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提出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目标,在此背景下,课程的开展对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五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需求,新的教学思想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改变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等诸多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运动教育模式;应用;可行性
Absrtact: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goal of "health first".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makes concrete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sports skills, physical health,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needs. The new teaching ideas a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refore, changing the teaching mode plays a unique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sports knowledge, sports skills and the formation of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and so on.
Key words: Sports education model;apply;feasibility
1运动教育模式简介
1.1运动教育模式的来源
“运动教育”模式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已经退休教授Daryl Siedentop开发的一种体育课程和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运动员的方式来指导学生体育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有能力的、有运动素养和热情的运动参与者。他在1982年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IESEP)会议上首次提出运动教育这一课程和教学模式,并于1994年出版了运动教育方面的第一本书。至此以后,这种教育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1.2教学目标
运动教育模式以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分组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为主要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 (Competent) 、有运动素养的 (Literate) 和热情的 (Enthusiastic) 运动参与者,在真是情境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学者也是观摩学习者,将体育课,课外活动和校级比赛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实的体验教与学以及最后的展示过程,能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符合当代中学生的体育全面发展需求。
2运动教育特征
2.1运动季
根据运动教育模式的特征,将一学期教学过程设定为一个运动季,分为分组后技术学习阶段、比赛前期团队合作学习、比赛中期正式比赛和比赛后期考核与庆祝总结
2.2分组合作
将队伍分成几个小组,采取自愿组队方式和适当的调整,将每组同学的能力进行评估,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分配不同的角色,分组一旦确定下来在本教学实验过程中不再改变。教师先将内容教授给学生,由学生之间商量制定训练计划、扣动作技术以及创新。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并形成集体荣誉理念,共同体验教与学的过程,发扬小组的风采,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十分有利于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的培养。
2.3正式竞赛
竞赛是运动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季前赛、比赛中期、季后赛三部分。整个部分都可由学生组织,比赛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在比赛中既充当策划、统筹、实施的角色,同时也是比赛的参与者和评判者。通过对不同角色的体验与实践,更加全面的了解了这项体育课程。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2.4成绩记录
在竞赛部分中,要将竞赛过程中的全部数据记录保存下来,比如操化、技能、难度、编排、小组分数、评价各个方面。记录工作也由学生自己完成。记录的数据可保存下來对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2.5庆祝总结
在赛后,可以举行颁奖总结庆祝,邀请学校老师颁奖、布置庆祝场地、老师和学生代表总结、设置纪念品、录像等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既增进了师生感情,还丰富了校园啦啦操文化,增强学生参与运动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3中学舞蹈啦啦操课程现状和存在问题
3.1现状
从教育部全面铺开“一校一球一操”进校园以后,中学校园舞蹈啦啦操也逐渐普及起来,但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门的啦啦操运动队,仅仅是作为选修兴趣课在中学校园内出现。学习内容基本很单一,以模仿规定套路视频为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改编在教学过程中教授给学生。课程中主要以操化内容为主,通过简化难度将啦啦操手位与步伐的结合,编排组合进行教学。啦啦操专业技能水平不足,场地设施也基本以室内空地为主,学生的啦啦操意识薄弱,没有形成学习氛围,在啦啦操班级中,女生占大多数,只有一小部分男生,普及性达不到。 3.2存在的問题
(1)学生对课程的认识达不到,宣传普及程度不高,不能吸引学生兴趣
(2)运动技能水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创新和发展
(3)学生单纯的学习,没有实践运用的空间
(4)男女生参与人数差距太大
4引入中学舞蹈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4.1体现现代运动特点,符合中学体育课程培养目标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教授为主,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单元计划,划分课次将所规定的内容在学期内完成。现在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中考体育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足以看出教育部门对体育课程的重视性,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运动教育模式利用真实的情景进行教学,将运动技术、运动理念、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融合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对各种角色的适应能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充分适应了现代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4.2符合开设啦啦操课程的特点
啦啦操是一项热情活泼的项目,通过各种动作的配合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氛围。啦啦操多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培养队员之前一种互相信任的默契,增强团队凝聚力和队员的自信心。运动教育模式采取团队协作的方式,分小组训练,组内之间相互合作集思广益,组与组之间比较学习,符合啦啦操的集体意识,小组成员共同承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4.3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指导者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运动教育模式与新课程的要求不谋而合,在教学中,运动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实践探索过程,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充当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角色,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相处融洽,有利于培养师生感情。
4.4具体操作部分和社会适应性
将一学期的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教师教授动作为主,第二部分是分组后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研究操化、难度、技巧、编排和创新等等方面,第三部分为期末考核与表彰总结,对做的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和发扬,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要做好指导作用,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积极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共同努力使新的教学模式更快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在运动教育模式课程的培养下,学生更加注重思考与实践,在学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提供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不仅能学到多样化的知识,扩宽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这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全方面人才。
5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在中学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中引入运动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是有可操作性的。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终身体育观念、创新思维和合作学习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建议:1、在“新课标”的课改要求下,教师应当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多元、全面发展。2、教师应当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人水平,不断完善对个人的要求,促进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贺娇茹. 湖北省中学啦啦操运动队发展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龚秋红.运动教育模式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5):91-93.
[3]彭蓉. “运动教育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山西大学,2018.
