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背侧型脂肪瘤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jt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92例儿童背侧型脂肪瘤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临床数据分析,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5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脊髓背侧型脂肪瘤TCS的临床资料,男47例,女45例。年龄:0~<1岁58例,1~<3岁21例,3~11岁13例。术中在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全椎板切开并保留离断的椎板-棘突,显微镜下切开脂肪瘤表面包膜,用超声吸引器清除脂肪瘤,缝合脂肪包膜、硬脊膜,椎板解剖复位。采用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和Hoffman功能性分级评估手术疗效。随访时间11~63个月。

结果

92例背侧型脂肪瘤TCS患儿手术的脂肪瘤全切率为77.1%(71/92),术后椎板解剖复位率为95.6%(88/92),术后的总治愈率为47.2%(43/91),总有效率为87.9%(80/91),并发症率为7.6%(7/92)。全切者、年龄<3岁者效果更佳,术后尿便功能障碍较下肢功能障碍改善更明显,无神经功能症状的患儿基本能治愈。

结论

背侧型脂肪瘤TCS采用全椎板并保留离断的椎板-棘突的入路,早期全切脂肪瘤、松解栓系、椎管内膜性结构以及椎管骨性结构解剖复位的治疗原则。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有效率高,无症状的患儿治愈率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芬太尼持续静脉滴注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光凝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需进行ROP光凝术的患儿按照抽取信封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芬太尼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表面麻醉,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联合表面麻醉。术中用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对患儿进行疼痛评分,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术后3 d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手术前后血皮质醇、肾上腺素和
目的研究Shh/Bmp4信号通路基因甲基化修饰对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胎鼠末端直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发育的影响。方法SD孕鼠15只,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模型组(ETU)、干预组(ETU+5-azaC)与正常组(NC)。孕10 d,ETU组和ETU+5-azaC组均经胃管注入乙烯硫脲,ETU+5-azaC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