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也不断发展与深入,教育与教学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笔者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1 现代教育需要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有着更强大的优势和显著的功能特点。
1.1 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技术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从而使得知识内容丰富多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刺激多种感觉器官,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进行联想的线索。
1.2 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因特网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全球共享和及时更新,电子邮件、聊天室、bbs、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可以实现师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将会空前扩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他们可以访问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和资料;通过网络检索图书馆中的专业网站,获得该学科的最新信息。
1.3 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与传统知识组织的线性特征相比,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提供的非线性网状的信息结构,通过超文本、超媒体技术,这种知识的组织方式更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联想),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联想由虚幻的间接过度变为现实的直接链接。
1.4 自主式学习的良好实现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且可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而且具有交互性,摆脱了传统的、被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因而易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并为其实现探索和发现知识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甚至自我创造新的知识。
2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
技术,使其在现代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科学,它不仅是一门可操作的技术,正如前面讲到的,它更是一种在逻辑上科学的、严密的思想方法,是符合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规律的,不是只研究某环节或阶段的技术,是一门完整的过程技术。它除了要有先进的设备,更要有合理的方法、正确的制度、优秀的人员协调发展。这种范例在教育部门还是很多的,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设备,可由于管理制度的欠缺,使用的紊乱,以及没有合适的人员操作,造成资源浪费,充其量作为“打字机”和收发通知的工具。因此应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内在规律,扬长避短,使其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紧扣优化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这一中心,恰当选用,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协调兼顾好资源建设和利用之间、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之间、教学媒体与学生认知规律之间、教材的支撑作用与媒体的辅助性之间、感性学习与理性思考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进一步学习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现代教育传播媒体与教育理论结合的具体问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要求,克服和纠正一些意识偏差和操作缺陷,用好、用实、用活和用巧现代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在帮助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但教师不能“为用技术而用技术”,避免“机灌”或其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2)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但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以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限制教师创造力的发挥。要正确认识网络资源的作用和优点,不能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教学资源。网络不是唯一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资源可以利用。
3)正确处理人—机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学和学习的社会性和人文性,重视人的个性和情感要求,避免“电脑取代人脑”“技术取代文化”的不良技术应用倾向,防止“人机互动割裂人际交往”。充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和利益,要让机器为学生服务,为他们提供方便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
4)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调查、访谈、实地考察、实验、创作等“动手”活动方式结合,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杜绝切断学生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的“全盘电化”,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避免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对立。
5)克服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装饰”和点缀的形式主义。
6)避免以媒体演示替代教材,杜绝“课本搬家”“课堂搬家”,忽视教材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和在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方面的主要作用。具体地说,就是不能仅仅以具体材料的演示和纲要性的课件替代教材,而忽视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
7)处理好媒体应用过程与教师指导语结合的协调性问题。在实际运用中,部分教师忽视这一技术性环节。目的不同,媒体操作与教师指导语结合的方式和要求就不同,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削弱媒体运用的效果。
3 小结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通过教学设计,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或许以上想法还不太成熟,总之,信息技术涉及的、可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因此作为教学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不要局限在某一方面使用,要在多环节利用,使它真正发挥优势,提高教学效率,为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一中)
1 现代教育需要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有着更强大的优势和显著的功能特点。
1.1 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技术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从而使得知识内容丰富多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刺激多种感觉器官,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进行联想的线索。
1.2 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因特网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全球共享和及时更新,电子邮件、聊天室、bbs、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可以实现师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将会空前扩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他们可以访问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和资料;通过网络检索图书馆中的专业网站,获得该学科的最新信息。
1.3 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与传统知识组织的线性特征相比,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提供的非线性网状的信息结构,通过超文本、超媒体技术,这种知识的组织方式更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联想),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联想由虚幻的间接过度变为现实的直接链接。
1.4 自主式学习的良好实现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且可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而且具有交互性,摆脱了传统的、被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因而易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并为其实现探索和发现知识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甚至自我创造新的知识。
2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
技术,使其在现代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科学,它不仅是一门可操作的技术,正如前面讲到的,它更是一种在逻辑上科学的、严密的思想方法,是符合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规律的,不是只研究某环节或阶段的技术,是一门完整的过程技术。它除了要有先进的设备,更要有合理的方法、正确的制度、优秀的人员协调发展。这种范例在教育部门还是很多的,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设备,可由于管理制度的欠缺,使用的紊乱,以及没有合适的人员操作,造成资源浪费,充其量作为“打字机”和收发通知的工具。因此应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内在规律,扬长避短,使其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紧扣优化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这一中心,恰当选用,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协调兼顾好资源建设和利用之间、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之间、教学媒体与学生认知规律之间、教材的支撑作用与媒体的辅助性之间、感性学习与理性思考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进一步学习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现代教育传播媒体与教育理论结合的具体问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要求,克服和纠正一些意识偏差和操作缺陷,用好、用实、用活和用巧现代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在帮助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但教师不能“为用技术而用技术”,避免“机灌”或其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2)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但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以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限制教师创造力的发挥。要正确认识网络资源的作用和优点,不能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教学资源。网络不是唯一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资源可以利用。
3)正确处理人—机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学和学习的社会性和人文性,重视人的个性和情感要求,避免“电脑取代人脑”“技术取代文化”的不良技术应用倾向,防止“人机互动割裂人际交往”。充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和利益,要让机器为学生服务,为他们提供方便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
4)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调查、访谈、实地考察、实验、创作等“动手”活动方式结合,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杜绝切断学生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的“全盘电化”,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避免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对立。
5)克服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装饰”和点缀的形式主义。
6)避免以媒体演示替代教材,杜绝“课本搬家”“课堂搬家”,忽视教材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和在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方面的主要作用。具体地说,就是不能仅仅以具体材料的演示和纲要性的课件替代教材,而忽视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
7)处理好媒体应用过程与教师指导语结合的协调性问题。在实际运用中,部分教师忽视这一技术性环节。目的不同,媒体操作与教师指导语结合的方式和要求就不同,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削弱媒体运用的效果。
3 小结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通过教学设计,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或许以上想法还不太成熟,总之,信息技术涉及的、可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因此作为教学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不要局限在某一方面使用,要在多环节利用,使它真正发挥优势,提高教学效率,为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