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正是为了打造创新型人才而做的基础工作。要创新就要吃透理论知识,因为没有理论就没有创新,这就好比破茧化蝶,在旧体基础上诞生新的生命。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培养
前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确保其充分理解了物理知识。然后培养其创新思维,过渡到创新行为,最终实现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思维是关键,其授课方式、授课心态等都很重要。
一、理论知识和生活结合
在很多物理课中,授课教师讲解理论的时候照本宣科,不能和生活结合,让学生理解起来非常费劲,自然而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没有兴趣就不能学好理论,没有理论就不能创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很多教师觉得理论不好讲,例子不好举。要知道生活物理化,物理生活化,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力和反作用力”“平面镜成像”“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等等,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学生没有接受相关理论教育,不知道这就是物理知识。
正因为生活就是物理现象的源泉,在课堂上就可以进行相关的实验,可以用一些簡单易行的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有力有段。也是物理课授课的一种创新,只有教师敢于创新,学生才能学会创新。
二、授课方式采取“实验-理论-实验”方式
“实验-理论-实验”遵循的就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其是实验为主的学科。传统的“照本宣科”、“课前实验+理论笔记”形式的教学是错误的。必须采用积极实验的态度,来提升物理教学质量。课前实验是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出理论,理论部分则是为接下来真正实验打基础,最后真正的实验则是考察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创新不仅仅要创新思维,还要有创新行为。“实验-理论-实验”的过程,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习惯,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理论,逐渐地提升其动手能力,开动其脑筋,使其变得活跃,喜欢上物理课,最终愿意在试验中实现创新,体会创新带来的快乐。当然,在具体试验中,教师要不断地给以点拨,激发学生的灵感,促进其创新思维的成长,使其动手能力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不可否认,实验器材是易耗品,需要学校大量的投资。但是人才培养是需要投资的,没有实验的物理课程,教出来的都是理论上的高手,操作上的低手,不会成为祖国未来的人才。学校领导一定要明白,学校长远价值就是为了培养人才,是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服务的,所以必须舍得投入。
三、试验中鼓励创新
在实验中鼓励创新,这不仅仅要说出来也要做出来,需要教师去引导去鼓励。再者要明白,创新不等同于胡闹,各种器具任由学生去摆弄去尝试,因为一些实验是具有危险性的。在实验开始之前,如果有危险的成分,教师必须要说出来,并且告诉学生正确防护知识。然后回顾理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使其展开自己的现象,在教师提供的几组器具中选择正确的实验器具。这样做的目的有二:第一,教会学生认识实验器具;第二,促使学生理论结合实验,并且加深实验印象,使得其理论记得更牢。如果学生在实验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操作,哪么学生的发现有些稚嫩,教师也要给以积极鼓励。因为鼓励是催化剂,可以让学生思维更加灵活,创新意识更加浓烈。
四、实验创新中的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当中,存在着一些禁忌:第一,教师的讽刺、挖苦。教师因为各种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创新予以打击,这是最为严重的负面力量,不仅仅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于对物理课程都产生排斥心理。第二,过度放纵。教师认为创新就是放开,学生进了实验室,就像进了菜市场,没有秩序没有纪律,什么都敢尝试,不仅容易导致危险事故,而且对于创新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阻力。第三,学校舍不得投入。这一点前文已经分析。第四,教师甚至于学校领导层漠视实验的作用。第五,教师的实验手法不新颖,这一点比较关键,因为这不仅不能吸引学生兴趣,还不能产生示范,引领学生创新。创新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完全可以改变实验道具,以更新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产生兴趣,愿意动手去做实验。
总结:初中物理课要迎合学生生理特点,其正处青春期,对很多事情都比较好奇,这正是创新思维最佳成长阶段,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在具体的课程上采取试验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于思维上去理解理论,而是通过实验去理解,激发其物理兴趣,成为新一代创新型少年。当然,学校作为教学承载者,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着举足轻重作用,这点也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再者为了实现科学创新,一定要正视创新中容易产生的误区,做到绕行。
参考文献
[1]魏广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9):165-165.
