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集中中印探讨两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础上,认为两国只有抱着相互学习和开放改革的心态,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各自应有的经济和竞争地位。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劳动力 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近年来,关于印度的种种研究表明,当人们认为由中美两国主导的“太平洋世纪”到来之时,“印度洋世纪”也在悄悄地到来。选择了截然不同政治制度和经济改革道路的中国和印度,以其快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良好的增长态势,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两个国家。在新世纪的今天,两个人口大国都面临“重新崛起”的问题,两国在资源禀赋等方面的相似性又使得中印两国成为最具比较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依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最终落实到企业竞争力的创造者——企业劳动力上。本文将集中探讨中印两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希望通过分析和比较两国不同的劳动力就业模式,对两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实现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
二、迥异经济发展战略下的劳动力就业模式和瓶颈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建立了强大的、能为众多农业人口提供工作机会的工业部门,制造业尤其是硬件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以“制造业发展为导向”的就业发展模式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尽管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但企业往往依靠压低工人工资来降低成本以维持国际竞争力,这使得工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不仅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出现了类似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问题,极大地激化了社会矛盾,也在国际上遭遇了强劲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也忽视了知识密集型员工的就业需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性,就成为中国劳动力就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而印度从1991年进行全方位的经济改革开始,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避开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素质偏低和投资不足等因素,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印度在其经济发展中以服务业为导向,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密集型员工的核心作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智力资源(脑力劳动)快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印度靠服务业推动的经济增长却是“非就业”式的:信息技术部门不能吸收大量较低层次的劳动力,又缺乏强大的制造业来吸纳大量的剩余的劳动力,普通大众并没有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这种“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会降低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如何解决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就业问题就成为印度劳动力就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中印关系转暖和经济具有互补性的背景下,两国间通过合作和学习实现双赢和互利就变得非常重要。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要借鉴其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规划,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为本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急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同时提升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而印度最紧迫的也许是借鉴中国模式来发展制造业,争取使印度成为 “新世界工厂”,不仅要提供更多的蓝领就业岗位,还要改变那种以牺牲环境,以及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的极端发展模式,发展较高层次的制造业。
三、两国在实际就业与民主权利之间的选择
在实际就业和民主权利的选择上,中国比较重视“实在的饭碗”,重在解决实际的就业问题,为普通人民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中国的劳工权利保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或无法执行,企业很少意识到侵犯员工基本权利的行为。与此相反,印度则拥有比较完善的法制体系,在员工权利的保护上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印度的劳工法却为员工提供了过分的保护,破坏了劳动力市场形成,阻碍了企业成长的同时增大了普通人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谈民主权利是空中楼阁,况且权利中就应该包括经济权利;没有权利谈经济就缺少了发展的动力,因为经济实力的增强最终要反映在权利的获得上。中国应该在适当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的前提下,采取更为完善的权利保护立法,规范企业在使用劳动力方面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增强员工的权利参与感。而印度更多的也许是如前面提到的一样,必须发生新的制造业革命,以解决基层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四、竞合的观念,变革的战略
从前面的论述看,中印两国相互学习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相互的定位和改革的态度。就定位来说,两国应保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既现实,又有发展的空间。在两国逐渐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今天,经济的相似性决定了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世纪竞争,但另一方面,在竞争中以“共赢共生”的观念妥善处理矛盾,大力发掘两国各方面的合作潜力,才是维护双方利益的历史选择。而就改革来说,必须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谈改革。中国最紧迫的也许是“软”的方面,如通过立法等加大对普通员工的关爱,赋予更多的权利,并设法提高低层劳动力的生活水平;而印度则更多的是“硬”的方面,通过开辟新的制造业来使得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与民主权利相匹配。只有这样,两国才能在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共同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成为影响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版图的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于海莲杜振华:中印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6):1-11
[2]胡媛:当“中国龙”邂逅“印度象”[J].中国企业家,2004(11):36-37
[3]韩民青:印度的发展轨迹与经验解析[J].当代亚太,2007(6):33-38
[4]胡国良:中国、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及竞争力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6):50-54
[5]华民: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面对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6(5-6):22-26
[6]文富德:印度产业模式浅析[J].亚太经济,2005(4):26-29
