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上蔡之行,距今快30年了。那是我很难忘的一次采访。此后多年,我结下了浓浓的“上蔡情结”;上蔡人也把我这个普通的记者,当成了真正的朋友。
事情还得从那次毁灭性的灾难说起。
公元1975年8月,一场特大暴雨,导致豫南几个水库接连垮坝,数条河流顷刻溃堤,洪水恶浪铺天盖地,村村镇镇房倒屋塌,洪水过后尸体遍野。据统计,在那场特大洪水中,仅驻马店地区就死亡和失踪两万多人,倒房325万间,各种经济损失达35亿元。灾难之重,骇人听闻!
洪水无情人有情。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灾区群众,拨给3.7亿多元支持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但是,驻马店地委和一些县委中的某些负责人,竟目无党纪国法,趁机侵占救灾专款、救灾物资和国家财政收入,用于大搞楼堂馆所、计划外工程、请客送礼和吃喝玩乐。共侵占挪用1.6亿多元,相当于全地区3年财政收入的1.2倍。为此,中共中央公开通报了这一严重违法乱纪事件。原地委书记苏华等6人被开除党籍,并交司法机关依法惩办。1978年9月8日,《河南日报》在一版头题位置用通栏大标题刊登了中共中央的通报,下面用通栏大题转发了《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的社论。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的文件精神,河南日报编委会连夜作出决定,立即派袁漪同志和我奔赴驻马店采访。袁漪负责采写遂平县的“八里长街”,我负责采写上蔡县的“书记院”,任务具体而明确。我怀揣中共中央文件,在火车上认真阅读其中对上蔡县“书记院”的批评:“上蔡县委盖了六套高标准独门独户的‘书记院’,每套要用1.4万多元。每个大院还盖有一个带花墙的鸡窝,每个鸡窝的费用相当于当地四个灾民的建房补助款。”我想象着灾民的困苦、想象着“书记院”的豪华,搜索着我平日积累的词汇,酝酿着尽可能犀利的文笔,构想着一篇淋漓痛快的批评文章。说实话,我当时是怀着极大的义愤踏上征途的!
来到上蔡县,我要求先到受灾严重的村镇看看,县委派吉普车陪我在乡下跑了将近一天;回到县城,我仔细参观了他们新盖的“书记院”;晚上,我召开座谈会,由他们给我介绍几年前的洪水灾情、几年来的救灾实情、营造“书记院”的前后经过以及对这一错误的检查认识。此后,我又查阅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并接连召开了几个群众座谈会。
现场的察看,县委的介绍,群众的座谈,使我突然变得冷静了。——就是说,我一直澎湃激荡的心潮和大义大愤的情绪,慢慢回归到了理性思考的轨道上。
我在采访本上梳理出了这样几条思路:
一、当部分群众还住在低矮、简陋、潮湿、阴暗的庵棚之中时,县委就着手盖独门独户的“书记院”,实在是忘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的根本宗旨,因而中共中央对他们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
二、由于该县较穷,建国后县委领导的生活住房一直未予解决,几位主要领导长期租用民房居住;实事求是讲,他们这次营造的“书记院”标准并不算太高,每平方米住房造价仅80元;所用经费,不是直接挪用了灾民的救灾款物,而是申请上级拨给的;每个院落的鸡窝,修建费平均64元,是“相当于”四个灾民的建房补助费,而不是动用了四个灾民的建房补助款。我认为,他们的错误只是在不适当的时间做了不适当的事情。
三、在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特别是在3年前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县委领导成员中的多数同志出生入死,不惧危险,和广大群众有着同甘苦、共患难的战斗历史和深厚感情。这些,应该充分肯定。
四、盖“书记院”的错误发生后,县委一班人不推、不遮、不捂、不盖,而是利用花了8万元学费“买”来的这份反面教材,召开全县千余名群众参加的大会,公开检讨,征求批评,其态度是积极主动的。这也应予充分肯定。
有鉴于此,我决定:虽然这次采访批评性稿件我有“尚方宝剑”,但决不能贪图痛快、决不能故作渲染,一定要尊重客观实际,坚持实事求是,一定要对客观的历史负责,要对自己的良心负责。
根据我的既定思路,夜里我草拟出了一篇《众目所睽的“书记院”——来自上蔡县的报告》,次日一早交县委审定。他们立即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集体审读我的稿件。会议很快便结束了。那位负责同志把稿件还给我的时候,双手颤抖着,很激动地说:“你是揣着中央文件来的。我们原来想,你的笔头怎么写我们都没有意见。我们撅着屁股挨打都活该。真没想到你会写出这么客观的稿件。还替我们说了不少好话。我代表县委全体成员深深感谢你的真诚!”
稍事沉吟,他又说:“1958年过后,地委曾有人批评上蔡县瞒报产量,新华社一位记者特意赶来采写批评稿件。他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我们不是瞒产,而是由于层层搞浮夸而导致严重缺粮,再不采取措施,就有饿死人的危险。他掌握大量数据之后,立即写出一份内参,亲自跑到地委和省委,冒着被戴‘右倾’帽子的风险,大胆反映实情。由于他的奔波,上蔡县获得了几十万斤救命粮,群众都把那位记者当成了救命恩人……那位记者和你,我们上蔡人都不会忘记!”
听了这段话,我顿感震惊:实事求是,是记者的工作之魂啊!
在以后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我一直暗暗地以新华社那位为上蔡县写内参的记者为榜样,时时思考着自己手中笔杆子的分量,同时也思考着社会上各种各样“风”的影响。不管是逆风还是顺风、不管是弱风还是劲风,笔杆子都能直书不谬,是记者最庄严的道德和使命,当然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要努力做到这一点,既需要魄力和胆量,更需要对事实做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对是非做冷静的分析和判断。
我自己警告自己:无论什么时候,记者都要防止用激动的情绪取代理性的思考!
