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林清风,文人气节;非遗创新,智慧再造;美丽乡村,地方重塑。
竹子是最具中国风的植物,也是中国人传统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材质。2016年,文化部、教育部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研习计划之“一竹一世界”国际竹创意设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执行,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共同主办,旨在推动文化创意与乡村业态发展的互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与城市生活美学之间的关系,提升竹文化的非遗传承发展与技艺创新水平。
一竹一世界的美好,是通过一种当地原生植物,用一种非遗手工艺,讲述一位非遗艺人的故事,走出一条当代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道路;是通过一种国际力量的注入和输出,带动一个地方的文化经济复兴与繁荣。
一种当地原生植物
竹本纯真,源于自然。竹子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的浙江、四川、湖南等地。中国也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个属和200多个品种,在浙江的安吉县和德清县等地拥有漫山遍野的竹海。三年成才、成片成林的快速生长特征,成为最具经济价值的农林作物。
古人爱竹,文人墨客为之挥毫吟咏,逐渐形成了中国的竹文化。竹的中直、虚空、有节,给予人们立身要端直、处事要谦卑的启示。司马迁在《史记·龟策列传》描述“竹外有节礼,中直虚空”。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竹,从食笋、造物、制景,到绘画、诗词、音律,常常伴随竹影月色、清风徐来的美学意境。
2016“一竹一世界”系列活动,包括阿根廷公共艺术家驻地创作、荷兰当代设计师驻地创作、荷兰海牙大学竹创意设计工作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竹创意工作营。以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的竹林资源为原点,从中国竹文化基因出发,融合莫干山地区民国历史风情特色,为当地原生植物寻找一种当代精神的演绎。艺术家、设计师、工作曹师生们,来到由PACC所领衔的奠干山青年艺术创客基地,莫干山地区的公共空间里探索“竹创意”的生活美学与“竹文化”的公共艺术活动,从竹子生长的地方开始,攀登莫干山竹海之道,跟踪竹扇厂24道制作工序,亲身体验材料的自然生长环境,探索一条将自然之竹融入现代生活美学的道路。
在当代文明崛起所带来高科技、电子化、信息化的世界里,农耕文明一去不复返,然而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仍然保留在很多人的心灵深处。一竹一世界的美好,也在于通过竹材料的创新设计,开发具有当代生活美学和功能的生活用品,让竹材料重回现代生活空间;并通过竹材料公共艺术装置作品,让竹材料重回当代城市和乡村公共空间。
一种非遗手工艺
中国关于竹材料的非遗手工艺,主要有竹编和竹雕。竹艺手工艺取材于自然,经过双手和智慧的创作,进入生活空间的过程,让人与自然学习和谐相处、敬天爱人。
竹编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竹工艺,常见的有竹匾、竹篮、竹包、竹灯、竹扇等,用刀劈出竹篾进行经纬编织而成。浙江地区的东阳竹编以立体造型的细腻圆润生动为特征,四川地区的青神竹编则以当代特有的慈竹作为材料,劈出极薄的竹丝进行平面编织,技巧堪为一绝,亦有竹丝扣瓷的作品受到现代人的喜爱。
另一种竹艺是竹雕,也称为竹刻。其中一种是比较平面的留青竹刻,用江浙地区的毛竹为原料,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雕刻对象,创作出竹青与竹肌两种不同色泽所形成的画面图形:另一种竹雕更为立体,有圆雕、透雕、高浮雕等,如徽州竹雕技艺,具有中国雕刻之气韵生动、自由流畅等特征。
目前竹艺所面临的问题是,当越来越多新材料进入当代生活中,竹艺生活器物慢慢淡出了日常生活,而部分竹编和竹雕则进入一种纯工艺美术类范畴。如何让竹艺重回生活,则需要借助现代设计力量和当代艺术力量的介入。
