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设计在介入工程的前期,建筑师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设计灵感、设计构思、推敲设计方案,这些都要求突破常规的设计程序,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拿出优秀的设计方案。笔者通过具体建筑设计实践,阐述建筑设计的构思及实现的过程,总结提出建筑设计的模式。提出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应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要勤于与人交流,注重资料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建筑设计作品。
关键词:建筑设计 设计构思 实现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建筑设计通常在介入工程的前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设计灵感、设计构思、推敲设计方案,这些都需要突破常规的设计程序,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拿出优秀的设计方案。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要求建筑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在有限的时间里,抓住设计任务要点及委托方的要求,完成简练的方案构思,斟酌、比较、决策,并用图示效果来进一步表现自己的创作思路。
众所周知,慢工出细活,建筑设计同样也不例外。设计师要想设计出一个外观既美丽、功能又齐全而且经济实用的建筑,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常在设计初期就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有关设计的自然资料,包括气候、土壤、环境、地形、地貌等资料的收集;其次,要了解设计的意图、设计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思考,进而满足委托方的要求;再次,要对建筑内部的功能以及建筑外形进行构思、推敲,尽可能使建筑创作既美观、又实用舒适。这三点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为设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下设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有时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设计方案去投标、竞标,有时又急需拿出设计方案供领导决策或提供给甲方。这些都要求设计师具备建筑设计的能力,以应对可能会遇见的各种工作状况。其实,建筑设计思维的形成,并不是在短短几次建筑设计训练中就能形成的,它是通过长期的设计工作实践的潜移默化, 随着经验的逐渐积累,从而培养、锻炼出建筑设计的思路。建筑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在平时的设计工作中,要不断总结设计中的心得体会;同时,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在设计工作中,才能日积月累,不断进步,才能在建筑设计中得心应手,在建筑设计中求快、求新。
建筑设计要求设计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设计任务,这其中包括迅速浏览,读懂设计任务书,分析设计要求、设计思想,打开设计思路、推敲斟酌方案,并且完成图纸的绘制等。如果在设计中没有一定的计划性,是难以完成设计中的各项要求的。其次,在面对任务书中提到的各项要求时,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灵活应变,准确抓住要求的中心,并且以此为重点进行分析。在建筑设计中,要合理地安排好设计构思时间、设计表现时间、设计创作时间。
在建筑设计中,要想能够很快地找到任务要求中的突破口,有时就在于设计师的应变能力。但是应变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平时的设计中,要有目的地培养这种能力。在每一次的设计工作中,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从构思到设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的计划性和应变能力。在日常的设计中,要不断总结自己在设计工作中的长处和不足;同时,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一一突破。最重要的是,要汲取别人建筑设计中的长处,只有这样, 才能在短期内锻炼出建筑设计的计划性和应变能力。
在一次完整的建筑设计中,从图面效果就能直观地反映出设计者的设计功底以及设计素养。建筑设计通过运用铅笔、钢笔、彩色铅笔、马克笔等常用工具,用徒手绘制技法,建筑捕捉瞬间即逝的设计创作灵感。这样的创作,可以使设计人员从模糊的初步设计意图,到逐步明晰的设计思路,这整个过程就能全方位地显现出一个设计者的设计业务功底和修养。
建筑设计,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整套设计构思图,因此,建筑设计难以像实际工程设计、课程设计那样的深入。建筑设计中不可能细化到设计中的各种要素,满足其全部功能。因而,建筑设计的重点应主要放在设计主体方案上,不拘泥于处理方案的细节。只要在设计中找准大的设计方向进行构思、联想、创新,烘托出一个简洁、大方的建筑形式,才可达到建筑设计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形体的功能分区、各种交通流线组织、简单的建筑体量造型的设计,以及建筑周边的环境配置等,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构思、推敲,就能在设计过程中节省许多时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抓住主体烘托画面效果,是建筑设计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抓住建筑主体特征,又要表现出所要传达给人们的一种建筑体量效果。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建筑地找到设计任务的主体,加以烘托表现,而细节部分可以先适当削弱。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技法,将建筑物的整体形象烘托出来。这样,不仅表现出自己的构思方向、创作意图,同时,也向人们传达建筑美的感觉。
从建筑设计的范围及要点来分析,通常在建筑建筑设计中,以中、小型的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广场、商业街居多。在平时的设计学习中,要多注意收集有关这方面的素材,包括收集建筑的图片资料、建筑规范等,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资料的收集,对各类建筑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比如要了解各类建筑的房间进深、房间高度等基础信息。如幼儿园单侧采光的活动室,其进深不宜超过6160m等。像这样的基础信息,只有通过日常设计的积累来获得,这样久而久之就变成自己的东西,再运用自己的发散思维进行创作,触类旁通,就能真正掌握建筑设计的要点。
笔者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体会分析,高层建筑设计要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的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人一个小空间,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所造成的对比。因此,凡是处在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将起到空间的缓冲作用;而且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容纳的人员较多,出人口人流密度相对较大,后退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讲,广场空间往往在街道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能够给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也往往能成为城市的节点,这就是共享空间的好处。有的建筑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独特的广场空间造型,以人和环境为设计重点,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二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 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
