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从教十多年来,一直担任着数学科的教学工作,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解决问题教学占用大量教学时间,学生掌握得还是不够理想,也是学生在考试中失分最多的题型,解决问题就像语文教学中的作文,也仍是许多学生眼中的“障碍”,问题出在哪?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问题,本人通过听课、思考、调研与实践,发现我们大部分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教学活动封闭,很多老师就是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说说自己的方法;内容的组织呈现是定向的,教学活动是定向的;二是题材内容单一,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沟通。三是教学目标只停留在表面上,往往以“会解题”为首要目标,注重解题技能、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仅仅是模仿解题,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思考想象的机会,更没有主动探究、创新思维的时间与空间。教学过程过分追求问题的方法与答案的生成。而没有让学生真正明白其中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方法的理由。
数学中的解决问题需要运用各种能力,如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新旧知识联系等能力,要让学生真正熟练地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更是对数学老师的挑战,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提倡方法的多样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究、尝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与解决的策略,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出示相关内容及材料,提出问题
这一教学环节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提供(或师生共同提供),呈现与问题有关的材料,并提出相关问题;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我们知道,教材中的应用题较多的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形式化”常规习题,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使得许多学生在它面前自信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也会丧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所发生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喜欢充满乐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教材中应用题的选材,作一下改编。教材的编写是面向各地学生的,但不一定适合当地的实际,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书本上的应用题改编成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这种情境可以是一幅生活图景,也可以是图表、对话、文字叙述,甚至漫画等形式呈现数量关系。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激发他们对应用题的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
例如:呈现材料,提出问题。可以這样设计:“小明一家人(4个大人,2个小孩)去公园玩,第一种购团体票(5人以上)每人15元,第二种购儿童票12元,成人票20元,你认为怎样买票比较划算?学生有的说第一种,有的说第二种,通过讨论、争议取得共识:必须算出每一种方案的购票需要多少钱?进行比较才知道那种划算。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的确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研究信息,主动深究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在这一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身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这一环节的学习可以细化为两个步骤:一是独立尝试探索;二是合作交流探究。
2.1独立尝试探索;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对于外部所授于知识的简单接受和累积,而是主体主动的建构。因此,即使就同一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个体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各个学生的特殊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究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其成绩,帮助他们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当学生获得初步结果时,教师又应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教师应成为“救世主”,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作过多的提示讲解,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提出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学生研究信息。思考:团体票一共需要多少钱?(就是不分大小统一的价钱,每人15元,有6个人)那么已有的信息是否理解?第二种一共需要多少钱?求这一问题还需要了解什么信息?接着各自独立思考,提出解题设想。
2.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的交流,各自听取别人的想法,看看谁的方法更好,从而让学生从别人之中有所收获,或者记录并提出有凝惑的地方再师生共同去探究,更能培养学生一种交流合作的能力。
3.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主动探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理解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或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地迁移和运用。
如:在学生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后,设计这样的习题“某校三年级师生去观看电影,其中老师12人,学生300人,学校只提供500元费用,请你设计一个收费的方案?不超500元且大于480元。
这样的应用题,由于问题情景是开放的,条件是开放的,解题策略也是开放的,对学生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实际数学,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我们认为,这样教学实施符合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主动性、民主性、自由选择性、合作性和发展性等特征,有利于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各人有各自的想法,有各自的教学模式,只要我们达到对课堂教学结构驾驭自如,能让学生有更好的方法、能够熟练去解决问题,让学生不再望题生畏!
收稿日期:2014-08-25
数学中的解决问题需要运用各种能力,如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新旧知识联系等能力,要让学生真正熟练地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更是对数学老师的挑战,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提倡方法的多样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究、尝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与解决的策略,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出示相关内容及材料,提出问题
这一教学环节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提供(或师生共同提供),呈现与问题有关的材料,并提出相关问题;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我们知道,教材中的应用题较多的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形式化”常规习题,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使得许多学生在它面前自信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也会丧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所发生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喜欢充满乐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教材中应用题的选材,作一下改编。教材的编写是面向各地学生的,但不一定适合当地的实际,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书本上的应用题改编成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这种情境可以是一幅生活图景,也可以是图表、对话、文字叙述,甚至漫画等形式呈现数量关系。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激发他们对应用题的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
例如:呈现材料,提出问题。可以這样设计:“小明一家人(4个大人,2个小孩)去公园玩,第一种购团体票(5人以上)每人15元,第二种购儿童票12元,成人票20元,你认为怎样买票比较划算?学生有的说第一种,有的说第二种,通过讨论、争议取得共识:必须算出每一种方案的购票需要多少钱?进行比较才知道那种划算。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的确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研究信息,主动深究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在这一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身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这一环节的学习可以细化为两个步骤:一是独立尝试探索;二是合作交流探究。
2.1独立尝试探索;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对于外部所授于知识的简单接受和累积,而是主体主动的建构。因此,即使就同一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个体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各个学生的特殊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究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其成绩,帮助他们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当学生获得初步结果时,教师又应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教师应成为“救世主”,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作过多的提示讲解,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提出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学生研究信息。思考:团体票一共需要多少钱?(就是不分大小统一的价钱,每人15元,有6个人)那么已有的信息是否理解?第二种一共需要多少钱?求这一问题还需要了解什么信息?接着各自独立思考,提出解题设想。
2.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的交流,各自听取别人的想法,看看谁的方法更好,从而让学生从别人之中有所收获,或者记录并提出有凝惑的地方再师生共同去探究,更能培养学生一种交流合作的能力。
3.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主动探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理解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或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地迁移和运用。
如:在学生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后,设计这样的习题“某校三年级师生去观看电影,其中老师12人,学生300人,学校只提供500元费用,请你设计一个收费的方案?不超500元且大于480元。
这样的应用题,由于问题情景是开放的,条件是开放的,解题策略也是开放的,对学生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实际数学,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我们认为,这样教学实施符合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主动性、民主性、自由选择性、合作性和发展性等特征,有利于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各人有各自的想法,有各自的教学模式,只要我们达到对课堂教学结构驾驭自如,能让学生有更好的方法、能够熟练去解决问题,让学生不再望题生畏!
收稿日期: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