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原型”是荣格精神分析学中指反复出现在各时期文学作品中能够引起读者情感反应的形象、物象。以原型和母题,特别是神话中的原型和母题进行写作,称为神话思维叙事。《踏蛇》通过模糊叙述时间营造仿佛“入梦”的环境,还有赋予蛇民俗学、文学的多重解读意蕴,昭示着蛇成为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原型,即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确证。
【关键词】 《踏蛇》;神话思维;叙事学;原型;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35-03
神话(myth)是从古至今世界人文艺术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与价值观”[1]。
纵观中外神话,大多以一个超自然事物为主,围绕这个事物传达出特定的宗教信仰、集体智慧、特定情感,继而,相同事物构成的神话慢慢地汇聚成为一个共同的主题,而其中能够唤起人特定情感的物象、形象,就是荣格精神分析学中常用的“原型”(Archetype)。获得芥川奖的《踏蛇》就是最好的以“蛇”作为主要原型进行的神话思维叙事作品。
诚然,“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逻辑分析了。”[2]因为在阅读这些带着神话思维叙事色彩的作品时,我们在接触到里面神话的主角时,总带着特定的情感,又能从这个神话主角的身上读出更深层的内容,久而久之,这些更深层的内容丰富,激活了原本的主题,让这个原本只是主题信息整合的叙事单元不断深化,以此在未来的叙事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本文试通过文本层面分析《踏蛇》的叙事学,即神话思维叙事和现代叙事,以及分析其中“蛇”形象的多重含义,确证“蛇”是神话思维叙事中作为精神的外显,也就是原型,它在作者刻意营造出的“入梦”环境中,昭示着集体无意识。
一、《踏蛇》的叙事学:神话思维叙事与现代叙事学
第一,从原型叙事模式上看,《踏蛇》采用了以神话母题,原型入文的神话思维叙事手法,例如说《尤利西斯》中人们变成犀牛,还有以“异化”加以修饰的卡夫卡《变形记》中,主人公变成甲虫。
埃及神话中,埃及人认为世界最初是茫茫大海,万物都在水中产生,产生的事物大多是甲虫形或者是蛇形,因为甲虫神凯布利(Khepri)是埃及现存神灵中最古老的神灵,这比太阳神拉(Ra)早很多,世界最初产生的神为甲虫神,是一只甲虫的形状,太阳每天都被甲虫推着经过天空。[3]而在希腊神话中,甲虫则是一位不光彩的音乐家契布诺斯(Cerambus)的化身,他因诋毁宁芙女神从而被变成甲虫,只能靠树枝和朽木为生。[4]卡夫卡正是借鉴了甲虫原型,在《变形记》中进行了反讽。
《踏蛇》的艺术手法与上述两部作品极其相似,但是引入的环节比较巧妙,并且不是人化动物,而是“动物化人”。
从一开始主人公的自述“我踩到了蛇”,然后蛇说:“被踩到就完了”开始,蛇幻化成主人公日和子的妈妈,迅速地朝“我”住的房子走去。纵观整篇作品,基本上都在“人化动物”,比如中途西子和“我”说到蛇的世界和对店主小须贺的看法,还有“动物化人”,比如大黑蛇化为住持的妻子大黑的神话思维写作,但是其中还穿插了一个小插曲,就是“我”的曾祖父与鸟私奔同居的故事,这同样也是一种神话思维叙事,只是不再是动物化人,人化动物,而是类似于 “羽衣仙女”的传说①。
但是与中国的七仙女故事和日本的《近江国风土记》中记载的“女鸟”“沐浴”以及与男子相爱、生子的简单浪漫情节不同,曾祖父在与鸟同居三年之后,被鸟以“像你这种没用的男人不可能让我生蛋” [5]为理由疏远。流传为我们所知的羽衣仙女传说都以男女主角相爱生子为结局,但是在这里,曾祖父却被鸟女嫌弃,这种反讽的、荒诞不经的、宛如黑色幽默的情节,也正是神话思维叙事给我们带来的冲击。
第二,从叙事艺术上看,《踏蛇》的叙事时间处于模糊的状态。如果把《踏蛇》按照定量的研究小说内部的各个成分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的现代叙事理论[6]来分析,则可知:
从叙述层面来看,作品以“同故事”叙述者进行叙述。从文本层面来看,小说一开始运用的是正序的叙述,由踩到蛇,蛇幻化为“我的妈妈”开始,“我”与蛇母作为故事的最外层,中途运用插叙,插入了我的曾祖父和鸟女私奔同居的故事,再回到正序,店主小须贺跟“我”讲述了他的妻子西子与蛇婶的故事,在“我”觉得蛇的世界非常温暖的时候,又插叙了“我”和异性性爱的经历,再回到住持跟“我”叙述他的蛇妻大黑的故事。
