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谱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23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对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谱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仅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28例,均佩戴持续14 d的FGM,在此期间不改变降糖药,鼓励患者根据实时扫描得到的血糖数据进行自我血糖管理,可以改变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观察佩戴FGM期间血糖谱变化情况,包括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目标血糖(3.9~10.0 mmol/L)时间、高血糖(血糖> 10.0 mmol/L)曲线下面积、低血糖(血糖< 3.9 mmol/L)曲线下面积等。选择FGM传感器自动记录的第2天数据作为基线血糖谱,第13天数据作为终点血糖谱。

结果

28例患者在佩戴FGM期间均未改变原降糖药的治疗方案,未发生症状性低血糖,无佩戴传感器相关的不良事件。预估HbA1c明显低于基线HbA1c[(6.90 ± 1.48)%比(7.57 ± 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4)。终点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高血糖曲线下面积和低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基线[(2.07 ± 0.86)mmol/L比(2.44 ± 0.86)mmol/L、0.26 ± 0.11比0.30 ± 0.11、(5.32 ± 2.75)mmol/L比(6.76 ± 3.06)mmol/L、265(0,1 310)比351(107,2 177)和0(0,0)比0(0,19)],目标血糖时间明显高于基线[(1 069 ± 386)min比(921 ± 4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扫描次数(12.92 ± 4.87)次/d。

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改变降糖药,仅应用14 d的FGM能够有效降低预估HbA1c水平,改善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可能通过足够的扫描次数,发现更多的血糖异常,继而改变行为习惯,最终改善血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不同病程视野损害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确诊为APACG的患者。根据临床特征将患眼分为临床前期组、药物缓解期组、慢性期组,根据APACG急性发作持续时间将药物缓解期组及慢性期组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持续时间7 d以内组及7 d以上组。选择同期在门诊体检者中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