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异性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缺乏异性交往的心理准备和经验技巧,难免会产生一些异性交往行为偏差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摆在教师、家长、社会面前十分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 异性交往 不当行为 不良情绪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54
首先,研究发现,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具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进取意识,激发学生的愉悦情绪,激化并强化良好行为。其次,青春期男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交往中也可以形成一种互补效应,即男生女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各自的发展更加充分,更加完善,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一般来讲,既有同性朋友又有异性朋友的中学生,往往性格比较开朗,为人诚恳热情,乐于帮助同学,自制力也比较强;而那些只在同性同学中交朋友的人,往往缺乏健全的情感体验,不具备与异性沟通的社交能力,社交范围和生活圈子也比较狭小,人格发展不甚完善。再次,中学生异性交往不仅有助于当前的心理发展,而且对于成年以后应对各种婚恋和家庭问题也有深远的影响。
一、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困扰
1.异性同学之间单独交往过密,容易超越友谊的界线而过早萌发出对异性的情爱——早恋。早恋具有朦胧性、冲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早恋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感情更为细腻、敏感,恋爱往往会造成她们情绪大起大落,注意力难以集中,成绩下降,进而陷入负面的心境不能自拔。而且中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并不成熟,易冲动且情感不稳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并没有真正定型,缺乏应对感情挫折的能力,因此中学生之间的恋情很容易破裂,感情一旦破裂,会对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造成极大冲击,导致严重的失落感和不正常心态,对早恋者的心理产生持久的消极影响,甚至给成年的爱情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因此,异性交往偏差对于心智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其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2.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暗中思恋异性同学,虽只是在内心朝思暮想并不敢过多表露、接触,但表面上却做出排斥异性、拒不接纳的姿态,唯恐遭家长、老师斥责和同学的嘲讽、冷遇。这种内心向往、外表抵触的矛盾心理使这些同学容易产生自卑、孤僻、冷漠等不良情感体验,或为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这种心理状态对青少年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3.个别学生从内心深处就对异性没有好感,不愿意与异性同学交往。这种情况大多由于他们以往的生活经历造成了对异性同学的偏见。例如有的女生亲身经历过异性给自己造成的创伤;有的同学经历过父母感情破裂给自己造成的伤害;有的同学因父母的不良嗜好、恶劣品行给家庭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等等,都可能使这些同学厌恶甚至仇视异性,回避或拒绝与异性的接触与交流。显而易见,这种异常心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二、教育学生走出异性交往窘境的方法
(一)为学生积极营造异性正常交往的宽松环境
在中学生异性交往的认识上,教师和家长还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中学生还不懂事,不成熟,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与异性交往会很容易发展为早恋,很容易犯错;如何处理与异性关系不需要別人指导,到时自然会等等。由于教师、家长观念保守,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充满偏见,青少年在这方面上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为此,教师、家长一定要转变青春期异性交往的观念,对学生或孩子异性交往给予一定尊重和理解,积极营造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宽松环境,让他们放下正常交往的顾虑、包袱,鼓励、指导中学生自然、顺畅地进行异性交往,克服异性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
(二)多方面培养学生健康的交往心理
要让学生认识到和异性交往是为了增加对异性的了解,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倾诉自己和倾听对方的困惑,促进双方的心理健康;性成熟带来的对性的好奇和探究,是引发中学生异性交往过密的重要心理,因此要对中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如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强性教育,打破性的神秘性。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白他们恋爱的背后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所能承担的。对异性交往过密的学生要进行循循善诱,结合他们的情况,指出正确处理目前情况的建议,供他们参考;对存在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帮他们更新观念,主动交往,使他们认识到对异性产生渴慕是正常的心理、生理现象,过分压抑对身心发展极其不利。学生具备了这些健康的交往心理,交往时自然会落落大方。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进行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同学关系也不会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不自然,异性交往的心理障碍和异性交往过密的问题自然就会减轻或慢慢克服。
(三)组织学生集体交往,广泛交往
中学生希望了解异性却又缺乏与异性交往的正规途径,因此学校、班级、教师要为学生积极搭建集体交往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创造异性交往的机会,扩大交往范围。通过集体交往,帮助学生扩大交往范围,利于学生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如有的同学颜值很高俨然一副小明星的样子,但交往中会发现他华而不实,有的同学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失之偏颇,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善、丰富。
(四)引导学生把握好异性交往的原则
学生进行交往时,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自然”和“适度”的原则。所谓自然,即在异性交往中,言谈举止、情感流露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造作,做到“自然”“大方”。所谓适度,就是异性交往行为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在正常范围内进行交往。
异性间自然交往的步履常能描绘出纯洁友谊的轨迹,中学生只要真诚待人,坦然大方地与异性同学交往,把握住异性交往的尺度,以相互尊重为本,以相互谅解为容,以相互帮助为谊,就会带着芬芳、浪漫的朝气并肩走向通向成功的征途。
参考文献
[1]王超良.对“中学生异性交往过密”现象的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4(3):26-28.