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今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对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
随着近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要注重把握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生态型”建筑尽可能地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较好地完成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是一种深化。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节能型”。
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一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一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人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人口空间凹人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 (特别是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人口处各种矛盾冲突;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人口后退架开的处理不仅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高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恰当的融人城市空间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使高层建筑设计趋于完善所追求的一种理念。
总之,建筑设计即是通过一个图示手段,合理平衡各项要素,创造性地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它反映出每一个设计师对问题的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往往会得出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方法。建筑设计除了可表现设计者思维方式、应变能力以外,还可展示设计者的思维创新与发散。
笔者认为,进行建筑设计一般可采用二种模式:一是从功能入手,再调整形式;二是从形式入手,再整理功能。一般而言,建筑设计方案总是经历:任务分析-设计构想-细部完善这三个过程。(1)从功能入手,再调整形式;是指先从设计任务的功能要求入手, 将功能在各层平面上进行整理、归纳,待功能大致安排合理之后,再考虑空间形态、建筑造型的要求; 根据这些要求,反过来调整局部的功能安排。经过这样反复调整直至合理、满意之后,最终完成整个设计。(2)从形式入手,再调整功能,是要求设计者对功能布置具有相当的实际经验,首先从建筑空间形态和造型入手,确立一个优秀的空间形体,再将功能填充和组织起来。经过相互反复调整之后,使设计变得完美。这种形式可极大地发挥空间想象力,也有利于把握建筑形体总造型。
在建筑设计中,要对建筑功能的安排进行分析,建筑功能一般可细化为许多系统,系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影响。根据各功能系统的相互关联度和紧密度,我们可以对这些系统之间的主次、并列、混合的逻辑关系,以及紧密、半紧密、松散的关系加以分析,利用各种分析图表达方式进行图示梳理、表达,完成对整体功能关系的分析。在对整体空间进行分析后,再对每个子空间系统进行体量大小、景观要求以及空间属性的分析。这样才能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逐一落实,最终绘制出令人满意的建筑建筑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梁 锐,张 群.建筑建筑设计与表现[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2]徐卫国.建筑建筑设计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季伟绮,女, 籍贯:浙江杭州,现任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建筑设计分院院长,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关键词:建筑设计 设计构思 实现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建筑设计通常在介入工程的前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设计灵感、设计构思、推敲设计方案,这些都需要突破常规的设计程序,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拿出优秀的设计方案。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要求建筑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在有限的时间里,抓住设计任务要点及委托方的要求,完成简练的方案构思,斟酌、比较、决策,并用图示效果来进一步表现自己的创作思路。
众所周知,慢工出细活,建筑设计同样也不例外。设计师要想设计出一个外观既美丽、功能又齐全而且经济实用的建筑,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常在设计初期就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有关设计的自然资料,包括气候、土壤、环境、地形、地貌等资料的收集;其次,要了解设计的意图、设计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思考,进而满足委托方的要求;再次,要对建筑内部的功能以及建筑外形进行构思、推敲,尽可能使建筑创作既美观、又实用舒适。这三点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为设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下设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有时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设计方案去投标、竞标,有时又急需拿出设计方案供领导决策或提供给甲方。这些都要求设计师具备建筑设计的能力,以应对可能会遇见的各种工作状况。其实,建筑设计思维的形成,并不是在短短几次建筑设计训练中就能形成的,它是通过长期的设计工作实践的潜移默化, 随着经验的逐渐积累,从而培养、锻炼出建筑设计的思路。建筑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在平时的设计工作中,要不断总结设计中的心得体会;同时,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在设计工作中,才能日积月累,不断进步,才能在建筑设计中得心应手,在建筑设计中求快、求新。
建筑设计要求设计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设计任务,这其中包括迅速浏览,读懂设计任务书,分析设计要求、设计思想,打开设计思路、推敲斟酌方案,并且完成图纸的绘制等。如果在设计中没有一定的计划性,是难以完成设计中的各项要求的。其次,在面对任务书中提到的各项要求时,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灵活应变,准确抓住要求的中心,并且以此为重点进行分析。在建筑设计中,要合理地安排好设计构思时间、设计表现时间、设计创作时间。
在建筑设计中,要想能够很快地找到任务要求中的突破口,有时就在于设计师的应变能力。但是应变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平时的设计中,要有目的地培养这种能力。在每一次的设计工作中,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从构思到设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的计划性和应变能力。在日常的设计中,要不断总结自己在设计工作中的长处和不足;同时,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一一突破。最重要的是,要汲取别人建筑设计中的长处,只有这样, 才能在短期内锻炼出建筑设计的计划性和应变能力。
