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一所高校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重要方面。当今社会对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研究生的教学也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步伐而发展。
专业课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最基本部分,是提高研究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直接途径,因此专业课教学的重点不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必须具有前瞻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的发展动态,密切关注学科的交叉和延伸以及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向,紧跟学科的发展方向,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本学科领域发展最活跃,最富潜力的研究方向上。因为随着科学文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出现。
加强研究生的人文教育。传统的课程设置中,不同学科之间壁垒严重,缺少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课程。所培养的研究生在专业知识上丰富、专项能力强,而知识广度不够。结果导致思维受限,创新能力低下。根据创新规律,加强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开设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课程。课程设置应该多元化,人文学习上,在美学方面作了重点安排,我们开设“国学课”、“东西方陶瓷史”、“西方美学”、“美学与陶瓷美学”、“陶瓷鉴赏”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这样的课程安排让我们对陶瓷的发展脉络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并为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融合作了铺垫,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养。
专业学习上,注重在陶瓷材料语言上的培养,期间介绍很多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陶艺家在成型、材质表现和后期处理诸多方面上的创作思想和技法技巧,这样的学习大大扩充了研究生的视野。实践中,为研究生安排了“泥的材质表现和机理”这门课程,其中分为已有的材质表现的图片收集和整理分析;各种泥料在不同手法表现后的机理变化;各种机理和釉色的结合在不同烧成氛围中呈现的面貌等等。这些实验都成为研究生以后创作的第一手资料,甚至直接启发研究生的创作灵感,丰富了研究生的创作手法,增加了许多的可能性和可制作性,为今后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研究生吴曼创作的《喜狮》系列,源于五年前,在一次西北考察时用相机记录下了上百只形态各异、生动可爱的石狮,回来后欣喜之余开始了作品《喜狮》系列的创作。几年的创作历程,和大多数人一样,由对作品的兴趣使然到创作中的迷茫探索,再到创作遇到瓶颈时的挣扎。他始终坚持追求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展现以及现代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喜狮》系列虽然只是现阶段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载体,但包含着他对 “画者,谨毛而失貌”的认识,以及对“宁静致远”一词的感悟。艺术创作过程是艰辛的,正如罗曼罗兰曾经写道:“艺术的气息是大多数人不能呼吸的,唯有极伟大的人才能生活在艺术中间而保持生命的源泉——爱。”《火凤凰》是研究生吴建芳的作品,她是从传统艺术中吸取养分,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格物致知”中感受到中国艺术理念的博大。从小对浮雕木刻耳濡目染。创作中融入西方形式语言,通过陶瓷这一特殊材料,演绎作品内在的质朴恒久的品质,保持水与火相交融的历练,彰显醇厚的视觉效果。劳思光在其《中国哲学史》中讲格物以知“义理”,致知以知“先后”,我们在面对器物时所获取的信息是格而自知。器物之静所带来的心灵感受是丰富的、变幻的、隐逸的,但心灵所得具有“包容”性的感受,对于人之个体是具体而细微的。吴建芳在创作中更多地是通过“物”之形态本身传达“物”之静美、空灵与舒情逸志。研究生胡敏创作的《幻?鸟》、《智》、《金字塔》等系列作品,其中《幻?鸟》追求的是一种观念文化,孤石上的独鸟或群鸟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状态的表达,也可把石头看成一个孤岛,算是对孤岛文化的一种纪念。《金字塔》系列,它的灵感来源是圣经故事,对中世纪宫廷人物故事的兴趣,促发她想把那些感兴趣的点和陶艺相结合。火与土的结合是最纯粹的艺术。几何形体的变化,圣经故事的图像在她脑海里的想像,通过陶艺来使它具体化……烧成温度在1100℃左右,使陶土产生砖块的质感,每个作品犹如小小的建筑品,它的质感又赋予它不一样的味道。研究生王成武的作品《青与白》从器物的纯化语言人手,将器物的形,用单纯的线作概括,追求艺术内在的本源,透过作品自身的线条和釉色,诠释当前对器物创作的诗性表达。
