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的复杂工作,这是时代、是国家给予心理专职教师的间距任务,也是每个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热点内容。初中生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对情感的了解不深、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出现反差较大的两种极端,悲观、消极、压抑就好似阴影中的魔鬼般静静蛰伏以蓄势待发吞没光明,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家长与教师最关心的还是学生的从成绩多少,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轻视为学生日后误入歧途埋下深刻伏笔。本文就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问题的成因及疏导方法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心理疏导
一、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大多数初中生不需要养家糊口,不会有那么多源于物质需求的生存压力,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除了要面对较大的课业压力外,基本上可以说是有所期待、有幸福感的。但是随着学龄的不断提升,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家长和老师在其成绩方面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更是通过分数排名对比的方式以求激发学生斗志,提前适应中考的竞争氛围,可现在独生子女数量越来越多,娇生惯养的他们哪里能受得了“不如人”的這种刺激,并且家长的煽风点火也会让孩子挫败感被升,可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又不是人人都能化悲痛为力量,厚积薄发提高分数,那些无法承受负面心理影响的学生很可能一蹶不振,在加上教师、家长的错误教导,其很容易呈现出易怒、刻薄、自私、执拗的特点,选择以这种对抗的方式来捍卫自己最后的自尊。
(二)学校因素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确实是第一要紧的事,毕竟这是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强制规定,但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热爱、有真挚的情感、有多愁善感的心,教师的强硬态度、不适合的教导方式都会让他们产生负面情绪。有些教师经常会说:“别人能学会,为什么你学不会。”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可如果换个角度去想,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好比是爬树技能,“猴子”自然觉得快,但“小金鱼”又要怎么爬呢?离开了水他连行动都困难,并不是它的态度不积极,而是教师所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与其特性需求不符,在加上命令的口吻、责怪的语气、挑衅的内容、不问缘由的斥责,就像是一只只在耳边嗡嗡嗡飞个不停的苍蝇,让学生的心理倍感压抑,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等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导致反应过激、心理失调。
(三)青春期因素
青春期又被称之为叛逆期,这是人在思维成长后,主观意识妄求突破现有束缚的一种正常反应,但这个时间段的孩子们却不知如何去处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不恰当的表达方式让他们越陷越深,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叛逆青年。这个时期的他们对异性感到好奇、希望结交更多朋友、得到异性的赏识,说白了就是要面子,只有给足他们面子、不伤其自尊,才能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二、初中生心理疏导的方法研究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管理
大多数专职心理教师认为,只要做好自己、认真完成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即可,但很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都是由于教师的胡乱“管教”,毕竟在家里他们是捧在手心怕化了、揣在心理怕坏了的小宝贝,可在学校里却没人能像家长那般惯着自己,很多教师都把自己放在一个管理者的决策上,在课堂上甚至有可能变为独裁者,这种师生关系的严重不对等,正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关键诱因。所以专职心理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就要尽最大努力去调节师生关系,帮助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意识到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作用,讲述更多实用方法,让学生在友好、对等、公平、信任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灵魂互通,在传递情感的同时,提高班级凝聚力、保障授课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二)帮助每个学生去了解与管理情绪
在实际教学中,心理教师应该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创建与学生间的沟通桥梁,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可以放下戒备心、轻松畅聊的知心朋友。当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时候,教师要用过硬的专业知识与相应的沟通技巧迅速去了解学生的烦恼,帮忙他们分析成因,随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通常情况下,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教导学生以改变自我认知的方式去调节情绪,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最终以达到诠释情感、启发灵魂、解放自我的效果;另一种是找到矛盾的源头,由教师出面协调,比如某同学觉得某老师太针对他了,那这种情况下我们先要让学生改变认知,试着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其次去向该老师询问具体情况,双管齐下寻找适合的解决策略。
(三)利用网络工具提高心理疏导效率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心理教师要运用好网络工具的优势功能,借助QQ、微信等软件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去解决问题,还能起到保护被疏导人隐私的效果,因为有很多人好面子,偏执的认为找心理老师沟通就是代表自己有心理问题,怕被其他同学议论、嘲笑,所以宁可憋在心里也不寻求帮助,而借助网络聊天工具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私底下”帮助学生直面梦魇,以文字聊天、语音聊天、视频聊天的方式快速打破学生的心理防备,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除此之外,还可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在孩子心理健康疏导上达成共识,提高家校共育水平的同时,发挥家庭教育的应有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初中生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相关工作者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争取为每个有需求的学生打造专属解决方案,与家长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构筑一片蔚蓝天空。
【参考文献】
[1]崔景贵,姚莹.初中生心理发展与积极职业教育的心理策略[J].职教论坛,2015(01):4-8.