小说并没有特别巨大的时空转换,常用的时间词也就是“下午”“当天”“晚上”等,时间的流逝被有意的淡化,读者并不知道其中到底过去了多少天,“我”与蛇母就在这如梦似幻的时间空间当中进行交流,人蛇不分,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渗”状态,[2]因为原始人还不能完全地将自己和外界的环境分开,才以神话的方式试图解释自己身边发生一切事情的根源,也导致了神话思维叙事中的主客体不分。
可以看出,作者运用神话思维叙事和模糊叙事时间,就是为了营造一个类似于原始人环境的“入梦”氛围,比如西子女士跟“我”说起蛇的世界的部分:
西子女士说的时候聲音听起来很像我房里的那个女人,虽然音色完全不同,但说的话却一样,我开始搞不清楚自己是在蜩鸣堂还是在家里……只要吞进肚里是否就能进入蛇的世界呢?吞进肚里然后装作不知情的样子进入蛇的世界沉沉睡去呢?[5]
这种似梦非梦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指出的:“……人的生命在空间和时间中根本没有确定的界限,它扩展到自然的全部领域和人的全部历史。”[2]
二、《踏蛇》的形象:蛇的多重意蕴言说
蛇在作品中无处不在,从开始的幻化到最后与“我”搏斗。由第一部分的议论可以知道,小说的整体氛围是模糊而神秘的,处在一个原始社会,一般人与自然难舍难分的环境里,故而,蛇在这里代表神秘而扭曲、潮湿而令人恐惧。 首先从宏观的民俗学意义来看,在埃及神话里,他们认为从海水中演化出来的事物不是甲壳虫型就是蛇形,而在西方《圣经》中,诱惑着夏娃吃下禁忌之果的邪恶之物就是一条蛇,所以在西方,蛇就象征着基督教“原罪”,再次,在中日神話中,蛇的含义更为丰富,如神灵、媒介特征、再生、动物性等。[7]
第二,中国文化中,蛇被视为远古神灵的代表,神话中的伏羲与女娲就是人首蛇身。在广西壮族地区,甚至有着蛇的生殖崇拜和作为亡灵守护神的象征,还有着蛇知恩图报的传说。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蛇的形象在各个国家经历各个文化的不同解读,总体意义经过了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婚恋对象、守护神、基督教原罪的演化,兼有神性和魔性。因此,可以由此推断蛇在《踏蛇》之中的多重含义。
“我”的母亲,还有蛇妻大黑,都可以算作是图腾崇拜。第一,前者代表着一种归宿和依恋感,一种寻根,也就是确证自己的“此在”的来源,无论是什么时代的什么人,都有着一种“溯源”的情感,希望标识自己的家族和身份。在姓氏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来标识自己的家族身份呢,“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氏族图腾的标记,热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2]图腾感生之说更加可以确证母亲对子女的影响。《论衡》中记载:大禹的母亲吞食薏苡,受孕生下了大禹。而文中反复模糊“我”真实的母亲而强调蛇母,更是体现了蛇在这里代表着“我”内心的一种溯源之感。第二,后者代表的是一种人兽婚配的图腾崇拜,比如我国最早的人兽通婚记载是从西域流传而来的“执狮子传说”:
“南印度有一国王,女聘邻国,吉云送归,路逢狮子,侍卫之徒弃女逃难,女居舆中,心甘丧命。时狮子王负女而去,入深山,处幽谷,捕鹿采果,以时资给。既积岁月,遂孕男女,形貌同人……”[8]畲族的盘瓠神话也说,畲族是龙犬盘瓠与高辛女婚配然后繁衍出来的。纳西族也曾流传着“人猴通婚”,甚至美洲印第安人也流传着人蛇通婚。
而与“我”发生性爱关系的男子和后面五光十色的蛇的分裂,更多的是象征着神话秩序崩坏下人的异化:
蛇化身的液体刺激着神经,这种刺激感旋即传入脑海中,后来整个大脑都充满了蛇的黏液,最后似乎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有蛇在移动的感觉,不论手指、嘴唇、眼皮、手掌、足底、毛孔,只要能接触到空气的地方都有那种滑腻腻的感觉,让我起了一阵鸡皮疙瘩。[5]
