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楞严经》)历史的岁月在人类社会的空间中不断变迁,社会经济结构也在日益发展的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不断调整和变革。面临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农业、农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或者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去淘金,给大中城市送去了另一道“风景线”,城市的码头、桥洞、车站、火车站到处都是农民工,或忙碌或迷茫,或干劲十足或无所事事;而昔日的一些企业、厂矿、建筑工地的正式工人被农民工代替了。另一方面,农村、乡镇也改变了容颜,由于山区农村相对于城市,本多是“人烟稀少”,加之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如今显得更是荒凉,农村出现了“空壳”现象,昔日农村耕田、拔地,插秧、打谷的热闹场面不见了,留下的是成片成片荒废的土地,剩下的就是 “老、小、病、弱”,乡村生活从邻里间鸡犬相闻到了旁有屋瓦却无人的状态。而关于农村教育的种种问题,也因为经济的变革而浮出了水面。如本身所存在的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资源的缺乏、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教育管理模式的滞后以及教育政策的失控等;加之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故造成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小、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等,新华网于2003年9月18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我国农村教育三大症结:升学无望 就业无门 致富无术》,文中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农村教育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从经济困境现状、升学途径狭窄、校方师资水平、学生现实问题等多方面分析了目前农村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古代中国,因受“天圆地方”之“天盖说”影响,“四维”一词常用于天地自然方位的空间概念,如“四维四隅”、“四时四维”之称,以象征最核心的中流砥柱。本文以教育在农村形势,农村之教育发展作为核心,从教育资源、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政策这四个维度来探讨农村教育的发展中所存在的摊子大而散、基础差而弱、生源少而窄、效益低而差的问题从而架构起农村教育的时空结构,呈现出具有特色的发展维度。
首先,针对教育观念,从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读书无用论”到1977年恢复高考,“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教育黑线”平反继而到改革开放后的“扫盲”、“全民办学”,农村教育呈现出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势头,农村处处办学校,本来传统所独具有的口耳相传的、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方式也早已消失;“隔代抚养”、“亲属寄养”给予农村学生们的只是生活的保障,大多没有心灵的辅导和亲情的关爱。“少年易老学难成”(朱熹:《劝学》)这些留守孩子最适宜学习的光阴很可能被耽误。虽然随着应试教育、义务教育的推广,增加了农村孩子们上学的机会,但由于学校也因此依循守旧,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忽视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而仅仅重视考试,重视分数和重视升学率,这又使农村的孩子们更感到跳龙门无望。因此,农村教育出现了悖论,一方面,农村教育表现为对先进文化、知识科技的向往,因而很多农村孩子在学习中一味的想摆脱农村的生活,农民的身份,甚至将此作为上学的唯一动力;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又力图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培养优秀的人才留在农村,强调农村教育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贡献。因此,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势在必行。在大环境实施“科教兴村”、“科教兴县”的计划,小环境实现“金榜题名”的出头之日的前提下,乡村政府能够宏观调控,能够建立主导的价值取向,学校能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家长能够正确导向,学生能够准确认识,遵照个人意愿,在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之间作出选择,从而实现观念上的转变,要不是通过教育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要不安心学习农业知识,以后服务农村、安守农村、扎根农村,这样,不仅尊重了个体,也为农村保存了人才资源。
其次,关于教育资源的整合问题,现实层面,在师资方面,农村学校的老师一方面呈现出数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偏于老龄化,学历水平也有限。而学校的校舍也由于经费的短缺,故设施简陋,条件落后,甚至很多地方还不能保障正常的教学,在教育教学资料、信息、手段、交流等方面,相比于城市,资源更是匮乏、渠道更是狭窄。故在教育资源的整合上,应当将整个社会的教育发展作为标杆,申请更多的教育经费,以城市教育资源作为参考系和援助来源,在此基础上,工作的重心一方面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另一方面是师资力量的壮大。教师和学生是教育中的双重主体。从“教”来看,教师是主体,从“学”来看,学生是主体。一方面学生能够“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并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另一方面老师秉承着“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道》)的奉行精神“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亦是教育的主体对象,农村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应当从单向度的应试教育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轨道上来,从单拼升学率转到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价上来。