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有言: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传说。2000年过后人们开始传说关于木心,这位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不太成功地在国中隐居55载、于1982年由沪离境直赴纽约的神秘客。其间虽绘画无数笔耕不缀,临行时人们只知道他是个商标设计者。可资记录的是:文革后期,他被时任手工业局局长胡铁生所看重(老革命、书法家、革新家,极其重才),任命为首席设计师,设计有一个旅游产品的会标,并衍生出一个塑料袋,在沪上也算是热门货,除此乏善可陈。
有人说,木心的散文超越了巴金、老舍、沈从文及冰心等人,甚至直追木心本人的第一仰慕对象周豫才(鲁迅)。也有人阅了木心文稿后认为不过如此。2004年,著名作家陈村从网络缝隙瞥见木心的文字断片,大为“惊艳”,执意“愿闻其详”,更多地了解这个突然冒出的“天外来客”,我将木心赠送的《素履之往》寄到上海,不知辗转到达陈村先生之手否?陈丹青称他为“我的恩师”,1989年冬日之夜丹青噙泪诉说:“我很难想象,纽约的日子假如没有木心,将是怎样的日子……”
木心,原名孙牧心,其名令人想起苏曼殊,出生乌镇工商地主的书香门第,与沈雁冰(茅盾)为远房叔侄。童年木心经家人引荐这位返乡做小说的名家,吃了花旗蜜桔,还饱揽了沈雁冰收藏的全部典籍,阅后修缮一新,叔对侄讲你看过比没有看过还要新?余后木心远远地观望这位著名的爷叔,从木桥上往浊水中吐痰、一边构思新小说。抗战后木心考入“上海美专”攻油画;略感刘海粟的陈旧,遂又转去“杭州国立艺专”追随林风眠先生。时局进入反饥饿反内战的1947年,木心不愧热血青年,我保存多帧木心参加学生运动从游行的卡车上跳下的相片,周围满是标语。木心钟情于塞尚,曾去台湾嘉义写生了一批塞尚风格的台南风光。不久在解放部队中做宣传,因自小患上结核,他喋血黄军装,一边坚持扭秧歌打腰鼓,热情不减于任何先进的时代青年。为获取这份资料,我访问了当年与他一道参军的艺专女生,木心对于这位暗恋他的妙龄女孩置若罔闻、一心革命!关于木心的不近女色传说纷纭似隐情。50年后木心自行消遁,其理由是因学生时代的恶作剧,伤害并开罪了后来加入新政权的一个老同学;他藏匿于高桥镇当一名小学国文教员,不久追兵赶到,他像让·阿冉那样拒捕跳海(高桥嘛!),遂被捞起投入监狱,这是他第一次的牢狱之灾,好在为期不长。出狱后,这位文艺大才屈居在一座破庙里的一个集体所有制单位(相当于农业合作社),专事生产工艺竹帘画及文革流行的毛主席立体照片。
1965年底我与木心相识了。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像样工作,是与木心设在破庙的单位合作,布置中苏友好大厦内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展览会》,木心任总体设计,我担任展墙插图;木心观照了我随手绘制的插图,似感意外,便上前搭腔,至今片言只语犹存耳边。一次谈到广告,对于五颜六色的广告,木心鄙夷地表示“反而一副穷相!西班牙的广告一律黑色,贵族气派。”我不明的是:那年代,哪有广告?更不用说西班牙广告。木心暗示他通晓音律,精于键盘,曾经在“兰心大戏院”独奏钢琴。说起键盘,我开始摸底:你最喜欢的钢琴作品为哪首?木心略有思考:弗朗克的《交响变奏曲》。我默然,这位冷僻的法国教堂管风琴手的作品,即便今天也鲜为国人所知。