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3月25日,沈阳市交通局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中心对该市公交行业、文明乘车环境进行了集中综合整治,主要包括车容车貌、车辆卫生、站区卫生、运营服务等。这一活动是该市启动“四大战役”,试图提升公交行业服务质量的又一力举。
而早在1999年,为提升沈阳市公交行业的服务水平,该市市政府和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就大胆引进外资,鼓励民营资本介入,但仍保持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这一大胆尝试,促进该市公交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沈阳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沈阳市公共交通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制度,体现出沈阳市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对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信心和决心,公交优先成为促进城市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
在此推动下,沈阳公交通过开线增车填补公交空白,更新运力改善车质车况,贯彻规范提高服务质量,构筑了和谐稳定、科学高效的现代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从2000年至今,沈阳公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公交车总数从2000余台发展到近5000台,公交线路由72条发展到199条,线路里程从1413公里增加到3677公里,建成公交车万人拥有率从11.4标台上升到13.7标台,市民公交出行比重从12%提高到28.9%。”沈阳市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中心主任杨学玉指出。
与此同时,公交运力结构和档次逐步提高。近三年,沈阳公交新增更新车辆近3000台,且均为中高档环保车辆,形成了骨干线路公交车全部12米以上,支干线路车辆10~12米,其他线路车辆8~10米的运力结构,沈阳市的公交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因此得到全面提升。
财政补贴是关键
与多数城市公交发展面临的问题相同,公共交通作为公益性服务行业,在为社会提供出行需求的同时,公交企业要实现自身发展,保证正常运转经营,尚需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
记者在走访沈阳多家公交运营企业中了解到,财政补贴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沈阳市公交行业的快速发展。
据悉,燃料费用是公交企业最大的成本支出,2009年以来成品油价格多次上涨,屡创历史新高,以前的燃油补贴都是提前预支或随着涨价随时拨付,而这一政策现在有一定调整。
杨学玉谈到政府补贴政策时说:“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文件精神,从2010年开始,燃料补贴发放方式由一年多次变更为次年一次性集中发放,这种‘下打租’(即事后兑现)的拨付方式,容易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给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困难。”杨学玉认为保持行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合理的政府补贴机制和政策是关键。
推进集约化管理
针对沈阳市公交行业面对的困境,沈阳市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中心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建言献策,向政府提报了多项有针对性促行业发展的建议。
据悉,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公交企业集约化经营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连模式(国有资金收购)、广州模式(以线路和资产的相关度就近整合)、深圳模式(以特许经营权制度为保障,实现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上海模式(以区域经营为重点,解决一条线路多家经营的格局)。公交行业集约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
而要做到集约化管理,杨学玉指出首先是做好公交行业的行业定位,政府补贴应及时合理,建议由相关部门参加,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公交发展的年度计划和各项目标、价格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现在对线路的招投标一般由行业主管部门按质量信誉考核去进行投放,并由政府每年给予补贴,不像以前那样,企业拿多少钱来经营这条线路,而是政府投钱,企业的服务质量达到要求,政府给钱来发展公交,满足乘客需求。”杨学玉谈到近年来公交发展深有感触地说。
而为达成这一目标,杨学玉建议政府应明确公交公益性定位,实施公益性行业经济政策,详细制定行业管理法律,呼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尽快出台,并建立沈阳市公交补贴机制和公交专项经济补偿制度,合理界定补偿范围、测算原则和发放方式,做到公平公正,引导公交企业和谐、有序、健康地发展。
针对行业普遍关注的票价问题,“由交通部门联合物价部门研究制定公交票价结构调整方案,在兼顾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市民承受能力和公交企业经营成本,理顺票价结构,统筹各方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票价体系,逐步降低市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出行成本。”杨学玉认为。
着力优化大布局
城市公共交通的行业管理职能,在2008年统一划归交通运输部管理,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杨学玉认为,借此有利时机重点做好公交行业整体规划,在推进公交优先、公交优秀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2010年初,杨学玉曾建议沈阳市政府,制定《沈阳市公共交通三年线网规划》,并纳入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之中,确保公交优先政策的贯彻落实;线网规划中重点实施四大空间新开线路、填补公交空白点、三四级道路通公交、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以及结合轨道交通运营,同步做好与公交线路接驳等工作,进一步优化线网布局。
尤为重要的是制定公交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划拨方式优先安排公交设施建设用地,对因市政建设需要拆迁的场站就近还建。将新建小区预留的公交用地选址、规模等规划纳入开发项目的审批条件,为线路配套提供基础设施保证。
而规划制定公交行业信息化管理规划纲要,加快公共交通指挥调度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对公交车辆的智能调度,基本实现行业管理信息化。由财政部门、交通部门和环保部门联合出台节能减排财政补贴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加快车辆更新,提高车辆档次。杨学玉认为,此举也自是顺应整个公交发展趋势的题中之义。
通过与杨学玉的访谈,通过对沈阳公交经营者的走访,通过对沈阳公交行业的切身体会,让记者深切感受到沈阳公共交通的变化之巨、行业之兴,但是更深的感触是沈阳市对公共交通行业的关注,政府对公共交通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政府的支持下,在交通主管部门的辛勤工作下,沈阳市的市民将更多的体会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舒适、安全、便捷的惠及成果。”在各项利好政策的助推下,杨学玉对沈阳公交行业下一步的发展充满信心。
