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信的即时性、可移动性、传播的高效性,使其成为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在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模式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特点,构建新媒体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体系,总结出微信平台对于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开展的积极促进,探索出新媒体环境下有效推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新媒体;微信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48-02
在新媒体技术和产品不断发展更新并快速广泛被人们使用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交流方式、思想和思维方式已经被极大地改变。微信作为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代表性产品,其兴起和快速发展正好覆盖了现阶段年龄层次的研究生,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展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实效的研究,对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特点
研究生作为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其培养重心在于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人文情怀和素养,这体现在高校对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推行和效果上。而要研究活动效果,首先要研究其特点,因为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下的特点不尽相同,也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传统媒体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特点。在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等传统媒体平台下,研究生开展科技文化活动主要形式有学术论坛、学术报告、经验交流分享会、文体类活动等,这些活动是实体的,线下的、面对面的。活动的效果进行整理加工后再通过传统媒体传播,影响其他人,保证一定的覆盖面,缺乏生动性和丰富性,同时有滞后性。因此,传统媒体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具有活动前常规性、活动中实体性、活动后滞后性的特点。
(二)新媒体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特点。在QQ、博客、微博、微信以及基于数字、网络技术开发的各种社交类软件、app等新媒体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增加了线上反馈和及时互动,例如话题讨论、投票抢票、网络调查问卷、网上交流等。活动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吸睛效果立竿见影,更方便收集材料和总结提高。因此,新媒体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特点是广泛性、丰富性、高效性。
二、研究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意义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微信给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提供便利,也让开展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实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活动量增加,质量提升。从坚守传统媒体下的学术论坛、学术报告、经验交流分享会、文体类活动的主要形式到增加线上话题讨论、投票抢票、网络调查问卷等的反馈和及时互动,丰富了形式,增加了数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用更贴近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方式开展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二)宣传力度大,效果明显。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多了科研训练,少了很多可自由支配课余时间,这是由培养方式决定的,这导致使很多研究生因科研任务繁重等缘由少去或者不去关注科技文化活动的宣传,微信缩短了研究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距离感,大门不出也能进行活动的参与和交流,见效特别快,因而备受研究生群体欢迎。
(三)潜移默化培养人文素养。研究生将更多的视野投在科研方面而缺少对人文素养的关注,这在理工科类院校此尤为突出。而微信平台上的一句暖心的话、一首有情景的诗,能让人文情怀的培养润物细无声的潜入研究生学习生活中,而且就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所以在手机等移动设备几乎全员覆盖的今天,基于移动设备为主开发的微信公众平台,就成为研究生培养和管理者最有利的培养研究生科技创新和人文情怀的工具和方法。
三、构建立体式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体系
为更好地研究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实效性,我们提出了立体式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体系,组织框架如下图所示:
在体系中,我们将科技文化活动结合到与研究生相关的学、行、看、知、玩各个方面,注重研究生在视觉、听觉、感觉等个人感官上的感受,全方位、立体式的让研究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培养科研创新精神提高文化素养;融入其他内容载体,方便实效研究对比分析,也可更好获取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实效数据。通过整合资源,汇聚研究生骨干团队力量,发挥导师、专业教师、院友,甚至企业的作用形成合力,构建立体式微信平台和多角度版块体系,锻炼研究生交流能力、设计能力、写作能力、摄影水平等能力,过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氛围营造、活动实践,提高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度,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培养研究生人文情怀,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
四、五维度评价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实效性
为了更好把握分析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体系的实效性、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达到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和人文素质的预期目标,以便改进和指导后期工作,我们以受众度、丰富度、反馈度、影响度和提升度五维度为评价标准进行研究。在我们的研究样本中,样本研究生人数规模约为800人,活跃研究生人数规模在500人左右,研究时间长度为一年,所有科技文化活动数据均来自微信公众号平台后台,借此分析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实效。
受众度:评价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一年时间内我们微信平台的关注量增长了近一倍,还覆盖了其他学院和学校的学生、老师、家长等,总量超过了需要面向的学生人数规模。
丰富度:评价活动形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积极配合,微信平台开辟了视频、图文、通知、随想、趣玩等活动形式,拓展信息平台,以此传播科技、创新、文化内容,不断丰富研究生学习生活,广受研究生欢迎。
反馈度:评价推送内容点击量和活动积极性。微信平台推送科技类活动54篇,文化类活动249篇,最高点击量分别是230和741,数据的变化情况显示,研究生对微信平台的被动式灌输到主动式接受,参与科技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也逐步提高,这也是能继续推行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研究的主要依据。
影响度:评价活动覆盖面。活动通过平台推送,占校级微精选收录次数的20%,影响力排名一直位于全校200+多媒体平台前10%,微信平台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成为研究对象群体经常关注的平台。
提升度:评价该平台后期发展的实效。从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年龄结构、时间分配特点、手机使用情况、学术分享交流需求上来说,微信是开展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最好的选择方式,我们更倾向于通过微信平台来提升活动的实际效果。
五、结语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微信平台下的科技文化活动满足了研究生群体的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提高需求,越来越受研究生和研究者青睐,其变化的快速性也给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只有不断更新和拓展平台功能,深入挖掘活动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才能最大化实现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实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项目编号:YJSKT201501014
项目名称: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研究生管理工作研究课题《新媒体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实效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继颖,孙立军,许静波.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5.