而“学贵得师”(唐甄《潜书?讲学》),老师对学生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于现有的师资资源,一是要倡导学习,加强培训,增强素质;二是应该全面建立工作奖惩制度,经常开展工作绩效考评,对教师教与学全程跟踪管理;三是加强教师专业和素质的培训,从而提高师资的水平,此外,还应破格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壮大名师队伍。此外,还应逐步满足农村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宿舍、食堂、厕所等改进和完善,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再次,谈及教育结构,抽象到到教育模式,具体到教育规模,详细到教育选址等诸多方面。一方面农村教育结构搭建了农村教育的大致形态,另一方面,结构一旦不能够稳定,就无从谈发展,更勿说进步。由于管理体制转变和投入体制转变,故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教育的零散所造成的结构性矛盾,比如教育费的减收与教育投入的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与结构的失衡;教育规模与教育需求的不同步;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择校问题;升学教育与学生就业的两难;走读学生的作息时间不合理与寄宿学生的住宿条件困难以及优质教育的供需矛盾等。因此,在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下,要根据各乡(镇)、村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分布及增长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群众承受能力,清楚适龄入学人口规模,并结合学校发展现状,统筹规划,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兼顾农民的切实经济状况和子女教育问题,确保农村教育的正常运转。
最后,论及教育政策,便是探讨教育管理,涉及到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语言文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待,所针对的主要主体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这是教育的宗旨,而一由于受具体的地域条件限制,二由于政策“缺席”和政策“无能”,使教育政策出现不均衡现象,乡镇学校在办学政策、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学校还存在着客观差距,还“任重而道远”。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学活动都是学校领导或者管理者自制自为的,没有特定的教育政策来进行管理,而面临上级领导视察工作时,又出现应付式的措施,从而存在着诸多教育隐患和管理缺失。甚至很多时候,即使政策制定后,从颁布到实行、从实行到起效也存在时滞问题。
因此,对教育政策的建构首先政府要做到投入与规范并重,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其次,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设定各级主管教育部门的职责、工作方式、考评指标等,形成高效、透明、清廉的高效管理系统。再次,是作为农村教育主要群体单位——乡镇学校,应当在把握总体教育方针前提下,制定出符合本校发展的政策规划,符合广大师生的利益需求。此外,要特别关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抓紧建立健全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制度。
总而言之,教育乃以人为本,故无论是城市教育还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不均衡现象是由于同城市教育相比较而呈现出来的教育资源的短缺,包括教育经费及师资的严重不足,还有教育信息资源的匮乏等。这一切的鸿沟并非是难以逾越,而是需要通过整个社会的努力,清楚客观现实条件,有效整合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展农村社会和促进农村教育,充分考虑和照顾乡镇村庄的具体实际及农民的实际需要,从转变农村教育观念出发,整合农村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规范教育政策,实行适应、适度、适合、适用和适才的教育。
在古代中国,因受“天圆地方”之“天盖说”影响,“四维”一词常用于天地自然方位的空间概念,如“四维四隅”、“四时四维”之称,以象征最核心的中流砥柱。本文以教育在农村形势,农村之教育发展作为核心,从教育资源、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政策这四个维度来探讨农村教育的发展中所存在的摊子大而散、基础差而弱、生源少而窄、效益低而差的问题从而架构起农村教育的时空结构,呈现出具有特色的发展维度。
首先,针对教育观念,从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读书无用论”到1977年恢复高考,“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教育黑线”平反继而到改革开放后的“扫盲”、“全民办学”,农村教育呈现出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势头,农村处处办学校,本来传统所独具有的口耳相传的、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方式也早已消失;“隔代抚养”、“亲属寄养”给予农村学生们的只是生活的保障,大多没有心灵的辅导和亲情的关爱。“少年易老学难成”(朱熹:《劝学》)这些留守孩子最适宜学习的光阴很可能被耽误。虽然随着应试教育、义务教育的推广,增加了农村孩子们上学的机会,但由于学校也因此依循守旧,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忽视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而仅仅重视考试,重视分数和重视升学率,这又使农村的孩子们更感到跳龙门无望。因此,农村教育出现了悖论,一方面,农村教育表现为对先进文化、知识科技的向往,因而很多农村孩子在学习中一味的想摆脱农村的生活,农民的身份,甚至将此作为上学的唯一动力;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又力图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培养优秀的人才留在农村,强调农村教育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贡献。因此,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势在必行。在大环境实施“科教兴村”、“科教兴县”的计划,小环境实现“金榜题名”的出头之日的前提下,乡村政府能够宏观调控,能够建立主导的价值取向,学校能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家长能够正确导向,学生能够准确认识,遵照个人意愿,在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之间作出选择,从而实现观念上的转变,要不是通过教育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要不安心学习农业知识,以后服务农村、安守农村、扎根农村,这样,不仅尊重了个体,也为农村保存了人才资源。
