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越剧电影与沪港两地电影交流 兼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戏曲银幕化改编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meng611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曲电影是世界电影史上极为独特的电影类型之一,而越剧电影又是戏曲电影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国电影的有机组成部分。"十七年"时期的越剧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无法取代的特殊意义。在越剧电影代表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出现之前,戏曲片还停留在对舞台的记录上,没有完全脱离舞台。直到它的出现,戏曲电影才开始突破舞台的限制,从戏曲纪录片向戏曲电影发展。作为第一部在香港发行的新中国越剧电影,为沪港两地电影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了粤剧戏曲片的创作热潮和黄梅调电影的诞生。本文试图将历史与文化和电影分析研究相结合,从多元角度勾勒出一部伟大电影的史学脉络和艺术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在各建筑行业中建立了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等三项制度为中心的建设管理体制,从以前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这一旧
本文用电阻测定法测量了蛋清、蛋黄以及全蛋混合液的共晶点温度,通过对蛋清、蛋黄,以及全蛋的多次冻干实验,分析了三种蛋粉的冻干曲线,探索了对鸡蛋粉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