木心继而评论起“达利”来——沙尔瓦多·达利为八十年代初始介绍到我国的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1975年木心双手托着尖下巴、倚在简易工作台上评论道:达利好是好,有点装腔作势……更令我钦佩不已的是每周政治讨论,木心带领大家学习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他竟能如数家珍地随口道出某一页第几段内容。翌年文革爆发,消息说木心失去了竹帘画和立体照片的制作权,继而被罚清扫破庙的方砖地,最终关进隔离间……
时隔20余年后,我们又在纽约相遇了!我聆听了几次木心的“世界文学讲座”,一帮滞留纽约的中国留学生(内有台胞),推举木心为大家讲点什么:为解乡愁、集体取暖,也为我们的听课费(一次美金20元)可解决先生的部分生计。在我聆听的最初几堂讲授中,木心随口吟诵多首古代波斯阿拉伯人的诗篇,让全体敬异不止。这个讲座延续5年,结业时,钟阿城先生从洛杉矶赶来主持了仪式。就在讲座间隙,木心与我闲聊,笑着告诉我分别那些年他的遭遇:某夜他从囚禁木栅栏里逃逸,“可见我那时有多瘦”,出了囹圄后想想没有地方去,又从刚潜出的木栅栏里钻进……当我对他述说到美国的种种辛苦时,木心仅仅安慰我: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那年六十又二,留着甲壳虫头装嫩,在一所学校保持学生身份等待绿卡。我与木心最后一次相见,竟是在为绿卡而设的“体检”的一个诊疗室内。
此后木心开始人生中的另一个为期10年的离群索居,木心式的奢华所费了了:或者一盏包豪斯台灯照射下为文作画,或打开窗户、“静听远处市声的隐隐拂动”,一边搜索他内心的孤寂;他懂得四季进补,自制呢帽,亲自剪裁换季的各色大衣;木心般贵族生活的配方已经失传。一位名叫王秋虹的受人尊敬的女信徒照看着他。她没有文化、也没有财力,但深知老人的重要价值。木心认为:“人穷一点才方始像一个人;你看,老虎只有一张皮,蚂蚁知道囤积、但不懂经商……”他还用孟德斯鸠的理论佐证他的说辞。
时间到得2003年,经大弟子的策动,在乌镇建起一幢木屋,图样徐徐从纽约寄来,均出自对儿时宅邸印象的木心之手,木屋坐落老宅基地仅咫尺之遥。2007年老人荣耀回归故土,入住“旧宅”;“旧宅”隶属当地旅游局管辖,造访者等候旅游局的分批安排、接见或采访。主内主外两位男仆形影不离伺候左右,还配备了厨师。“太咸了!”老人抱怨。他本是一位烹调高手。我不以为木心喜欢这样的生活,他一生规避的正是严格管制。在任何严峻、捉襟见肘的岁月,他维持人格的独立尊严。西班牙贵族即使三餐不济,也站在门前佯装剔牙。木心的寓公生涯,始于外白渡桥边某幢从未有人光顾的后厢房,继之是纽约的“琼美卡”——语音很美、实际为黑人与南美人杂居的区域。文学讲座后,一位学员“劫持”了这位师长同住,不能享此殊荣的另外的学员则嘲讽:某某以为把木心带到家里,就是把文艺复兴带入家中。不久散局,木心不习惯他让人知晓,他也是一个每天漱口如厕的凡人。此时那位好心的女信徒接走了这位“圣人”,让他尊严地入住她的独立住宅的第二层。如今深藏的土拨鼠终暴露于光天化日。木心终生不娶当无后,老年不可逃避地降临了!是无奈。
他的模样介乎年迈歌德和伏尔泰之间。相知有素的旧雨新知,恪守不去打扰这位老人的安宁的原则,只是从远处玩味他睿智、隽永与刻薄的文字。2000年初,上海文艺出版社曾计划付梓他的十本著作;八十年代末,台湾的“圆神出版社”印就了多本他的著作,开过研讨会引发轰动;而今著名的广西师大出版社印刷了木心著作十余种,他的画册也得以出版,他的33幅水墨作品被耶鲁大学郑重收藏。
他成为传诵的圣徒。
木心满意了吗?
