普及活动,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某某专家、教授头衔的人就不能从事科普。今天科学普及主体的重心已经从传统的科学界转向了大众传媒界,参与其中的人群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大众传媒已成为社会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今日的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也都倚重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今天沟通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一座桥梁。肖方认为,为适应科普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趋势,有关部门可以一方面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大力培养一批高端的科普工作专门人才和理论研究队伍,另一方面加强低端的科普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以及从业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资质认证制度建设,即建立起科普工作的职业准入制度。
除此之外,肖方特别强调,做科普的人一定要有一种激情,就是热爱这个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要耐得清贫、耐得寂寞、耐得平凡,能够做到为事业付出无怨无悔,且不求回报。
未来科普之路如何走
诚然,在科学普及已成为当代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议题的同时,我们也同样看到,在具体的科普实践活动与方式中,各国又因各自的国情不同而既有共识,又呈现出多元化的差异。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国情,同时又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从而达到国家科学普及的既定目标,无疑需要深入的探讨和大胆的实践。中国未来科普工作之路该怎么走,肖方提出这样的看法:
建立各类科普融资机制,推动全社会参与科普事业。今天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越来越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动员和参与。要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如能尽快地建立起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类科普基金,以有效地吸纳社会中个人、团体、企业直至海外的各种对科普事业的捐赠或赞助,形成对科普工作多层次、多方位的资金投入机制,无疑会有力地促进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
建立科学界、传媒界与教育界的交流合作机制。协调好科学界、教育界、大众传媒界相互间的关系,对于今天科学知识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普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科学界、教育界、传媒界相互之间的合作协调机制、人员的定期互访交流制度以及加强科普作品、科技新闻、科普活动的专家参与度势在必行。
建立动态、规范的国家科普工作评估监测体系。为及时了解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和实际需求,提高科普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政府有关部门应定期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公众对科技发展的态度、兴趣、关注点、需求进行监测评估,将之规范化、制度化,将对国家科普工作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解释现代科普
科普应有时代的定义
曾几何时,人们一度把科普归于科学研究的低档化,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边缘工作。与其他出成果、出效益的学科相比颇有点附属的味道。即便是在我们上上下下重视科普,大搞科普工作的今天,对于什么是现代科普,很多人还是“雾里看花”,别人搞科普车、“声、光、电” 的科普画廊,自己也跟着申请经费去效仿。时下各地先后搞起了不少科普场馆,只是有的长期闲置,有的变相出租,有的干脆变成了服装市场。所以在记者与肖馆长攀谈的过程中,他着重地谈了自己对科普概念的理解。他认为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个如何认识科普工作,怎样给科普定准位的问题。起码可以从三个层次上理解科普:科普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充满创新创造的系统科学;是一个不孤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科普应有周密的定位
肖方认为,搞科普首先要从定位上谈起。科普的定位包括策划定位、设计定位、经济支出定位以及科普内容的定位等等,这些都是组成科普定位不可缺少的元素。就策划定位而言,要有科普环境的策划,就是要解决科普工作要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实施;空间策划,即因地制宜地选择科普产品的展示空间;而设计定位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对象,只有在抓准科普作品的受众群,创作者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达到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经济支出的定位,即量体裁衣。只有定位确定后,才能谈科普内容的取舍,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理解科普除了涵盖人类生产生活,精神需求的全部内容外,其自身的定位、策划、开发、运转也是颇为复杂深奥的。
科普需要创新和创造
从事了多年科普工作的肖方对此有自己的解释:对科普工作者而言,科普工作也有一个特定的创新创造的内涵。简而言之,任何科普作品如果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是没有生命力的,科普工作应该是充满创新性和创造乐趣的。
肖方举例说:“在动物园科普馆,一进门第一个橱窗里有两面旗帜:一面是青龙旗,一面是农事试验场场旗。为什么要把两面清朝的旗帜放在这里,因为它们太独特了。对于这两面旗的来历和意义,就连不少在动物园工作几十年的老员工都讲不清。其实,这两面旗只在1906~1908年间在动物园正门悬挂过,后来就作为珍贵的文物被收藏了。这两面旗是动物园当时历史地位的见证,可能是我国比较早的科普标志了。”肖方表示,从展品的选择到展品的摆放,这些看似琐碎平淡的小事,其实都是经过工作人员细致策划而来的,每件科普作品背后都凝聚着创造者的辛劳和思想。一件科普展品既不单纯是自然科学的再现,也不仅仅是人文科学的一个简单的陈列或摆放,它应该是富有思想内涵的。
科普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目前,我国社会的科普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科普工作者既搞文字,又搞色彩;既搞设计,又跑经费,还搞经营,活脱地成了一种科学研究低档化的注脚。肖方认为,这样的“全才”反而制约了自身创造更高层次作品的可能。
