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科学地改革数学作业,已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不仅服务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更旨在发展学生。
【关键词】课程新理念;小学;数学;作业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Abstract: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the idea of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work, the scientific land reform math homework, has become a real and urgent issue. In the new curriculu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not only serve to consolidate the basic knowledge, but also aims to develop students.
Keywords:Curriculum, new idea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operations.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主要是为考试而教,教学目标则以学生记住公式、法则。作业上则重题型、重作业量。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作业的布置,不仅服务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更旨在发展学生。那么,如何改变数学作业的现状,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学会自主呢?下面就十多年的教育经验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突破传统,改变现状,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创新作业方式,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利用作业发展学生是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改革的趋势。其中作业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是数学作业改革的三大方面。
(一)作业内容,由单一走向综合 在传统教学中,作业内容单一,基本上是大量的书面作业,学生机械训练,对作业缺乏兴趣。除了布置一些适量的,巩固知识与技能的书面作业外,还要布置一些综合性和实用性强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三年级的教材中,除了安排了一些基础性的作业,还提供了一部分综合性的实践作业。在《年、月、日》的教学中,对照年历表,找一找,说一说。“找每月都是30天的月份”,“找和我同月出生的同学”。在教学《统计》时,调查班上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学生完成的这些综合性的作业,不仅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再现,而且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变“要学生做作业”为“学生主动做作业”,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小主人。
(二)作业形式,由封闭走向开放 在设计作业时,要将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例如,学习《百分率的应用》后,可设计这样的开放性作业:“王某有20000元钱,要合理理财,时间为3年,用哪种方式存款更合理?”这样的开放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
(三)作业评价,由单一走向多样化
1、多元评价批改法。教师在批改学困生作业的时候可以分三个尺度来衡量:作业整洁清楚、字迹端正、认真完成的(乐于学习、乐于做作业的),首先得到一个“☆”;其次,基本知识能掌握的(能学会基本知识的),得到一个“☆”;最后,对于那些掌握方法和过程、会学习的学生,得到一个“☆”;至于某一维度做得不足的,则用“▲”代替。
2、二次累积计分法。教师在作业批改的时候,常规的做法往往是经过第一次批改,给予优、良、中、及格等定性评价,含糊其辞,学生很少去关注其中的含义,为应付老师而订正、为订正而订正的情况下不惜向同学直接抄袭答案,只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鉴于此,我考虑二次计分,具体做法是:教师对学困生的作业先打一个量化基本分(如60分),针对有出入的答案,并配以切中要害、恰如其分的评语(这在解决问题板块应用的比较多)。然后将作业发还学生,参照评语,深刻反思,认真订正。如果正确,修改分数(60+10);否则不给分。这种方法,一方面能有效调动学困生订正作业的积极性,另外能促使学困生养成仔细检查作业过程的良好习惯。二次计分的办法,适用于几何作图和解决问题板块,体现了数学学习的逻辑性,旨在调动学生订正作业的积极性。
看总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都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兴趣为旨意,教师要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变化,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作业与评价,让学生能更好的学好数学。
【关键词】课程新理念;小学;数学;作业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Abstract: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the idea of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work, the scientific land reform math homework, has become a real and urgent issue. In the new curriculu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not only serve to consolidate the basic knowledge, but also aims to develop students.
Keywords:Curriculum, new idea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operations.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主要是为考试而教,教学目标则以学生记住公式、法则。作业上则重题型、重作业量。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作业的布置,不仅服务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更旨在发展学生。那么,如何改变数学作业的现状,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学会自主呢?下面就十多年的教育经验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突破传统,改变现状,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创新作业方式,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利用作业发展学生是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改革的趋势。其中作业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是数学作业改革的三大方面。
(一)作业内容,由单一走向综合 在传统教学中,作业内容单一,基本上是大量的书面作业,学生机械训练,对作业缺乏兴趣。除了布置一些适量的,巩固知识与技能的书面作业外,还要布置一些综合性和实用性强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三年级的教材中,除了安排了一些基础性的作业,还提供了一部分综合性的实践作业。在《年、月、日》的教学中,对照年历表,找一找,说一说。“找每月都是30天的月份”,“找和我同月出生的同学”。在教学《统计》时,调查班上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学生完成的这些综合性的作业,不仅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再现,而且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变“要学生做作业”为“学生主动做作业”,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小主人。
(二)作业形式,由封闭走向开放 在设计作业时,要将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例如,学习《百分率的应用》后,可设计这样的开放性作业:“王某有20000元钱,要合理理财,时间为3年,用哪种方式存款更合理?”这样的开放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
(三)作业评价,由单一走向多样化
1、多元评价批改法。教师在批改学困生作业的时候可以分三个尺度来衡量:作业整洁清楚、字迹端正、认真完成的(乐于学习、乐于做作业的),首先得到一个“☆”;其次,基本知识能掌握的(能学会基本知识的),得到一个“☆”;最后,对于那些掌握方法和过程、会学习的学生,得到一个“☆”;至于某一维度做得不足的,则用“▲”代替。
2、二次累积计分法。教师在作业批改的时候,常规的做法往往是经过第一次批改,给予优、良、中、及格等定性评价,含糊其辞,学生很少去关注其中的含义,为应付老师而订正、为订正而订正的情况下不惜向同学直接抄袭答案,只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鉴于此,我考虑二次计分,具体做法是:教师对学困生的作业先打一个量化基本分(如60分),针对有出入的答案,并配以切中要害、恰如其分的评语(这在解决问题板块应用的比较多)。然后将作业发还学生,参照评语,深刻反思,认真订正。如果正确,修改分数(60+10);否则不给分。这种方法,一方面能有效调动学困生订正作业的积极性,另外能促使学困生养成仔细检查作业过程的良好习惯。二次计分的办法,适用于几何作图和解决问题板块,体现了数学学习的逻辑性,旨在调动学生订正作业的积极性。
看总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都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兴趣为旨意,教师要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变化,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作业与评价,让学生能更好的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