“一竹一世界”活动中的荷兰海牙大学工作营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工作曹,就是一种开放式的国际艺术设计训练课程,为中国竹艺发展提供原动力。进程中为了让师生们更好地体验竹艺,特别邀请了德清县筏头乡的竹编手艺人宣国维为中外师生们教授竹编技艺。经纬交错形成的各种造型承载着中国人传统生活中的设计智慧。同时,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竹艺传承人也为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的竹艺鉴赏课程,令师生们快速地进入到中国竹艺的美好世界里。令人欣喜的是,工作营竹艺作品在传统的技艺基础上呈现出了当代生活的元素,作品包括彩色竹编服装、竹编手机壳、竹路灯、竹帐篷、竹婴儿背包、竹艺术装置等。
一位非遗艺人的故事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于2016年6月承辦了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竹艺研修班),来自四川、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的20名竹艺传承人参加了该培训计划,他们分别是东阳竹编、青神竹编、道明竹编、瑞昌竹编、毛南族竹编、留青竹刻、徽州竹雕、黄杨竹雕等中国竹工艺方面的重要传承人。每一位非遗艺人都有一个故事,关于他们学艺路途中充满着乐趣与挫折、优势与局限、传承与创新等问题。
莫干山的宣国维先生是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生于竹编手艺世家,十岁学习竹编,如今从事竹编已经有六十余年,他所面临的困境是竹编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人的流失。老先生粗糙的双手编织出细腻的作品,眼神里闪耀着对于竹编的热爱之光,娓娓道来自己的竹编生涯,他说从小看着父亲做竹编,竹篾在手里三两下便开始呈现出各种图案,慢慢的自己也学会了竹编。但是,自己的儿孙辈都不愿意再做竹编,如何将他的技艺继续传承下去,成了最大的问题。因此在“一竹一世界”活动中,宣老先生教得格外认真,他希望竹编手艺能在世界各地继续生根发芽。
一条当代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道路
目前,中国的非遗传承人群所面临的问题是尽管技艺精湛、手艺娴熟,但由于长期以来相对封闭的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作坊传承等方式,在创新发展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教会传承人如何突破创新,如何将传统技艺与当代生活联系起来,并具有一定策划设计能力,将非遗手工艺转变为当代生活美学用品,重新回到生活中,被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重建中国式美学意境,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终方式。 经过几轮尝试和摸索,我们逐步发现了“跨界融合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地推进非遗创新发展,即根据非遗技艺特征来选择和邀请设计师与传承人共同牵手进行跨界创作。
在此次文化部非遗竹艺研修班中,我们不仅为二十位来自全国的顶尖竹艺非遗传承人提供系统的高校艺术类、设计类、曹销类专业课程,更重要的尝试是,与四位来自荷兰的当代设计师进行跨界合作,为国际设计力量的介入提供了完整的平台,以竹为媒介,围绕竹编和竹雕传统技艺进行再创作。设计师完成策划设计部分,传承入完成手工制作部分,比如留青竹刻的三位传承人与荷兰设计师Lotto van Laatum共同创作了竹艺毛巾环,道明竹编的三位传承入与荷兰设计师Yonne Laurysen共同创作的现代感极强的竹包等。这个竹艺非遗跨界创新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荷兰驻上海总领事艾晓安女士一行也前来观看了创作成果。
跨界合作,文化创新,顶尖非遗传承人牵手荷兰设计师。传承人在与设计师跨界合作的过程中,能最直接地学习到西方当代设计的方式方法,如何将手艺技艺融入当代生活中,这将成为未来创新的动力,打破之前传统的手工艺表现形式,将技艺转变为承载当代生活美学的现代家居用品,以此形成中国非遗手工艺与国际艺术设计力量的对话与交流格局。同时荷兰当代设计师们也从非遗传承者的身上感受到了中国工匠精神传承与复兴的潜在力量。
在奥克兰大学竹创意设计工作曹中,我们邀请新西兰艺术家Jim Speers作为领衔教授,从发现竹材料特性开始,通过考察中国竹林和竹工厂以及学习竹编技艺等方式,让中西学生组成创作团队设计制作了一系列探索性实验性的竹材料公共艺术创意作品和当代设计品。我们感受到年轻的国际师生们带来的开放性思维和活跃的艺术创造力。工作曹过程中创造性地邀请了来自青海果洛地区藏族面塑艺人久热前来进行跨文化指导与碰撞,为教学创作过程增添了中国特有的非遗民族文化情结,面塑鲜艳独特的色彩搭配,使得竹材料染色创意方面有所突破,初步形成藏面塑与竹材料的创新运用的公共艺术方案。同时,还邀请了德国学成归来,荣获德国红点奖的施斌老师共同指导,将西方理性设计思维融入创作。在跨国界、跨文化、跨学科、跨工艺的多元创作实验状态下,我们大胆地探索了跨界融合的有机途径,为非遗走入公共生活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样本。