忽然想起木心的著名比喻“霓虹灯啊!商业的弄臣。”感谢地方政府的厚爱,晚年的他几成古镇的明星活宝、当地旅游业闪烁的霓虹灯。
有人说,木心的散文超越了巴金、老舍、沈从文及冰心等人,甚至直追木心本人的第一仰慕对象周豫才(鲁迅)。也有人阅了木心文稿后认为不过如此。2004年,著名作家陈村从网络缝隙瞥见木心的文字断片,大为“惊艳”,执意“愿闻其详”,更多地了解这个突然冒出的“天外来客”,我将木心赠送的《素履之往》寄到上海,不知辗转到达陈村先生之手否?陈丹青称他为“我的恩师”,1989年冬日之夜丹青噙泪诉说:“我很难想象,纽约的日子假如没有木心,将是怎样的日子……”
木心,原名孙牧心,其名令人想起苏曼殊,出生乌镇工商地主的书香门第,与沈雁冰(茅盾)为远房叔侄。童年木心经家人引荐这位返乡做小说的名家,吃了花旗蜜桔,还饱揽了沈雁冰收藏的全部典籍,阅后修缮一新,叔对侄讲你看过比没有看过还要新?余后木心远远地观望这位著名的爷叔,从木桥上往浊水中吐痰、一边构思新小说。抗战后木心考入“上海美专”攻油画;略感刘海粟的陈旧,遂又转去“杭州国立艺专”追随林风眠先生。时局进入反饥饿反内战的1947年,木心不愧热血青年,我保存多帧木心参加学生运动从游行的卡车上跳下的相片,周围满是标语。木心钟情于塞尚,曾去台湾嘉义写生了一批塞尚风格的台南风光。不久在解放部队中做宣传,因自小患上结核,他喋血黄军装,一边坚持扭秧歌打腰鼓,热情不减于任何先进的时代青年。为获取这份资料,我访问了当年与他一道参军的艺专女生,木心对于这位暗恋他的妙龄女孩置若罔闻、一心革命!关于木心的不近女色传说纷纭似隐情。50年后木心自行消遁,其理由是因学生时代的恶作剧,伤害并开罪了后来加入新政权的一个老同学;他藏匿于高桥镇当一名小学国文教员,不久追兵赶到,他像让·阿冉那样拒捕跳海(高桥嘛!),遂被捞起投入监狱,这是他第一次的牢狱之灾,好在为期不长。出狱后,这位文艺大才屈居在一座破庙里的一个集体所有制单位(相当于农业合作社),专事生产工艺竹帘画及文革流行的毛主席立体照片。
1965年底我与木心相识了。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像样工作,是与木心设在破庙的单位合作,布置中苏友好大厦内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展览会》,木心任总体设计,我担任展墙插图;木心观照了我随手绘制的插图,似感意外,便上前搭腔,至今片言只语犹存耳边。一次谈到广告,对于五颜六色的广告,木心鄙夷地表示“反而一副穷相!西班牙的广告一律黑色,贵族气派。”我不明的是:那年代,哪有广告?更不用说西班牙广告。木心暗示他通晓音律,精于键盘,曾经在“兰心大戏院”独奏钢琴。说起键盘,我开始摸底:你最喜欢的钢琴作品为哪首?木心略有思考:弗朗克的《交响变奏曲》。我默然,这位冷僻的法国教堂管风琴手的作品,即便今天也鲜为国人所知。木心继而评论起“达利”来——沙尔瓦多·达利为八十年代初始介绍到我国的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1975年木心双手托着尖下巴、倚在简易工作台上评论道:达利好是好,有点装腔作势……更令我钦佩不已的是每周政治讨论,木心带领大家学习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他竟能如数家珍地随口道出某一页第几段内容。翌年文革爆发,消息说木心失去了竹帘画和立体照片的制作权,继而被罚清扫破庙的方砖地,最终关进隔离间……