他进一步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动物园搞科普馆,实际上是在搞文化,搞的是一种动物和人之间的文化。科普工作者此时的任务就是为公众挖掘出这种特殊文化的内涵,并把它普及到社会中去。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文化是没有边界的。随着人们对世间万物不断地加深认识,文化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各种各样的科普场馆、科普推介形式都在做着具象目标分工细致,共同目标又高度一致的工作。因此,科普事业是从属于文化事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普是可持续的、不会衰竭的产业。
说到科普产业化,肖方肯定地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普工作将向更加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更系统、更严谨地发展。我国现代化的科普事业刚起步,所以不能急功近利。只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并将其切实运用到工作中,尽快实现科普的专业化、产业化,这个朝阳产业才大有可为。
科学家不应该是今天科普工作的职业主体;科学普及在今天不应只是政府一家包打天下,应鼓励某些个人、团体的自发行为,其本质是社会公益性的,是全社会的事业……
百舸争流胜孤帆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科普活动的认识,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科学家应当承担起科学普及的主体角色。由此给大众的印象是,科学家只有能够同时从事科普工作和科学研究,才算是真正称职的科学家。上世纪90年代,我国有关部门曾专门组织过一次由百位知名科学家撰写青少年科普读物的活动。结果三分之一的作品绘声绘色写得很好,另三分之一则写成了教科书,刻板晦涩,剩下的更是高深难懂。并非这些专家、教授们不想为孩子们写出好书,而是他们平时最能驾轻就熟的东西跟娓娓而谈的科普作品根本就是两码事。所谓术业有专攻,而我们的组织者恰恰忽略了这个道理。
肖方认为科学普及服务于科技事业发展本身的同时,也要服务于现代文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到当代社会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后对科普需求的种种变化。因此,科学普及不应只是政府的事业,其本质是社会公益性的、全社会的事业,更应积极鼓励某些个人、团体的自发行为,这也就牵扯到由什么人来做科普的问题。
对此,肖方的理解是现在科普的推介手段已经十分丰富,并且不单只是掌握在政府的手中。例如,随着大众传播手段的发展进步,尤其是电视、互联网的兴起,以及社会公众对科技发展了解和参与的普遍愿望,大众媒体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今科普活动的前台,并使得科学普及逐渐走上了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现在科学知识生产者和科学知识传播者存在着一种职业上不断分化的趋势。科学普及也将由过去的“万金油”演化成为一门“自立门户”的职业和专业,而不再是某种兼职和配角。在这种变化下,科学家无疑应更加积极关注和参与当代科学普及活动,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某某专家、教授头衔的人就不能从事科普。今天科学普及主体的重心已经从传统的科学界转向了大众传媒界,参与其中的人群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大众传媒已成为社会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今日的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也都倚重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今天沟通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一座桥梁。肖方认为,为适应科普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趋势,有关部门可以一方面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大力培养一批高端的科普工作专门人才和理论研究队伍,另一方面加强低端的科普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以及从业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资质认证制度建设,即建立起科普工作的职业准入制度。
除此之外,肖方特别强调,做科普的人一定要有一种激情,就是热爱这个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要耐得清贫、耐得寂寞、耐得平凡,能够做到为事业付出无怨无悔,且不求回报。
未来科普之路如何走
诚然,在科学普及已成为当代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议题的同时,我们也同样看到,在具体的科普实践活动与方式中,各国又因各自的国情不同而既有共识,又呈现出多元化的差异。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国情,同时又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从而达到国家科学普及的既定目标,无疑需要深入的探讨和大胆的实践。中国未来科普工作之路该怎么走,肖方提出这样的看法:
建立各类科普融资机制,推动全社会参与科普事业。今天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越来越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动员和参与。要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如能尽快地建立起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类科普基金,以有效地吸纳社会中个人、团体、企业直至海外的各种对科普事业的捐赠或赞助,形成对科普工作多层次、多方位的资金投入机制,无疑会有力地促进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
建立科学界、传媒界与教育界的交流合作机制。协调好科学界、教育界、大众传媒界相互间的关系,对于今天科学知识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普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科学界、教育界、传媒界相互之间的合作协调机制、人员的定期互访交流制度以及加强科普作品、科技新闻、科普活动的专家参与度势在必行。
建立动态、规范的国家科普工作评估监测体系。为及时了解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和实际需求,提高科普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政府有关部门应定期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公众对科技发展的态度、兴趣、关注点、需求进行监测评估,将之规范化、制度化,将对国家科普工作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