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和希望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是道德的载体,没有生命,也就无道德可言,然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则是通过道德途径来实现的。因此,在当前,特别是要把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生命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体系,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深刻认识生命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深刻意义,在德育中认真落实和实施未成年人生命教育,使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一、生命教育在德育领域里的释义
生命教育是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种教育思潮,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共识。生命教育最早是由国际知名作家、演说家、摄影家唐纳华特士提出的,目的是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生命的挑战。1974年,澳大利亚的特德诺夫斯牧师针对青少年吸毒致死这一问题,提出“生命教育”,他认为,想要切实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从小就对孩子们进行相应的预防教育,开展以提高孩子们的生命质量为教育的依归活动。生命教育发展到今天在理论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现在普遍意义上的生命教育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生死与宗教教育属于终极关怀的课题、旨在确立生命的意义和方向;伦理教育涉及生命的实践,旨在启发学生的人格情操与道德思辨能力。同时生命教育也吸收了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它们阐述了生命的本质与特点、生命的起源与发展、探究生命的方法、个性生命与类生命之间的关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等关系到生命教育存在的可能性问题。生命教育是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并从生理、心理、伦理三个层面加以实现,这三个层面几乎涵盖了所有关涉生命的教育,而贯穿这些内容的主线就是“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由此可见生命教育不仅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人本关怀,更是一种对他人生命和其它生命的道德关怀。
二、生命教育是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取得成效,在具体做法上必然要求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在内容、方法等方面做出新的改变以解决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德育是个动态的教育过程。教育者结合当下未成年人中存在的轻视生命、对生命的意义和方向不明确、道德思辨能力不强、人格情操有待培养和加强等问题,重新审视和改进德育内容与德育方式,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寻找生命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格情操,正是适应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德育内容提出的新要求。
(一)生命发展之应然。当今中国正处于历史性的社会转型之中,剧烈震荡的外部环境不仅搅动着成人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未成年人也难以避免被波及。在我国由于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使本该在快乐中领悟生命真谛的孩子的人格被丛林法则所扭曲,据报道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超过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据《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估计我国大概有3000万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具体表现为精神压抑、轻生、漠视他人生命、以及藐视其他生命,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使他们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我们德育的重点。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生命具有独特性和具体性。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只偏向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只有了解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才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
其次,就生命个体而言,生命的意义不是由其长度所衡量而是由其深度所决定的,个体生命的自我实现往往要借助于对自身的人格完善,做为教育者应当引导受教育者认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德育改革之实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是培养未成年人的德行,使他们学会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追求一种有道德的幸福生活。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较多地采用了“道德教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将人视为遵循国家伦理意志的工具,忽视了人的目的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受教育者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都被工具化,这就使得道德教育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其应有的魅力和生命力日益萎缩。而作为受教育者来说被工具化了的生命失去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加之道德教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精神需求,因此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就容易滋生失衡感和无助感,轻则产生心理问题,重则走向自我毁灭。而生命教育的呼唤与提出,恰是对道德教育将人工具化,无视人之为人的目的性的矫正。生命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和道德素养,创造生命价值。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德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三、生命教育在德育新理念中的实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不断在增多,如安全教育、健康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等。但是在思想道德教育领域中生命教育却未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生命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对生命教育本身的研究还不完善。“生命教育”一词在中国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主要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当做一种生命教育来看待,对生命教育本身还没有展开研究。直到九十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生命意识在中国教育领域的觉醒,一系列有关生命的教育也日益增多。但是,在我国开展的这些“生命教育”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生命教育,而只是生命教育的一个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并从生理、心理、伦理这三个层面加以实现,几乎涵盖了所有关涉生命的教育。正是由于我国对生命教育认识的不全面,使得生命教育无法真正发挥其功效。这也是生命教育在思想道德领域得不到重视的主要原因。
(二)生命教育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被视为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和道德行为,在这种道德文化观念之下个体的生命价值被忽视,个体生命被高度地政治化和道德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不为强暴而却很少教导未成年人在他们没有能力他救时如何自救,如何躲避危险。正是这种道德教育观念,使得关于未成年人救人不成反倒失去生命的报道屡见报端。我们不能否认从小培养未成年人懂得助人,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的正确性,但是让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去具体践行这种道德教育观念则是值得商榷的。如何将生命教育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教学方式的差别阻碍了生命教育在我国思想道德教育领域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发达国家生命教育的实践证明,开展生命教育最理想的教学方式是渗透教育,渗透式的生命教育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溶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但是我国开设的思想道德课程主要是以灌输为主,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这种灌输式的生命教育方式下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无法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和其它生命。
针对上述问题,建构生命教育的保障体系势在必行。首先,加强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一方面加强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和观摩我国生命教育实施较好地区的活动,并帮助他们探索出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生命教育的经验。其次,将生命教育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当中。在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在具体课程设计中可以借鉴国外生命教育的先进经验,多采用渗透式的教育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学校组织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活动,通过帮助他人来体悟自己的生命意义。最后,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动员家庭、学校、社会的一切力量对未成年人进行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和家庭要互动合作,学校和家长要互相监督和帮助纠正在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净化社会环境,政府要坚决扫除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色情、暴力等出版物,给未成年人提供纯净的生命土壤。
参考文献:
[1] 刘云山.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创新,探索长效机制,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创新局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2).
[2] 丁钢.国际教育新思想新理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4.
[3] 张冉染.排长队的精神疾病患儿[J].瞭望周刊,2009,(3).