事情还得从那次毁灭性的灾难说起。
公元1975年8月,一场特大暴雨,导致豫南几个水库接连垮坝,数条河流顷刻溃堤,洪水恶浪铺天盖地,村村镇镇房倒屋塌,洪水过后尸体遍野。据统计,在那场特大洪水中,仅驻马店地区就死亡和失踪两万多人,倒房325万间,各种经济损失达35亿元。灾难之重,骇人听闻!
洪水无情人有情。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灾区群众,拨给3.7亿多元支持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但是,驻马店地委和一些县委中的某些负责人,竟目无党纪国法,趁机侵占救灾专款、救灾物资和国家财政收入,用于大搞楼堂馆所、计划外工程、请客送礼和吃喝玩乐。共侵占挪用1.6亿多元,相当于全地区3年财政收入的1.2倍。为此,中共中央公开通报了这一严重违法乱纪事件。原地委书记苏华等6人被开除党籍,并交司法机关依法惩办。1978年9月8日,《河南日报》在一版头题位置用通栏大标题刊登了中共中央的通报,下面用通栏大题转发了《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的社论。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的文件精神,河南日报编委会连夜作出决定,立即派袁漪同志和我奔赴驻马店采访。袁漪负责采写遂平县的“八里长街”,我负责采写上蔡县的“书记院”,任务具体而明确。我怀揣中共中央文件,在火车上认真阅读其中对上蔡县“书记院”的批评:“上蔡县委盖了六套高标准独门独户的‘书记院’,每套要用1.4万多元。每个大院还盖有一个带花墙的鸡窝,每个鸡窝的费用相当于当地四个灾民的建房补助款。”我想象着灾民的困苦、想象着“书记院”的豪华,搜索着我平日积累的词汇,酝酿着尽可能犀利的文笔,构想着一篇淋漓痛快的批评文章。说实话,我当时是怀着极大的义愤踏上征途的!
来到上蔡县,我要求先到受灾严重的村镇看看,县委派吉普车陪我在乡下跑了将近一天;回到县城,我仔细参观了他们新盖的“书记院”;晚上,我召开座谈会,由他们给我介绍几年前的洪水灾情、几年来的救灾实情、营造“书记院”的前后经过以及对这一错误的检查认识。此后,我又查阅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并接连召开了几个群众座谈会。
现场的察看,县委的介绍,群众的座谈,使我突然变得冷静了。——就是说,我一直澎湃激荡的心潮和大义大愤的情绪,慢慢回归到了理性思考的轨道上。
我在采访本上梳理出了这样几条思路:
一、当部分群众还住在低矮、简陋、潮湿、阴暗的庵棚之中时,县委就着手盖独门独户的“书记院”,实在是忘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的根本宗旨,因而中共中央对他们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
二、由于该县较穷,建国后县委领导的生活住房一直未予解决,几位主要领导长期租用民房居住;实事求是讲,他们这次营造的“书记院”标准并不算太高,每平方米住房造价仅80元;所用经费,不是直接挪用了灾民的救灾款物,而是申请上级拨给的;每个院落的鸡窝,修建费平均64元,是“相当于”四个灾民的建房补助费,而不是动用了四个灾民的建房补助款。我认为,他们的错误只是在不适当的时间做了不适当的事情。
三、在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特别是在3年前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县委领导成员中的多数同志出生入死,不惧危险,和广大群众有着同甘苦、共患难的战斗历史和深厚感情。这些,应该充分肯定。
四、盖“书记院”的错误发生后,县委一班人不推、不遮、不捂、不盖,而是利用花了8万元学费“买”来的这份反面教材,召开全县千余名群众参加的大会,公开检讨,征求批评,其态度是积极主动的。这也应予充分肯定。
有鉴于此,我决定:虽然这次采访批评性稿件我有“尚方宝剑”,但决不能贪图痛快、决不能故作渲染,一定要尊重客观实际,坚持实事求是,一定要对客观的历史负责,要对自己的良心负责。
根据我的既定思路,夜里我草拟出了一篇《众目所睽的“书记院”——来自上蔡县的报告》,次日一早交县委审定。他们立即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集体审读我的稿件。会议很快便结束了。那位负责同志把稿件还给我的时候,双手颤抖着,很激动地说:“你是揣着中央文件来的。我们原来想,你的笔头怎么写我们都没有意见。我们撅着屁股挨打都活该。真没想到你会写出这么客观的稿件。还替我们说了不少好话。我代表县委全体成员深深感谢你的真诚!”
稍事沉吟,他又说:“1958年过后,地委曾有人批评上蔡县瞒报产量,新华社一位记者特意赶来采写批评稿件。他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我们不是瞒产,而是由于层层搞浮夸而导致严重缺粮,再不采取措施,就有饿死人的危险。他掌握大量数据之后,立即写出一份内参,亲自跑到地委和省委,冒着被戴‘右倾’帽子的风险,大胆反映实情。由于他的奔波,上蔡县获得了几十万斤救命粮,群众都把那位记者当成了救命恩人……那位记者和你,我们上蔡人都不会忘记!”
听了这段话,我顿感震惊:实事求是,是记者的工作之魂啊!
在以后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我一直暗暗地以新华社那位为上蔡县写内参的记者为榜样,时时思考着自己手中笔杆子的分量,同时也思考着社会上各种各样“风”的影响。不管是逆风还是顺风、不管是弱风还是劲风,笔杆子都能直书不谬,是记者最庄严的道德和使命,当然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要努力做到这一点,既需要魄力和胆量,更需要对事实做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对是非做冷静的分析和判断。
我自己警告自己:无论什么时候,记者都要防止用激动的情绪取代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