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统论的制衡机制:一个生态翻译学的视角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翻译理论中,多元系统论与生态翻译学虽然没有任何联系,但二者在某些理论概念与阐述上有着相近的思想。多元系统论将翻译视作一个整体,强调该系统与其他相关联的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但却失之于对翻译系统的内部运作状态做详细阐述。文章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运用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话语,将翻译多元系统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而探讨翻译生态系统中的互相制衡机制,来补充多元系统论对翻译系统本身描写不充分的不足。
其他文献
朱谦之是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生涯中,大量运用了史学批评,他以史学批评的方式建构了自己的历史理论、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论。与同时代其他人的史学批评相比,
〔摘要〕 学界对于马克思学说初入中国的争议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何时知道马克思及其学说?中国人中谁最早宣传马克思?据笔者所见:中国社会知道马克思及其学说当在1898年,而且可以肯定地说,是20世纪初活跃在日本的中国人最早宣传了马克思。马克思学说早期引介详略有别、深浅不一,除了应当尊重思想学说早期传播的本来面貌外,一方面不可以今时的条件、水平去测量和考察它们,另一方面也不可以后见之明和某种价值立场去任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然而,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高度自觉的过程,关键是要将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