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的快乐问吧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道题目你为什么不做?什么?不会做,不会做你为什么不问老师?如果你不想问老师的话,为什么不去问同学呢?”作为老师的你听到这些话会觉得很耳熟吧,可能你在训斥学生的时候也经常这样说,但最近,我和我们班的任课老师再也不用说这些话了。怎么回事呢?原来我们班多了一个快乐(来)问吧。
  创意诞生
  随着学生步入青春期,特别是进入初二后,很多同学变得沉默寡言了,不会做的题目也不问同学和老师。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班会课进行了一次调查,想弄清楚为什么现在大家不爱提问题了。结果答案五花八门:怕自己提的问题幼稚,同学笑话;怕自己提的问题同学回答不了,让同学难堪;不好意思去问,怕同学拒绝;问老师的话,怕老师批评等等,更有同学说“怕问问题伤自尊”。怎么办?问题总要解决的,经过我和同学们的讨论后,终于诞生了一个创意——建立班级“问题角”。
  第二天,我把办公室里的一个旧白板挂在了教室后面作为“问题角”,同学们给“问题角”取了个很有创意的名字叫“快乐问吧”,“乐”的谐音正好是“来”,意思就是叫有问题的同学快来问吧!为了美观,我们统一购买了便条纸和应答纸,专门用来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吧“开张”不到一天半就收到了十几个问题,可是回答问题的人比较少。怎么办?我又跟班干部商量,最后决定设立“问吧”加分条例,对提出问题的同学加1分,回答出问题的同学加2分,如果有的难题一个星期没有人解答出来,那么就设为钻石级难题,如果以后有人回答出来就加5分。到学期结束对每个人得分进行统计,对高分者予以奖励。
  为了保护同学们的隐私,每个同学在提问题和应答时可以使用一个代号或者个性签名,如“数学王子”“冻结de翅膀”“一个困惑的人”等,这样问题再幼稚也没人知道是谁提的,当然也就没人笑话了。最后每天晚上请几位同学清理问吧,统计每个人的分数,并公布在统计表中,当然公布的名单可以是同学的名字,也可以是他们的个性签名。自从制定了加分条例后,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同学一到课间就直奔快乐问吧指指点点,到了晚上还有同学恋恋不舍。看到这么多人响应,说明我们的创意很成功。
  合力扩展
  快乐问吧运营得还真不错,去问吧的人也一直不少,有时候常听学生说,“现在没事吧,没事的话快去问吧看看!有没有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顺便也加加分。”这样一来学生很多课余时间都在问吧渡过,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有一次我经过问吧,发现有几个题目好多天都没人做出来,就拿出纸和笔做了起来,解答完后又把它贴在问吧里,并顺便出了几个题目在里面。任课老师看到了,也学我的样子,有事没事就去问吧看看,出出题目,再看看同学做的题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随着班级问吧的名气越来越大,其他班的同学有不会的问题,也贴到我们班的问吧来,甚至有的同学掉了东西都要到问吧贴张纸条。随着问吧的吞吐量扩大,我们不得不对它进行了重新分配,每门功课各占一块地方,失物招领这类杂事也占一小块地方,便于同学查找和提问。难怪现在有任课老师说:“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校内的就去快乐问吧。”
  臻于完善
  随着快乐问吧日渐火爆,班里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同学们变得更加友爱。有一次,班里一位同学对我说:“老师,为什么不把问吧里的题目整理出来,让我们做个纪念呢。”对啊,同学的话提醒了我。说干就干,当天我就买了几本硬板抄,让每一门功课的课代表找一两位同学帮忙每天整理“问吧”里的题目。一学期下来,有的学科整理了好几本,形成了各门功课的班级纠错本。有了这个纠错本,小测验时老师可以拿它当题库,挑些题目让同学做做。特别到了期末,很多练习测验都出自纠错本,同学们都爱借纠错本看,特别是要进行考试时,借阅情况更加火爆。
  有了问题,就来问吧!你的问题大家看,大家看了大家解,在解答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而且也提高了别人。在这里,所有的人都能够体会到浓浓的集体之爱,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在这里,所有的人知道,班集体中的同学都在关注着自己,自己有了困难就说出来,大家会帮你。问吧还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问题角”,还是大家沟通的桥梁,里面有着浓浓的爱意。
其他文献
班刊,可以说是涉及人员最少的一类刊物:编辑人员和读者加起来不过班级里的几十人。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本小小的班刊同样需要策划、编辑、排版和印刷一系列环节。班刊的编辑制作过程是学生大胆实践、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不断学习、丰富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寓教其中、明理达人的过程,可谓一举多得。    一、有话大家说:在民主环境中彰显真实    班会课上,我将编写班刊的想法与学生说了之后,很多学生流露
期刊
