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学的常规地理教学资源匮乏,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较城市中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在很多农村中学都已经配置了多媒体教室,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学校应加强对教师课件制作和多媒体运用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除此以外,地理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因此,地理教学不应该脱离生活。校外课程资源具有种类多、贴近生活实际等特点,将地理生活与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生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地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充分利用课程标准、教材、地图册、练习册这些最根本的课程资源
教科书上的专栏、活动建议,与教材配套的地图册、练习册、课程标准等,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而许多老师热衷于从网络上去找资料,却将学生身边的材料置之不理。比如有些老师在讲“GPS与GIS技术集成”时会花很多时间去讲手机中的GPRS技术、私家车上的GPS系统等,应该说这些都是很好的案例,但其实教材里就有一个形象的“运钞车监控系统”专栏,许多老师根本没有意识到。
二、充分利用地理实验和实物资源
高二地理上册从整体上来看主要是自然地理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学科科学属性的主要依据。必要的地理实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有设计实验的内容。实践经验是很宝贵的资源,只有亲手做了,才能有所体验,而录像、课件之类的东西只能起辅助作用。但许多老师认为这些实验准备起来麻烦,实验现象也不一定明显,不做也能想象得出来,因此对地理实验视而不见。有时个别老师做一些小实验还会遭到许多老师的反对,认为是浪费时间。还有些老师在上课时只让学生看电脑图片或动画,而现成的岩矿标本却不带。地理模型和实物如岩石、矿物标本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用手摸一摸岩石,认真观察一下矿物,是电脑图片或动画等所不能替代的。
三、充分利用农村乡土环境资源
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更接近大自然,有自己特色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比如有些老师在讲“城市地域结构”和“商业区位条件”时,会花大量时间去分析城市市区复杂的地域结构和繁荣的商业。其实很多农村学生对城市市区的环境很不熟悉,甚至都还去过市区,即使看了图片和视频资料,也没有生活的体验。相反,如果就以自己所在的村镇为例,从镇中心往郊区依次是商业土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这种简单的城市地域结构更形象地表达了同心圆结构,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就能更容易理解。再对比城市市区的地域结构分布图,就可以对比出大城市、小城镇在城市地域结构上的异同点。
四、充分利用学生研究课题资源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必须在高中三年内完成规定学分的研究课题。有些地理教育同行在地理课堂中设置了地理导读的项目,让学生在课外搜集一些地理奇闻趣事,然后在课前三分钟进行展示,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刚开始效果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时间长了流于形式,而且也没有新鲜感。如果教师能了解到学生都完成过哪些课题,把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课题筛选出来,在相应的课堂内容让课题成员上来展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五、充分利用隐性课程资源
隐性的课程资源如教师的个人修养与魅力、课堂中可动态生成的资源、师生的经验资源等是最容易被遗漏的,不容易充分利用。如有位老师在上“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时这样导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物资流通和信息交通日益频繁,但由于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通讯、贸易等都是交流的方式,这种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是实现人、货物位移的主要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样的新课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吗?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说说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感受呢?师生的经验资源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资源,而我们的许多老师在上课时就教材讲教材,不能充分挖掘师生的经验资源,不能将教材内容与师生活生生的生活经验相整合,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一个教师在现时不善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不善于从网络上获取教学资源,无疑是落后于时代的。例如在讲人口的合理容量时有老师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讨论影响环境容量的因素时,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环境的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很好理解,但人类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和环境的人口容量成反相关,许多学生理解不了,而教材上也没有特别有说服力的资料。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网络查找数据,,把材料呈现给学生,提出同样多的粮食为什么养活的美国人数最少,学生自然就会明白是因为美国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高。
从农村中学校情出发,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探寻适应农村高中普通学校地理教学的可行方法,农村普通中学的地理教学质量完全可以上一个新台阶。
一、充分利用课程标准、教材、地图册、练习册这些最根本的课程资源
教科书上的专栏、活动建议,与教材配套的地图册、练习册、课程标准等,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而许多老师热衷于从网络上去找资料,却将学生身边的材料置之不理。比如有些老师在讲“GPS与GIS技术集成”时会花很多时间去讲手机中的GPRS技术、私家车上的GPS系统等,应该说这些都是很好的案例,但其实教材里就有一个形象的“运钞车监控系统”专栏,许多老师根本没有意识到。
二、充分利用地理实验和实物资源
高二地理上册从整体上来看主要是自然地理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学科科学属性的主要依据。必要的地理实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有设计实验的内容。实践经验是很宝贵的资源,只有亲手做了,才能有所体验,而录像、课件之类的东西只能起辅助作用。但许多老师认为这些实验准备起来麻烦,实验现象也不一定明显,不做也能想象得出来,因此对地理实验视而不见。有时个别老师做一些小实验还会遭到许多老师的反对,认为是浪费时间。还有些老师在上课时只让学生看电脑图片或动画,而现成的岩矿标本却不带。地理模型和实物如岩石、矿物标本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用手摸一摸岩石,认真观察一下矿物,是电脑图片或动画等所不能替代的。
三、充分利用农村乡土环境资源
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更接近大自然,有自己特色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比如有些老师在讲“城市地域结构”和“商业区位条件”时,会花大量时间去分析城市市区复杂的地域结构和繁荣的商业。其实很多农村学生对城市市区的环境很不熟悉,甚至都还去过市区,即使看了图片和视频资料,也没有生活的体验。相反,如果就以自己所在的村镇为例,从镇中心往郊区依次是商业土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这种简单的城市地域结构更形象地表达了同心圆结构,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就能更容易理解。再对比城市市区的地域结构分布图,就可以对比出大城市、小城镇在城市地域结构上的异同点。
四、充分利用学生研究课题资源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必须在高中三年内完成规定学分的研究课题。有些地理教育同行在地理课堂中设置了地理导读的项目,让学生在课外搜集一些地理奇闻趣事,然后在课前三分钟进行展示,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刚开始效果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时间长了流于形式,而且也没有新鲜感。如果教师能了解到学生都完成过哪些课题,把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课题筛选出来,在相应的课堂内容让课题成员上来展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五、充分利用隐性课程资源
隐性的课程资源如教师的个人修养与魅力、课堂中可动态生成的资源、师生的经验资源等是最容易被遗漏的,不容易充分利用。如有位老师在上“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时这样导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物资流通和信息交通日益频繁,但由于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通讯、贸易等都是交流的方式,这种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是实现人、货物位移的主要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样的新课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吗?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说说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感受呢?师生的经验资源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资源,而我们的许多老师在上课时就教材讲教材,不能充分挖掘师生的经验资源,不能将教材内容与师生活生生的生活经验相整合,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一个教师在现时不善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不善于从网络上获取教学资源,无疑是落后于时代的。例如在讲人口的合理容量时有老师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讨论影响环境容量的因素时,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环境的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很好理解,但人类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和环境的人口容量成反相关,许多学生理解不了,而教材上也没有特别有说服力的资料。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网络查找数据,,把材料呈现给学生,提出同样多的粮食为什么养活的美国人数最少,学生自然就会明白是因为美国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高。
从农村中学校情出发,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探寻适应农村高中普通学校地理教学的可行方法,农村普通中学的地理教学质量完全可以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