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重点在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体系,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关 键 词】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观念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人才”这个根本,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动态结合,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
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充分体现“人本性”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坚决摒弃那些“以物为本、以人为末”“重分数、轻人性”“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做法,真正体现出教育的“人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学”。所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要的就是要关注“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在人才模式改革的各个环节中,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最高原则,整体建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充分体现“人本性”,关键就是看是否充分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人本性”,就是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而不能“一刀切”“一锅煮”,幼儿“成人化”;就是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充分体现“科学性”
人才培养必须要尊重科学,尊重教育的规律。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其培养方法也不同。要深入研究人才成长的过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探索人才成长规律,使人才培养有科学的依据。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遵循教育规律,就是要遵循他们的“设计图”,提供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
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既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也要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衔接,要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单一课堂教学转向校内校外全方位育人,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同时,人才是有层次的,那么相应的培养模式也就有层次的区别。任何事物的内部结构都具有层次性,各种教育对象也具有层次性,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也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是不一样的。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
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充分体现“多样性”
人才是多样的,那么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是多样的。因此,“多样性”这一要求,不仅是因材施教的本质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充分体现。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成长的载体。课程资源的丰富性,是体现教育“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因此,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以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本条件。但是,学校的课程却存在严重的不足。就高校来讲,我国大学在课程广泛性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北大和清华,但都仅有3000门左右的课程。而美国多数高等学校都几乎达到人均一门(次)课程,即5000人规模的本科院校要开设5000门(次)左右的课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教学才能对学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学生才能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继续建构自己的心理图式。《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因此,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充分把握当今时代学生的特征,推进个性化教育,力求体现教育多样化,真正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格和优化自身独特的个性,释放生命潜能,突破生存限制,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充分体现“适应性”
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富尔《学会生存》说:“教育必须培养人类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切实体现教育的“适应性”。
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设计。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办学的方向问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的培养模式,必须符合国家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怎样培养,则是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问题。这些都应当符合经济社会的要求,符合当今学生成长规律。如人才是要有创新精神的,那么培养模式就要符合这种要求;人才要有道德,就要把道德养成纳入培养的范畴;人才要有动手能力,培养模式就应该侧重动手能力培养。
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充分体现“数字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教育也迎来了信息化时代。
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当今时代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
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充分体现“数字性”。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缩小地区和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加快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地区,形成开放、灵活、方便的学习平台,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教育、进行学习创造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深层次变革,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的、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为每个人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志强,匡维.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J]. 职业教育研究,2011(3).
[2] 胡振京. 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11(15).
[3] 王伟廉. 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9(8).
[4] 田慧生,梁伟国,李帆.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为创新人才奠基[J]. 人民教育,2011(10).
【关 键 词】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观念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人才”这个根本,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动态结合,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
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充分体现“人本性”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坚决摒弃那些“以物为本、以人为末”“重分数、轻人性”“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做法,真正体现出教育的“人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学”。所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要的就是要关注“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在人才模式改革的各个环节中,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最高原则,整体建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充分体现“人本性”,关键就是看是否充分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人本性”,就是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而不能“一刀切”“一锅煮”,幼儿“成人化”;就是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充分体现“科学性”
人才培养必须要尊重科学,尊重教育的规律。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其培养方法也不同。要深入研究人才成长的过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探索人才成长规律,使人才培养有科学的依据。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遵循教育规律,就是要遵循他们的“设计图”,提供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
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既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也要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衔接,要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单一课堂教学转向校内校外全方位育人,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同时,人才是有层次的,那么相应的培养模式也就有层次的区别。任何事物的内部结构都具有层次性,各种教育对象也具有层次性,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也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是不一样的。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
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充分体现“多样性”
人才是多样的,那么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是多样的。因此,“多样性”这一要求,不仅是因材施教的本质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充分体现。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成长的载体。课程资源的丰富性,是体现教育“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因此,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以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本条件。但是,学校的课程却存在严重的不足。就高校来讲,我国大学在课程广泛性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北大和清华,但都仅有3000门左右的课程。而美国多数高等学校都几乎达到人均一门(次)课程,即5000人规模的本科院校要开设5000门(次)左右的课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教学才能对学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学生才能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继续建构自己的心理图式。《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因此,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充分把握当今时代学生的特征,推进个性化教育,力求体现教育多样化,真正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格和优化自身独特的个性,释放生命潜能,突破生存限制,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充分体现“适应性”
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富尔《学会生存》说:“教育必须培养人类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切实体现教育的“适应性”。
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设计。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办学的方向问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的培养模式,必须符合国家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怎样培养,则是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问题。这些都应当符合经济社会的要求,符合当今学生成长规律。如人才是要有创新精神的,那么培养模式就要符合这种要求;人才要有道德,就要把道德养成纳入培养的范畴;人才要有动手能力,培养模式就应该侧重动手能力培养。
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充分体现“数字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教育也迎来了信息化时代。
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当今时代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
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充分体现“数字性”。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缩小地区和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加快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地区,形成开放、灵活、方便的学习平台,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教育、进行学习创造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深层次变革,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的、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为每个人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志强,匡维.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J]. 职业教育研究,2011(3).
[2] 胡振京. 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11(15).
[3] 王伟廉. 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9(8).
[4] 田慧生,梁伟国,李帆.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为创新人才奠基[J]. 人民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