[2]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3]程志奎,杨璐.提升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关键词: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新媒体;微信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48-02
在新媒体技术和产品不断发展更新并快速广泛被人们使用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交流方式、思想和思维方式已经被极大地改变。微信作为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代表性产品,其兴起和快速发展正好覆盖了现阶段年龄层次的研究生,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展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实效的研究,对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特点
研究生作为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其培养重心在于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人文情怀和素养,这体现在高校对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推行和效果上。而要研究活动效果,首先要研究其特点,因为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下的特点不尽相同,也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传统媒体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特点。在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等传统媒体平台下,研究生开展科技文化活动主要形式有学术论坛、学术报告、经验交流分享会、文体类活动等,这些活动是实体的,线下的、面对面的。活动的效果进行整理加工后再通过传统媒体传播,影响其他人,保证一定的覆盖面,缺乏生动性和丰富性,同时有滞后性。因此,传统媒体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具有活动前常规性、活动中实体性、活动后滞后性的特点。
(二)新媒体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特点。在QQ、博客、微博、微信以及基于数字、网络技术开发的各种社交类软件、app等新媒体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增加了线上反馈和及时互动,例如话题讨论、投票抢票、网络调查问卷、网上交流等。活动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吸睛效果立竿见影,更方便收集材料和总结提高。因此,新媒体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特点是广泛性、丰富性、高效性。
二、研究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意义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微信给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提供便利,也让开展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实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活动量增加,质量提升。从坚守传统媒体下的学术论坛、学术报告、经验交流分享会、文体类活动的主要形式到增加线上话题讨论、投票抢票、网络调查问卷等的反馈和及时互动,丰富了形式,增加了数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用更贴近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方式开展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二)宣传力度大,效果明显。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多了科研训练,少了很多可自由支配课余时间,这是由培养方式决定的,这导致使很多研究生因科研任务繁重等缘由少去或者不去关注科技文化活动的宣传,微信缩短了研究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距离感,大门不出也能进行活动的参与和交流,见效特别快,因而备受研究生群体欢迎。
(三)潜移默化培养人文素养。研究生将更多的视野投在科研方面而缺少对人文素养的关注,这在理工科类院校此尤为突出。而微信平台上的一句暖心的话、一首有情景的诗,能让人文情怀的培养润物细无声的潜入研究生学习生活中,而且就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所以在手机等移动设备几乎全员覆盖的今天,基于移动设备为主开发的微信公众平台,就成为研究生培养和管理者最有利的培养研究生科技创新和人文情怀的工具和方法。
三、构建立体式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体系
为更好地研究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实效性,我们提出了立体式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体系,组织框架如下图所示:
在体系中,我们将科技文化活动结合到与研究生相关的学、行、看、知、玩各个方面,注重研究生在视觉、听觉、感觉等个人感官上的感受,全方位、立体式的让研究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培养科研创新精神提高文化素养;融入其他内容载体,方便实效研究对比分析,也可更好获取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实效数据。通过整合资源,汇聚研究生骨干团队力量,发挥导师、专业教师、院友,甚至企业的作用形成合力,构建立体式微信平台和多角度版块体系,锻炼研究生交流能力、设计能力、写作能力、摄影水平等能力,过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氛围营造、活动实践,提高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度,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培养研究生人文情怀,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
四、五维度评价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实效性
为了更好把握分析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体系的实效性、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达到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和人文素质的预期目标,以便改进和指导后期工作,我们以受众度、丰富度、反馈度、影响度和提升度五维度为评价标准进行研究。在我们的研究样本中,样本研究生人数规模约为800人,活跃研究生人数规模在500人左右,研究时间长度为一年,所有科技文化活动数据均来自微信公众号平台后台,借此分析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实效。
受众度:评价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一年时间内我们微信平台的关注量增长了近一倍,还覆盖了其他学院和学校的学生、老师、家长等,总量超过了需要面向的学生人数规模。
丰富度:评价活动形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积极配合,微信平台开辟了视频、图文、通知、随想、趣玩等活动形式,拓展信息平台,以此传播科技、创新、文化内容,不断丰富研究生学习生活,广受研究生欢迎。
反馈度:评价推送内容点击量和活动积极性。微信平台推送科技类活动54篇,文化类活动249篇,最高点击量分别是230和741,数据的变化情况显示,研究生对微信平台的被动式灌输到主动式接受,参与科技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也逐步提高,这也是能继续推行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研究的主要依据。
影响度:评价活动覆盖面。活动通过平台推送,占校级微精选收录次数的20%,影响力排名一直位于全校200+多媒体平台前10%,微信平台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成为研究对象群体经常关注的平台。
提升度:评价该平台后期发展的实效。从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年龄结构、时间分配特点、手机使用情况、学术分享交流需求上来说,微信是开展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最好的选择方式,我们更倾向于通过微信平台来提升活动的实际效果。
五、结语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微信平台下的科技文化活动满足了研究生群体的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提高需求,越来越受研究生和研究者青睐,其变化的快速性也给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只有不断更新和拓展平台功能,深入挖掘活动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才能最大化实现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实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项目编号:YJSKT201501014
项目名称: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研究生管理工作研究课题《新媒体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实效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继颖,孙立军,许静波.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5.
[2]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3]程志奎,杨璐.提升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