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道题目你为什么不做?什么?不会做,不会做你为什么不问老师?如果你不想问老师的话,为什么不去问同学呢?”作为老师的你听到这些话会觉得很耳熟吧,可能你在训斥学生的时候也经常这样说,但最近,我和我们班的任课老师再也不用说这些话了。怎么回事呢?原来我们班多了一个快乐(来)问吧。
创意诞生
随着学生步入青春期,特别是进入初二后,很多同学变得沉默寡言了,不会做的题目也不问同学和老师。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班会课进行了一次调查,想弄清楚为什么现在大家不爱提问题了。结果答案五花八门:怕自己提的问题幼稚,同学笑话;怕自己提的问题同学回答不了,让同学难堪;不好意思去问,怕同学拒绝;问老师的话,怕老师批评等等,更有同学说“怕问问题伤自尊”。怎么办?问题总要解决的,经过我和同学们的讨论后,终于诞生了一个创意——建立班级“问题角”。
第二天,我把办公室里的一个旧白板挂在了教室后面作为“问题角”,同学们给“问题角”取了个很有创意的名字叫“快乐问吧”,“乐”的谐音正好是“来”,意思就是叫有问题的同学快来问吧!为了美观,我们统一购买了便条纸和应答纸,专门用来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吧“开张”不到一天半就收到了十几个问题,可是回答问题的人比较少。怎么办?我又跟班干部商量,最后决定设立“问吧”加分条例,对提出问题的同学加1分,回答出问题的同学加2分,如果有的难题一个星期没有人解答出来,那么就设为钻石级难题,如果以后有人回答出来就加5分。到学期结束对每个人得分进行统计,对高分者予以奖励。
为了保护同学们的隐私,每个同学在提问题和应答时可以使用一个代号或者个性签名,如“数学王子”“冻结de翅膀”“一个困惑的人”等,这样问题再幼稚也没人知道是谁提的,当然也就没人笑话了。最后每天晚上请几位同学清理问吧,统计每个人的分数,并公布在统计表中,当然公布的名单可以是同学的名字,也可以是他们的个性签名。自从制定了加分条例后,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同学一到课间就直奔快乐问吧指指点点,到了晚上还有同学恋恋不舍。看到这么多人响应,说明我们的创意很成功。
合力扩展
快乐问吧运营得还真不错,去问吧的人也一直不少,有时候常听学生说,“现在没事吧,没事的话快去问吧看看!有没有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顺便也加加分。”这样一来学生很多课余时间都在问吧渡过,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有一次我经过问吧,发现有几个题目好多天都没人做出来,就拿出纸和笔做了起来,解答完后又把它贴在问吧里,并顺便出了几个题目在里面。任课老师看到了,也学我的样子,有事没事就去问吧看看,出出题目,再看看同学做的题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随着班级问吧的名气越来越大,其他班的同学有不会的问题,也贴到我们班的问吧来,甚至有的同学掉了东西都要到问吧贴张纸条。随着问吧的吞吐量扩大,我们不得不对它进行了重新分配,每门功课各占一块地方,失物招领这类杂事也占一小块地方,便于同学查找和提问。难怪现在有任课老师说:“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校内的就去快乐问吧。”
臻于完善
随着快乐问吧日渐火爆,班里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同学们变得更加友爱。有一次,班里一位同学对我说:“老师,为什么不把问吧里的题目整理出来,让我们做个纪念呢。”对啊,同学的话提醒了我。说干就干,当天我就买了几本硬板抄,让每一门功课的课代表找一两位同学帮忙每天整理“问吧”里的题目。一学期下来,有的学科整理了好几本,形成了各门功课的班级纠错本。有了这个纠错本,小测验时老师可以拿它当题库,挑些题目让同学做做。特别到了期末,很多练习测验都出自纠错本,同学们都爱借纠错本看,特别是要进行考试时,借阅情况更加火爆。
有了问题,就来问吧!你的问题大家看,大家看了大家解,在解答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而且也提高了别人。在这里,所有的人都能够体会到浓浓的集体之爱,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在这里,所有的人知道,班集体中的同学都在关注着自己,自己有了困难就说出来,大家会帮你。问吧还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问题角”,还是大家沟通的桥梁,里面有着浓浓的爱意。