“工人生产的产品以异化存在物同他的劳动对立,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劳动因此失去了其本有的性质,仅仅成了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这就是劳动的异化……异化劳动导致了自然界同人相异化,人的生命活动同人异化,人的社会本质同人相异化以及人同人相异化。”[9]也就是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产品变为异己的东西,反过来成为统治人的一种力量。正是在这种异化的环境下,“我”维持不了自己的思想,思想应该是由“我”来产生,受“我”的控制,但是此时被蛇所掌控,成了掌控我身体的力量,而这蛇却让“我”想要去到蛇的世界,也就是逃避面前的世界,反叛“自我”的理性。
三、原型入梦:集体无意识的确证
由以上的论述可知,“蛇”形象其实是一种对于人反叛理性思考的象征,正因为一开始作者采用的就是如梦似幻的神话叙事手法,人们才会不知不觉地把其中的“蛇”形象往多元化、多角度的方向上解读,这种不知不觉、无意识的行为正是源于这种象征“不是比喻,不是符号,而是超越了意识内容的意象。”[10],它“象征着不同于日常经验世界的另外一个世界”[10],成了一种艺术意象,也就是“不再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是经过内心体验产生的幻象。”[10]“原型即领悟的经典模式,每当我们面对普遍一致的经典模式,我们就是在与原型相遇。”[10]然而这种“相遇”,经常是以一种“入梦”的方式来实现的,不是使我们回忆起任何与人类日常相关的东西,而是起梦、黑夜、恐惧和内心的黑暗。[10]
“你到底是什么东西?”我随即问她,不假思索便说出口了。
“啊,我是日和子的妈妈啊!”女人满不在乎地回答……我突然担心起来,便起身去打电话,电话号码一直记错,打错了两次,很像在梦中总打不对电话的感觉。
……
“不会错的,我是日和子的妈妈,不会弄错的。”
“我的母亲在静冈。”我有些生气地说。但是女人一脸骄傲的表情,“话是没错,但我也是日和子的妈妈啊。”现在,我是这个女人的骄傲,以前也有好几次这样的感受,但要具体说是什么样的场景,我却记不起来了。
……
“你究竟是什么?”我开口就问。
“当然是日和子的妈妈啊,你要我说多少次。”女人一边整理分叉的头发一边回答。[5]
可以看出来,在质问蛇母时,“我”的妈妈明明在静冈,但是面对着自称为“我”的母亲的蛇,我只是有些生气,并没有任何恐慌感,并且在得知了她是“我”的妈妈以后,我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询问她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我”感觉像是在梦中,或者是之前的记忆莫名其妙记不起来的场景。但是每一次意识迷糊“入梦”,“我”都会离内心深处的自己更近一步,最终决定面对“蛇母”,与她决战,也就是与异化作战。至此,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整部小说模糊叙述时间和距离,采用神话一般吞云吐雾的叙事都是在营造“入梦”感,小说中的“我”觉得是在梦里,甚至后面和老板娘西子聊天都发现“她的眼白鼓起来好似在梦中一样”,不可能发生的超现实的场景,小说之外的读者也觉得是在梦里,而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与“我”这种入梦,就相当于面对着普遍一致的、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反复诘问蛇的身份,蛇给出相同的答案,每一次牵扯到蛇相关的事情,“我”就觉得有过记忆,或者是在梦中,这个“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深深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中”[10]的过程就是在与“原型”相遇。
第二,经验不断重复激起读者先天反应,这正是由于上述所谈到的内心深处的“图腾崇拜”感,而“图腾崇拜”源于上古时期氏族部落遗留下来的传统,这种“传统”是荣格所说“是一种从难以计数的千百亿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沉积物,一种每一世纪仅增加极少极少变化和差异的史前社会生活经历的回声”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综合上述所说的“入梦”,故事中和故事外的人都在经历着“典型情景”,这种不断重复的典型情景促使人入梦,然后唤起人内心深处潜藏的“史前生活记忆”,使人对其给出“回声”。