其次,关于教育资源的整合问题,现实层面,在师资方面,农村学校的老师一方面呈现出数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偏于老龄化,学历水平也有限。而学校的校舍也由于经费的短缺,故设施简陋,条件落后,甚至很多地方还不能保障正常的教学,在教育教学资料、信息、手段、交流等方面,相比于城市,资源更是匮乏、渠道更是狭窄。故在教育资源的整合上,应当将整个社会的教育发展作为标杆,申请更多的教育经费,以城市教育资源作为参考系和援助来源,在此基础上,工作的重心一方面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另一方面是师资力量的壮大。教师和学生是教育中的双重主体。从“教”来看,教师是主体,从“学”来看,学生是主体。一方面学生能够“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并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另一方面老师秉承着“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道》)的奉行精神“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亦是教育的主体对象,农村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应当从单向度的应试教育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轨道上来,从单拼升学率转到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价上来。而“学贵得师”(唐甄《潜书?讲学》),老师对学生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于现有的师资资源,一是要倡导学习,加强培训,增强素质;二是应该全面建立工作奖惩制度,经常开展工作绩效考评,对教师教与学全程跟踪管理;三是加强教师专业和素质的培训,从而提高师资的水平,此外,还应破格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壮大名师队伍。此外,还应逐步满足农村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宿舍、食堂、厕所等改进和完善,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再次,谈及教育结构,抽象到到教育模式,具体到教育规模,详细到教育选址等诸多方面。一方面农村教育结构搭建了农村教育的大致形态,另一方面,结构一旦不能够稳定,就无从谈发展,更勿说进步。由于管理体制转变和投入体制转变,故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教育的零散所造成的结构性矛盾,比如教育费的减收与教育投入的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与结构的失衡;教育规模与教育需求的不同步;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择校问题;升学教育与学生就业的两难;走读学生的作息时间不合理与寄宿学生的住宿条件困难以及优质教育的供需矛盾等。因此,在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下,要根据各乡(镇)、村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分布及增长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群众承受能力,清楚适龄入学人口规模,并结合学校发展现状,统筹规划,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兼顾农民的切实经济状况和子女教育问题,确保农村教育的正常运转。
最后,论及教育政策,便是探讨教育管理,涉及到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语言文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待,所针对的主要主体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这是教育的宗旨,而一由于受具体的地域条件限制,二由于政策“缺席”和政策“无能”,使教育政策出现不均衡现象,乡镇学校在办学政策、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学校还存在着客观差距,还“任重而道远”。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学活动都是学校领导或者管理者自制自为的,没有特定的教育政策来进行管理,而面临上级领导视察工作时,又出现应付式的措施,从而存在着诸多教育隐患和管理缺失。甚至很多时候,即使政策制定后,从颁布到实行、从实行到起效也存在时滞问题。
因此,对教育政策的建构首先政府要做到投入与规范并重,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其次,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设定各级主管教育部门的职责、工作方式、考评指标等,形成高效、透明、清廉的高效管理系统。再次,是作为农村教育主要群体单位——乡镇学校,应当在把握总体教育方针前提下,制定出符合本校发展的政策规划,符合广大师生的利益需求。此外,要特别关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抓紧建立健全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制度。
总而言之,教育乃以人为本,故无论是城市教育还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不均衡现象是由于同城市教育相比较而呈现出来的教育资源的短缺,包括教育经费及师资的严重不足,还有教育信息资源的匮乏等。这一切的鸿沟并非是难以逾越,而是需要通过整个社会的努力,清楚客观现实条件,有效整合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展农村社会和促进农村教育,充分考虑和照顾乡镇村庄的具体实际及农民的实际需要,从转变农村教育观念出发,整合农村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规范教育政策,实行适应、适度、适合、适用和适才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