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着重点一定要在“读”上面,而且这并不是说只要把课本上的文章多读几遍,课外阅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阅读这一篇文章中的文字和词句,更是在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课堂上的阅读是由教师引导,主要任务是认识基本的汉字以及修辞手法,所赏析的内容都是有着强烈的情感色彩的,而在课外阅读时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多种多样的文章类型。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词句理解;阅读兴趣;人物情感;小组交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126
在语文教学中传授学生识字的技能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任务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完成,但是语文教师却不是随便一个人就更够胜任的,这是因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除了教学生识字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解析一篇文章,通过阅读一篇文章就能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隱含内容是什么。笔者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个人的学习经验在本文中提出了几条关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建议,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一、重视重点词句理解
对于一篇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首先整篇文章先进行通读一遍这是必不可少的,读过一遍之后会对整篇文章的大致意思有一个概念,在课堂上教师进行讲解的时候都是先将整篇课文以段落为单位然后按照不同的内容阶段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对每一个部分进行概括,之后再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教师也并不是对于每一句都进行分析,而是寻找每一个段落中意义比较重要的词句展开分析,往往这一句就是这一整个自然段最为出彩的地方或者是能够表明这一段主题的词句。
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一篇课文时,这是一篇七言律诗,主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时的艰难险阻,想要练习学生对于重点字词的把握,学习古诗题材的文章比较适合,引文诗的字数都比较少,所以诗人为了更好地表达效果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会仔细斟酌每一个字,比如本文中的“只等闲”,一个“只”字就把前面万水千山的困难重重带过,让读者感受到红军将士们在长征途中的决心和不怕困难的毅力。在平常的阅读中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反复阅读揣摩然后分析出整篇文章的意义,但是在考试中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而且也有其它题目需要学生均衡分配考试时间,在做阅读理解的题目时就需要学生能够快速找到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这样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快速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找到题目中所问问题的答案。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知识是一个人能够继续前进的动力源泉,不停的进行阅读就是在给自己的人生进行充电,在现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家长和教师让学生读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这就会让学生将读书理解成了一个家长和教师给自己布置的一个任务,就像是完成一套试卷一样,学生就无法体会到阅读真正的乐趣,只是机械的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完成一篇阅读理解而已,这样的形势下,学生即使学会了如何用技巧进行阅读分析,也体会不到阅读真正的意义所在。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一篇课文时,这篇文章主要描写的是作者小时候的一个朋友闰土在田地里看瓜然后遇到一只偷吃西瓜的猹,然后闰土灵活的用手中的钢叉去扎这个猹的故事,这是一篇叙事型的文章,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为了让学生有一个阅读目标可以先问学生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学生进行回答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顺便说一下自己是从哪里看出闰土的这一性格特征,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果是自己想要描写一个朋友会怎样进行描写。
三、注重体会人物情感
文章写作有许多种题材,有的文章写山水、有的文章写建筑、还有的文章写人物,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足够多的文学素养能够赏析寄情于物的文章,但是每一个学生小的时候都比较喜欢听别人讲故事,所以学生对于叙事型的文章可能会更加有兴趣也更加容易理解,教师在进行这类文章的讲述时可以建议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代入文章中营造的情景中,用心体会文章中的人物在当时的情境中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以及情感。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课文时,这篇课文中主要的描写内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拖住敌人的追击掩护大部队进行撤退,有五位战士将敌人引入了没有退路的狼牙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明知道自己一旦这么做了就绝对没有生还的可能了,但是还是毫不犹豫的这么做了,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想一下如果当时遇到这样的情景,一边是家国大义一边是自己的生命,学生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种将自己代入到文章当时的所描绘的情境中的方法是最能够让学生真实的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
四、小组交流阅读体会
正所谓有一千个阅读的读者就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这就是说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在一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我们都听说过对于语文题目大部分都是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的,只不过是看哪一个答案更加合理,更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并且在考试中所给出的答案也都是参考答案,在批改的时候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给分,当然那些通过拼音写字或者是给某一个字标注拼音之类的题目除外,所以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理解到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角度。
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一篇课文时,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描写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上的资源有限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找到第二个可供人类居住“地球”来呼吁大家保护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给学生划定一个范围让学生经过组内讨论分析某一个或几个自然段的内容,各自发表自己在这部分内容中读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许有的学生会注意到资源有限然后感觉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让大家节约使用这些资源,也或许会有的学生会从另一个方面理解觉得我们应该加强探索发现其它可以代替的资源。
总而言之,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是一件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它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有足够多的经验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及时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更加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足够认真,能够按照教师的建议进行阅读训练,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字里行间的细节问题并且抓住文章的重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自己进行写作的时候知道如何运用技巧引发与读者的共鸣。
