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姓“小”,是指语文体系中最基本的东西,即音、字、词、句、段之类。它不同于中学语文,更不同于大学语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可忽视小语教学之“小”。
【关键词】小学语文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尊重信任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目标阐释中多次出现“初步”、“尝试”、“简单”的字样,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我们从这些“初步”、“尝试”、“简单”的字样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姓“小”,是启蒙教育,是打基礎的阶段。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可忽视小语教学之“小”。
一、符合儿童认知水平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6——12岁的学生,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们的心智发展水平、认识规律和成人的不一样。课堂上,我们不能以为自己感动,学生就一定会感动。我们的审美情趣、能力和学生有重大差异。蹲下来看学生,就是认真地观察了解儿童的世界,努力在打通儿童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上动脑筋。要仔细琢磨学生,换位思考。要想想儿童会怎样读这个文本。沈大安老师指出:好的教学贵在深入浅出,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教材《尊严》时,她创设了图片加音乐的情境引领学生感受“逃难”时的凄苦,并且在图片的展示中,让学生去体会“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等重点词语的意境,从中感受哈默的与众不同之处和那可贵的尊严。在多种感官的调动下,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学生们摘到了最甜的“葡萄”。
二、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能指望——一口吃成胖子。有些内容需要有时间去消化它。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背出来并不难,但比较透彻地理解这两名话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上就让学生对这首诗的认识达到跟教师一样的水平。阅读需要感情,但这种感情只是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升。显然,能力、态度、情感的培养是不能靠“灌输”来完成的。一定要组织大量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充分的实践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各种能力。正所谓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力、态度、情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超之过急,它需要遵循教学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充分尊重信任学生
海德格尔所说,教师的任务是“让学”——“他得学会让他们学”。
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信任学生,还要尊重学生,这样才能被学生认可,从而形成一种互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如果这个说法能够成立,那么小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语言和文字,重要打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定位要低,并不排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在学语文基础的过程中渗透文章,文学和文化的因素。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把握好文化认知和情体悟的“度”,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感受中外文化,从中汲取营养,而不是将成人视角所锁定的文化内涵强加给孩子。
例如《小交通员》一文中的“虚掩”,学生回答是“门没有关的意思”,这说明学生懂得了,这时就不要再“画蛇添足”,非要说成是“没有上闩”。试想一下,现代社会中的孩子有多少能知道“闩”是何物?
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评价体机制的不健全,教师们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因而忽视了对语言的训练,甚至“穿靴戴帽”,把语文课上成考前突击课,忽视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远离文本,流于形式。这种“应试教育”教育下的语文课,过分强调了教学环节的整齐划一,学生在考试时必须制造出一个同样的答案来符合所谓的“参考答案”,这就抹杀了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的特点。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的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 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语文教学应做的全部工作。
综上所述,小学语言姓“小”,就是要求我们老师要俯下身子,蹲下来,站在儿童的立场、儿童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认识问题。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地去理解他们,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让学生们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尊重信任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目标阐释中多次出现“初步”、“尝试”、“简单”的字样,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我们从这些“初步”、“尝试”、“简单”的字样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姓“小”,是启蒙教育,是打基礎的阶段。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可忽视小语教学之“小”。
一、符合儿童认知水平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6——12岁的学生,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们的心智发展水平、认识规律和成人的不一样。课堂上,我们不能以为自己感动,学生就一定会感动。我们的审美情趣、能力和学生有重大差异。蹲下来看学生,就是认真地观察了解儿童的世界,努力在打通儿童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上动脑筋。要仔细琢磨学生,换位思考。要想想儿童会怎样读这个文本。沈大安老师指出:好的教学贵在深入浅出,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教材《尊严》时,她创设了图片加音乐的情境引领学生感受“逃难”时的凄苦,并且在图片的展示中,让学生去体会“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等重点词语的意境,从中感受哈默的与众不同之处和那可贵的尊严。在多种感官的调动下,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学生们摘到了最甜的“葡萄”。
二、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能指望——一口吃成胖子。有些内容需要有时间去消化它。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背出来并不难,但比较透彻地理解这两名话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上就让学生对这首诗的认识达到跟教师一样的水平。阅读需要感情,但这种感情只是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升。显然,能力、态度、情感的培养是不能靠“灌输”来完成的。一定要组织大量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充分的实践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各种能力。正所谓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力、态度、情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超之过急,它需要遵循教学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充分尊重信任学生
海德格尔所说,教师的任务是“让学”——“他得学会让他们学”。
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信任学生,还要尊重学生,这样才能被学生认可,从而形成一种互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如果这个说法能够成立,那么小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语言和文字,重要打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定位要低,并不排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在学语文基础的过程中渗透文章,文学和文化的因素。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把握好文化认知和情体悟的“度”,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感受中外文化,从中汲取营养,而不是将成人视角所锁定的文化内涵强加给孩子。
例如《小交通员》一文中的“虚掩”,学生回答是“门没有关的意思”,这说明学生懂得了,这时就不要再“画蛇添足”,非要说成是“没有上闩”。试想一下,现代社会中的孩子有多少能知道“闩”是何物?
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评价体机制的不健全,教师们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因而忽视了对语言的训练,甚至“穿靴戴帽”,把语文课上成考前突击课,忽视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远离文本,流于形式。这种“应试教育”教育下的语文课,过分强调了教学环节的整齐划一,学生在考试时必须制造出一个同样的答案来符合所谓的“参考答案”,这就抹杀了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的特点。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的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 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语文教学应做的全部工作。
综上所述,小学语言姓“小”,就是要求我们老师要俯下身子,蹲下来,站在儿童的立场、儿童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认识问题。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地去理解他们,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让学生们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