魏晋风骨一一研究生贺博文的陶艺创作写照,展露玄远、简约、内练的意味。汉末魏晋六朝这段历史时期,是最黑暗、动乱、痛苦的时代,然而在精神上却是最开放、自由。富于热情的时代,因此造就了一批不同领域杰出的艺术家。王曦之父子的字,顾恺之的画,戴逵的雕塑,嵇康的琴曲,曹植、谢灵运的诗,曹丕的典论。这些人的作品在中国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魏晋人的美感和艺术观,以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为基础,崇尚自然、筒淡,在极为简练的词句中表达自我最纯粹的宇宙现和人生观。魏晋人在生活中又处处彰显个性,欣赏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重视人格魅力,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这种对待自然美的理解,崇尚个性表达的方式,给于研究生在陶瓷创作中提供了很多启发。陶瓷艺术技术不只是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现人生,流露个性和人格。“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不是停留在工艺的境界,而要上升到表现思想情感的境界。“无穷出清新”一直是研究生教学对陶瓷器物创作上的追求。结构上的独创性,作品形式上的那种“芙蓉出水”的自然美,最大限度地减少装饰上错彩镂金的视觉混乱。发挥空间上的想像力,把作品在结构和空间上发挥到“及至”而无突兀之感。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为他们创造浓厚的学术探讨气氛。当今科学艺术发展迅猛,不断涌现出新问题,即使是学识非常渊博的导师。也难以解决研究生提出来的所有的问题,何况学术研究本来就是在探讨中发展的。 努力创造学术探讨的气氛,不但可以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这对人才的成长非常有利。可以定期组织研究生研讨会,让大家将研究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中来讨论,使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这样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当然同一个导师的学生也可以定期召开学术讨论会,交流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随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而成长,在中外文化撞击的背景下开阔的视野,随处采撷不同的文明烧造出一件件极具个性的作品。从文化的整合意识出发,探索陶瓷本体语言,拓展陶瓷材料的表现力和外沿。丰富陶瓷材料的语言和形式,注重“人文气息”,从新审视传统,审视当下。文化不以形式的新旧作为考虑的标准,而应是关心其价值的体现。今日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交融的历史时期,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汇已无法回避,中国当代陶艺必然走向多元化。当我们将陶瓷材料作为一种表达语言的教学创作方向确定后,课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进行富有个性的知识整合与创造性思维,强调材料作为艺术表现媒介的可能性探索,不断完善、纯化作为精神载体的材料语言和形式语言,形成有个性风格表述,不单是美的形式的创造,而是注重作品内在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深度,要面向社会,面向当代文化,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审美品质走向,树立弘扬当代陶艺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专业课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最基本部分,是提高研究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直接途径,因此专业课教学的重点不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必须具有前瞻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的发展动态,密切关注学科的交叉和延伸以及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向,紧跟学科的发展方向,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本学科领域发展最活跃,最富潜力的研究方向上。因为随着科学文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出现。
加强研究生的人文教育。传统的课程设置中,不同学科之间壁垒严重,缺少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课程。所培养的研究生在专业知识上丰富、专项能力强,而知识广度不够。结果导致思维受限,创新能力低下。根据创新规律,加强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开设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课程。课程设置应该多元化,人文学习上,在美学方面作了重点安排,我们开设“国学课”、“东西方陶瓷史”、“西方美学”、“美学与陶瓷美学”、“陶瓷鉴赏”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这样的课程安排让我们对陶瓷的发展脉络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并为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融合作了铺垫,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养。
