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必须找到适当的中介,而学生参与便是这种中介. 笔者结合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践,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地参与,必须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不仅是行为上的参与,更要在情感、认知策略上参与.
【关键词】 学生参与 情感参与 认知参与
要把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尽快转化为教学者的新的行为,必须在新理念与新行为之间寻找一种“酶”,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就是这种“酶”. 教学工作者要努力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创生者,学生知识建构的对话者,学生学习智慧的催生者. 新的课程呼唤“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对于“活”起来的课堂,教师如何与学生共同推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实现师生、生生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重新审视、反思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架构新型的学生参与方式很有必要.
一、对传统的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包括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过程等,都是经过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要考虑的问题:各个教学环节如何紧密安排,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解决难点、要点上设置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各需要几名学生回答或板演,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又如何铺设阶梯,如何利用启发式或填鸭式教学等. 这种模式一般都是围绕教师的教展开的,围绕怎样有利于教师的授课创设问题情境,一切围绕教师转,有设局让学生钻的感觉,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的发展,没有知识形成过程的情感体验,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几乎不需要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问题意识比较淡薄,学生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的非投入现象. 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思维受到窒息,能力逐渐弱化,他们对数学学习、数学活动无任何兴趣可言.
二、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参与的理念与目标
观察我们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在同样的课程和教学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可以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学习策略,不同的思维水平. 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方面构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模式. 因此,要确立恰当的学生参与方式,必须首先构建学生参与的新理念.
在数学课堂实施过程中,每名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作出反应,这种反映就是学生投入教学过程的模式.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受业者,而是一个积极参与其中的参与者.没有学生的这种参与,教学是不会发生的,学生在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数学教学过程. 主动参与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主动参与不仅决定着数学学习的始发、过程,而且决定着学习的质量. 教师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开辟主体参与途径,促进学生全方位参与,包括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思维参与. 这种全方位的参与,既是学生的全员参与,也是学生的全程参与;既是行为上的直接参与,更是情感、心理、思维上的共同参与.
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思考和数学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达到“知”、“情”互促的目的,达到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的和谐统一.
三、新型学生参与方式的架构
新型学生参与方式的架构,应以新课程学生参与的理念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个人成长的内在生成机制为基础.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以及怎样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一般可分为显性的数学基础知识和隐性的态度、情感、认知策略知识. 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考查,而隐性知识具有不容易被观察的特征,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往往是这些隐性知识,它控制着学生参与的思维和行为. 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一样,有的学生表面上是在努力学习,但并不是真正参与,因为他们常常表示了服从老师(或家长、或考试压力等)的意愿,而不是真正的参与;有的学生看上去无所事事,但有可能在很认真地思考着学习中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生的知识特征给我们的启示是:其一,学生知识并不是单纯靠“传道、授业、解惑”得来的,更多的是靠主动建构得来的,只有在学生的真情投入和积极参与下,数学学习才能收到实效. 其二,学生的参与离不开情境创设,隐性知识常常蕴涵于各种问题情境之中,学生只有身临其境,去经历、去参与、去评价、去内化才能主动构建隐性知识,并体验数学思考的快乐和克服问题后的精神满足.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认为:以学生参与为基础,就是要通过促进学生参与,不断强化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逐步形成一种以体现学生内在动力的有效学习机制,来创设符合新课程需要的教学情境.
1. 创设民主合作、交往的情境,丰富学生的认知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创设民主、合作、交往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认知策略,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保证. 其原因在于学生的认知策略不仅能体现思维的层次和特点,还能决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在民主、合作、交往的情境中,学生才能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与人合作并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进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以引起其他同学的数学思考,达到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发展成长的效果.
2. 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使学生达到“愤悱”状态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 在教学中通过恰当构建探究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能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愤悱”状态,让学生的心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启.