[2]杨德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9):193-193.
(作者单位:阿克陶县雪松中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培养
前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确保其充分理解了物理知识。然后培养其创新思维,过渡到创新行为,最终实现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思维是关键,其授课方式、授课心态等都很重要。
一、理论知识和生活结合
在很多物理课中,授课教师讲解理论的时候照本宣科,不能和生活结合,让学生理解起来非常费劲,自然而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没有兴趣就不能学好理论,没有理论就不能创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很多教师觉得理论不好讲,例子不好举。要知道生活物理化,物理生活化,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力和反作用力”“平面镜成像”“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等等,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学生没有接受相关理论教育,不知道这就是物理知识。
正因为生活就是物理现象的源泉,在课堂上就可以进行相关的实验,可以用一些簡单易行的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有力有段。也是物理课授课的一种创新,只有教师敢于创新,学生才能学会创新。
二、授课方式采取“实验-理论-实验”方式
“实验-理论-实验”遵循的就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其是实验为主的学科。传统的“照本宣科”、“课前实验+理论笔记”形式的教学是错误的。必须采用积极实验的态度,来提升物理教学质量。课前实验是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出理论,理论部分则是为接下来真正实验打基础,最后真正的实验则是考察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创新不仅仅要创新思维,还要有创新行为。“实验-理论-实验”的过程,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习惯,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理论,逐渐地提升其动手能力,开动其脑筋,使其变得活跃,喜欢上物理课,最终愿意在试验中实现创新,体会创新带来的快乐。当然,在具体试验中,教师要不断地给以点拨,激发学生的灵感,促进其创新思维的成长,使其动手能力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不可否认,实验器材是易耗品,需要学校大量的投资。但是人才培养是需要投资的,没有实验的物理课程,教出来的都是理论上的高手,操作上的低手,不会成为祖国未来的人才。学校领导一定要明白,学校长远价值就是为了培养人才,是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服务的,所以必须舍得投入。
三、试验中鼓励创新
在实验中鼓励创新,这不仅仅要说出来也要做出来,需要教师去引导去鼓励。再者要明白,创新不等同于胡闹,各种器具任由学生去摆弄去尝试,因为一些实验是具有危险性的。在实验开始之前,如果有危险的成分,教师必须要说出来,并且告诉学生正确防护知识。然后回顾理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使其展开自己的现象,在教师提供的几组器具中选择正确的实验器具。这样做的目的有二:第一,教会学生认识实验器具;第二,促使学生理论结合实验,并且加深实验印象,使得其理论记得更牢。如果学生在实验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操作,哪么学生的发现有些稚嫩,教师也要给以积极鼓励。因为鼓励是催化剂,可以让学生思维更加灵活,创新意识更加浓烈。
四、实验创新中的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当中,存在着一些禁忌:第一,教师的讽刺、挖苦。教师因为各种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创新予以打击,这是最为严重的负面力量,不仅仅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于对物理课程都产生排斥心理。第二,过度放纵。教师认为创新就是放开,学生进了实验室,就像进了菜市场,没有秩序没有纪律,什么都敢尝试,不仅容易导致危险事故,而且对于创新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阻力。第三,学校舍不得投入。这一点前文已经分析。第四,教师甚至于学校领导层漠视实验的作用。第五,教师的实验手法不新颖,这一点比较关键,因为这不仅不能吸引学生兴趣,还不能产生示范,引领学生创新。创新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完全可以改变实验道具,以更新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产生兴趣,愿意动手去做实验。
总结:初中物理课要迎合学生生理特点,其正处青春期,对很多事情都比较好奇,这正是创新思维最佳成长阶段,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在具体的课程上采取试验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于思维上去理解理论,而是通过实验去理解,激发其物理兴趣,成为新一代创新型少年。当然,学校作为教学承载者,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着举足轻重作用,这点也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再者为了实现科学创新,一定要正视创新中容易产生的误区,做到绕行。
参考文献
[1]魏广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9):165-165.
[2]杨德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9):193-193.
(作者单位:阿克陶县雪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