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6月20日,在美国养病的傅斯年给胡适写信:“话说天下大乱,还要选举院士,去年我就说,这事问题甚多,弄不好,可把中央研究院弄垮台。大家不听,今天只有竭力办得公正、像样,以免为祸好了。” 此前3月27日,中央研究院(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在南京成立,民国时期网罗和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学术研究人才)评议会已在南京先后5次投票选出了81位院士,因政见而为国民党当局所不悦的郭沫若、马寅初也在其中。
然而,在这次选出的院士中,史学方面有陈寅恪、陈垣、顾颉刚、傅斯年诸人,却没有史学大家钱穆(1895-1990,国学大师,代表作《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对此,相隔18年,钱穆仍心有不平。1966年春天,“中研院”举行第七次院士会议前,有人拟提名钱穆为院士候选人,托其弟子严耕望(1916-1996,著名历史学家)征询他的意见,但他拒绝提名,且愤慨地说:“民国三十七年(1948)第一次选举院士,当选者多到八十余人,我难道不该预其数!”
严耕望认为钱穆之所以被摈于81人之外,是因学派门户之见:抗战之前,中国史学界以新考证学派声势最盛,为史学主流。钱穆虽以考证文章崭露头角,但由小学、中学教员成为大学教授,且钱穆在意境与方法论上,与考证派分道扬镳,独树一帜,成为孤军奋斗的新学派。另外,钱穆性格刚烈,从不考虑周遭环境,因此与考证派的主要人物的关系并不和谐。
1947年5月22日,胡适提名的史学方面的候选人是陈寅恪、陈垣、傅斯年、张元济,傅斯年私下拟的名单上有二陈、顾颉刚、蒋廷黻、傅斯年等,确实都无钱穆在内。为何他们可以容得下政见不同的郭沫若,却排斥学术见地不同的钱穆?严耕望提供了一种解释视角。但从夏鼐(1910-1985,考古学家)发表在1948年《观察》周刊的《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来看,很可能还有另外的因素使当时主办院士选举的学界中人排斥钱穆,那就是他的学历背景。
在当选的81人中留学美国的有49人,占60.5%,其他留学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有28人,无留学经历的仅6人,4人有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两人是国立大学本科或研究所毕业。虽然主事者极尽所能,试图保持公正、像样,乃至为郭沫若的入选而发生争论,但就他们的提名来看还是讲究出身来历的。像钱穆这样两头不靠,既没有张元济那样的旧科举功名,也未曾到欧美留学,甚至没有进过本国的大学,与胡适、傅斯年他们素无渊源,这才是他被排除的更深层的原因。
钱穆《师友杂忆》中提及,当《国史大纲》出版之后,张其昀告诉他在重庆遇到傅斯年,问及对此书的意见。傅斯年回答:“向不读钱某书文一字。”并指出钱穆屡言及西方欧美,“其知识尽从读《东方杂志》得来”。 张其昀说:“君既不读彼书文一字,又从何知此之详?”傅斯年无语。由此可见傅斯年对钱穆的看法,尤轻看他没有欧美留学背景。
夏鼐当时的文章开篇就说:“尤其因为提名的办法不佳,有些可以当选的学者,根本没有被提名,以致无从选出,令人颇有遗珠之感。”钱穆无疑就属于这样的“遗珠”,当然,他的学术贡献并不因此而减少一毫的光芒。时间是最好的证明,他的著作今天仍有生命力。
然而,在这次选出的院士中,史学方面有陈寅恪、陈垣、顾颉刚、傅斯年诸人,却没有史学大家钱穆(1895-1990,国学大师,代表作《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对此,相隔18年,钱穆仍心有不平。1966年春天,“中研院”举行第七次院士会议前,有人拟提名钱穆为院士候选人,托其弟子严耕望(1916-1996,著名历史学家)征询他的意见,但他拒绝提名,且愤慨地说:“民国三十七年(1948)第一次选举院士,当选者多到八十余人,我难道不该预其数!”
严耕望认为钱穆之所以被摈于81人之外,是因学派门户之见:抗战之前,中国史学界以新考证学派声势最盛,为史学主流。钱穆虽以考证文章崭露头角,但由小学、中学教员成为大学教授,且钱穆在意境与方法论上,与考证派分道扬镳,独树一帜,成为孤军奋斗的新学派。另外,钱穆性格刚烈,从不考虑周遭环境,因此与考证派的主要人物的关系并不和谐。
1947年5月22日,胡适提名的史学方面的候选人是陈寅恪、陈垣、傅斯年、张元济,傅斯年私下拟的名单上有二陈、顾颉刚、蒋廷黻、傅斯年等,确实都无钱穆在内。为何他们可以容得下政见不同的郭沫若,却排斥学术见地不同的钱穆?严耕望提供了一种解释视角。但从夏鼐(1910-1985,考古学家)发表在1948年《观察》周刊的《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来看,很可能还有另外的因素使当时主办院士选举的学界中人排斥钱穆,那就是他的学历背景。
在当选的81人中留学美国的有49人,占60.5%,其他留学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有28人,无留学经历的仅6人,4人有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两人是国立大学本科或研究所毕业。虽然主事者极尽所能,试图保持公正、像样,乃至为郭沫若的入选而发生争论,但就他们的提名来看还是讲究出身来历的。像钱穆这样两头不靠,既没有张元济那样的旧科举功名,也未曾到欧美留学,甚至没有进过本国的大学,与胡适、傅斯年他们素无渊源,这才是他被排除的更深层的原因。
钱穆《师友杂忆》中提及,当《国史大纲》出版之后,张其昀告诉他在重庆遇到傅斯年,问及对此书的意见。傅斯年回答:“向不读钱某书文一字。”并指出钱穆屡言及西方欧美,“其知识尽从读《东方杂志》得来”。 张其昀说:“君既不读彼书文一字,又从何知此之详?”傅斯年无语。由此可见傅斯年对钱穆的看法,尤轻看他没有欧美留学背景。
夏鼐当时的文章开篇就说:“尤其因为提名的办法不佳,有些可以当选的学者,根本没有被提名,以致无从选出,令人颇有遗珠之感。”钱穆无疑就属于这样的“遗珠”,当然,他的学术贡献并不因此而减少一毫的光芒。时间是最好的证明,他的著作今天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