“罗老师,你要小心一点!”清早,办公室里的一张小纸条,在老师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竟然有学生写条子警告我,谁这么胆大包天?我,有着二十几年班主任经验的教师,多年被评为市、镇优秀德育工作者,怎么可能被学生威胁呢?  年级组长皱着眉头思索着,把那张字条收起来,交给了校长。校长接过那张令人触目惊心的纸条,大为震惊,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我接过字条,血直往头上涌——怎么会这样?没有理由的。几十年来自己一直把
期刊
“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李镇西先生这样说。初读这句话时,我并不理解。班主任的工作繁琐忙碌,几乎要把全部精力倾注其中,无暇顾及自我,一个人怎么能因此而满足呢?  今年我没当班主任,终于有时间梳理自己的心情,过一过普通任课教师的生活了。每天上班,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放学后,接孩子回家,洗衣,做饭,睡觉;日复一日大半年过去,生活轻松自在,但我的心却开始荒芜。我怎么了?  我时时忆起以前的生活…… 
期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她寻找光明。  ——题记  棱角分明的大青山,以其独特的方式养育着生活在她南麓与北坡的人们。站在阴阳交汇的地方,可以饱览内蒙古高原上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在那沟壑重叠的北坡上,有我难忘的故乡。从未体会过“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壮阔美景,也从未领略过腾格尔歌曲中的悠远与辽阔,有的是走出沟沟壑壑的执着理想,有的是跋涉途中的泪水与汗水……    少年——酸甜苦辣孕育了自信的种子  
期刊
一起没有预料的事件可能引起故障,一个长久被忽视的问题可能导致一次危机。  ——加拿大管理学家H·明茨伯格  教师做的是育人的工作,是一项把学生培养成有学识、有才能、道德高尚的人的伟大工程。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还要注意学生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同时教师要以自身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促使教师的威信确立,进而变成一种强烈的感召力,使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
期刊
每到开学时,班里不时会有个别学生转学。遇到这种情况,很多班主任都表现得比较淡漠:转就转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学生对一个班来说,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如果转走的是一个“好学生”,班主任可能会表露出几丝惋惜;如果转走的是一个“差生”,可能班主任还会流露出几分求之不得的“喜悦”——这下麻烦事儿少了,包袱轻了!  真是这样吗?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班级的一分子突然转学离开,这在一个班级的成长历程中,
期刊
春雨沙沙地下着,大街小巷又绽开了美丽的伞花,赤橙黄绿青蓝紫,像夏莲,如牡丹,似秋菊,构成了一幅清新绚丽的水彩画。我站在五楼的阳台上,俯瞰这流动的画面,心中的遐想仿佛雨中的湖水,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孩提时的我特别喜欢伞。说来也有趣,这爱伞之情竟是由一个舞蹈引起的。那也是一个雨天,妈妈带我去看外地来的一个演出。其中有一个《花伞》的舞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几个去赶集的姐妹来
期刊
尽力而为还不够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那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猎狗知道实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  猎狗听了
期刊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执政为民。领导干部需要这么做,也应该这么做。那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老师又该怎么做呢?常思为师之失,勿以恶小、而为之;常修为师之德,勿以善小而不为。    老师迟到了也要写检讨    孔子曰:“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人者必先正己,是教育者应践行的一句金玉良言。“言必行,行必果”,“己所不欲
期刊
2008年6月5日,王益民老师在班主任之友论坛发帖“写说明书就不是体罚了?”,一时间众说纷纭,许多班主任包括著名的班主任李镇西老师也参与了这场讨论,王益民老师对众网友的观点一一批驳后,集结成文,在《班主任之友》上发表,通观全文后,我也想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  写说明书是不是体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体罚。《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等方式来处罚儿童的一种教育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