[4]陈勃源.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对比[J].体育科技,2016,37(06):152-153.
关键词:运动教育模式;应用;可行性
Absrtact: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goal of "health first".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makes concrete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sports skills, physical health,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needs. The new teaching ideas a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refore, changing the teaching mode plays a unique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sports knowledge, sports skills and the formation of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and so on.
Key words: Sports education model;apply;feasibility
1运动教育模式简介
1.1运动教育模式的来源
“运动教育”模式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已经退休教授Daryl Siedentop开发的一种体育课程和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运动员的方式来指导学生体育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有能力的、有运动素养和热情的运动参与者。他在1982年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IESEP)会议上首次提出运动教育这一课程和教学模式,并于1994年出版了运动教育方面的第一本书。至此以后,这种教育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1.2教学目标
运动教育模式以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分组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为主要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 (Competent) 、有运动素养的 (Literate) 和热情的 (Enthusiastic) 运动参与者,在真是情境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学者也是观摩学习者,将体育课,课外活动和校级比赛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实的体验教与学以及最后的展示过程,能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符合当代中学生的体育全面发展需求。
2运动教育特征
2.1运动季
根据运动教育模式的特征,将一学期教学过程设定为一个运动季,分为分组后技术学习阶段、比赛前期团队合作学习、比赛中期正式比赛和比赛后期考核与庆祝总结
2.2分组合作
将队伍分成几个小组,采取自愿组队方式和适当的调整,将每组同学的能力进行评估,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分配不同的角色,分组一旦确定下来在本教学实验过程中不再改变。教师先将内容教授给学生,由学生之间商量制定训练计划、扣动作技术以及创新。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并形成集体荣誉理念,共同体验教与学的过程,发扬小组的风采,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十分有利于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的培养。
2.3正式竞赛
竞赛是运动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季前赛、比赛中期、季后赛三部分。整个部分都可由学生组织,比赛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在比赛中既充当策划、统筹、实施的角色,同时也是比赛的参与者和评判者。通过对不同角色的体验与实践,更加全面的了解了这项体育课程。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2.4成绩记录
在竞赛部分中,要将竞赛过程中的全部数据记录保存下来,比如操化、技能、难度、编排、小组分数、评价各个方面。记录工作也由学生自己完成。记录的数据可保存下來对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2.5庆祝总结
在赛后,可以举行颁奖总结庆祝,邀请学校老师颁奖、布置庆祝场地、老师和学生代表总结、设置纪念品、录像等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既增进了师生感情,还丰富了校园啦啦操文化,增强学生参与运动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3中学舞蹈啦啦操课程现状和存在问题
3.1现状
从教育部全面铺开“一校一球一操”进校园以后,中学校园舞蹈啦啦操也逐渐普及起来,但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门的啦啦操运动队,仅仅是作为选修兴趣课在中学校园内出现。学习内容基本很单一,以模仿规定套路视频为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改编在教学过程中教授给学生。课程中主要以操化内容为主,通过简化难度将啦啦操手位与步伐的结合,编排组合进行教学。啦啦操专业技能水平不足,场地设施也基本以室内空地为主,学生的啦啦操意识薄弱,没有形成学习氛围,在啦啦操班级中,女生占大多数,只有一小部分男生,普及性达不到。 3.2存在的問题
(1)学生对课程的认识达不到,宣传普及程度不高,不能吸引学生兴趣
(2)运动技能水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创新和发展
(3)学生单纯的学习,没有实践运用的空间
(4)男女生参与人数差距太大
4引入中学舞蹈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4.1体现现代运动特点,符合中学体育课程培养目标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教授为主,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单元计划,划分课次将所规定的内容在学期内完成。现在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中考体育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足以看出教育部门对体育课程的重视性,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运动教育模式利用真实的情景进行教学,将运动技术、运动理念、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融合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对各种角色的适应能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充分适应了现代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4.2符合开设啦啦操课程的特点
啦啦操是一项热情活泼的项目,通过各种动作的配合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氛围。啦啦操多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培养队员之前一种互相信任的默契,增强团队凝聚力和队员的自信心。运动教育模式采取团队协作的方式,分小组训练,组内之间相互合作集思广益,组与组之间比较学习,符合啦啦操的集体意识,小组成员共同承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4.3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指导者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运动教育模式与新课程的要求不谋而合,在教学中,运动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实践探索过程,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充当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角色,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相处融洽,有利于培养师生感情。
4.4具体操作部分和社会适应性
将一学期的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教师教授动作为主,第二部分是分组后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研究操化、难度、技巧、编排和创新等等方面,第三部分为期末考核与表彰总结,对做的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和发扬,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要做好指导作用,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积极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共同努力使新的教学模式更快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在运动教育模式课程的培养下,学生更加注重思考与实践,在学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提供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不仅能学到多样化的知识,扩宽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这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全方面人才。
5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在中学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中引入运动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是有可操作性的。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终身体育观念、创新思维和合作学习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建议:1、在“新课标”的课改要求下,教师应当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多元、全面发展。2、教师应当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人水平,不断完善对个人的要求,促进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贺娇茹. 湖北省中学啦啦操运动队发展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龚秋红.运动教育模式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5):91-93.
[3]彭蓉. “运动教育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山西大学,2018.
[4]陈勃源.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对比[J].体育科技,2016,37(06):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