按照上述分析,蛇在这里也就作为了“回声”,承载着图腾崇拜以及当下人们对“异化”的思考和反叛理性精神所在,即作为一种象征,“藉有形寓于无形,藉有限表无限”通过形象表达出形象背后的意义,那么作为无意识深层结构的集体无意识,在荣格看来,是精神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一部分,它的一切内容寻找着外在表现形式,换言之,“蛇”形象的象征含义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即人们内心深处集体无意识的表征。
注释:
①美国学者W·巴斯科《神圣的叙述》中曾比较神话与传说的关系,区别仅在于传说的主角是人类,叙事态度有可能偏向世俗化,但是民间传说是对神话的世俗化和现实化的发展,民间传说的叙事方式以神话传说为前提,“羽衣仙女”在中国和日本传说中都是从神圣叙事开始的,比如中国的七仙女、日本的天皇氏族起源。故并不偏离神话思维叙事。(见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
参考文献:
[1]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程义.埃及神话故事[M].台北:星光出版社,1983.
[4]楚图南.希腊神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5](日)川上弘美.踏蛇[M].苏惠玲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3.
[6]王先霈,孫文宪.文学理论导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7]郑春元.石杰小说中的蛇意象[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04).
[8]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一)[M].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著名教程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魏雨洁,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在读硕士,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比较文学。
【关键词】 《踏蛇》;神话思维;叙事学;原型;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35-03
神话(myth)是从古至今世界人文艺术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与价值观”[1]。
纵观中外神话,大多以一个超自然事物为主,围绕这个事物传达出特定的宗教信仰、集体智慧、特定情感,继而,相同事物构成的神话慢慢地汇聚成为一个共同的主题,而其中能够唤起人特定情感的物象、形象,就是荣格精神分析学中常用的“原型”(Archetype)。获得芥川奖的《踏蛇》就是最好的以“蛇”作为主要原型进行的神话思维叙事作品。
诚然,“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逻辑分析了。”[2]因为在阅读这些带着神话思维叙事色彩的作品时,我们在接触到里面神话的主角时,总带着特定的情感,又能从这个神话主角的身上读出更深层的内容,久而久之,这些更深层的内容丰富,激活了原本的主题,让这个原本只是主题信息整合的叙事单元不断深化,以此在未来的叙事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本文试通过文本层面分析《踏蛇》的叙事学,即神话思维叙事和现代叙事,以及分析其中“蛇”形象的多重含义,确证“蛇”是神话思维叙事中作为精神的外显,也就是原型,它在作者刻意营造出的“入梦”环境中,昭示着集体无意识。
一、《踏蛇》的叙事学:神话思维叙事与现代叙事学
第一,从原型叙事模式上看,《踏蛇》采用了以神话母题,原型入文的神话思维叙事手法,例如说《尤利西斯》中人们变成犀牛,还有以“异化”加以修饰的卡夫卡《变形记》中,主人公变成甲虫。
