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东方”没了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_w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新东方”没有了,俞敏洪可以去做很多的事情,他可以驾车游走世界,做一个很快乐的人,还可以手持教鞭到山区教教书,但那些只能是俞敏洪的梦想了,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他只能坚持走下去。
  
  去年9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纽约交易所敲响了股市钟,一路高唱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俞敏洪,终于带领“新东方”成功上市。持股31.18%(4400万股)的俞敏洪也因此身价狂飙,被称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如今,“新东方”纽约上市将近一年,俞敏洪身价已超过40亿人民币。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俞敏洪却说:“我现在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让‘新东方’上市,因为压力太大了。”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从高考三次落榜到70%的哈佛、耶鲁的中国留学生见面后叫一声俞老师;从一次次留学申请失败到指点莘莘学子远渡重洋。在他看来,一次次峰回路转都是自己把握住了机遇。“当你遇到了失败,如果你不继续坚定不移地往前走,你就注定要一辈子失败。”
  俞敏洪自述自己生命的转折是基于两次失败:一是高考连考3年方中,二是赴美留学3次遭拒。俞敏洪是个农村孩子,1978年他参加第一次高考落榜,英文得了33分,1979年参加第二次又落榜,英文得了55分,就这样俞敏洪在第三次高考才考进了北大。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留学热,俞敏洪也想到国外转一转,他夜战TOEFL、GRE,并终于考过了TOEFL和GRE。虽然分数不算很高,但毕竟撬开了出国的一条门缝。俞敏洪起初以为,自己至少能申请到一两个学校的全额奖学金。“但美国教授一个个鹰眼犀利,一下子就看出来我是个滥竽充数的草包,连太平洋一个小小岛屿上的夏威夷大学,都对我不屑一顾。”俞敏洪自嘲。
  挣扎三年,俞敏洪出国留学的梦想一次次在绝望中破灭。
  出国梦的破灭,也让俞敏洪千金散尽,为了谋生,他到北大外面去兼职教书,并因此不得不离开北大。但也就是这些失败和磨难让俞敏洪学会了“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不能出国,但曾经的经历让他对出国流程非常熟悉;不能在北大教书,但教师的经历让他熟悉了教育培训的流程。正是这些,帮助他抓住了人生中的最大一次机会: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在自己的博客中说道:“人生的机会通常是有伪装的,它们穿着可怕的外衣来到你的身边,大多数人会避之不及,但那些具备独特素质的人却能看到其本质并抓住它们。这些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承受失败的能力和勇气。我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遭遇了很多次失败,但也正是这些失败及其背后隐藏的机会最后成就了我。最终,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藏在失败背后的机会也许是最好的机会,这也使我进一步增加了坚强面对失败的勇气。到后来,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便成了我的一种常态,在失败面前,我会不断激发自己的斗志,就像高尔基在《海燕》中所说的那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成就辉煌“新东方”
  
  如今的教育界几乎无人不知道“新东方”,“新东方”学校目前已经占据了北京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超过15万人次,国外的留学生70%是“新东方”的弟子,“新东方”现在正如日中天。
  俞敏洪用三句话来描述“新东方”的发展,“中国优秀的英语培训机构”,“中国民办教育的典范单位”,“中国企业化运作教育的示范单位”。
  俞敏洪在创业之初并没有想到“新东方”能有今天的辉煌。
  “新东方”的第一个阶段是俞敏洪自己单干,后来俞夫人加入,那时的俞敏洪想得很简单,就是想把“新东方”变成全中国唯一的托福和GRE培训单位。“新东方”的第二个阶段是合伙人阶段,俞敏洪的想法依旧很单纯,一个人干事情没劲,想拉一帮子人一起干。就这样,俞敏洪拉进来了大学的几个同学。2000年后,“新东方”的发展进入到第三个阶段,那是“新东方”发展过程中最痛苦的一个阶段,但也就那一阶段,“新东方”把握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发展方向。坚持以英语短期培训为主,逐步发展和完善了国内考试、国外考试、基础教育、远程教育、图书出版等多个点。围绕教育,“新东方”自己本身有了很多的支撑点。一个点下降的时候,另外一个点会上升。这个布局最后形成了“新东方”的核心。到2003年的时候,“新东方”基本结构改造完毕。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新东方”在2004年的1月做了一个决定,把“新东方”推入了第四个阶段,这就是“新东方”在保留自己所有核心项目的同时,争取拿到国际资本,从而进入海外上市的通道,“新东方”张开了腾飞的翅膀。
  对“新东方”的未来,俞敏洪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通过“新东方”自己的努力,在不违反“新东方”长远发展计划,不违反“新东方”整个价值体系的要求之下,来创造更加完善的“新东方”,让它成为更好为学生服务、也更加为自己赚钱的教育体系。
  