一种国际力量促进竹工业转型
“一竹一世界”活动以中国竹材料和竹文化为核心,引入国际设计力量和国际艺术力量,通过中外设计师和手艺人合作的方式开发设计晶。首先PACC通过荷兰Blendix Design设计机构邀请四位荷兰当代设计师,进行驻扎在中国竹工厂的创作设计,其中Lotte van Laatum和Chris Kabel为产品设计师,YvonneLaurysen和Erik Mantal为材料设计师,分别驻扎在奠干山竹扇厂和安吉竹篮厂,竹简厂、竹席厂。
经过15天的考察参观和创作打样,设计师们通过回到竹材料的生长与结构特性的原点,与当地竹艺技师共同创作,进行创意设计,开发了中国当代设计竹扇系列、竹灯系列、竹容器系列、竹拼接家居系列、室内竹材料墙面系列,充分发挥了荷兰当代设计的优势,为传统非遗介入当代生活找到突破口,为传统非遗被更多年青人关注和爱提供桥梁。
阿根廷公共艺术家费德罗·贝克尔(Federico Bacher)在“一竹一世界”活动中创作了一组大型竹制公共艺术装置作品《绽放之竹》,通过十天的团队协作,以艺术家领衔的研究生和当地竹工厂技師团队,用最简洁高效的方式制作完成了作品。在莫干山庾村创意园区的公共空间里,《绽放之竹》通过光影和半休憩空间的方式,为园区带来了活力。游客们亲历了国际艺术家的整个创作过程,产生了观看者和艺术家之问的互动,带动了莫干山的特色文化旅游。
通过引入国际设计力量,中国的竹文化开始产生新的语境和面貌,同时国际跨界作品将在2016年上海设计周发布,在上海展览中心苏式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中,将见到此次“一竹一世界”的项目成果。通过为中国非遗手艺人、国际设计师、国际艺术家提供一个互动交流、协同发展、创新合作的平台方式,PACC帮助中国竹文化融入时代创新思路,得以传承和重获新生,重新接轨消费市场,走入国际视野,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创新生态圈。
PACC将继续大力推动非遗融合跨界创新,将设计师资源、艺术家资源、展览展示资源运用好,为中国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提供鲜活力量。以活态流变的当代精神来继承非遗,回归生活,重建中国式美学意境。
一个地方的文化经济复兴与繁荣
竹风清韵,智慧再造。我们期待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创意竹世界为中国地方文化魅力再塑风采。竹乡莫干山的美丽乡村建设,通过非遣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国际力量的内外联动,形成以竹材料为原点的手工艺文化和旅游产业相互联动的模式,带动地方文化旅游的品质,为地方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PACC为主导的美丽乡村计划,集合了高校知识力量和人才优势,协同艺术家、设计师、创意工作者和青年艺术创客群体,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营“地方重塑”,不断完善社会知识服务工程。力求激发当代民众对新生活的憧憬,为自身发展和升级转型提供基础。以地方重塑的理念推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改善了乡村的公共环境,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乡村复兴的最大受益者是当地居民,也是实现地方重塑的最大人力资源和内在动力。
艺术高校走出校门,利用知识与机制对接乡村文化建设,对接非遗手工艺保护传承。同时我们借助更多社会力量,将非遗之美进行当代精神的演绎和传播。今年通过开展国际当代艺术家驻地计划、跨界设计师工作营计划、非遗手工创意作坊等系列活动,带动公共艺术创意力量进驻莫干山地区,同时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与传播,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以“地方重塑”的理念为莫干山地区的旅游业态、文化生态、生活样态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探索。同样高校利用知识与机制对接乡村文化建设,帮助实现当地业态转型,带动—个地域文化经济复兴与繁荣。
