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正确的认识也就是理论或者真理是实践的向导。榜样教育的理论渊源引领榜样教育的实践活动,从马克思关于榜样教育的理论、榜样教育对需求层次理论的借鉴、榜样教育对社会学习理论的借鉴三个方面对榜样教育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榜样教育;理论;渊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89-02
榜样教育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的过程,只有做好将有价值的社会意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意识的内化过程和将受教育者的内在思维转化为外显的实践行动外化过程,才能做好榜样教育。内化和外化都是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所以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是对榜样教育的理论指导,那么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就是榜样教育吸收借鉴的营养精华。提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不仅需要有正确、稳定的理论为指导,还需要不断汲取不同学科的相关理论来丰富和完善榜样教育的体系。
一、马克思关于榜样教育的理论
(一)人的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历史性的理论,是榜样教育的前提。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受现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的人,因此,它反映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和差异性,人的现实本质的差异又决定了人的多样性和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们表现出的特征是不同的;与此同时,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的不同,人们被分为不同的阶级或阶层,这就出现了人的差异性和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马克思认为人的差异样性和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马克思关于人的差异性的论述为榜样教育奠定了基础,说明了为什么会存在榜样以及榜样教育。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理论,是榜样教育的核心。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必然会受到人所处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与先进的社会精英相比,人民群众的能力没有他们高,知识水平没有他们高,道德意识没有他们高,自我觉悟没有他们高,但是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向先进社会精英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缩小差距。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述为榜样教育奠定了基础,说明了缩小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差异的途径是什么。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论是榜样教育的最终目的。自由发展是从主动性上谈人的发展,是指人们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全面发展是从广泛性上谈人的发展,它是与片面性发展相对而言的,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2]。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发展状态存在不自由、不全面的发展。即人们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天赋而自觉自愿地挖掘自己的不同能力。或许是外界的影响迫使人们做出这样的选择。虽然这样可以使人们的某种才能得到一定的发挥,却因为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而失去内在动力。这也强调了榜样教育在选取榜样开发学习者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有針对性,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为榜样教育提供内在动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榜样教育就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挖掘和培养人的不同能力,逐步从主动性和广泛性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为榜样教育奠定了基础,说明了榜样教育的价值。
二、榜样教育对需求层次理论的借鉴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关于动机的经典理论之一。动机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人们行为的动力。需要是个体行为的积极性源泉,是个体行为的内部必要条件,在进行大学榜样教育的过程中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是教育者践行榜样的动力。榜样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主体是人,所以如何在榜样教育中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启人的自觉性,激发人的再创性,掌握人们行为的动力,改善现有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是榜样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也是难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某一角度阐释了人行为的动机,无疑对解决榜样教育中的动机问题有借鉴价值。
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的,主要内容是将人类各式各样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呈阶梯状,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人的不断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开始关注高层次的需求,直到实现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在榜样教育过程中,需求层次理论有以下几点借鉴之处:
(一)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需求层次选树榜样
由于受教育者的个人经历、教育经历、家庭背景、个人所处的环境不相同,不同受教育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就马斯洛所言的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个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也不一样,甚至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设立的同一时期的目标也是不同的。所以榜样教育的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背景、不同阶段、不同环境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受教育者当时感兴趣的榜样进行教育,才能使榜样的精神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才能为外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如若相反,榜样教育则会夭折于起步的摇篮之中。
(二)需求层次越高,激励时间越久,激励效果越好
需求层次的提高说明受教育者本身的综合素质已经提升,在综合素质提高的前提之下,越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受教育者的成就感就会越浓重,高层次需求的激励效果也会越好。在受教育者相对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教育者要在尊重受教育者低级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开发受教育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处于大学阶段的受教育者由于可塑性非常强,在此阶段若能给予大学生高层次需求的正确引导,对大学生个人而言是终身受益的。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自身条件,让受教育者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而不断了解自己的高级需要。例如在榜样教育的过程中,在满足大学生归属需要基础上,积极引导大学生发展自己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满足大学生现阶段的自我实现的基础上,设定下一阶段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目标。 (三)拒绝高大全,榜样选树人性化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3]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因此我们要颠覆传统榜样教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无私奉献、不畏牺牲,把追求个人利益和践行道德对立起来的弊端。在进行榜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自私和无私都有健康和不健康的一面,不一定自私就是不健康的,无私就是健康的。相反,自私有时更符合人性,是健康的,无私反而背离了人的本意,是不健康的。例如我们熟知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主人公在暴风雪天气的草原上为了保护生产队的羊群,不幸牺牲,成为了后人传唱的榜样。用年轻的生命保护了生产队的羊群,这种精神是伟大的,但是与年轻生命的价值相比,两只羊的价值显得明显單薄。除此之外,雷锋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是雷锋也是当时走在时代前端的年轻人,所以才有了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年代留下了宝贵的照片资料。在那个年代雷锋戴手表,骑摩托,是一个年轻人正常的追求和需求,我们在宣扬雷锋精神的时候没有必要把这些过滤掉。保持雷锋多面的精神面貌,反而更容易拉近英雄人物和普通受教育者的距离,让受教育者切身体会到我的自私和想法英雄人物也有。21世纪的今天,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我们在进行榜样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利益原则,尊重合理的个人需要,创造条件满足合理的个人需要,以此来激发人们自觉践行榜样精神的动力。