在一次完整的建筑设计中,从图面效果就能直观地反映出设计者的设计功底以及设计素养。建筑设计通过运用铅笔、钢笔、彩色铅笔、马克笔等常用工具,用徒手绘制技法,建筑捕捉瞬间即逝的设计创作灵感。这样的创作,可以使设计人员从模糊的初步设计意图,到逐步明晰的设计思路,这整个过程就能全方位地显现出一个设计者的设计业务功底和修养。
建筑设计,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整套设计构思图,因此,建筑设计难以像实际工程设计、课程设计那样的深入。建筑设计中不可能细化到设计中的各种要素,满足其全部功能。因而,建筑设计的重点应主要放在设计主体方案上,不拘泥于处理方案的细节。只要在设计中找准大的设计方向进行构思、联想、创新,烘托出一个简洁、大方的建筑形式,才可达到建筑设计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形体的功能分区、各种交通流线组织、简单的建筑体量造型的设计,以及建筑周边的环境配置等,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构思、推敲,就能在设计过程中节省许多时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抓住主体烘托画面效果,是建筑设计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抓住建筑主体特征,又要表现出所要传达给人们的一种建筑体量效果。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建筑地找到设计任务的主体,加以烘托表现,而细节部分可以先适当削弱。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技法,将建筑物的整体形象烘托出来。这样,不仅表现出自己的构思方向、创作意图,同时,也向人们传达建筑美的感觉。
从建筑设计的范围及要点来分析,通常在建筑建筑设计中,以中、小型的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广场、商业街居多。在平时的设计学习中,要多注意收集有关这方面的素材,包括收集建筑的图片资料、建筑规范等,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资料的收集,对各类建筑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比如要了解各类建筑的房间进深、房间高度等基础信息。如幼儿园单侧采光的活动室,其进深不宜超过6160m等。像这样的基础信息,只有通过日常设计的积累来获得,这样久而久之就变成自己的东西,再运用自己的发散思维进行创作,触类旁通,就能真正掌握建筑设计的要点。
笔者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体会分析,高层建筑设计要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的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人一个小空间,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所造成的对比。因此,凡是处在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将起到空间的缓冲作用;而且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容纳的人员较多,出人口人流密度相对较大,后退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讲,广场空间往往在街道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能够给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也往往能成为城市的节点,这就是共享空间的好处。有的建筑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独特的广场空间造型,以人和环境为设计重点,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二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 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
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今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对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
随着近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要注重把握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生态型”建筑尽可能地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较好地完成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是一种深化。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节能型”。
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一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一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人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人口空间凹人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 (特别是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人口处各种矛盾冲突;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人口后退架开的处理不仅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高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恰当的融人城市空间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使高层建筑设计趋于完善所追求的一种理念。
总之,建筑设计即是通过一个图示手段,合理平衡各项要素,创造性地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它反映出每一个设计师对问题的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往往会得出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方法。建筑设计除了可表现设计者思维方式、应变能力以外,还可展示设计者的思维创新与发散。
笔者认为,进行建筑设计一般可采用二种模式:一是从功能入手,再调整形式;二是从形式入手,再整理功能。一般而言,建筑设计方案总是经历:任务分析-设计构想-细部完善这三个过程。(1)从功能入手,再调整形式;是指先从设计任务的功能要求入手, 将功能在各层平面上进行整理、归纳,待功能大致安排合理之后,再考虑空间形态、建筑造型的要求; 根据这些要求,反过来调整局部的功能安排。经过这样反复调整直至合理、满意之后,最终完成整个设计。(2)从形式入手,再调整功能,是要求设计者对功能布置具有相当的实际经验,首先从建筑空间形态和造型入手,确立一个优秀的空间形体,再将功能填充和组织起来。经过相互反复调整之后,使设计变得完美。这种形式可极大地发挥空间想象力,也有利于把握建筑形体总造型。
在建筑设计中,要对建筑功能的安排进行分析,建筑功能一般可细化为许多系统,系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影响。根据各功能系统的相互关联度和紧密度,我们可以对这些系统之间的主次、并列、混合的逻辑关系,以及紧密、半紧密、松散的关系加以分析,利用各种分析图表达方式进行图示梳理、表达,完成对整体功能关系的分析。在对整体空间进行分析后,再对每个子空间系统进行体量大小、景观要求以及空间属性的分析。这样才能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逐一落实,最终绘制出令人满意的建筑建筑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梁 锐,张 群.建筑建筑设计与表现[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2]徐卫国.建筑建筑设计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季伟绮,女, 籍贯:浙江杭州,现任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建筑设计分院院长,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