而早在1999年,为提升沈阳市公交行业的服务水平,该市市政府和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就大胆引进外资,鼓励民营资本介入,但仍保持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这一大胆尝试,促进该市公交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沈阳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沈阳市公共交通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制度,体现出沈阳市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对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信心和决心,公交优先成为促进城市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
在此推动下,沈阳公交通过开线增车填补公交空白,更新运力改善车质车况,贯彻规范提高服务质量,构筑了和谐稳定、科学高效的现代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从2000年至今,沈阳公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公交车总数从2000余台发展到近5000台,公交线路由72条发展到199条,线路里程从1413公里增加到3677公里,建成公交车万人拥有率从11.4标台上升到13.7标台,市民公交出行比重从12%提高到28.9%。”沈阳市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中心主任杨学玉指出。
与此同时,公交运力结构和档次逐步提高。近三年,沈阳公交新增更新车辆近3000台,且均为中高档环保车辆,形成了骨干线路公交车全部12米以上,支干线路车辆10~12米,其他线路车辆8~10米的运力结构,沈阳市的公交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因此得到全面提升。
财政补贴是关键
与多数城市公交发展面临的问题相同,公共交通作为公益性服务行业,在为社会提供出行需求的同时,公交企业要实现自身发展,保证正常运转经营,尚需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
记者在走访沈阳多家公交运营企业中了解到,财政补贴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沈阳市公交行业的快速发展。
据悉,燃料费用是公交企业最大的成本支出,2009年以来成品油价格多次上涨,屡创历史新高,以前的燃油补贴都是提前预支或随着涨价随时拨付,而这一政策现在有一定调整。
杨学玉谈到政府补贴政策时说:“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文件精神,从2010年开始,燃料补贴发放方式由一年多次变更为次年一次性集中发放,这种‘下打租’(即事后兑现)的拨付方式,容易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给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困难。”杨学玉认为保持行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合理的政府补贴机制和政策是关键。
推进集约化管理
针对沈阳市公交行业面对的困境,沈阳市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中心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建言献策,向政府提报了多项有针对性促行业发展的建议。
据悉,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公交企业集约化经营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连模式(国有资金收购)、广州模式(以线路和资产的相关度就近整合)、深圳模式(以特许经营权制度为保障,实现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上海模式(以区域经营为重点,解决一条线路多家经营的格局)。公交行业集约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
而要做到集约化管理,杨学玉指出首先是做好公交行业的行业定位,政府补贴应及时合理,建议由相关部门参加,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公交发展的年度计划和各项目标、价格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现在对线路的招投标一般由行业主管部门按质量信誉考核去进行投放,并由政府每年给予补贴,不像以前那样,企业拿多少钱来经营这条线路,而是政府投钱,企业的服务质量达到要求,政府给钱来发展公交,满足乘客需求。”杨学玉谈到近年来公交发展深有感触地说。
而为达成这一目标,杨学玉建议政府应明确公交公益性定位,实施公益性行业经济政策,详细制定行业管理法律,呼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尽快出台,并建立沈阳市公交补贴机制和公交专项经济补偿制度,合理界定补偿范围、测算原则和发放方式,做到公平公正,引导公交企业和谐、有序、健康地发展。
针对行业普遍关注的票价问题,“由交通部门联合物价部门研究制定公交票价结构调整方案,在兼顾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市民承受能力和公交企业经营成本,理顺票价结构,统筹各方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票价体系,逐步降低市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出行成本。”杨学玉认为。
着力优化大布局
城市公共交通的行业管理职能,在2008年统一划归交通运输部管理,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杨学玉认为,借此有利时机重点做好公交行业整体规划,在推进公交优先、公交优秀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2010年初,杨学玉曾建议沈阳市政府,制定《沈阳市公共交通三年线网规划》,并纳入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之中,确保公交优先政策的贯彻落实;线网规划中重点实施四大空间新开线路、填补公交空白点、三四级道路通公交、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以及结合轨道交通运营,同步做好与公交线路接驳等工作,进一步优化线网布局。
尤为重要的是制定公交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划拨方式优先安排公交设施建设用地,对因市政建设需要拆迁的场站就近还建。将新建小区预留的公交用地选址、规模等规划纳入开发项目的审批条件,为线路配套提供基础设施保证。
而规划制定公交行业信息化管理规划纲要,加快公共交通指挥调度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对公交车辆的智能调度,基本实现行业管理信息化。由财政部门、交通部门和环保部门联合出台节能减排财政补贴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加快车辆更新,提高车辆档次。杨学玉认为,此举也自是顺应整个公交发展趋势的题中之义。
通过与杨学玉的访谈,通过对沈阳公交经营者的走访,通过对沈阳公交行业的切身体会,让记者深切感受到沈阳公共交通的变化之巨、行业之兴,但是更深的感触是沈阳市对公共交通行业的关注,政府对公共交通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政府的支持下,在交通主管部门的辛勤工作下,沈阳市的市民将更多的体会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舒适、安全、便捷的惠及成果。”在各项利好政策的助推下,杨学玉对沈阳公交行业下一步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