三、榜样教育对社会学习理论的借鉴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含义
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代表人物为美国行为主义学家阿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是个体通过与环境中的其他个体或群体(如榜样)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各种行为,也就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学习。是探讨个人的认知、环境与行为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其中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的,但谁也不是行为改变的决定因素。
从上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观察学习是人们在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的过程中学习,是一种间接经验的学习。观察学习产生的行为,既有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也有危害社会的行为。如何有效利用观察学习理论倡导有益于社会的行为,降低危害社会的行为是当今学者提高榜样教育时效性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具体环节
社会学习理论分为四个环节,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中,学习者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在此阶段榜样和学习者的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4]。结合大学生榜样教育,这个过程是说什么样的榜样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注意。通常情况下,比较简单、容易模仿,和大学生有相似性的年龄、背景、经历、兴趣爱好等的榜样或比较热门、权威的榜样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注意。
保持过程是学习者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中了解的行为[4]148。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保持效果,大学生不仅要把注意到榜样的行为也包括榜样的信息通过合适自己的方式保存到自己的脑海里;二是保持时间,如果对榜样只是一时兴起效仿,而没有沉淀为大学生自己的个人品德素质,这样的榜样效仿意义不大,保持时间越长,榜样的力量越无穷。
复制过程,也叫动作再现过程,学习者复制从榜样情境中所观察到的行为[4]148。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在把榜样信息转化为个体行为的同时或之后,结合自我反省、信息反馈,不断精练自己榜样效仿的行为。
动机过程,学习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4]148。大学生不会效仿所有的榜样,这就需要通过强化手段来激励大学生有价值的行为,这一过程又叫作强化过程。有直接强化(又叫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因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因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而自我奖励受到强化)三种形式。简单而言就是榜样精神受到外界社会环境的激励进而激励大学生的行为。
从某个角度而言,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体现了榜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榜样教育也是学习者对榜样的观察学习过程。社会学习理论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了怎么学习榜样,学习什么样的榜样,在充实了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提高了榜样教育的理论深度。
参考文献:
[1]杨婷.榜样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39.
[2]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9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2.
[4]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7.
关键词:榜样教育;理论;渊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89-02
榜样教育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的过程,只有做好将有价值的社会意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意识的内化过程和将受教育者的内在思维转化为外显的实践行动外化过程,才能做好榜样教育。内化和外化都是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所以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是对榜样教育的理论指导,那么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就是榜样教育吸收借鉴的营养精华。提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不仅需要有正确、稳定的理论为指导,还需要不断汲取不同学科的相关理论来丰富和完善榜样教育的体系。
一、马克思关于榜样教育的理论
(一)人的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历史性的理论,是榜样教育的前提。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受现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的人,因此,它反映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和差异性,人的现实本质的差异又决定了人的多样性和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们表现出的特征是不同的;与此同时,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的不同,人们被分为不同的阶级或阶层,这就出现了人的差异性和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马克思认为人的差异样性和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马克思关于人的差异性的论述为榜样教育奠定了基础,说明了为什么会存在榜样以及榜样教育。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理论,是榜样教育的核心。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必然会受到人所处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与先进的社会精英相比,人民群众的能力没有他们高,知识水平没有他们高,道德意识没有他们高,自我觉悟没有他们高,但是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向先进社会精英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缩小差距。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述为榜样教育奠定了基础,说明了缩小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差异的途径是什么。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论是榜样教育的最终目的。自由发展是从主动性上谈人的发展,是指人们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全面发展是从广泛性上谈人的发展,它是与片面性发展相对而言的,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2]。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发展状态存在不自由、不全面的发展。即人们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天赋而自觉自愿地挖掘自己的不同能力。或许是外界的影响迫使人们做出这样的选择。虽然这样可以使人们的某种才能得到一定的发挥,却因为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而失去内在动力。这也强调了榜样教育在选取榜样开发学习者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有針对性,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为榜样教育提供内在动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榜样教育就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挖掘和培养人的不同能力,逐步从主动性和广泛性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为榜样教育奠定了基础,说明了榜样教育的价值。
