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既可以努力消除应试教学的痕迹,帮助学生走好地理知识学习的起步阶段,又能把地理知识和社会生活、人文焦点有效融合起来,在激趣培智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
[关键词]初中地理 激趣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126
“过去教科书是课程学习的全部生活,如今社会生活则是课程学习的教科书。”它揭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开放性教学的现象实质。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无论在激发兴趣、促进智力还是在培养能力等方面,不仅符合学生发展的根本需要,而且是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以乡土地理为抓手,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
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多元的乡土地理元素,只是学生不闻不问、不懂不知和熟视无睹而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链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注重对周围的人、物、景进行多留心和勤观察,逐步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勤学好思的良好习惯与学习能力。比如,教学《季风气候》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校园内国旗飘动的方向,接着启发提问:“这种飘动在一年四季中是否同一个方向呢?”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组观察和辨识,并借助计算机、查阅文本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进而获得相关结论——所谓季风气候,就是在一年中由于盛行不同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诸如此类的乡土知识和地理现象是不胜枚举的,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引导有方,就能不断地丰富课程内容,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通过学用结合逐步亲近地理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以生活情境为支撑,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生成能力
“社会天地,丰富多彩;善于学习,有效创新。”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善于在生活环境、文本情境和活泼心境中,对地理知识、现象和学习活动进行感受与体验,从中获得学习思维的有效迁移和实践创新。如教学《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时,某位教师特意创设了如下生活情境:暑假期间,有一位巴西游客来我国游山玩水。他先在首都北京旅游时遭遇一场大雨,于是买了一把雨伞。接着乘机去了西北的新疆地区游玩,在这里他被边疆的辽阔和特有的风土人情所吸引,逗留半个月的时间里一直没有用到雨伞,干脆把之扔掉。然后乘机去了南国广东游玩时,又遭遇了大雨天气。巴西游客非常懊悔:“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怎么这样倒霉呢?”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分组讨论,终于弄懂了并非他“倒霉”,而是由于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原因,由此增强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情趣。
三、以时事融合为手段,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初中生的地理知识少之又少,教师如果采取“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封闭教学模式,他们对于许多地理知识中蕴藏着的道理则是难以有效地理解、消化和把握的。与此相应的是,教师若能与社会生活中的可观可触可感之事有机结合起来,则能在寓教于乐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生态问题》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汶川大地震的画面——历经了8.0级的强烈地震,整个汶川地区在瞬间内江河移位,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生死永别,满目疮痍,废墟一片……面对着眼前的这一切,学生受到了更加强烈的心灵地震。“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过较强地震呢?地震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有没有人为性的生态问题呢?”在如此情景和心境下,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有的阅读文本,有的查阅资料,有的相互交流……他们很快地投入到学习和讨论之中,课堂自学效果不言而喻。
四、以生活作业为促进,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在传统课程活动中,每课教学结束后,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内容从教材中选择一些题目帮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和消化。长此以往,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情趣和能力素养难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活动中,教师可联系现实生活设计一些富有弹性的综合性作业,既可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能在手脑联动中培养学生解析问题和学用结合的能力。如在教学《太阳正午高度》时,教师可设计如下自选作业:①正午12时是太阳在每天所达到的最高程度,从常理来推理,此时是否为每天的最高热度?可进行实际测量。如果不是,原因是什么呢?②从北京去乌鲁木齐乘坐飞机的时间是3.5个小时,而返航时间则需3个小时,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以“超市”形式的自选作业设计,既可满足不同层面的学生需要,又能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生活化地理教学是一项与时俱进的艺术实践课题。它既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初学能力,又能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还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教学相长。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关键词]初中地理 激趣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126
“过去教科书是课程学习的全部生活,如今社会生活则是课程学习的教科书。”它揭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开放性教学的现象实质。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无论在激发兴趣、促进智力还是在培养能力等方面,不仅符合学生发展的根本需要,而且是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以乡土地理为抓手,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
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多元的乡土地理元素,只是学生不闻不问、不懂不知和熟视无睹而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链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注重对周围的人、物、景进行多留心和勤观察,逐步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勤学好思的良好习惯与学习能力。比如,教学《季风气候》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校园内国旗飘动的方向,接着启发提问:“这种飘动在一年四季中是否同一个方向呢?”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组观察和辨识,并借助计算机、查阅文本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进而获得相关结论——所谓季风气候,就是在一年中由于盛行不同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诸如此类的乡土知识和地理现象是不胜枚举的,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引导有方,就能不断地丰富课程内容,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通过学用结合逐步亲近地理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以生活情境为支撑,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生成能力
“社会天地,丰富多彩;善于学习,有效创新。”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善于在生活环境、文本情境和活泼心境中,对地理知识、现象和学习活动进行感受与体验,从中获得学习思维的有效迁移和实践创新。如教学《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时,某位教师特意创设了如下生活情境:暑假期间,有一位巴西游客来我国游山玩水。他先在首都北京旅游时遭遇一场大雨,于是买了一把雨伞。接着乘机去了西北的新疆地区游玩,在这里他被边疆的辽阔和特有的风土人情所吸引,逗留半个月的时间里一直没有用到雨伞,干脆把之扔掉。然后乘机去了南国广东游玩时,又遭遇了大雨天气。巴西游客非常懊悔:“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怎么这样倒霉呢?”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分组讨论,终于弄懂了并非他“倒霉”,而是由于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原因,由此增强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情趣。
三、以时事融合为手段,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初中生的地理知识少之又少,教师如果采取“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封闭教学模式,他们对于许多地理知识中蕴藏着的道理则是难以有效地理解、消化和把握的。与此相应的是,教师若能与社会生活中的可观可触可感之事有机结合起来,则能在寓教于乐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生态问题》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汶川大地震的画面——历经了8.0级的强烈地震,整个汶川地区在瞬间内江河移位,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生死永别,满目疮痍,废墟一片……面对着眼前的这一切,学生受到了更加强烈的心灵地震。“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过较强地震呢?地震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有没有人为性的生态问题呢?”在如此情景和心境下,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有的阅读文本,有的查阅资料,有的相互交流……他们很快地投入到学习和讨论之中,课堂自学效果不言而喻。
四、以生活作业为促进,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在传统课程活动中,每课教学结束后,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内容从教材中选择一些题目帮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和消化。长此以往,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情趣和能力素养难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活动中,教师可联系现实生活设计一些富有弹性的综合性作业,既可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能在手脑联动中培养学生解析问题和学用结合的能力。如在教学《太阳正午高度》时,教师可设计如下自选作业:①正午12时是太阳在每天所达到的最高程度,从常理来推理,此时是否为每天的最高热度?可进行实际测量。如果不是,原因是什么呢?②从北京去乌鲁木齐乘坐飞机的时间是3.5个小时,而返航时间则需3个小时,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以“超市”形式的自选作业设计,既可满足不同层面的学生需要,又能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生活化地理教学是一项与时俱进的艺术实践课题。它既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初学能力,又能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还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教学相长。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