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MB、NT-proBNP及CRP在老年ACS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ut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32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及52例健康体检老年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者32例(UAP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者45例(STEMI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者55例(NSTEMI组).比较不同人群CK-MB、NT-proBNP及CRP水平,分析上述因子水平对AC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CK-MB、NT-proBNP及CRP水平:STEMI组>NSTEMI组>UAP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例ACS患者中,预后良好98例,预后不良34例,其中死亡20例.预后良好组CK-MB、NT-proBNP及CRP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三者联合检查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3.结论 CK-MB、NT-proBNP及CRP在ACS患者中表达异常,可能与ACS患者病情、预后密切相关,检测上述因子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氨基末端BNP前体(NT-proBNP)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新发房颤(NOAF)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PCI后出现NOAF的NOAF组(n=31)、未出现NOAF的非NOAF组(n=12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OAF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NOAF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b)水平及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在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来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治的患者中便利抽样法随机选择8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段进行身体检查的健康群众共36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检测比较组间NT-proBNP、cTnT和Mb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NT-proBNP、cTnT和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心功能等级越高其三项指标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