[2]蔡丹,王凤娟,赵桂林. 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及自我概念:一年跟踪的交叉滞后分析. 心理科学,2018,41(4):856-859
(作者单位:珠海市斗门区白藤湖初级中学,广东 珠海 519000)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心理疏导
一、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大多数初中生不需要养家糊口,不会有那么多源于物质需求的生存压力,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除了要面对较大的课业压力外,基本上可以说是有所期待、有幸福感的。但是随着学龄的不断提升,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家长和老师在其成绩方面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更是通过分数排名对比的方式以求激发学生斗志,提前适应中考的竞争氛围,可现在独生子女数量越来越多,娇生惯养的他们哪里能受得了“不如人”的這种刺激,并且家长的煽风点火也会让孩子挫败感被升,可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又不是人人都能化悲痛为力量,厚积薄发提高分数,那些无法承受负面心理影响的学生很可能一蹶不振,在加上教师、家长的错误教导,其很容易呈现出易怒、刻薄、自私、执拗的特点,选择以这种对抗的方式来捍卫自己最后的自尊。
(二)学校因素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确实是第一要紧的事,毕竟这是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强制规定,但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热爱、有真挚的情感、有多愁善感的心,教师的强硬态度、不适合的教导方式都会让他们产生负面情绪。有些教师经常会说:“别人能学会,为什么你学不会。”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可如果换个角度去想,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好比是爬树技能,“猴子”自然觉得快,但“小金鱼”又要怎么爬呢?离开了水他连行动都困难,并不是它的态度不积极,而是教师所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与其特性需求不符,在加上命令的口吻、责怪的语气、挑衅的内容、不问缘由的斥责,就像是一只只在耳边嗡嗡嗡飞个不停的苍蝇,让学生的心理倍感压抑,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等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导致反应过激、心理失调。
(三)青春期因素
青春期又被称之为叛逆期,这是人在思维成长后,主观意识妄求突破现有束缚的一种正常反应,但这个时间段的孩子们却不知如何去处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不恰当的表达方式让他们越陷越深,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叛逆青年。这个时期的他们对异性感到好奇、希望结交更多朋友、得到异性的赏识,说白了就是要面子,只有给足他们面子、不伤其自尊,才能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二、初中生心理疏导的方法研究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管理
大多数专职心理教师认为,只要做好自己、认真完成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即可,但很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都是由于教师的胡乱“管教”,毕竟在家里他们是捧在手心怕化了、揣在心理怕坏了的小宝贝,可在学校里却没人能像家长那般惯着自己,很多教师都把自己放在一个管理者的决策上,在课堂上甚至有可能变为独裁者,这种师生关系的严重不对等,正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关键诱因。所以专职心理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就要尽最大努力去调节师生关系,帮助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意识到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作用,讲述更多实用方法,让学生在友好、对等、公平、信任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灵魂互通,在传递情感的同时,提高班级凝聚力、保障授课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二)帮助每个学生去了解与管理情绪
在实际教学中,心理教师应该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创建与学生间的沟通桥梁,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可以放下戒备心、轻松畅聊的知心朋友。当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时候,教师要用过硬的专业知识与相应的沟通技巧迅速去了解学生的烦恼,帮忙他们分析成因,随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通常情况下,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教导学生以改变自我认知的方式去调节情绪,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最终以达到诠释情感、启发灵魂、解放自我的效果;另一种是找到矛盾的源头,由教师出面协调,比如某同学觉得某老师太针对他了,那这种情况下我们先要让学生改变认知,试着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其次去向该老师询问具体情况,双管齐下寻找适合的解决策略。
(三)利用网络工具提高心理疏导效率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心理教师要运用好网络工具的优势功能,借助QQ、微信等软件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去解决问题,还能起到保护被疏导人隐私的效果,因为有很多人好面子,偏执的认为找心理老师沟通就是代表自己有心理问题,怕被其他同学议论、嘲笑,所以宁可憋在心里也不寻求帮助,而借助网络聊天工具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私底下”帮助学生直面梦魇,以文字聊天、语音聊天、视频聊天的方式快速打破学生的心理防备,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除此之外,还可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在孩子心理健康疏导上达成共识,提高家校共育水平的同时,发挥家庭教育的应有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初中生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相关工作者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争取为每个有需求的学生打造专属解决方案,与家长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构筑一片蔚蓝天空。
【参考文献】
[1]崔景贵,姚莹.初中生心理发展与积极职业教育的心理策略[J].职教论坛,2015(01):4-8.
[2]蔡丹,王凤娟,赵桂林. 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及自我概念:一年跟踪的交叉滞后分析. 心理科学,2018,41(4):856-859
(作者单位:珠海市斗门区白藤湖初级中学,广东 珠海 5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