一竹一世界,留住手艺,创新文化,重塑地方。
竹子是最具中国风的植物,也是中国人传统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材质。2016年,文化部、教育部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研习计划之“一竹一世界”国际竹创意设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执行,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共同主办,旨在推动文化创意与乡村业态发展的互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与城市生活美学之间的关系,提升竹文化的非遗传承发展与技艺创新水平。
一竹一世界的美好,是通过一种当地原生植物,用一种非遗手工艺,讲述一位非遗艺人的故事,走出一条当代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道路;是通过一种国际力量的注入和输出,带动一个地方的文化经济复兴与繁荣。
一种当地原生植物
竹本纯真,源于自然。竹子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的浙江、四川、湖南等地。中国也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个属和200多个品种,在浙江的安吉县和德清县等地拥有漫山遍野的竹海。三年成才、成片成林的快速生长特征,成为最具经济价值的农林作物。
古人爱竹,文人墨客为之挥毫吟咏,逐渐形成了中国的竹文化。竹的中直、虚空、有节,给予人们立身要端直、处事要谦卑的启示。司马迁在《史记·龟策列传》描述“竹外有节礼,中直虚空”。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竹,从食笋、造物、制景,到绘画、诗词、音律,常常伴随竹影月色、清风徐来的美学意境。
2016“一竹一世界”系列活动,包括阿根廷公共艺术家驻地创作、荷兰当代设计师驻地创作、荷兰海牙大学竹创意设计工作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竹创意工作营。以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的竹林资源为原点,从中国竹文化基因出发,融合莫干山地区民国历史风情特色,为当地原生植物寻找一种当代精神的演绎。艺术家、设计师、工作曹师生们,来到由PACC所领衔的奠干山青年艺术创客基地,莫干山地区的公共空间里探索“竹创意”的生活美学与“竹文化”的公共艺术活动,从竹子生长的地方开始,攀登莫干山竹海之道,跟踪竹扇厂24道制作工序,亲身体验材料的自然生长环境,探索一条将自然之竹融入现代生活美学的道路。
在当代文明崛起所带来高科技、电子化、信息化的世界里,农耕文明一去不复返,然而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仍然保留在很多人的心灵深处。一竹一世界的美好,也在于通过竹材料的创新设计,开发具有当代生活美学和功能的生活用品,让竹材料重回现代生活空间;并通过竹材料公共艺术装置作品,让竹材料重回当代城市和乡村公共空间。
一种非遗手工艺
中国关于竹材料的非遗手工艺,主要有竹编和竹雕。竹艺手工艺取材于自然,经过双手和智慧的创作,进入生活空间的过程,让人与自然学习和谐相处、敬天爱人。
竹编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竹工艺,常见的有竹匾、竹篮、竹包、竹灯、竹扇等,用刀劈出竹篾进行经纬编织而成。浙江地区的东阳竹编以立体造型的细腻圆润生动为特征,四川地区的青神竹编则以当代特有的慈竹作为材料,劈出极薄的竹丝进行平面编织,技巧堪为一绝,亦有竹丝扣瓷的作品受到现代人的喜爱。
另一种竹艺是竹雕,也称为竹刻。其中一种是比较平面的留青竹刻,用江浙地区的毛竹为原料,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雕刻对象,创作出竹青与竹肌两种不同色泽所形成的画面图形:另一种竹雕更为立体,有圆雕、透雕、高浮雕等,如徽州竹雕技艺,具有中国雕刻之气韵生动、自由流畅等特征。
目前竹艺所面临的问题是,当越来越多新材料进入当代生活中,竹艺生活器物慢慢淡出了日常生活,而部分竹编和竹雕则进入一种纯工艺美术类范畴。如何让竹艺重回生活,则需要借助现代设计力量和当代艺术力量的介入。
