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朝鼎革之际,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士人往往都面临守义和变节的生死选择,明清的"夷夏"更替尤其是"薙发令"的强制推行,于"亡国"之外更加上"亡天下"的忧惧。尽管如此,仍是"国破君亡,鲜见忠义""衣冠介胄,叛降如云"。这种生死选择,除去"忠君"观念的影响,实际上体现了个人对"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儒家文化的认同程度。文章以明末常州籍士人为例,揭示那个风云变幻时代士人的人生荣辱,并以此表达对管绍宁等常州英烈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