二、榜样教育对需求层次理论的借鉴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关于动机的经典理论之一。动机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人们行为的动力。需要是个体行为的积极性源泉,是个体行为的内部必要条件,在进行大学榜样教育的过程中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是教育者践行榜样的动力。榜样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主体是人,所以如何在榜样教育中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启人的自觉性,激发人的再创性,掌握人们行为的动力,改善现有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是榜样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也是难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某一角度阐释了人行为的动机,无疑对解决榜样教育中的动机问题有借鉴价值。
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的,主要内容是将人类各式各样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呈阶梯状,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人的不断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开始关注高层次的需求,直到实现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在榜样教育过程中,需求层次理论有以下几点借鉴之处:
(一)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需求层次选树榜样
由于受教育者的个人经历、教育经历、家庭背景、个人所处的环境不相同,不同受教育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就马斯洛所言的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个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也不一样,甚至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设立的同一时期的目标也是不同的。所以榜样教育的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背景、不同阶段、不同环境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受教育者当时感兴趣的榜样进行教育,才能使榜样的精神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才能为外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如若相反,榜样教育则会夭折于起步的摇篮之中。
(二)需求层次越高,激励时间越久,激励效果越好
需求层次的提高说明受教育者本身的综合素质已经提升,在综合素质提高的前提之下,越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受教育者的成就感就会越浓重,高层次需求的激励效果也会越好。在受教育者相对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教育者要在尊重受教育者低级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开发受教育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处于大学阶段的受教育者由于可塑性非常强,在此阶段若能给予大学生高层次需求的正确引导,对大学生个人而言是终身受益的。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自身条件,让受教育者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而不断了解自己的高级需要。例如在榜样教育的过程中,在满足大学生归属需要基础上,积极引导大学生发展自己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满足大学生现阶段的自我实现的基础上,设定下一阶段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目标。 (三)拒绝高大全,榜样选树人性化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3]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因此我们要颠覆传统榜样教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无私奉献、不畏牺牲,把追求个人利益和践行道德对立起来的弊端。在进行榜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自私和无私都有健康和不健康的一面,不一定自私就是不健康的,无私就是健康的。相反,自私有时更符合人性,是健康的,无私反而背离了人的本意,是不健康的。例如我们熟知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主人公在暴风雪天气的草原上为了保护生产队的羊群,不幸牺牲,成为了后人传唱的榜样。用年轻的生命保护了生产队的羊群,这种精神是伟大的,但是与年轻生命的价值相比,两只羊的价值显得明显單薄。除此之外,雷锋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是雷锋也是当时走在时代前端的年轻人,所以才有了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年代留下了宝贵的照片资料。在那个年代雷锋戴手表,骑摩托,是一个年轻人正常的追求和需求,我们在宣扬雷锋精神的时候没有必要把这些过滤掉。保持雷锋多面的精神面貌,反而更容易拉近英雄人物和普通受教育者的距离,让受教育者切身体会到我的自私和想法英雄人物也有。21世纪的今天,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我们在进行榜样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利益原则,尊重合理的个人需要,创造条件满足合理的个人需要,以此来激发人们自觉践行榜样精神的动力。
三、榜样教育对社会学习理论的借鉴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含义
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代表人物为美国行为主义学家阿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是个体通过与环境中的其他个体或群体(如榜样)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各种行为,也就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学习。是探讨个人的认知、环境与行为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其中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的,但谁也不是行为改变的决定因素。
从上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观察学习是人们在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的过程中学习,是一种间接经验的学习。观察学习产生的行为,既有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也有危害社会的行为。如何有效利用观察学习理论倡导有益于社会的行为,降低危害社会的行为是当今学者提高榜样教育时效性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具体环节
社会学习理论分为四个环节,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中,学习者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在此阶段榜样和学习者的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4]。结合大学生榜样教育,这个过程是说什么样的榜样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注意。通常情况下,比较简单、容易模仿,和大学生有相似性的年龄、背景、经历、兴趣爱好等的榜样或比较热门、权威的榜样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注意。
保持过程是学习者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中了解的行为[4]148。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保持效果,大学生不仅要把注意到榜样的行为也包括榜样的信息通过合适自己的方式保存到自己的脑海里;二是保持时间,如果对榜样只是一时兴起效仿,而没有沉淀为大学生自己的个人品德素质,这样的榜样效仿意义不大,保持时间越长,榜样的力量越无穷。
复制过程,也叫动作再现过程,学习者复制从榜样情境中所观察到的行为[4]148。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在把榜样信息转化为个体行为的同时或之后,结合自我反省、信息反馈,不断精练自己榜样效仿的行为。
动机过程,学习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4]148。大学生不会效仿所有的榜样,这就需要通过强化手段来激励大学生有价值的行为,这一过程又叫作强化过程。有直接强化(又叫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因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因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而自我奖励受到强化)三种形式。简单而言就是榜样精神受到外界社会环境的激励进而激励大学生的行为。
从某个角度而言,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体现了榜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榜样教育也是学习者对榜样的观察学习过程。社会学习理论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了怎么学习榜样,学习什么样的榜样,在充实了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提高了榜样教育的理论深度。
参考文献:
[1]杨婷.榜样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39.
[2]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9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2.
[4]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