“一竹一世界”活动中的荷兰海牙大学工作营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工作曹,就是一种开放式的国际艺术设计训练课程,为中国竹艺发展提供原动力。进程中为了让师生们更好地体验竹艺,特别邀请了德清县筏头乡的竹编手艺人宣国维为中外师生们教授竹编技艺。经纬交错形成的各种造型承载着中国人传统生活中的设计智慧。同时,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竹艺传承人也为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的竹艺鉴赏课程,令师生们快速地进入到中国竹艺的美好世界里。令人欣喜的是,工作营竹艺作品在传统的技艺基础上呈现出了当代生活的元素,作品包括彩色竹编服装、竹编手机壳、竹路灯、竹帐篷、竹婴儿背包、竹艺术装置等。
一位非遗艺人的故事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于2016年6月承辦了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竹艺研修班),来自四川、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的20名竹艺传承人参加了该培训计划,他们分别是东阳竹编、青神竹编、道明竹编、瑞昌竹编、毛南族竹编、留青竹刻、徽州竹雕、黄杨竹雕等中国竹工艺方面的重要传承人。每一位非遗艺人都有一个故事,关于他们学艺路途中充满着乐趣与挫折、优势与局限、传承与创新等问题。
莫干山的宣国维先生是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生于竹编手艺世家,十岁学习竹编,如今从事竹编已经有六十余年,他所面临的困境是竹编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人的流失。老先生粗糙的双手编织出细腻的作品,眼神里闪耀着对于竹编的热爱之光,娓娓道来自己的竹编生涯,他说从小看着父亲做竹编,竹篾在手里三两下便开始呈现出各种图案,慢慢的自己也学会了竹编。但是,自己的儿孙辈都不愿意再做竹编,如何将他的技艺继续传承下去,成了最大的问题。因此在“一竹一世界”活动中,宣老先生教得格外认真,他希望竹编手艺能在世界各地继续生根发芽。
一条当代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道路
目前,中国的非遗传承人群所面临的问题是尽管技艺精湛、手艺娴熟,但由于长期以来相对封闭的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作坊传承等方式,在创新发展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教会传承人如何突破创新,如何将传统技艺与当代生活联系起来,并具有一定策划设计能力,将非遗手工艺转变为当代生活美学用品,重新回到生活中,被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重建中国式美学意境,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终方式。 经过几轮尝试和摸索,我们逐步发现了“跨界融合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地推进非遗创新发展,即根据非遗技艺特征来选择和邀请设计师与传承人共同牵手进行跨界创作。
在此次文化部非遗竹艺研修班中,我们不仅为二十位来自全国的顶尖竹艺非遗传承人提供系统的高校艺术类、设计类、曹销类专业课程,更重要的尝试是,与四位来自荷兰的当代设计师进行跨界合作,为国际设计力量的介入提供了完整的平台,以竹为媒介,围绕竹编和竹雕传统技艺进行再创作。设计师完成策划设计部分,传承入完成手工制作部分,比如留青竹刻的三位传承人与荷兰设计师Lotto van Laatum共同创作了竹艺毛巾环,道明竹编的三位传承入与荷兰设计师Yonne Laurysen共同创作的现代感极强的竹包等。这个竹艺非遗跨界创新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荷兰驻上海总领事艾晓安女士一行也前来观看了创作成果。
跨界合作,文化创新,顶尖非遗传承人牵手荷兰设计师。传承人在与设计师跨界合作的过程中,能最直接地学习到西方当代设计的方式方法,如何将手艺技艺融入当代生活中,这将成为未来创新的动力,打破之前传统的手工艺表现形式,将技艺转变为承载当代生活美学的现代家居用品,以此形成中国非遗手工艺与国际艺术设计力量的对话与交流格局。同时荷兰当代设计师们也从非遗传承者的身上感受到了中国工匠精神传承与复兴的潜在力量。
在奥克兰大学竹创意设计工作曹中,我们邀请新西兰艺术家Jim Speers作为领衔教授,从发现竹材料特性开始,通过考察中国竹林和竹工厂以及学习竹编技艺等方式,让中西学生组成创作团队设计制作了一系列探索性实验性的竹材料公共艺术创意作品和当代设计品。我们感受到年轻的国际师生们带来的开放性思维和活跃的艺术创造力。工作曹过程中创造性地邀请了来自青海果洛地区藏族面塑艺人久热前来进行跨文化指导与碰撞,为教学创作过程增添了中国特有的非遗民族文化情结,面塑鲜艳独特的色彩搭配,使得竹材料染色创意方面有所突破,初步形成藏面塑与竹材料的创新运用的公共艺术方案。同时,还邀请了德国学成归来,荣获德国红点奖的施斌老师共同指导,将西方理性设计思维融入创作。在跨国界、跨文化、跨学科、跨工艺的多元创作实验状态下,我们大胆地探索了跨界融合的有机途径,为非遗走入公共生活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样本。