时隔20余年后,我们又在纽约相遇了!我聆听了几次木心的“世界文学讲座”,一帮滞留纽约的中国留学生(内有台胞),推举木心为大家讲点什么:为解乡愁、集体取暖,也为我们的听课费(一次美金20元)可解决先生的部分生计。在我聆听的最初几堂讲授中,木心随口吟诵多首古代波斯阿拉伯人的诗篇,让全体敬异不止。这个讲座延续5年,结业时,钟阿城先生从洛杉矶赶来主持了仪式。就在讲座间隙,木心与我闲聊,笑着告诉我分别那些年他的遭遇:某夜他从囚禁木栅栏里逃逸,“可见我那时有多瘦”,出了囹圄后想想没有地方去,又从刚潜出的木栅栏里钻进……当我对他述说到美国的种种辛苦时,木心仅仅安慰我: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那年六十又二,留着甲壳虫头装嫩,在一所学校保持学生身份等待绿卡。我与木心最后一次相见,竟是在为绿卡而设的“体检”的一个诊疗室内。
此后木心开始人生中的另一个为期10年的离群索居,木心式的奢华所费了了:或者一盏包豪斯台灯照射下为文作画,或打开窗户、“静听远处市声的隐隐拂动”,一边搜索他内心的孤寂;他懂得四季进补,自制呢帽,亲自剪裁换季的各色大衣;木心般贵族生活的配方已经失传。一位名叫王秋虹的受人尊敬的女信徒照看着他。她没有文化、也没有财力,但深知老人的重要价值。木心认为:“人穷一点才方始像一个人;你看,老虎只有一张皮,蚂蚁知道囤积、但不懂经商……”他还用孟德斯鸠的理论佐证他的说辞。
时间到得2003年,经大弟子的策动,在乌镇建起一幢木屋,图样徐徐从纽约寄来,均出自对儿时宅邸印象的木心之手,木屋坐落老宅基地仅咫尺之遥。2007年老人荣耀回归故土,入住“旧宅”;“旧宅”隶属当地旅游局管辖,造访者等候旅游局的分批安排、接见或采访。主内主外两位男仆形影不离伺候左右,还配备了厨师。“太咸了!”老人抱怨。他本是一位烹调高手。我不以为木心喜欢这样的生活,他一生规避的正是严格管制。在任何严峻、捉襟见肘的岁月,他维持人格的独立尊严。西班牙贵族即使三餐不济,也站在门前佯装剔牙。木心的寓公生涯,始于外白渡桥边某幢从未有人光顾的后厢房,继之是纽约的“琼美卡”——语音很美、实际为黑人与南美人杂居的区域。文学讲座后,一位学员“劫持”了这位师长同住,不能享此殊荣的另外的学员则嘲讽:某某以为把木心带到家里,就是把文艺复兴带入家中。不久散局,木心不习惯他让人知晓,他也是一个每天漱口如厕的凡人。此时那位好心的女信徒接走了这位“圣人”,让他尊严地入住她的独立住宅的第二层。如今深藏的土拨鼠终暴露于光天化日。木心终生不娶当无后,老年不可逃避地降临了!是无奈。
他的模样介乎年迈歌德和伏尔泰之间。相知有素的旧雨新知,恪守不去打扰这位老人的安宁的原则,只是从远处玩味他睿智、隽永与刻薄的文字。2000年初,上海文艺出版社曾计划付梓他的十本著作;八十年代末,台湾的“圆神出版社”印就了多本他的著作,开过研讨会引发轰动;而今著名的广西师大出版社印刷了木心著作十余种,他的画册也得以出版,他的33幅水墨作品被耶鲁大学郑重收藏。
他成为传诵的圣徒。
木心满意了吗?
忽然想起木心的著名比喻“霓虹灯啊!商业的弄臣。”感谢地方政府的厚爱,晚年的他几成古镇的明星活宝、当地旅游业闪烁的霓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