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量,注重学习的结果;而新课改理念强调的是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式。自学能力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很注重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它要求一位高中生,不再是简单地去认识、记忆一些数学现象与数学问题。它强调的是同学们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能够主观能动地去学习,具备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关键词:自学能力 分组协作 动机 學习态度
一、分组协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高中学生的知觉和观察力富有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注意力的集中性与稳定性有了很好的发展,记忆已达最佳阶段,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并且开始形成辩证逻辑思维:二是具有更大的组织性、深刻性、批判性,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很快。同时高中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在自学时可先组编自学小组,以座位相邻四个学生为一组,选数学成绩较好者为组长。平时,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制订自学计划、阅读教材、组织探讨、检查部分作业,同时,由小组长收集本组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再集中向我反映。学生自学以前,印发一个单元的自学提纲。一个单元一般指教材中的一整章或一个数学分支,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接受知识。学生按照自学提纲进行自学,然后再在课堂内进行个别辅导。最后是自学提高能力阶段,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100%地独立完成习题,能归纳出题型与方法,能做到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最后能自制试卷考查其他同学。教学从客观实际出发,让学生掌握自学的速度和尝试。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很快完成学习任务,可以挤出大量的时间自学课外知识,从而使成绩越来越优秀,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自学能力差的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同组同学的帮助下,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充分发展了学生各自的优势。整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全貌以及各部分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由于打破了原来一课教一个概念或一招一式的教学顺序,可利用上课时间进行集体讨论,使学生思维活跃、敏捷开阔、用充足的理由敢于提出自已的异议,真正体现了教育民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激发学生自学数学的动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要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动机。在我看来,动机的产生来自于数学的兴趣和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如果对数学乐在其中,以解题为乐,以解难为乐,就没有比这更好的内驱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郁的趣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善于发掘学科本身的情趣;具备良好的教育素质;善于深入浅出的讲解。数学是抽象的。但数学教学不应该是抽象的。它也是一种文化,有思想,也有情感,也有美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感。任何一种艺术,都和数学息息相关。甚至,数学本身就是美学的四大构件之一,毕达哥拉斯发现,在相同张力作用下的弦,当它们的长度成简单的整数比时,击弦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是和谐的。简单,对称,完备,统一和谐,所有这些既是数学的,也是美的。当然,这里无意主张在课堂上大谈特谈数学与艺术的关系,只是说必要的时候,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数学文化氛围,有助于化解数学学科“面目可憎”的印象。当然,仅仅让学生觉得有趣并不能持久地维持学生的兴趣,重要的还是学科知识本身。如果学生上课老是听不明白所讲的内容,课后又无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获得快感,那么,这种对数学的兴趣当然只是空中楼阁。近年来,在测试评估方面,也有了改进:新大纲指出测试和评估一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二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甚至在考题的设置上也要求“易于人手,难于解决”,这些都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确定学习目标,养成良好学习态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条件
立志是成才的第一步,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高中学生在校期间要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自身的条件,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一定就应该全力以赴地追求,楔而不舍地努力,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以新的姿态充实地度过学习生活的每一天。要敢于面对,善于解决,而不是放弃。要主动求得教师的帮助,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思想上尽快提高对新教材体系的正确认识。明确新教材体系的要求,把握好重点,做好思想转换。否则,无论是对学生学习还是对老师教学都带来很大的困难,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应该尽量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讲究学习方法,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自学的能力与学习意识的变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高中学生要努力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切实加强自觉学习的习惯,提高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能力,认真听课和独立完成作业,端正考试态度,积极主动地对待每门课程的考试以期达到理想的学习目的。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自学是自学能力发展的基础,学习的内容不同自学活动的效能和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在进行自学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根据自学目标选择自学材料,其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要能够适合自己的情况,达到可以接受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增强。
关键词:自学能力 分组协作 动机 學习态度
一、分组协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高中学生的知觉和观察力富有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注意力的集中性与稳定性有了很好的发展,记忆已达最佳阶段,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并且开始形成辩证逻辑思维:二是具有更大的组织性、深刻性、批判性,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很快。同时高中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在自学时可先组编自学小组,以座位相邻四个学生为一组,选数学成绩较好者为组长。平时,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制订自学计划、阅读教材、组织探讨、检查部分作业,同时,由小组长收集本组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再集中向我反映。学生自学以前,印发一个单元的自学提纲。一个单元一般指教材中的一整章或一个数学分支,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接受知识。学生按照自学提纲进行自学,然后再在课堂内进行个别辅导。最后是自学提高能力阶段,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100%地独立完成习题,能归纳出题型与方法,能做到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最后能自制试卷考查其他同学。教学从客观实际出发,让学生掌握自学的速度和尝试。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很快完成学习任务,可以挤出大量的时间自学课外知识,从而使成绩越来越优秀,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自学能力差的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同组同学的帮助下,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充分发展了学生各自的优势。整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全貌以及各部分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由于打破了原来一课教一个概念或一招一式的教学顺序,可利用上课时间进行集体讨论,使学生思维活跃、敏捷开阔、用充足的理由敢于提出自已的异议,真正体现了教育民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激发学生自学数学的动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要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动机。在我看来,动机的产生来自于数学的兴趣和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如果对数学乐在其中,以解题为乐,以解难为乐,就没有比这更好的内驱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郁的趣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善于发掘学科本身的情趣;具备良好的教育素质;善于深入浅出的讲解。数学是抽象的。但数学教学不应该是抽象的。它也是一种文化,有思想,也有情感,也有美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感。任何一种艺术,都和数学息息相关。甚至,数学本身就是美学的四大构件之一,毕达哥拉斯发现,在相同张力作用下的弦,当它们的长度成简单的整数比时,击弦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是和谐的。简单,对称,完备,统一和谐,所有这些既是数学的,也是美的。当然,这里无意主张在课堂上大谈特谈数学与艺术的关系,只是说必要的时候,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数学文化氛围,有助于化解数学学科“面目可憎”的印象。当然,仅仅让学生觉得有趣并不能持久地维持学生的兴趣,重要的还是学科知识本身。如果学生上课老是听不明白所讲的内容,课后又无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获得快感,那么,这种对数学的兴趣当然只是空中楼阁。近年来,在测试评估方面,也有了改进:新大纲指出测试和评估一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二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甚至在考题的设置上也要求“易于人手,难于解决”,这些都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确定学习目标,养成良好学习态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条件
立志是成才的第一步,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高中学生在校期间要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自身的条件,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一定就应该全力以赴地追求,楔而不舍地努力,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以新的姿态充实地度过学习生活的每一天。要敢于面对,善于解决,而不是放弃。要主动求得教师的帮助,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思想上尽快提高对新教材体系的正确认识。明确新教材体系的要求,把握好重点,做好思想转换。否则,无论是对学生学习还是对老师教学都带来很大的困难,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应该尽量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讲究学习方法,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自学的能力与学习意识的变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高中学生要努力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切实加强自觉学习的习惯,提高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能力,认真听课和独立完成作业,端正考试态度,积极主动地对待每门课程的考试以期达到理想的学习目的。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自学是自学能力发展的基础,学习的内容不同自学活动的效能和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在进行自学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根据自学目标选择自学材料,其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要能够适合自己的情况,达到可以接受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