埃及神话中,埃及人认为世界最初是茫茫大海,万物都在水中产生,产生的事物大多是甲虫形或者是蛇形,因为甲虫神凯布利(Khepri)是埃及现存神灵中最古老的神灵,这比太阳神拉(Ra)早很多,世界最初产生的神为甲虫神,是一只甲虫的形状,太阳每天都被甲虫推着经过天空。[3]而在希腊神话中,甲虫则是一位不光彩的音乐家契布诺斯(Cerambus)的化身,他因诋毁宁芙女神从而被变成甲虫,只能靠树枝和朽木为生。[4]卡夫卡正是借鉴了甲虫原型,在《变形记》中进行了反讽。
《踏蛇》的艺术手法与上述两部作品极其相似,但是引入的环节比较巧妙,并且不是人化动物,而是“动物化人”。
从一开始主人公的自述“我踩到了蛇”,然后蛇说:“被踩到就完了”开始,蛇幻化成主人公日和子的妈妈,迅速地朝“我”住的房子走去。纵观整篇作品,基本上都在“人化动物”,比如中途西子和“我”说到蛇的世界和对店主小须贺的看法,还有“动物化人”,比如大黑蛇化为住持的妻子大黑的神话思维写作,但是其中还穿插了一个小插曲,就是“我”的曾祖父与鸟私奔同居的故事,这同样也是一种神话思维叙事,只是不再是动物化人,人化动物,而是类似于 “羽衣仙女”的传说①。
但是与中国的七仙女故事和日本的《近江国风土记》中记载的“女鸟”“沐浴”以及与男子相爱、生子的简单浪漫情节不同,曾祖父在与鸟同居三年之后,被鸟以“像你这种没用的男人不可能让我生蛋” [5]为理由疏远。流传为我们所知的羽衣仙女传说都以男女主角相爱生子为结局,但是在这里,曾祖父却被鸟女嫌弃,这种反讽的、荒诞不经的、宛如黑色幽默的情节,也正是神话思维叙事给我们带来的冲击。
第二,从叙事艺术上看,《踏蛇》的叙事时间处于模糊的状态。如果把《踏蛇》按照定量的研究小说内部的各个成分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的现代叙事理论[6]来分析,则可知:
从叙述层面来看,作品以“同故事”叙述者进行叙述。从文本层面来看,小说一开始运用的是正序的叙述,由踩到蛇,蛇幻化为“我的妈妈”开始,“我”与蛇母作为故事的最外层,中途运用插叙,插入了我的曾祖父和鸟女私奔同居的故事,再回到正序,店主小须贺跟“我”讲述了他的妻子西子与蛇婶的故事,在“我”觉得蛇的世界非常温暖的时候,又插叙了“我”和异性性爱的经历,再回到住持跟“我”叙述他的蛇妻大黑的故事。
小说并没有特别巨大的时空转换,常用的时间词也就是“下午”“当天”“晚上”等,时间的流逝被有意的淡化,读者并不知道其中到底过去了多少天,“我”与蛇母就在这如梦似幻的时间空间当中进行交流,人蛇不分,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渗”状态,[2]因为原始人还不能完全地将自己和外界的环境分开,才以神话的方式试图解释自己身边发生一切事情的根源,也导致了神话思维叙事中的主客体不分。
可以看出,作者运用神话思维叙事和模糊叙事时间,就是为了营造一个类似于原始人环境的“入梦”氛围,比如西子女士跟“我”说起蛇的世界的部分:
西子女士说的时候聲音听起来很像我房里的那个女人,虽然音色完全不同,但说的话却一样,我开始搞不清楚自己是在蜩鸣堂还是在家里……只要吞进肚里是否就能进入蛇的世界呢?吞进肚里然后装作不知情的样子进入蛇的世界沉沉睡去呢?[5]
这种似梦非梦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指出的:“……人的生命在空间和时间中根本没有确定的界限,它扩展到自然的全部领域和人的全部历史。”[2]
二、《踏蛇》的形象:蛇的多重意蕴言说
蛇在作品中无处不在,从开始的幻化到最后与“我”搏斗。由第一部分的议论可以知道,小说的整体氛围是模糊而神秘的,处在一个原始社会,一般人与自然难舍难分的环境里,故而,蛇在这里代表神秘而扭曲、潮湿而令人恐惧。 首先从宏观的民俗学意义来看,在埃及神话里,他们认为从海水中演化出来的事物不是甲壳虫型就是蛇形,而在西方《圣经》中,诱惑着夏娃吃下禁忌之果的邪恶之物就是一条蛇,所以在西方,蛇就象征着基督教“原罪”,再次,在中日神話中,蛇的含义更为丰富,如神灵、媒介特征、再生、动物性等。[7]
第二,中国文化中,蛇被视为远古神灵的代表,神话中的伏羲与女娲就是人首蛇身。在广西壮族地区,甚至有着蛇的生殖崇拜和作为亡灵守护神的象征,还有着蛇知恩图报的传说。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蛇的形象在各个国家经历各个文化的不同解读,总体意义经过了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婚恋对象、守护神、基督教原罪的演化,兼有神性和魔性。因此,可以由此推断蛇在《踏蛇》之中的多重含义。
