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史前人类骨骼的生物力学特征

来源 :人类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华南地区史前时期人类在行为活动上的历时性变化,希望在此基础上认识该地区史前人类文化行为模式和生业方式变迁问题.应用骨骼生物力学方法,对顶蛳山遗址、鲤鱼墩遗址、冲塘遗址、江边遗址及何村遗址古人类肢骨的相关骨骼生物力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和生业方式下进行了更多人群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史前时期在距今8000-4000年的时期内,不同考古学文化人群在活动方式上较为相似.虽然多数华南史前时期人群之间在骨骼的抗压和抗拉伸力以及抗扭转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他们都表现出较高的活动性,均未显示出低水平行为活动的现象.这些人群在诸多骨骼生物力学特征上与己知的狩猎—采集型人群的最为相似,与农业定居型人群的差异显著.本文认为上述华南史前时期人群在行为活动上更接近狩猎-采集型.
其他文献
本文对41例慢性氯丁二烯中毒性肝病(CCTH)进行临床分析,并与慢性迁延型(CPH)、慢性活动型肝炎(CAH)及对照组比较,其结论如下:CCTH的特点为有密切作业史;肝大伴质度改变,但肝功能多正常;常伴有明显的神衰、脱发及指甲变色;蛋白电泳可见白蛋白增高,β和α球蛋白明显减少;HBV标志阴性;脱离作业后多可在1-3个月恢复。而CPH及CAH多有严重的无力及消化道症状,常伴有黄疸及肝功能的异常;蛋白
Strong rainfall events originated from the northeast (NE) and southwest (SW) directions of the plain area of Beijing City (BJP) over 8 recent warm seasons (May
北京延庆军都山墓地是东周时期玉皇庙文化的代表性墓地.对墓地出土125例个体颅骨创伤的观察表明,军都山男性颅骨创伤的发生率为13.3%,均为生前钝器伤;女性和未成年个体则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