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格莱斯的意义理论包括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非自然意义又产生了意图的概念。非自然意义与会话含义理论讨论了说话人如何传递自身意图的问题;说话人的意图是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意义和语词意义的关键,决定着交际能否获得成功。
关键词:自然意义;非自然意义;会话含义理论;意图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57-01
一、引言
格莱斯的意义理论来自其1957年发表的《意义》,归纳如下:
(1)区分了说话意义和语言意义;
(2)发现并提出了会话含义现象;
(3)揭示了交际/交流的本质。(封宗信,2008)本文试图从格莱斯的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入手,讨论非自然意义和会话含义理论的关系,并讨论其自身的现实意义。
二、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的关系
格莱斯的意义理论提出之初就区分了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下面是他提出的两个经典例句:
(1) Those spots mean that she has measles.
(2)Three rings on the bell mean that the bus is full.
格莱斯认为(1)传递的是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因为红斑和麻疹之间是一种自然关系。自然意义是被指事态和被传递意义在自然联系下产生的意义。而例2传递的是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三声铃响与公交车满员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在人没满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也能打响铃声,所以非自然意义是一种人为关系。
非自然意义与自然意义的关系类似于语义与语用的关系。”Those spots mean measles”不涉及人的意图,完全能被自然理解,所以是自然意义。而 “Three rings on the bell mean that the bus is full”涉及人的意图,所以是非自然意义。(谢荣贵,2000)例1和例2的不同在于后者表达了意义的意图,而前者没有。这里提到的意图(teleology),关键在于内在的目标或目的。例2中涉及的内涵为它要表达的意图,公交车上的三声铃声是为了提示人们车上已经满员。但响铃三下公交即满员的事实可能也是错误的,比如,在没满员的情况下依旧可能出现这种情形。所以,这就体现了意图,或目的的特征,而非事实。
Strawson从格莱斯的表达中分出了三个意图。说话人(S)想要通过话语(X)表达非自然意义,在听话人(A)上产生某种反应(R),就必须带有如下意图:
1.S’s utterance of X to produce a certain response in a certain audience A(使说话
人的话语在某受话人身上产生某种反应);
2.A to recognize S’s intention(a) (听话者领会说话人的意图);
3.A’s recognition of S’s intention(a) to function as at least part of A’s reason for
A’s response R(听话者对说话人意图的领会至少作为听话者作出反应的部分原因)。
只有当这3个意图都起作用时,个人才算完成交际者的角色;只有这三个意图都实现了,交际才产生。这里提到的意图需要被受话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所领会。说话人除了企图对听话者造成影响之外,还要让听话者意识到说话者的这一企图,并且说话者希望对听话者造成的影响来自于听话者对交际意图的辨识。也即是说,意图在交际过程中要为交际双方所互知。
三、非自然意义理论与会话含义理论和意图的关系
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解决了如何理解说话者意图的问题,其是一种“言下之义”、“弦外之音”,要表达的意图往往不是所说内容本身,而是更深一层的含蓄之义。如:A问“Can you help me work out this math question?”B的回答是: “Well, even the teacher is puzzled about it.”。B 的回答与A的提问在字面上来看没有逻辑联系,这是由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含蓄之意间的差距引起的。A要理解B的用意,必须做出一系列推理,这种推理是以常识和两人共有的知识为基础的。在这种语境下,A知道B的老师都为此题而感到头疼,更不用说B了。这即是B的意图所在,也是其中的会话含义。一句话语通常可以推断出不止一种含义,格莱斯认为只有说话人意欲让听话人作出的那个推断才能称作“会话含义”。(谢荣贵,2000)。
格莱斯的非自然意义理论将意图定义为意义的载体。按照他的观点,“非自然意义”本身并不是单一的意义,发话人通过一句话,至少可以表达三种意义,即:
(1)构成话语的语词意义形成的语句意义;
(2)发话人在某个特定的场合说出这句话时的话语意义;
(3)说话人在某个特定的场合说出这句话时说话人本人的意图意义。(王欣春,2011)
格莱斯对发话人意图、发话人的言语意义和句子意义这三者进行了深入区分,他以发话人的话语意义作为中间环节,把发话人意图和语词意义联系起来,认为只要清楚发话人意图,就可以明白发话人的话语意义和句子的语词意义了。
四、格莱斯意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格莱斯的意义理论改变了单纯研究语词意义的传统,引入了意图等心理词汇,延伸了语义分析范围,将语言研究扩展到了心智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论证了语言意义对意图的依赖性。格莱斯的意义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语言学家开始重视语言的交际能力培养,并融入到了二语习得及教学法中,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封宗信.格莱斯原则四十年[J].外语教学,2008(5):1-8.
[2]谢荣贵,傅超波.试析格莱斯的非自然意义理论[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3):178-180.