【关键词】中学生 异性交往 不当行为 不良情绪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54
首先,研究发现,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具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进取意识,激发学生的愉悦情绪,激化并强化良好行为。其次,青春期男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交往中也可以形成一种互补效应,即男生女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各自的发展更加充分,更加完善,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一般来讲,既有同性朋友又有异性朋友的中学生,往往性格比较开朗,为人诚恳热情,乐于帮助同学,自制力也比较强;而那些只在同性同学中交朋友的人,往往缺乏健全的情感体验,不具备与异性沟通的社交能力,社交范围和生活圈子也比较狭小,人格发展不甚完善。再次,中学生异性交往不仅有助于当前的心理发展,而且对于成年以后应对各种婚恋和家庭问题也有深远的影响。
一、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困扰
1.异性同学之间单独交往过密,容易超越友谊的界线而过早萌发出对异性的情爱——早恋。早恋具有朦胧性、冲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早恋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感情更为细腻、敏感,恋爱往往会造成她们情绪大起大落,注意力难以集中,成绩下降,进而陷入负面的心境不能自拔。而且中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并不成熟,易冲动且情感不稳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并没有真正定型,缺乏应对感情挫折的能力,因此中学生之间的恋情很容易破裂,感情一旦破裂,会对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造成极大冲击,导致严重的失落感和不正常心态,对早恋者的心理产生持久的消极影响,甚至给成年的爱情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因此,异性交往偏差对于心智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其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2.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暗中思恋异性同学,虽只是在内心朝思暮想并不敢过多表露、接触,但表面上却做出排斥异性、拒不接纳的姿态,唯恐遭家长、老师斥责和同学的嘲讽、冷遇。这种内心向往、外表抵触的矛盾心理使这些同学容易产生自卑、孤僻、冷漠等不良情感体验,或为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这种心理状态对青少年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3.个别学生从内心深处就对异性没有好感,不愿意与异性同学交往。这种情况大多由于他们以往的生活经历造成了对异性同学的偏见。例如有的女生亲身经历过异性给自己造成的创伤;有的同学经历过父母感情破裂给自己造成的伤害;有的同学因父母的不良嗜好、恶劣品行给家庭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等等,都可能使这些同学厌恶甚至仇视异性,回避或拒绝与异性的接触与交流。显而易见,这种异常心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二、教育学生走出异性交往窘境的方法
(一)为学生积极营造异性正常交往的宽松环境
在中学生异性交往的认识上,教师和家长还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中学生还不懂事,不成熟,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与异性交往会很容易发展为早恋,很容易犯错;如何处理与异性关系不需要別人指导,到时自然会等等。由于教师、家长观念保守,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充满偏见,青少年在这方面上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为此,教师、家长一定要转变青春期异性交往的观念,对学生或孩子异性交往给予一定尊重和理解,积极营造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宽松环境,让他们放下正常交往的顾虑、包袱,鼓励、指导中学生自然、顺畅地进行异性交往,克服异性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
(二)多方面培养学生健康的交往心理
要让学生认识到和异性交往是为了增加对异性的了解,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倾诉自己和倾听对方的困惑,促进双方的心理健康;性成熟带来的对性的好奇和探究,是引发中学生异性交往过密的重要心理,因此要对中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如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强性教育,打破性的神秘性。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白他们恋爱的背后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所能承担的。对异性交往过密的学生要进行循循善诱,结合他们的情况,指出正确处理目前情况的建议,供他们参考;对存在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帮他们更新观念,主动交往,使他们认识到对异性产生渴慕是正常的心理、生理现象,过分压抑对身心发展极其不利。学生具备了这些健康的交往心理,交往时自然会落落大方。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进行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同学关系也不会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不自然,异性交往的心理障碍和异性交往过密的问题自然就会减轻或慢慢克服。
(三)组织学生集体交往,广泛交往
中学生希望了解异性却又缺乏与异性交往的正规途径,因此学校、班级、教师要为学生积极搭建集体交往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创造异性交往的机会,扩大交往范围。通过集体交往,帮助学生扩大交往范围,利于学生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如有的同学颜值很高俨然一副小明星的样子,但交往中会发现他华而不实,有的同学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失之偏颇,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善、丰富。
(四)引导学生把握好异性交往的原则
学生进行交往时,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自然”和“适度”的原则。所谓自然,即在异性交往中,言谈举止、情感流露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造作,做到“自然”“大方”。所谓适度,就是异性交往行为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在正常范围内进行交往。
异性间自然交往的步履常能描绘出纯洁友谊的轨迹,中学生只要真诚待人,坦然大方地与异性同学交往,把握住异性交往的尺度,以相互尊重为本,以相互谅解为容,以相互帮助为谊,就会带着芬芳、浪漫的朝气并肩走向通向成功的征途。
参考文献
[1]王超良.对“中学生异性交往过密”现象的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4(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