专业学习上,注重在陶瓷材料语言上的培养,期间介绍很多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陶艺家在成型、材质表现和后期处理诸多方面上的创作思想和技法技巧,这样的学习大大扩充了研究生的视野。实践中,为研究生安排了“泥的材质表现和机理”这门课程,其中分为已有的材质表现的图片收集和整理分析;各种泥料在不同手法表现后的机理变化;各种机理和釉色的结合在不同烧成氛围中呈现的面貌等等。这些实验都成为研究生以后创作的第一手资料,甚至直接启发研究生的创作灵感,丰富了研究生的创作手法,增加了许多的可能性和可制作性,为今后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研究生吴曼创作的《喜狮》系列,源于五年前,在一次西北考察时用相机记录下了上百只形态各异、生动可爱的石狮,回来后欣喜之余开始了作品《喜狮》系列的创作。几年的创作历程,和大多数人一样,由对作品的兴趣使然到创作中的迷茫探索,再到创作遇到瓶颈时的挣扎。他始终坚持追求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展现以及现代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喜狮》系列虽然只是现阶段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载体,但包含着他对 “画者,谨毛而失貌”的认识,以及对“宁静致远”一词的感悟。艺术创作过程是艰辛的,正如罗曼罗兰曾经写道:“艺术的气息是大多数人不能呼吸的,唯有极伟大的人才能生活在艺术中间而保持生命的源泉——爱。”《火凤凰》是研究生吴建芳的作品,她是从传统艺术中吸取养分,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格物致知”中感受到中国艺术理念的博大。从小对浮雕木刻耳濡目染。创作中融入西方形式语言,通过陶瓷这一特殊材料,演绎作品内在的质朴恒久的品质,保持水与火相交融的历练,彰显醇厚的视觉效果。劳思光在其《中国哲学史》中讲格物以知“义理”,致知以知“先后”,我们在面对器物时所获取的信息是格而自知。器物之静所带来的心灵感受是丰富的、变幻的、隐逸的,但心灵所得具有“包容”性的感受,对于人之个体是具体而细微的。吴建芳在创作中更多地是通过“物”之形态本身传达“物”之静美、空灵与舒情逸志。研究生胡敏创作的《幻?鸟》、《智》、《金字塔》等系列作品,其中《幻?鸟》追求的是一种观念文化,孤石上的独鸟或群鸟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状态的表达,也可把石头看成一个孤岛,算是对孤岛文化的一种纪念。《金字塔》系列,它的灵感来源是圣经故事,对中世纪宫廷人物故事的兴趣,促发她想把那些感兴趣的点和陶艺相结合。火与土的结合是最纯粹的艺术。几何形体的变化,圣经故事的图像在她脑海里的想像,通过陶艺来使它具体化……烧成温度在1100℃左右,使陶土产生砖块的质感,每个作品犹如小小的建筑品,它的质感又赋予它不一样的味道。研究生王成武的作品《青与白》从器物的纯化语言人手,将器物的形,用单纯的线作概括,追求艺术内在的本源,透过作品自身的线条和釉色,诠释当前对器物创作的诗性表达。
魏晋风骨一一研究生贺博文的陶艺创作写照,展露玄远、简约、内练的意味。汉末魏晋六朝这段历史时期,是最黑暗、动乱、痛苦的时代,然而在精神上却是最开放、自由。富于热情的时代,因此造就了一批不同领域杰出的艺术家。王曦之父子的字,顾恺之的画,戴逵的雕塑,嵇康的琴曲,曹植、谢灵运的诗,曹丕的典论。这些人的作品在中国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魏晋人的美感和艺术观,以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为基础,崇尚自然、筒淡,在极为简练的词句中表达自我最纯粹的宇宙现和人生观。魏晋人在生活中又处处彰显个性,欣赏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重视人格魅力,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这种对待自然美的理解,崇尚个性表达的方式,给于研究生在陶瓷创作中提供了很多启发。陶瓷艺术技术不只是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现人生,流露个性和人格。“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不是停留在工艺的境界,而要上升到表现思想情感的境界。“无穷出清新”一直是研究生教学对陶瓷器物创作上的追求。结构上的独创性,作品形式上的那种“芙蓉出水”的自然美,最大限度地减少装饰上错彩镂金的视觉混乱。发挥空间上的想像力,把作品在结构和空间上发挥到“及至”而无突兀之感。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为他们创造浓厚的学术探讨气氛。当今科学艺术发展迅猛,不断涌现出新问题,即使是学识非常渊博的导师。也难以解决研究生提出来的所有的问题,何况学术研究本来就是在探讨中发展的。 努力创造学术探讨的气氛,不但可以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这对人才的成长非常有利。可以定期组织研究生研讨会,让大家将研究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中来讨论,使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这样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当然同一个导师的学生也可以定期召开学术讨论会,交流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随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而成长,在中外文化撞击的背景下开阔的视野,随处采撷不同的文明烧造出一件件极具个性的作品。从文化的整合意识出发,探索陶瓷本体语言,拓展陶瓷材料的表现力和外沿。丰富陶瓷材料的语言和形式,注重“人文气息”,从新审视传统,审视当下。文化不以形式的新旧作为考虑的标准,而应是关心其价值的体现。今日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交融的历史时期,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汇已无法回避,中国当代陶艺必然走向多元化。当我们将陶瓷材料作为一种表达语言的教学创作方向确定后,课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进行富有个性的知识整合与创造性思维,强调材料作为艺术表现媒介的可能性探索,不断完善、纯化作为精神载体的材料语言和形式语言,形成有个性风格表述,不单是美的形式的创造,而是注重作品内在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深度,要面向社会,面向当代文化,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审美品质走向,树立弘扬当代陶艺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