[4] 李兰芬.论未成年人的生活德性[J].道德与文明,2008-5.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一、生命教育在德育领域里的释义
生命教育是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种教育思潮,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共识。生命教育最早是由国际知名作家、演说家、摄影家唐纳华特士提出的,目的是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生命的挑战。1974年,澳大利亚的特德诺夫斯牧师针对青少年吸毒致死这一问题,提出“生命教育”,他认为,想要切实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从小就对孩子们进行相应的预防教育,开展以提高孩子们的生命质量为教育的依归活动。生命教育发展到今天在理论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现在普遍意义上的生命教育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生死与宗教教育属于终极关怀的课题、旨在确立生命的意义和方向;伦理教育涉及生命的实践,旨在启发学生的人格情操与道德思辨能力。同时生命教育也吸收了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它们阐述了生命的本质与特点、生命的起源与发展、探究生命的方法、个性生命与类生命之间的关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等关系到生命教育存在的可能性问题。生命教育是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并从生理、心理、伦理三个层面加以实现,这三个层面几乎涵盖了所有关涉生命的教育,而贯穿这些内容的主线就是“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由此可见生命教育不仅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人本关怀,更是一种对他人生命和其它生命的道德关怀。
二、生命教育是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取得成效,在具体做法上必然要求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在内容、方法等方面做出新的改变以解决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德育是个动态的教育过程。教育者结合当下未成年人中存在的轻视生命、对生命的意义和方向不明确、道德思辨能力不强、人格情操有待培养和加强等问题,重新审视和改进德育内容与德育方式,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寻找生命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格情操,正是适应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德育内容提出的新要求。
(一)生命发展之应然。当今中国正处于历史性的社会转型之中,剧烈震荡的外部环境不仅搅动着成人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未成年人也难以避免被波及。在我国由于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使本该在快乐中领悟生命真谛的孩子的人格被丛林法则所扭曲,据报道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超过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据《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估计我国大概有3000万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具体表现为精神压抑、轻生、漠视他人生命、以及藐视其他生命,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使他们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我们德育的重点。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生命具有独特性和具体性。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只偏向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只有了解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才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
其次,就生命个体而言,生命的意义不是由其长度所衡量而是由其深度所决定的,个体生命的自我实现往往要借助于对自身的人格完善,做为教育者应当引导受教育者认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德育改革之实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是培养未成年人的德行,使他们学会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追求一种有道德的幸福生活。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较多地采用了“道德教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将人视为遵循国家伦理意志的工具,忽视了人的目的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受教育者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都被工具化,这就使得道德教育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其应有的魅力和生命力日益萎缩。而作为受教育者来说被工具化了的生命失去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加之道德教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精神需求,因此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就容易滋生失衡感和无助感,轻则产生心理问题,重则走向自我毁灭。而生命教育的呼唤与提出,恰是对道德教育将人工具化,无视人之为人的目的性的矫正。生命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和道德素养,创造生命价值。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德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三、生命教育在德育新理念中的实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不断在增多,如安全教育、健康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等。但是在思想道德教育领域中生命教育却未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生命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对生命教育本身的研究还不完善。“生命教育”一词在中国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主要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当做一种生命教育来看待,对生命教育本身还没有展开研究。直到九十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生命意识在中国教育领域的觉醒,一系列有关生命的教育也日益增多。但是,在我国开展的这些“生命教育”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生命教育,而只是生命教育的一个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并从生理、心理、伦理这三个层面加以实现,几乎涵盖了所有关涉生命的教育。正是由于我国对生命教育认识的不全面,使得生命教育无法真正发挥其功效。这也是生命教育在思想道德领域得不到重视的主要原因。
(二)生命教育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被视为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和道德行为,在这种道德文化观念之下个体的生命价值被忽视,个体生命被高度地政治化和道德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不为强暴而却很少教导未成年人在他们没有能力他救时如何自救,如何躲避危险。正是这种道德教育观念,使得关于未成年人救人不成反倒失去生命的报道屡见报端。我们不能否认从小培养未成年人懂得助人,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的正确性,但是让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去具体践行这种道德教育观念则是值得商榷的。如何将生命教育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教学方式的差别阻碍了生命教育在我国思想道德教育领域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发达国家生命教育的实践证明,开展生命教育最理想的教学方式是渗透教育,渗透式的生命教育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溶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但是我国开设的思想道德课程主要是以灌输为主,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这种灌输式的生命教育方式下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无法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和其它生命。
针对上述问题,建构生命教育的保障体系势在必行。首先,加强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一方面加强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和观摩我国生命教育实施较好地区的活动,并帮助他们探索出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生命教育的经验。其次,将生命教育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当中。在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在具体课程设计中可以借鉴国外生命教育的先进经验,多采用渗透式的教育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学校组织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活动,通过帮助他人来体悟自己的生命意义。最后,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动员家庭、学校、社会的一切力量对未成年人进行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和家庭要互动合作,学校和家长要互相监督和帮助纠正在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净化社会环境,政府要坚决扫除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色情、暴力等出版物,给未成年人提供纯净的生命土壤。
参考文献:
[1] 刘云山.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创新,探索长效机制,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创新局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2).
[2] 丁钢.国际教育新思想新理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4.
[3] 张冉染.排长队的精神疾病患儿[J].瞭望周刊,2009,(3).
[4] 李兰芬.论未成年人的生活德性[J].道德与文明,2008-5.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