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冲接口扩展的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仿真

来源 :电工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控制各IGBT导通状态是大功率三电平逆变器应用的关键技术.克服传统两电平控制器脉冲输出接口数量少的固有缺点,形成同时控制至少12个IGBT的方案.利用有限的脉冲输出接口对交流三相三电平SVPWM基本空间电压矢量进行二进制编码.基于FPGA的解码装置完成对众多IGBT的控制.为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构建了基于Simulink的三电平逆变器脉冲接口扩展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该控制策略可将传统两电平控制器快速应用于三电平逆变器系统中.
其他文献
当前的电力系统要逐渐转型到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这将推动基于大数据的变电数字化转型,包括设备、管理、人员和资产数字化.国家电网变电运维需要以解决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技术创新为内在驱动,以重点项目为突破,支撑变电数字化转型.对基于大数据的变电数字化转型路径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设备检修的智能化进程,增强电力系统可靠性,推进变电运维和检修数字化班组的进程,为国家电网数字化进程提供依据和借鉴.
为解决传统0.4 kV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布局设计下,供电可靠性低的问题,设定0.4 kV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参数,计算配电自动化终端布局设计组合权重,构建配电自动化终端布局费用最小优化模型,以模型最优解为配电自动化终端布局设计结果,并通过可靠性评估的方式,完成0.4 kV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布局设计.设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布局下的配电网供配电可靠性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能降低传统布局设计下的供电线路损耗.
UPS输出中断是最严重的故障,将导致生产波动、 装置停工,给炼化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分析一起U PS输出中断未遂事故,对U PS供电回路设计、检修维护、合环操作等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在当前技术背景下,能采取的剥线作业方式均无法满足安全、 便捷、 规范这三个要求,因此研发一种多功能高效剥线器,以消除工具短板.
采用不同激光/电弧能量配比(QRLA)对8 mm厚Q345钢板进行激光-MIG(metal inert gas,MIG)复合焊接,研究了QRLA对复合焊接头的截面形貌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QRLA下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和接头残余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QRLA增大,熔宽显著下降,焊接过程的最高温度略有升高.因焊速较快,粗晶热影响区出现了较多的马氏体,且马氏体数量随着QRLA增大而略有增加.QRLA在0.72~1.0范围时,等效残余应力、纵向残余应力、横向残余应力和厚度方向残余应力峰值随着激光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变电所配置过程中存在的变电所间信息交互配置困难、 版本控制复杂等问题,结合IEC 61850 ED 2.0国际标准,首次提出基于SED文件的轨道交通智能变电所工程配置方案,把轨道交通全线保护看作一个广域保护系统,对包含广域通信的IED设备进行SED文件配置,通过SCD文件与SED文件的配合,实现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全网信息配置.
近年来核电厂因数字化仪控系统质量位设计问题导致多起核电厂误停堆、 停机事件,严重影响核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数字化仪控系统质量位设计并未形成统一的设计原则,电厂、机组、系统间的相关设计准则没有采用统一的准则,导致电厂技术人员对质量位设计的认识不足,对质量位变更改造工作也未能形成有效的设计指导,同时给机组的隐患排查带来诸多困难.针对该问题,首先提出了质量位的定义,介绍了数字化仪控系统质量位参与形式,然后阐述了核电厂数字化质量位设计的原则,最后通过福清核电现场工程应用实例验证提出设计原则的正确性.
根据某钢厂除尘项目改造后的空水冷却系统在两台高压变频室的散热效果的实践,对高压变频器散热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变频器三种不同冷却降温方式适用的范围及优缺点,比较三种冷却方式的技术及适用场合,探讨在具体的变频器使用场合应采用合适的冷却方式,从而实现节能及变频器运行稳定性.
针对某地区电能量采集系统数据错误率高的问题,通过现状调研分析,统计出通信数据不刷新导致的电能量采集数据错误占比73.95%,是造成电能量采集系统数据错误率高的主要症结.通过逐一分析造成通信数据不刷新的8个末端因素,得到了现场异动信息未及时更新、未建立主备双通道、布线方式不合理三个主要因素.对此提出并实施了规范电表异动修改流程、布线方式改造为串接接线、数据采集通道改造为主备双通道模式三大对策.改造后,电能量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准确率均提升至97% 以上,满足省公司要求,验证了对策的有效性.
接触网地面过分相装置依据列车位置检测信号,按照预定逻辑控制进行高压电力电子开关阀组切换,使得常规状态下不带电的中性区在不同时段交替带电,列车可不断电通过中性区.介绍了接触网地面过分相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探讨了中性区的设计原则,分析了道岔区段列车位置检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中性区计轴传感器布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道岔区段的运行工况列车位置检测方案,优化了正反向及岔区行车的列车位置检测,使列车能在不同线路间顺利切换,无需人工启停地面过分相装置,有效降低行车安全影响及提高运营组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