[3]王欣春,袁颖.对格莱斯意义理论的反思[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2):116.
关键词:自然意义;非自然意义;会话含义理论;意图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57-01
一、引言
格莱斯的意义理论来自其1957年发表的《意义》,归纳如下:
(1)区分了说话意义和语言意义;
(2)发现并提出了会话含义现象;
(3)揭示了交际/交流的本质。(封宗信,2008)本文试图从格莱斯的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入手,讨论非自然意义和会话含义理论的关系,并讨论其自身的现实意义。
二、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的关系
格莱斯的意义理论提出之初就区分了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下面是他提出的两个经典例句:
(1) Those spots mean that she has measles.
(2)Three rings on the bell mean that the bus is full.
格莱斯认为(1)传递的是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因为红斑和麻疹之间是一种自然关系。自然意义是被指事态和被传递意义在自然联系下产生的意义。而例2传递的是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三声铃响与公交车满员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在人没满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也能打响铃声,所以非自然意义是一种人为关系。
非自然意义与自然意义的关系类似于语义与语用的关系。”Those spots mean measles”不涉及人的意图,完全能被自然理解,所以是自然意义。而 “Three rings on the bell mean that the bus is full”涉及人的意图,所以是非自然意义。(谢荣贵,2000)例1和例2的不同在于后者表达了意义的意图,而前者没有。这里提到的意图(teleology),关键在于内在的目标或目的。例2中涉及的内涵为它要表达的意图,公交车上的三声铃声是为了提示人们车上已经满员。但响铃三下公交即满员的事实可能也是错误的,比如,在没满员的情况下依旧可能出现这种情形。所以,这就体现了意图,或目的的特征,而非事实。
Strawson从格莱斯的表达中分出了三个意图。说话人(S)想要通过话语(X)表达非自然意义,在听话人(A)上产生某种反应(R),就必须带有如下意图:
1.S’s utterance of X to produce a certain response in a certain audience A(使说话
人的话语在某受话人身上产生某种反应);
2.A to recognize S’s intention(a) (听话者领会说话人的意图);
3.A’s recognition of S’s intention(a) to function as at least part of A’s reason for
A’s response R(听话者对说话人意图的领会至少作为听话者作出反应的部分原因)。
只有当这3个意图都起作用时,个人才算完成交际者的角色;只有这三个意图都实现了,交际才产生。这里提到的意图需要被受话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所领会。说话人除了企图对听话者造成影响之外,还要让听话者意识到说话者的这一企图,并且说话者希望对听话者造成的影响来自于听话者对交际意图的辨识。也即是说,意图在交际过程中要为交际双方所互知。
三、非自然意义理论与会话含义理论和意图的关系
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解决了如何理解说话者意图的问题,其是一种“言下之义”、“弦外之音”,要表达的意图往往不是所说内容本身,而是更深一层的含蓄之义。如:A问“Can you help me work out this math question?”B的回答是: “Well, even the teacher is puzzled about it.”。B 的回答与A的提问在字面上来看没有逻辑联系,这是由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含蓄之意间的差距引起的。A要理解B的用意,必须做出一系列推理,这种推理是以常识和两人共有的知识为基础的。在这种语境下,A知道B的老师都为此题而感到头疼,更不用说B了。这即是B的意图所在,也是其中的会话含义。一句话语通常可以推断出不止一种含义,格莱斯认为只有说话人意欲让听话人作出的那个推断才能称作“会话含义”。(谢荣贵,2000)。
格莱斯的非自然意义理论将意图定义为意义的载体。按照他的观点,“非自然意义”本身并不是单一的意义,发话人通过一句话,至少可以表达三种意义,即:
(1)构成话语的语词意义形成的语句意义;
(2)发话人在某个特定的场合说出这句话时的话语意义;
(3)说话人在某个特定的场合说出这句话时说话人本人的意图意义。(王欣春,2011)
格莱斯对发话人意图、发话人的言语意义和句子意义这三者进行了深入区分,他以发话人的话语意义作为中间环节,把发话人意图和语词意义联系起来,认为只要清楚发话人意图,就可以明白发话人的话语意义和句子的语词意义了。
四、格莱斯意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格莱斯的意义理论改变了单纯研究语词意义的传统,引入了意图等心理词汇,延伸了语义分析范围,将语言研究扩展到了心智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论证了语言意义对意图的依赖性。格莱斯的意义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语言学家开始重视语言的交际能力培养,并融入到了二语习得及教学法中,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封宗信.格莱斯原则四十年[J].外语教学,2008(5):1-8.
[2]谢荣贵,傅超波.试析格莱斯的非自然意义理论[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3):178-180.
[3]王欣春,袁颖.对格莱斯意义理论的反思[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