一种国际力量促进竹工业转型
“一竹一世界”活动以中国竹材料和竹文化为核心,引入国际设计力量和国际艺术力量,通过中外设计师和手艺人合作的方式开发设计晶。首先PACC通过荷兰Blendix Design设计机构邀请四位荷兰当代设计师,进行驻扎在中国竹工厂的创作设计,其中Lotte van Laatum和Chris Kabel为产品设计师,YvonneLaurysen和Erik Mantal为材料设计师,分别驻扎在奠干山竹扇厂和安吉竹篮厂,竹简厂、竹席厂。
经过15天的考察参观和创作打样,设计师们通过回到竹材料的生长与结构特性的原点,与当地竹艺技师共同创作,进行创意设计,开发了中国当代设计竹扇系列、竹灯系列、竹容器系列、竹拼接家居系列、室内竹材料墙面系列,充分发挥了荷兰当代设计的优势,为传统非遗介入当代生活找到突破口,为传统非遗被更多年青人关注和爱提供桥梁。
阿根廷公共艺术家费德罗·贝克尔(Federico Bacher)在“一竹一世界”活动中创作了一组大型竹制公共艺术装置作品《绽放之竹》,通过十天的团队协作,以艺术家领衔的研究生和当地竹工厂技師团队,用最简洁高效的方式制作完成了作品。在莫干山庾村创意园区的公共空间里,《绽放之竹》通过光影和半休憩空间的方式,为园区带来了活力。游客们亲历了国际艺术家的整个创作过程,产生了观看者和艺术家之问的互动,带动了莫干山的特色文化旅游。
通过引入国际设计力量,中国的竹文化开始产生新的语境和面貌,同时国际跨界作品将在2016年上海设计周发布,在上海展览中心苏式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中,将见到此次“一竹一世界”的项目成果。通过为中国非遗手艺人、国际设计师、国际艺术家提供一个互动交流、协同发展、创新合作的平台方式,PACC帮助中国竹文化融入时代创新思路,得以传承和重获新生,重新接轨消费市场,走入国际视野,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创新生态圈。
PACC将继续大力推动非遗融合跨界创新,将设计师资源、艺术家资源、展览展示资源运用好,为中国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提供鲜活力量。以活态流变的当代精神来继承非遗,回归生活,重建中国式美学意境。
一个地方的文化经济复兴与繁荣
竹风清韵,智慧再造。我们期待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创意竹世界为中国地方文化魅力再塑风采。竹乡莫干山的美丽乡村建设,通过非遣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国际力量的内外联动,形成以竹材料为原点的手工艺文化和旅游产业相互联动的模式,带动地方文化旅游的品质,为地方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PACC为主导的美丽乡村计划,集合了高校知识力量和人才优势,协同艺术家、设计师、创意工作者和青年艺术创客群体,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营“地方重塑”,不断完善社会知识服务工程。力求激发当代民众对新生活的憧憬,为自身发展和升级转型提供基础。以地方重塑的理念推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改善了乡村的公共环境,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乡村复兴的最大受益者是当地居民,也是实现地方重塑的最大人力资源和内在动力。
艺术高校走出校门,利用知识与机制对接乡村文化建设,对接非遗手工艺保护传承。同时我们借助更多社会力量,将非遗之美进行当代精神的演绎和传播。今年通过开展国际当代艺术家驻地计划、跨界设计师工作营计划、非遗手工创意作坊等系列活动,带动公共艺术创意力量进驻莫干山地区,同时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与传播,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以“地方重塑”的理念为莫干山地区的旅游业态、文化生态、生活样态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探索。同样高校利用知识与机制对接乡村文化建设,帮助实现当地业态转型,带动—个地域文化经济复兴与繁荣。
一竹一世界,留住手艺,创新文化,重塑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