“我”的母亲,还有蛇妻大黑,都可以算作是图腾崇拜。第一,前者代表着一种归宿和依恋感,一种寻根,也就是确证自己的“此在”的来源,无论是什么时代的什么人,都有着一种“溯源”的情感,希望标识自己的家族和身份。在姓氏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来标识自己的家族身份呢,“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氏族图腾的标记,热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2]图腾感生之说更加可以确证母亲对子女的影响。《论衡》中记载:大禹的母亲吞食薏苡,受孕生下了大禹。而文中反复模糊“我”真实的母亲而强调蛇母,更是体现了蛇在这里代表着“我”内心的一种溯源之感。第二,后者代表的是一种人兽婚配的图腾崇拜,比如我国最早的人兽通婚记载是从西域流传而来的“执狮子传说”:
“南印度有一国王,女聘邻国,吉云送归,路逢狮子,侍卫之徒弃女逃难,女居舆中,心甘丧命。时狮子王负女而去,入深山,处幽谷,捕鹿采果,以时资给。既积岁月,遂孕男女,形貌同人……”[8]畲族的盘瓠神话也说,畲族是龙犬盘瓠与高辛女婚配然后繁衍出来的。纳西族也曾流传着“人猴通婚”,甚至美洲印第安人也流传着人蛇通婚。
而与“我”发生性爱关系的男子和后面五光十色的蛇的分裂,更多的是象征着神话秩序崩坏下人的异化:
蛇化身的液体刺激着神经,这种刺激感旋即传入脑海中,后来整个大脑都充满了蛇的黏液,最后似乎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有蛇在移动的感觉,不论手指、嘴唇、眼皮、手掌、足底、毛孔,只要能接触到空气的地方都有那种滑腻腻的感觉,让我起了一阵鸡皮疙瘩。[5]
“工人生产的产品以异化存在物同他的劳动对立,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劳动因此失去了其本有的性质,仅仅成了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这就是劳动的异化……异化劳动导致了自然界同人相异化,人的生命活动同人异化,人的社会本质同人相异化以及人同人相异化。”[9]也就是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产品变为异己的东西,反过来成为统治人的一种力量。正是在这种异化的环境下,“我”维持不了自己的思想,思想应该是由“我”来产生,受“我”的控制,但是此时被蛇所掌控,成了掌控我身体的力量,而这蛇却让“我”想要去到蛇的世界,也就是逃避面前的世界,反叛“自我”的理性。
三、原型入梦:集体无意识的确证
由以上的论述可知,“蛇”形象其实是一种对于人反叛理性思考的象征,正因为一开始作者采用的就是如梦似幻的神话叙事手法,人们才会不知不觉地把其中的“蛇”形象往多元化、多角度的方向上解读,这种不知不觉、无意识的行为正是源于这种象征“不是比喻,不是符号,而是超越了意识内容的意象。”[10],它“象征着不同于日常经验世界的另外一个世界”[10],成了一种艺术意象,也就是“不再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是经过内心体验产生的幻象。”[10]“原型即领悟的经典模式,每当我们面对普遍一致的经典模式,我们就是在与原型相遇。”[10]然而这种“相遇”,经常是以一种“入梦”的方式来实现的,不是使我们回忆起任何与人类日常相关的东西,而是起梦、黑夜、恐惧和内心的黑暗。[10]
“你到底是什么东西?”我随即问她,不假思索便说出口了。
“啊,我是日和子的妈妈啊!”女人满不在乎地回答……我突然担心起来,便起身去打电话,电话号码一直记错,打错了两次,很像在梦中总打不对电话的感觉。
……
“不会错的,我是日和子的妈妈,不会弄错的。”
“我的母亲在静冈。”我有些生气地说。但是女人一脸骄傲的表情,“话是没错,但我也是日和子的妈妈啊。”现在,我是这个女人的骄傲,以前也有好几次这样的感受,但要具体说是什么样的场景,我却记不起来了。
……
“你究竟是什么?”我开口就问。
“当然是日和子的妈妈啊,你要我说多少次。”女人一边整理分叉的头发一边回答。[5]
