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解析全球传播学学科制度化的发展历程与规律

来源 :国际新闻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l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全球传播学学科制度化发展的历程,实证分析了影响传播学院系学术表现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传播学学科有言语传播、新闻教育、农业传播、公关关系、技术传播等多个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部分高校选择始终沿着单个源头独立发展,部分则选择将多个源头进行合并或重组.同时,传播学学科越发达、历史越悠久的高校存在着更多的传播学院系,学科的建制也越复杂、越少改变.此外,传播学院系的科研型教师越多、研究越有持续性、学者跨学科能力越强、学术合作网络越广、角色越关键,其院系的整体学术研究表现就越好.
其他文献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媒产业广告市场的既有格局.创新商业模式,还是维持既有商业模式,成为传媒组织战略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传媒组织视为开放系统,从外部环境感知
社交媒体介入工作领域后衍生出“随时在线、全天候工作”的职业文化,加剧工作与生活界限的模糊与冲突,最终导致员工的疲倦.基于媒体从业者固有的时间性结构,本研究从社交媒体
文章复现了作为新媒体的广播在-20世纪50年代如何进入中国农村,以及如何与农村社会发生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发现,相比于物理空间层面,更重要的是广播在机制层面进入乡村,具体
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研究发轫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研究成果整体呈持续增长态势,历经了“拓荒”“奠基”和“初步发展”三个阶段.目前主要形成以历史学、新闻传播学和政治学为基
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充分的社会支持,是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的根本原因.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是学生道德发展最真实的场域,是一切学校德育变革的逻辑前提.社会发展的道德需求与道德期待是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动力支撑.学校德育变革必须置身并充分考量社会发展、社会环境、社会资源之于学生道德发展及学校德育的深刻影响,深入理解并认真对待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时代要求与动力支撑,积极拓展社会资源的德育价值及其支持路径,充分考虑并合理利用社会生活对学生道德成长的滋养,从其赖以依存的社会系统中寻找资源、方案、路径与突破.
作为大学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学生可通过协商民主机制,将自身的诉求与大学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管理者的目标平衡与融合,通过制度性渠道与程序参与大学治理,实现大学治理结构的优化.我国大学与学生关系的转变以及学生的学习权利,构成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法理基础.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有利于增强大学相关决定的正当性以及被接受性,提高治理效能,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客观限度,大学应根据事务性质、学生参与能力、参与意愿等因素,确立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方法和范围程度.
本文立足于戈夫曼拟剧论,借鉴伯明翰学派“风格”理论,综合运用文本分析、互联网田野以及批判式话语分析的方法对网络空间中具有高度表演意味的“丧文化”话语特征进行探究.
大学章程的功能实现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内涵.当前大学章程实施中,行动者间的互动存在权力与权利失衡现象,即"强政府-弱学校"导致高校办学自主权行使受阻,"统一领导-全面负责"导致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界限不明,"重行政-轻学术"导致学术权力弱化,"大学校-小学院"导致学院办学自主权受制约,"泛行政-弱监督"导致师生权利保障不利,给大学章程的功能实现带来了消极影响.为此,应通过权力与权力以及权利对权力的制衡,推动章程实施中行动者的良性互动,提升大学章程的功能实现度.
本文系1990年于德国慕尼黑出版、由德国媒介学者诺伯特·博尔兹撰写的媒介理论代表作《新媒介理论》(Theorie der neuen Medien)中的一个章节,该章节于1999年秋季被翻译成英
监狱改良是中国法制近代化的重要内容,近代监狱改良进程中,中国与西方通过各种媒介关联与互联.早期出使官员的考察日记和电报日记将西监模范带到中国,为中国监狱改良建构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