[7]帕特瑞克.海勒:民主的质量——来自印度的比较经验[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5(1):65-74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劳动力 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近年来,关于印度的种种研究表明,当人们认为由中美两国主导的“太平洋世纪”到来之时,“印度洋世纪”也在悄悄地到来。选择了截然不同政治制度和经济改革道路的中国和印度,以其快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良好的增长态势,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两个国家。在新世纪的今天,两个人口大国都面临“重新崛起”的问题,两国在资源禀赋等方面的相似性又使得中印两国成为最具比较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依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最终落实到企业竞争力的创造者——企业劳动力上。本文将集中探讨中印两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希望通过分析和比较两国不同的劳动力就业模式,对两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实现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
二、迥异经济发展战略下的劳动力就业模式和瓶颈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建立了强大的、能为众多农业人口提供工作机会的工业部门,制造业尤其是硬件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以“制造业发展为导向”的就业发展模式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尽管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但企业往往依靠压低工人工资来降低成本以维持国际竞争力,这使得工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不仅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出现了类似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问题,极大地激化了社会矛盾,也在国际上遭遇了强劲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也忽视了知识密集型员工的就业需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性,就成为中国劳动力就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而印度从1991年进行全方位的经济改革开始,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避开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素质偏低和投资不足等因素,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印度在其经济发展中以服务业为导向,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密集型员工的核心作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智力资源(脑力劳动)快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印度靠服务业推动的经济增长却是“非就业”式的:信息技术部门不能吸收大量较低层次的劳动力,又缺乏强大的制造业来吸纳大量的剩余的劳动力,普通大众并没有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这种“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会降低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如何解决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就业问题就成为印度劳动力就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中印关系转暖和经济具有互补性的背景下,两国间通过合作和学习实现双赢和互利就变得非常重要。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要借鉴其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规划,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为本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急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同时提升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而印度最紧迫的也许是借鉴中国模式来发展制造业,争取使印度成为 “新世界工厂”,不仅要提供更多的蓝领就业岗位,还要改变那种以牺牲环境,以及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的极端发展模式,发展较高层次的制造业。
三、两国在实际就业与民主权利之间的选择
在实际就业和民主权利的选择上,中国比较重视“实在的饭碗”,重在解决实际的就业问题,为普通人民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中国的劳工权利保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或无法执行,企业很少意识到侵犯员工基本权利的行为。与此相反,印度则拥有比较完善的法制体系,在员工权利的保护上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印度的劳工法却为员工提供了过分的保护,破坏了劳动力市场形成,阻碍了企业成长的同时增大了普通人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谈民主权利是空中楼阁,况且权利中就应该包括经济权利;没有权利谈经济就缺少了发展的动力,因为经济实力的增强最终要反映在权利的获得上。中国应该在适当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的前提下,采取更为完善的权利保护立法,规范企业在使用劳动力方面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增强员工的权利参与感。而印度更多的也许是如前面提到的一样,必须发生新的制造业革命,以解决基层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四、竞合的观念,变革的战略
从前面的论述看,中印两国相互学习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相互的定位和改革的态度。就定位来说,两国应保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既现实,又有发展的空间。在两国逐渐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今天,经济的相似性决定了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世纪竞争,但另一方面,在竞争中以“共赢共生”的观念妥善处理矛盾,大力发掘两国各方面的合作潜力,才是维护双方利益的历史选择。而就改革来说,必须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谈改革。中国最紧迫的也许是“软”的方面,如通过立法等加大对普通员工的关爱,赋予更多的权利,并设法提高低层劳动力的生活水平;而印度则更多的是“硬”的方面,通过开辟新的制造业来使得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与民主权利相匹配。只有这样,两国才能在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共同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成为影响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版图的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于海莲杜振华:中印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6):1-11
[2]胡媛:当“中国龙”邂逅“印度象”[J].中国企业家,2004(11):36-37
[3]韩民青:印度的发展轨迹与经验解析[J].当代亚太,2007(6):33-38
[4]胡国良:中国、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及竞争力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6):50-54
[5]华民: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面对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6(5-6):22-26
[6]文富德:印度产业模式浅析[J].亚太经济,2005(4):26-29
[7]帕特瑞克.海勒:民主的质量——来自印度的比较经验[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5(1):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