创意诞生
随着学生步入青春期,特别是进入初二后,很多同学变得沉默寡言了,不会做的题目也不问同学和老师。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班会课进行了一次调查,想弄清楚为什么现在大家不爱提问题了。结果答案五花八门:怕自己提的问题幼稚,同学笑话;怕自己提的问题同学回答不了,让同学难堪;不好意思去问,怕同学拒绝;问老师的话,怕老师批评等等,更有同学说“怕问问题伤自尊”。怎么办?问题总要解决的,经过我和同学们的讨论后,终于诞生了一个创意——建立班级“问题角”。
第二天,我把办公室里的一个旧白板挂在了教室后面作为“问题角”,同学们给“问题角”取了个很有创意的名字叫“快乐问吧”,“乐”的谐音正好是“来”,意思就是叫有问题的同学快来问吧!为了美观,我们统一购买了便条纸和应答纸,专门用来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吧“开张”不到一天半就收到了十几个问题,可是回答问题的人比较少。怎么办?我又跟班干部商量,最后决定设立“问吧”加分条例,对提出问题的同学加1分,回答出问题的同学加2分,如果有的难题一个星期没有人解答出来,那么就设为钻石级难题,如果以后有人回答出来就加5分。到学期结束对每个人得分进行统计,对高分者予以奖励。
为了保护同学们的隐私,每个同学在提问题和应答时可以使用一个代号或者个性签名,如“数学王子”“冻结de翅膀”“一个困惑的人”等,这样问题再幼稚也没人知道是谁提的,当然也就没人笑话了。最后每天晚上请几位同学清理问吧,统计每个人的分数,并公布在统计表中,当然公布的名单可以是同学的名字,也可以是他们的个性签名。自从制定了加分条例后,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同学一到课间就直奔快乐问吧指指点点,到了晚上还有同学恋恋不舍。看到这么多人响应,说明我们的创意很成功。
合力扩展
快乐问吧运营得还真不错,去问吧的人也一直不少,有时候常听学生说,“现在没事吧,没事的话快去问吧看看!有没有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顺便也加加分。”这样一来学生很多课余时间都在问吧渡过,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有一次我经过问吧,发现有几个题目好多天都没人做出来,就拿出纸和笔做了起来,解答完后又把它贴在问吧里,并顺便出了几个题目在里面。任课老师看到了,也学我的样子,有事没事就去问吧看看,出出题目,再看看同学做的题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随着班级问吧的名气越来越大,其他班的同学有不会的问题,也贴到我们班的问吧来,甚至有的同学掉了东西都要到问吧贴张纸条。随着问吧的吞吐量扩大,我们不得不对它进行了重新分配,每门功课各占一块地方,失物招领这类杂事也占一小块地方,便于同学查找和提问。难怪现在有任课老师说:“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校内的就去快乐问吧。”
臻于完善
随着快乐问吧日渐火爆,班里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同学们变得更加友爱。有一次,班里一位同学对我说:“老师,为什么不把问吧里的题目整理出来,让我们做个纪念呢。”对啊,同学的话提醒了我。说干就干,当天我就买了几本硬板抄,让每一门功课的课代表找一两位同学帮忙每天整理“问吧”里的题目。一学期下来,有的学科整理了好几本,形成了各门功课的班级纠错本。有了这个纠错本,小测验时老师可以拿它当题库,挑些题目让同学做做。特别到了期末,很多练习测验都出自纠错本,同学们都爱借纠错本看,特别是要进行考试时,借阅情况更加火爆。
有了问题,就来问吧!你的问题大家看,大家看了大家解,在解答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而且也提高了别人。在这里,所有的人都能够体会到浓浓的集体之爱,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在这里,所有的人知道,班集体中的同学都在关注着自己,自己有了困难就说出来,大家会帮你。问吧还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问题角”,还是大家沟通的桥梁,里面有着浓浓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