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现代学徒制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广泛应用对高校实现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提出更高的目标。本文主要分析辽宁省在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辽宁省高校与企业间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辽宁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目前,辽宁省高校进行学徒制教学已经初显成效。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仍旧采用了传统的模式,这对于加深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强学徒制背景下的辽宁省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研究对于推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进而推动辽宁省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辽宁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分析
虽然辽宁省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部分专业在专业设置以及课程选择等方面已经引入了学徒制模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校企之间的合作还不完善,这导致了高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很多层面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由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属于不同的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其所追求的社会效应和社会价值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高校进行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目前高校企业与单位之间的对话机制建设还不健全,导致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深入合作严重不足,在校企合作时由于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分歧,容易使校企合作呈现出前期热,后期冷的局面,这对于实现高校的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极为不利。
2.辽宁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这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成功率更高,合作的频率更高,可以更快的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产教融合融合程度也比较高。但是,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学徒制推定会遇到重重阻力,产教融合受诸多因素影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校企合作的现象十分少见。这一方面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高校培养的人才没有适合的企业进行合作,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短视,没有认识到进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3.目前,校企之间的合作比较松散,产教融合的程度比较低。在我国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大多是一些企业和高校之间独立进行的,国家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标准和政策,这就导致了校企合作多是自发性的,校企合作的整体规划比较少。除此之外,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方面还没有形成校企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导致了校企合作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这对于实现辽宁省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也是校企合作存在很大的变动性。
二、学徒制背景下加强辽宁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通过对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学徒制背景下,辽宁省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还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并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为了推动辽宁省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本文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起辽宁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机制是推动辽宁省高校与企业实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基础。因此,在学徒制背景下辽宁省政府和主管教育部门应该根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校企合作中取得的经验,建立起完善的辽宁省校企合作机制。确定学校与企业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在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时,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依存。使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双方签订的人才培养协议进行,企业按照人才培养协议安排学生就业。除此之外,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企业与高校的利益关系。政府要采取制定合理的合作制度确保辽宁省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2.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在学徒制背景下,辽宁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就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不断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拓宽合作领域,实现高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密切配合,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区域,政府应该主动帮助企业与高校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搭桥牵线,并逐渐的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这样一方面可以推动经济落后地区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校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广阔的资金来源,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互惠互利。
3.校企共通开发优质课程,实现教师一体化培养。在学徒制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辽宁省传统的高等院校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势必需要进行改革。由于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需要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在彼此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决定课程的设置。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虽然理论课程教学不能够被废弃,但是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为此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学生实训基地。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师资建设方面,要通过“一体化”教师培养来改变高职院校教师的初始学术性倾向,提高教师的实践与职业技能培养的能力。
三、结语
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要求的不断调整,在将学徒制移入高校教育的基础上,创新企业与高等院校之间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对于解决传统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方面可以改革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另一方面为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2]王琳.论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影响[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23).
[3]贺伟,李艳文.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统整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08).
[4]谢宏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现代学徒制发展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3).
(作者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辽宁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目前,辽宁省高校进行学徒制教学已经初显成效。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仍旧采用了传统的模式,这对于加深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强学徒制背景下的辽宁省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研究对于推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进而推动辽宁省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辽宁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分析
虽然辽宁省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部分专业在专业设置以及课程选择等方面已经引入了学徒制模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校企之间的合作还不完善,这导致了高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很多层面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由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属于不同的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其所追求的社会效应和社会价值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高校进行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目前高校企业与单位之间的对话机制建设还不健全,导致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深入合作严重不足,在校企合作时由于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分歧,容易使校企合作呈现出前期热,后期冷的局面,这对于实现高校的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极为不利。
2.辽宁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这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成功率更高,合作的频率更高,可以更快的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产教融合融合程度也比较高。但是,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学徒制推定会遇到重重阻力,产教融合受诸多因素影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校企合作的现象十分少见。这一方面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高校培养的人才没有适合的企业进行合作,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短视,没有认识到进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3.目前,校企之间的合作比较松散,产教融合的程度比较低。在我国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大多是一些企业和高校之间独立进行的,国家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标准和政策,这就导致了校企合作多是自发性的,校企合作的整体规划比较少。除此之外,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方面还没有形成校企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导致了校企合作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这对于实现辽宁省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也是校企合作存在很大的变动性。
二、学徒制背景下加强辽宁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通过对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学徒制背景下,辽宁省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还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并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为了推动辽宁省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本文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起辽宁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机制是推动辽宁省高校与企业实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基础。因此,在学徒制背景下辽宁省政府和主管教育部门应该根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校企合作中取得的经验,建立起完善的辽宁省校企合作机制。确定学校与企业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在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时,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依存。使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双方签订的人才培养协议进行,企业按照人才培养协议安排学生就业。除此之外,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企业与高校的利益关系。政府要采取制定合理的合作制度确保辽宁省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2.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在学徒制背景下,辽宁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就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不断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拓宽合作领域,实现高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密切配合,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区域,政府应该主动帮助企业与高校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搭桥牵线,并逐渐的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这样一方面可以推动经济落后地区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校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广阔的资金来源,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互惠互利。
3.校企共通开发优质课程,实现教师一体化培养。在学徒制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辽宁省传统的高等院校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势必需要进行改革。由于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需要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在彼此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决定课程的设置。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虽然理论课程教学不能够被废弃,但是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为此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学生实训基地。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师资建设方面,要通过“一体化”教师培养来改变高职院校教师的初始学术性倾向,提高教师的实践与职业技能培养的能力。
三、结语
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要求的不断调整,在将学徒制移入高校教育的基础上,创新企业与高等院校之间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对于解决传统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方面可以改革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另一方面为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2]王琳.论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影响[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23).
[3]贺伟,李艳文.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统整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08).
[4]谢宏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现代学徒制发展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3).
(作者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