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海曾是成千上万名知青中的一个,近期他在《炎黄春秋》第11期撰文,忆述了一封改变知青工龄政策信的来龙去脉。
胡耀邦亲笔批示
上世纪60年代,我与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一样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把我们的青春热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广阔天地。蹉跎岁月,时光流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批知青陆续返城,可我们韶华已逝,一切已时过境迁。即使给安排了工作,工种一般也是最差的。苦,我们并不怕,上山下乡这么多年,什么苦没吃过?最令人感到不平和辛酸的是,由于下乡插队农龄不算工龄,我们的工资级别、住房、培训、福利待遇等都将从零开始,这就使我们陷入经济困窘之中。下乡的农龄算不算工龄,这个问题解决与否,直接影响数以千万计的知青及其家人的生活乃至生存问题。在这种情境下,我与几十名知青战友找到1979年返城的老知青萧芸(时就职于湖南株洲湘江机器厂办公室秘书)商议,决定鼓起勇气就农龄问题给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写了一封信,此信最后得到了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亲笔批示,根据这一批示,1985年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了《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闻讯的知青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因为我们在农村插队期间的农龄可以堂堂正正按规定转成工龄了。
充满真情实感的信
翻开被深藏封存了近30年的8368号档案卷宗,这封被誉为数千万知青福音书的信件原文如下:各位领导:
我们都是六四一六八年下乡,七八一七九年回城的知识青年。奔赴广阔天地的热烈场面历历在目,青春热血在胸膛里升腾的情境记忆犹新。在农村,我们日复日、年复年,泥水里滚,汗水里泡,一千就是十多年(最长农龄达十五年),在党的政策召唤下,我们流着眼泪回到“娘家”。
作为社会历史的一朵浪花,“上山下乡”成了过去,并即将被遗忘。但我们这些亲历者对自己的不寻常的历史却是铭心刻骨的,因为,我们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献给了她。我们并不是牺牲者,也不是碌碌无为的庸人,犹如将军回首戎马生涯一样,我们常常回味那不寻常的“蹉跎岁月”。在国家机构几乎瘫痪,生产停顿的动乱时期,我们几千万知青在农村,自食其力(不与城里同胞争饭吃,争穿用),深居茅棚(不与城里同胞争房住),荷锄肩担(不与城里同胞争饭碗),粮棉田里,我们曾洒下了多少汗水,这对当时国家经济状况的平衡,社会秩序的稳定应当是有积极作用的。若不如此,国家又会是何模样?这些看不见的、因而不被人重视的贡献,不应当随着历史的推移而被抹煞。
令人费解的是:在城里复员军人军龄算工龄、家属、闲散劳动力转正前的合同期、临时期都算工龄,而作为有组织,有号召,有计划上山下乡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下乡知识青年的“农龄”却被一笔勾销了,这点,我们不能理解,也不能忍受。上山下乡在当时来说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部分(应当这么说!这是客观发展的必然结果)。遗憾的是,有的人总是把知识青年回城看成一种“恩准”,因而知青的“苦衷”无人过问。弹指间,皱纹、白发都爬上了我们的眼角、头上,堂前父母老,膝下儿女大,说来惭愧,我们的工资数(元)比年龄数(岁)还要少。若遇不测,还要欠债度日,甚至一如过去,老着脸皮伸手向亲友要钱。如今提倡向前看,国家前途是令人鼓舞的,但我们个人前途是不可卜的,现在大家多在传说:八五年以后,国家工资制度将要改革,我们这些“无学历、少工龄、缺乏技术特长”的老知青辈将会作何安排?国家是否能理解我们这些人的忧虑?
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最后回城的我们这些知青几乎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干在农村的老实人。中国有句俗话:“老天不欺负老实人”,我们希望,国家在调整低工资,制定工资改革政策的时候,能考虑到我们的客观情况和实际困难,能在国家财政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我们的经济地位,使我们能和全国人民一道富起来,不至于永居“第三世界”,更重要的是,要使“下乡吃大亏论”无立足之地。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微弱的呼声能换回祖国领导者传送的福音。此致崇高的敬意
湖南省部分老知青
一九八二年十月七日
独自执笔又署名
萧芸文才很好,在湘潭地区乡下插队时曾担任过连队秘书,尤其擅长撰写反映知青生活、思想情况的报告,“文革”期间她还给中央写信反对“血统论”。
当萧芸兴冲冲地把几易其稿的定稿信拿出来请知青们阅读、签名的时候,大家却你让我、我让他地互相推诿,谁也不敢带头签名。因为当时“文字狱”的遗风还盛,如果撞到政治枪口上,判个“现行反革命”也不是不可能。面对签名纸上的空白,此时的萧芸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孤独。但她那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又促使她一不做,二不休,毅然把信尾落款的“湖南省部分老知青”划掉,改写成了“执笔人:株洲市湘江机器厂办公室萧芸”,随后立即把信寄了出去。
这封信一寄出,萧芸当时感到如同寄出了自己的命运。她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只要一听到电话铃响,心里就紧张地怦怦直跳,害怕是公安部门打来电话追查信的问题;看到陌生人到厂里问什么情况,就怕是便衣警察来调查写信人……然而,谁又会想到,就是这封信,后来使成千上万名历尽千辛万苦插队生涯的知青们得到了一份尊重,一个肯定,也从而奠定了他们返城后在工作、经济乃至生活的起点。因为工龄涉及中国劳动者未来的养老退休金核算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说,萧芸这封信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广大知青后半生的命运。