参考文献
[1]余玲艳,代建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7(08)
[2]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词句理解;阅读兴趣;人物情感;小组交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126
在语文教学中传授学生识字的技能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任务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完成,但是语文教师却不是随便一个人就更够胜任的,这是因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除了教学生识字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解析一篇文章,通过阅读一篇文章就能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隱含内容是什么。笔者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个人的学习经验在本文中提出了几条关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建议,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一、重视重点词句理解
对于一篇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首先整篇文章先进行通读一遍这是必不可少的,读过一遍之后会对整篇文章的大致意思有一个概念,在课堂上教师进行讲解的时候都是先将整篇课文以段落为单位然后按照不同的内容阶段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对每一个部分进行概括,之后再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教师也并不是对于每一句都进行分析,而是寻找每一个段落中意义比较重要的词句展开分析,往往这一句就是这一整个自然段最为出彩的地方或者是能够表明这一段主题的词句。
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一篇课文时,这是一篇七言律诗,主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时的艰难险阻,想要练习学生对于重点字词的把握,学习古诗题材的文章比较适合,引文诗的字数都比较少,所以诗人为了更好地表达效果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会仔细斟酌每一个字,比如本文中的“只等闲”,一个“只”字就把前面万水千山的困难重重带过,让读者感受到红军将士们在长征途中的决心和不怕困难的毅力。在平常的阅读中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反复阅读揣摩然后分析出整篇文章的意义,但是在考试中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而且也有其它题目需要学生均衡分配考试时间,在做阅读理解的题目时就需要学生能够快速找到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这样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快速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找到题目中所问问题的答案。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知识是一个人能够继续前进的动力源泉,不停的进行阅读就是在给自己的人生进行充电,在现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家长和教师让学生读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这就会让学生将读书理解成了一个家长和教师给自己布置的一个任务,就像是完成一套试卷一样,学生就无法体会到阅读真正的乐趣,只是机械的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完成一篇阅读理解而已,这样的形势下,学生即使学会了如何用技巧进行阅读分析,也体会不到阅读真正的意义所在。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一篇课文时,这篇文章主要描写的是作者小时候的一个朋友闰土在田地里看瓜然后遇到一只偷吃西瓜的猹,然后闰土灵活的用手中的钢叉去扎这个猹的故事,这是一篇叙事型的文章,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为了让学生有一个阅读目标可以先问学生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学生进行回答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顺便说一下自己是从哪里看出闰土的这一性格特征,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果是自己想要描写一个朋友会怎样进行描写。
三、注重体会人物情感
文章写作有许多种题材,有的文章写山水、有的文章写建筑、还有的文章写人物,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足够多的文学素养能够赏析寄情于物的文章,但是每一个学生小的时候都比较喜欢听别人讲故事,所以学生对于叙事型的文章可能会更加有兴趣也更加容易理解,教师在进行这类文章的讲述时可以建议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代入文章中营造的情景中,用心体会文章中的人物在当时的情境中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以及情感。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课文时,这篇课文中主要的描写内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拖住敌人的追击掩护大部队进行撤退,有五位战士将敌人引入了没有退路的狼牙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明知道自己一旦这么做了就绝对没有生还的可能了,但是还是毫不犹豫的这么做了,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想一下如果当时遇到这样的情景,一边是家国大义一边是自己的生命,学生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种将自己代入到文章当时的所描绘的情境中的方法是最能够让学生真实的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
四、小组交流阅读体会
正所谓有一千个阅读的读者就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这就是说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在一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我们都听说过对于语文题目大部分都是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的,只不过是看哪一个答案更加合理,更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并且在考试中所给出的答案也都是参考答案,在批改的时候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给分,当然那些通过拼音写字或者是给某一个字标注拼音之类的题目除外,所以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理解到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角度。
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一篇课文时,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描写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上的资源有限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找到第二个可供人类居住“地球”来呼吁大家保护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给学生划定一个范围让学生经过组内讨论分析某一个或几个自然段的内容,各自发表自己在这部分内容中读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许有的学生会注意到资源有限然后感觉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让大家节约使用这些资源,也或许会有的学生会从另一个方面理解觉得我们应该加强探索发现其它可以代替的资源。
总而言之,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是一件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它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有足够多的经验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及时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更加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足够认真,能够按照教师的建议进行阅读训练,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字里行间的细节问题并且抓住文章的重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自己进行写作的时候知道如何运用技巧引发与读者的共鸣。
参考文献
[1]余玲艳,代建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7(08)
[2]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