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眼见为实”、“有图有真相”,然而心理学研究发现,视知觉不仅是客观上具有选择性和偏向性的,而且会受到情绪、动机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换句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看来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穷人和富人眼中的硬币
布鲁纳与古德曼在1947年进行了一个经典的实验:他们让一群10岁儿童通过调整一个光圈的大小来估计硬币的大小。结果显示,孩子们会高估硬币的大小,并且硬币的面值越大,这种高估的程度越大。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发现穷人家的孩子对硬币的高估程度要大于富人家孩子。研究者对此的解读是: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硬币的价值更大,因此他们会觉得硬币的直径也更大;而对富人家的孩子来说,硬币的价值相对较小,所以对其直径的判断也相对客观。
“情人眼里出西施”
康奈尔大学鲍瑟提斯和达宁在2006年进行了5个实验,统计结果验证了:参与者的愿望会影响他们看到的内容。
随后,为了重复验证这个实验的结论,实验员换了一种实验程序,这次的参与者要品尝糖果或者黏液状的黄豆罐头,决定他们品尝哪种的程序不是随机呈现,而是玩个小游戏。在游戏中,如果你看到卡片上画的是家畜,就得正分;如果你看到水生物,就得负分。总分决定你品尝什么:正分是糖果,负分吃黏液状黄豆罐头。
研究人员对实验动了手脚,在放关于正负分的图片时,你将看到马和海豹的一张双歧图。你的反应可能是:太好了,是个马头,不用吃那个罐头了!当然,如果开始时实验员告诉你水生物得正分,你的反应就会改成:太好了,是个海豹,不用吃那个罐头了!
实验证实,你只会看到你想要看到的一面——“情人眼里出西施”正是这种现象的现实版。
饥饿和饱腹
我们的愿望更多的是饿了有东西吃,渴了有水喝。那么这些愿望会不会也影响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法国尼斯大学的研究者在研究中检验了对食物的需要影响人们的视知觉。他们约参与者午餐前到达实验室,参与者到达后,实验员告诉他们实验要推迟,但跟一半的参与者说10分钟再回来,他们没有时间去吃午餐;跟另一半参与者说推迟1小时,他们可以利用这个空当去吃午餐。
再次回到实验室后,参与者们自然形成了饥饿组和非饥饿组。参与者要做的任务是确认在屏幕上快速呈现的单词,评价单词的可见度并在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比如在“蛋糕”和“清酒”中选择一个。
实验结果显示,饥饿的参与者觉得食物相关的单词可见度更高;而且对食物相关的单词识别率更高。因此,研究者认为,动机不仅影响对图形的知觉,而且在视觉加工的早期阶段就决定了我们能看清什么。
“视觉误差”欺骗人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因为受情绪、动机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影响,那么,与这些高级功能无关的“视觉误差”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是因为人的视觉本身就有限制。正常人的眼睛在接触光线后,会产生视觉。但是人的眼睛有它特殊的构造,并不是一切光线都能使人产生视觉。红外线和据说蚂蚁能够“看得见的”紫外线,都不能够使人产生视觉。因此正常人的眼睛,也可以说是很有“缺陷”的。
另外,我们对于一件事物的认识,一般一开始只是对视觉信号进行模糊处理,只对信号进行轮廓辨认和处理,也即只辨认主要特征。比如人或动物或物体,动的或静的,大或小,远或近,男或女,高或矮等特别明显的差异进行甄别。我们只有在多次接触或引起注意的时候才会注意到更多的细节的东西。这就造成我们被第一印象所欺骗。
这提醒我们在关注事物的时候,不要受限于自己的刻板印象,不要急于下结论,多看多想,多点理性,少点鲁莽,很多“误会”是可以被消除的。
(编辑林妙)
穷人和富人眼中的硬币
布鲁纳与古德曼在1947年进行了一个经典的实验:他们让一群10岁儿童通过调整一个光圈的大小来估计硬币的大小。结果显示,孩子们会高估硬币的大小,并且硬币的面值越大,这种高估的程度越大。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发现穷人家的孩子对硬币的高估程度要大于富人家孩子。研究者对此的解读是: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硬币的价值更大,因此他们会觉得硬币的直径也更大;而对富人家的孩子来说,硬币的价值相对较小,所以对其直径的判断也相对客观。
“情人眼里出西施”
康奈尔大学鲍瑟提斯和达宁在2006年进行了5个实验,统计结果验证了:参与者的愿望会影响他们看到的内容。
随后,为了重复验证这个实验的结论,实验员换了一种实验程序,这次的参与者要品尝糖果或者黏液状的黄豆罐头,决定他们品尝哪种的程序不是随机呈现,而是玩个小游戏。在游戏中,如果你看到卡片上画的是家畜,就得正分;如果你看到水生物,就得负分。总分决定你品尝什么:正分是糖果,负分吃黏液状黄豆罐头。
研究人员对实验动了手脚,在放关于正负分的图片时,你将看到马和海豹的一张双歧图。你的反应可能是:太好了,是个马头,不用吃那个罐头了!当然,如果开始时实验员告诉你水生物得正分,你的反应就会改成:太好了,是个海豹,不用吃那个罐头了!
实验证实,你只会看到你想要看到的一面——“情人眼里出西施”正是这种现象的现实版。
饥饿和饱腹
我们的愿望更多的是饿了有东西吃,渴了有水喝。那么这些愿望会不会也影响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法国尼斯大学的研究者在研究中检验了对食物的需要影响人们的视知觉。他们约参与者午餐前到达实验室,参与者到达后,实验员告诉他们实验要推迟,但跟一半的参与者说10分钟再回来,他们没有时间去吃午餐;跟另一半参与者说推迟1小时,他们可以利用这个空当去吃午餐。
再次回到实验室后,参与者们自然形成了饥饿组和非饥饿组。参与者要做的任务是确认在屏幕上快速呈现的单词,评价单词的可见度并在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比如在“蛋糕”和“清酒”中选择一个。
实验结果显示,饥饿的参与者觉得食物相关的单词可见度更高;而且对食物相关的单词识别率更高。因此,研究者认为,动机不仅影响对图形的知觉,而且在视觉加工的早期阶段就决定了我们能看清什么。
“视觉误差”欺骗人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因为受情绪、动机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影响,那么,与这些高级功能无关的“视觉误差”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是因为人的视觉本身就有限制。正常人的眼睛在接触光线后,会产生视觉。但是人的眼睛有它特殊的构造,并不是一切光线都能使人产生视觉。红外线和据说蚂蚁能够“看得见的”紫外线,都不能够使人产生视觉。因此正常人的眼睛,也可以说是很有“缺陷”的。
另外,我们对于一件事物的认识,一般一开始只是对视觉信号进行模糊处理,只对信号进行轮廓辨认和处理,也即只辨认主要特征。比如人或动物或物体,动的或静的,大或小,远或近,男或女,高或矮等特别明显的差异进行甄别。我们只有在多次接触或引起注意的时候才会注意到更多的细节的东西。这就造成我们被第一印象所欺骗。
这提醒我们在关注事物的时候,不要受限于自己的刻板印象,不要急于下结论,多看多想,多点理性,少点鲁莽,很多“误会”是可以被消除的。
(编辑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