可以看出来,在质问蛇母时,“我”的妈妈明明在静冈,但是面对着自称为“我”的母亲的蛇,我只是有些生气,并没有任何恐慌感,并且在得知了她是“我”的妈妈以后,我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询问她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我”感觉像是在梦中,或者是之前的记忆莫名其妙记不起来的场景。但是每一次意识迷糊“入梦”,“我”都会离内心深处的自己更近一步,最终决定面对“蛇母”,与她决战,也就是与异化作战。至此,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整部小说模糊叙述时间和距离,采用神话一般吞云吐雾的叙事都是在营造“入梦”感,小说中的“我”觉得是在梦里,甚至后面和老板娘西子聊天都发现“她的眼白鼓起来好似在梦中一样”,不可能发生的超现实的场景,小说之外的读者也觉得是在梦里,而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与“我”这种入梦,就相当于面对着普遍一致的、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反复诘问蛇的身份,蛇给出相同的答案,每一次牵扯到蛇相关的事情,“我”就觉得有过记忆,或者是在梦中,这个“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深深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中”[10]的过程就是在与“原型”相遇。
第二,经验不断重复激起读者先天反应,这正是由于上述所谈到的内心深处的“图腾崇拜”感,而“图腾崇拜”源于上古时期氏族部落遗留下来的传统,这种“传统”是荣格所说“是一种从难以计数的千百亿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沉积物,一种每一世纪仅增加极少极少变化和差异的史前社会生活经历的回声”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综合上述所说的“入梦”,故事中和故事外的人都在经历着“典型情景”,这种不断重复的典型情景促使人入梦,然后唤起人内心深处潜藏的“史前生活记忆”,使人对其给出“回声”。
按照上述分析,蛇在这里也就作为了“回声”,承载着图腾崇拜以及当下人们对“异化”的思考和反叛理性精神所在,即作为一种象征,“藉有形寓于无形,藉有限表无限”通过形象表达出形象背后的意义,那么作为无意识深层结构的集体无意识,在荣格看来,是精神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一部分,它的一切内容寻找着外在表现形式,换言之,“蛇”形象的象征含义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即人们内心深处集体无意识的表征。
注释:
①美国学者W·巴斯科《神圣的叙述》中曾比较神话与传说的关系,区别仅在于传说的主角是人类,叙事态度有可能偏向世俗化,但是民间传说是对神话的世俗化和现实化的发展,民间传说的叙事方式以神话传说为前提,“羽衣仙女”在中国和日本传说中都是从神圣叙事开始的,比如中国的七仙女、日本的天皇氏族起源。故并不偏离神话思维叙事。(见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
参考文献:
[1]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程义.埃及神话故事[M].台北:星光出版社,1983.
[4]楚图南.希腊神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5](日)川上弘美.踏蛇[M].苏惠玲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3.
[6]王先霈,孫文宪.文学理论导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7]郑春元.石杰小说中的蛇意象[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04).
[8]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一)[M].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著名教程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魏雨洁,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在读硕士,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