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艾塞那肽致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ADR报告,筛选出艾塞那肽的严重ADR报告,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情况、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和关联性评价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提取43例报告,男24例,女19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54岁;一例患者可能有多种原患疾病,统计共71例次,其中原患疾病为泌尿系统损伤最多,高达46例次;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器官/系统合
【机 构】
:
无锡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江苏无锡 214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艾塞那肽致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ADR报告,筛选出艾塞那肽的严重ADR报告,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情况、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和关联性评价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提取43例报告,男24例,女19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54岁;一例患者可能有多种原患疾病,统计共71例次,其中原患疾病为泌尿系统损伤最多,高达46例次;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器官/系统合计165例次,其中,胃肠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和内分泌系统损害位居前三,分别发生42例次、34例次和27例次;43例艾塞那肽致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中23例痊愈,7例好转,5例未好转,其他8例转归信息不详.结论 艾塞那肽安全性方面的评价不容忽视,应重视艾塞那肽在降糖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加强其上市后的安全性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 对蜂蜜枳实茶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初步探讨其润肠通便效果.方法 以枳实、蜂蜜、冰糖和海藻酸钠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结合,对蜂蜜枳实茶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小鼠便秘模型观察蜂蜜枳实茶对小肠炭末推进率的影响.结果 最佳工艺配料比为枳实150 g,蜂蜜35 g,冰糖35 g,海藻酸钠0.45 g,水60 g.与便秘模型组相比,蜂蜜枳实茶低、中、高剂量组均可以明显增加小肠炭末推进率,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蜂蜜枳实茶优选得到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蜂蜜枳实茶具有一定促进小肠蠕动的作用.
目的 研究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在某院药剂科日常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某院于2020年7月~12月将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应用于药剂科日常管理中,筛选此段时间内某院就诊患者600例为观察组,2020年1月~6月某院就诊患者6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就诊过程中药剂科药物滥用比例、药品损坏比例、药品过期比例、用药差错比例以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的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就诊期间药物滥用比例(0.50%)、药品损坏比例(0.33%)、药品过期比例(0.17%)以及总比例(1.00%)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颅脑疾病患者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青海省人民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1年8月入院的神经外科颅脑疾病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SPSS 20.0软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指数、给药剂量对VP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女性患者的血药浓度高于男性患者(P<0.05);BMI<18.5 kg/m2的患者血药浓度达标率高于24.0≤BMI<28.0 kg/m2和BMI≥2
目的 探究“1+1”双临床药师搭配式药学服务模式在药学咨询服务模式中的应用.方法 将药剂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132份药物治疗咨询记录分类汇总,分别依据咨询方式、咨询者身份、咨询项目及咨询内容进行分类汇总.结果 药物监测(TDM)咨询方式中窗口咨询80.30%,分别高于电话咨询17.42%、网络咨询2.27%;TDM咨询者身份中患者46.21%与家属43.18%人数相当,均高于其他人群10.61%;TDM咨询项目共有6项,分别为出院教育(44.70%)、相互作用(15.91%)、剂量调整(20
目的 分析前置审方系统对外科医嘱进行审核的干预结果,促进外科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外科自2020年6月~2021年6月经过前置审方系统的医嘱,通过Excel系统录入不合理医嘱数据,以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不合理医嘱分类及干预结果.结果 审方药师人工审核问题医嘱共计546条,打回成功修改医嘱237条,双签名309条,干预成功比例为43.41%.不合理医嘱干预原因主要有溶媒用量不合适、给药剂量不合适、溶媒选择不合适、用药配伍禁忌、给药途径不合适、给药频率不合适、适应证不适宜、存在禁忌证及肠外营养不合理.结论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