  如果“新东方”没了
  
  回首创业的十几年,俞敏洪首先想到的是后悔把“新东方”做这么大,他说当初可以本应该在北京把“新东方”做成年收入一两百万的精品机构,把精华人物都集中到那里,有限制地发展。“但我当时的野心太大了,结果现在留给自己的是难以承受之重。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就呼啸而至。”
  “做得特别累的时候,我很想关掉‘新东方’,但我要为我的员工负责,为股东负责,为自己负责。我有时候想,假如‘新东方’没了,人家会把‘新东方’和我收到全国所有的MBA案例中,那时我还是会出名,但成为负面教材了。所以‘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让我不得不走下去。”
  俞敏洪本来计划在2008年退休。这样,他的生涯贯穿财富、事业、励志后,有一个完美的英雄谢幕。但就目前来看,俞敏洪的这一计划将会大大推迟,因为“新东方”上市后的俞敏洪更加忙碌了。
  其实俞敏洪很想在卸任后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说:“我可以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比如去教书,驾车游走世界,到贫困山区去教教书。或者去西北买一片荒地,让它变成绿洲。”
  俞敏洪很希望可以到处走走。“人生总有一种梦想,梦想总要给自己留点时间去实现。我所有的这些梦想基于不管我是否在‘新东方’当董事长,我在背后做这些事,都是为了能推动‘新东方’品牌的发展。因为,说到底我的名字跟‘新东方’是分不开了,所以我即使在‘新东方’不担任任何管理职位,我在外面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人们都会把我跟‘新东方’联系在一起。那么,我在外面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是推动‘新东方’品牌发展的事情,这是我的宗旨,是绝对不可能变的。除非有一天‘新东方’没有了,那就不能为它的品牌做贡献了。”
  当有人问到:“如果有一天‘新东方’真的没了,你会不会很伤心。”俞敏洪却笑着说:“如果‘新东方’做没了,我将非常开心。”或者很多人很诧异,“新东方”是俞敏洪的孩子,怎么会开心它没了呢?俞敏洪这样解释说:“‘新东方’没有了,我还可以再做一个‘新西方’,教外国人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另外,一个失败的人,讲述一个失败的故事,将更具现实的教育意义。到那时,我们就可以讲述,我们是如何将‘新东方’做没有的。”俞敏洪的这些话里玩笑居多,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我想现在要把‘新东方’做没有了也很难啊。”
其他文献
结合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西延线中胜站围护结构设计,介绍了SMW工法在10m以上基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
期刊
《商务周刊》:目前央企重组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一些科研院所转制而来的科技型央企先后被合并到大的企业集团里。您认为对这些科研院所的整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前几天,一个同事去超市购物,收银员向他索要3毛钱的塑料袋费,他故意把东西一扔掉头就走。收银员立刻叫住他,再一次免费让他“方便”了一回。   自6月1日“限塑令”施行,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也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表面上看来,全国似乎正在展开一场“全民限塑运动”。然而除了大的商场、超市在执行此令之外,更多的仍旧
以鹧鸪山隧道为例,介绍新奥法(NATM)在浅埋、软弱、偏压洞口的应用情况.
作为“三库一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文教司、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北京大学合作开发的《教科文卫专家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正式制作完成,通过相关主管部门下发
预应力U型薄壳渡槽的主要结构特点是“薄”,其稳定性问题是工程设计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采用半解析柱壳有限条元法,对渡槽的局部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
南海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分配利益,而南海纠纷的症结,则在于依据什么原则来开发与利用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各国为此而武力摊牌的可能性很小,走向共同开发是将双方共同利益最大化的有效办法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之前把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案提交给联合国划界委员会。这个时间节点也直接导致最近南海风云再起,先是菲律宾通过了兼并一些岛屿的“领海基线法”,接着马
政府花费十余年,耗资过万亿,促成了国有四大行的股改、上市,但至今未给它们提供一个适合改革后运行的经济体制     2005年,国有四大行不是在为成功海外上市弹冠相庆,就是正走在准备上市的路上。与此同时,与银行体系相关的人员也都“忙的不可开交”。 据中国银监会统计,200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现案件1272起,挽回百万以上案件资产资金损失14.7亿元。督促处理涉案人员1466人,比上年增加247人,
期刊
通过对隧道二次衬砌机械配套施工模式的技术经济分析,阐述了短隧道二次衬砌采用混凝土长距离泵送技术的可行性。为充分发挥混凝土输送泵的效率提供了参考,也为隧道施工项目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