胡耀邦亲笔批示
上世纪60年代,我与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一样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把我们的青春热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广阔天地。蹉跎岁月,时光流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批知青陆续返城,可我们韶华已逝,一切已时过境迁。即使给安排了工作,工种一般也是最差的。苦,我们并不怕,上山下乡这么多年,什么苦没吃过?最令人感到不平和辛酸的是,由于下乡插队农龄不算工龄,我们的工资级别、住房、培训、福利待遇等都将从零开始,这就使我们陷入经济困窘之中。下乡的农龄算不算工龄,这个问题解决与否,直接影响数以千万计的知青及其家人的生活乃至生存问题。在这种情境下,我与几十名知青战友找到1979年返城的老知青萧芸(时就职于湖南株洲湘江机器厂办公室秘书)商议,决定鼓起勇气就农龄问题给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写了一封信,此信最后得到了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亲笔批示,根据这一批示,1985年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了《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闻讯的知青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因为我们在农村插队期间的农龄可以堂堂正正按规定转成工龄了。
充满真情实感的信
翻开被深藏封存了近30年的8368号档案卷宗,这封被誉为数千万知青福音书的信件原文如下:各位领导:
我们都是六四一六八年下乡,七八一七九年回城的知识青年。奔赴广阔天地的热烈场面历历在目,青春热血在胸膛里升腾的情境记忆犹新。在农村,我们日复日、年复年,泥水里滚,汗水里泡,一千就是十多年(最长农龄达十五年),在党的政策召唤下,我们流着眼泪回到“娘家”。
作为社会历史的一朵浪花,“上山下乡”成了过去,并即将被遗忘。但我们这些亲历者对自己的不寻常的历史却是铭心刻骨的,因为,我们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献给了她。我们并不是牺牲者,也不是碌碌无为的庸人,犹如将军回首戎马生涯一样,我们常常回味那不寻常的“蹉跎岁月”。在国家机构几乎瘫痪,生产停顿的动乱时期,我们几千万知青在农村,自食其力(不与城里同胞争饭吃,争穿用),深居茅棚(不与城里同胞争房住),荷锄肩担(不与城里同胞争饭碗),粮棉田里,我们曾洒下了多少汗水,这对当时国家经济状况的平衡,社会秩序的稳定应当是有积极作用的。若不如此,国家又会是何模样?这些看不见的、因而不被人重视的贡献,不应当随着历史的推移而被抹煞。
令人费解的是:在城里复员军人军龄算工龄、家属、闲散劳动力转正前的合同期、临时期都算工龄,而作为有组织,有号召,有计划上山下乡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下乡知识青年的“农龄”却被一笔勾销了,这点,我们不能理解,也不能忍受。上山下乡在当时来说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部分(应当这么说!这是客观发展的必然结果)。遗憾的是,有的人总是把知识青年回城看成一种“恩准”,因而知青的“苦衷”无人过问。弹指间,皱纹、白发都爬上了我们的眼角、头上,堂前父母老,膝下儿女大,说来惭愧,我们的工资数(元)比年龄数(岁)还要少。若遇不测,还要欠债度日,甚至一如过去,老着脸皮伸手向亲友要钱。如今提倡向前看,国家前途是令人鼓舞的,但我们个人前途是不可卜的,现在大家多在传说:八五年以后,国家工资制度将要改革,我们这些“无学历、少工龄、缺乏技术特长”的老知青辈将会作何安排?国家是否能理解我们这些人的忧虑?
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最后回城的我们这些知青几乎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干在农村的老实人。中国有句俗话:“老天不欺负老实人”,我们希望,国家在调整低工资,制定工资改革政策的时候,能考虑到我们的客观情况和实际困难,能在国家财政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我们的经济地位,使我们能和全国人民一道富起来,不至于永居“第三世界”,更重要的是,要使“下乡吃大亏论”无立足之地。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微弱的呼声能换回祖国领导者传送的福音。此致崇高的敬意
湖南省部分老知青
一九八二年十月七日
独自执笔又署名
萧芸文才很好,在湘潭地区乡下插队时曾担任过连队秘书,尤其擅长撰写反映知青生活、思想情况的报告,“文革”期间她还给中央写信反对“血统论”。
当萧芸兴冲冲地把几易其稿的定稿信拿出来请知青们阅读、签名的时候,大家却你让我、我让他地互相推诿,谁也不敢带头签名。因为当时“文字狱”的遗风还盛,如果撞到政治枪口上,判个“现行反革命”也不是不可能。面对签名纸上的空白,此时的萧芸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孤独。但她那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又促使她一不做,二不休,毅然把信尾落款的“湖南省部分老知青”划掉,改写成了“执笔人:株洲市湘江机器厂办公室萧芸”,随后立即把信寄了出去。
这封信一寄出,萧芸当时感到如同寄出了自己的命运。她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只要一听到电话铃响,心里就紧张地怦怦直跳,害怕是公安部门打来电话追查信的问题;看到陌生人到厂里问什么情况,就怕是便衣警察来调查写信人……然而,谁又会想到,就是这封信,后来使成千上万名历尽千辛万苦插队生涯的知青们得到了一份尊重,一个肯定,也从而奠定了他们返城后在工作、经济乃至生活的起点。因为工龄涉及中国劳动者未来的养老退休金核算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说,萧芸这封信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广大知青后半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