例如:下图是常用的信笺纸,让学生沿AB所在直线剪开,然后沿截线移动一个格宽,对齐. 你发现了什么?(线段的条数减小了一条)这是为什么呢?此时学生参与探索的热情高涨,思维处于亢奋状态.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探究性问题的指向性不可太强,否则学生的“发现”将变得轻而易举,思维活动也不会深入开展,似乎进行了一个情境游戏,对结论的得出不具备成功感,因而理解未必深刻. 有效的探究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由学生去尝试,猜想,验证. 探究性的学习情境的创设,要充分提供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处于急切的求知状态中,使发现的过程经历充分的思维过程,因而有一种成功的感觉,“愤悱”状态水到渠成,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 关注学生参与过程,突出情感参与
从心理学角度讲:成功乃成功之母!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参与的内在动力,成功的体验不仅在于成功结果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过程的体验,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过程,也是他们逐步获取内心体验的过程. 因此,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应时刻用发展的眼光期待学生,随时关注学生的积极变化,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予以赞赏,让每名学生都有如沐春风的心理感受,都有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成功体验,以达成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参与. 在此,学习困难生的成功体验是一个关键. 教师要为他们搭桥铺路,要有优惠政策,不但要给他们以心理上的支持,还要为他们创造各种成功的条件. 课堂巡视时,眼神、手势的关照,作业批改时鼓励性的评价话语,小组讨论时的优先发言,问题提出时考虑他们是否力所能及,些许进步的表扬等,都不失为有效良方.
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参与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丰富,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学生参与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教师没有想到的问题,此时教师的职责绝不是简单地解答,而是要与学生平等对话. 对话的目的,也不是简单地达成共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激活学生心理潜能,使师与生从心灵上沟通,思维上碰撞,以此促进学生情感上的参与. 在对话中最后可能没有达到共识,或根本不可能达成共识,但师生之间参与式、互动式的回应关系的建构,将更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参与.
以上思考与其说是一些方法,不如说仅仅是一种启发与思路. 新理念下的教学行为,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把主动参与学习当成是一种心理需求,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 孔企平著.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2] 刘显国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3):1.
[3] 仲文群.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方式的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1).
[4] 扈中平,刘朝晖.减负:不仅仅是“减”.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
[5]张理智.构建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课堂.中国教育报,2004(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学生参与 情感参与 认知参与
要把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尽快转化为教学者的新的行为,必须在新理念与新行为之间寻找一种“酶”,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就是这种“酶”. 教学工作者要努力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创生者,学生知识建构的对话者,学生学习智慧的催生者. 新的课程呼唤“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对于“活”起来的课堂,教师如何与学生共同推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实现师生、生生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重新审视、反思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架构新型的学生参与方式很有必要.
一、对传统的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包括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过程等,都是经过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要考虑的问题:各个教学环节如何紧密安排,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解决难点、要点上设置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各需要几名学生回答或板演,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又如何铺设阶梯,如何利用启发式或填鸭式教学等. 这种模式一般都是围绕教师的教展开的,围绕怎样有利于教师的授课创设问题情境,一切围绕教师转,有设局让学生钻的感觉,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的发展,没有知识形成过程的情感体验,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几乎不需要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问题意识比较淡薄,学生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的非投入现象. 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思维受到窒息,能力逐渐弱化,他们对数学学习、数学活动无任何兴趣可言.
二、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参与的理念与目标
观察我们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在同样的课程和教学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可以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学习策略,不同的思维水平. 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方面构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模式. 因此,要确立恰当的学生参与方式,必须首先构建学生参与的新理念.
在数学课堂实施过程中,每名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作出反应,这种反映就是学生投入教学过程的模式.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受业者,而是一个积极参与其中的参与者.没有学生的这种参与,教学是不会发生的,学生在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数学教学过程. 主动参与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主动参与不仅决定着数学学习的始发、过程,而且决定着学习的质量. 教师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开辟主体参与途径,促进学生全方位参与,包括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思维参与. 这种全方位的参与,既是学生的全员参与,也是学生的全程参与;既是行为上的直接参与,更是情感、心理、思维上的共同参与.
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思考和数学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达到“知”、“情”互促的目的,达到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的和谐统一.
三、新型学生参与方式的架构
新型学生参与方式的架构,应以新课程学生参与的理念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个人成长的内在生成机制为基础.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以及怎样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一般可分为显性的数学基础知识和隐性的态度、情感、认知策略知识. 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考查,而隐性知识具有不容易被观察的特征,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往往是这些隐性知识,它控制着学生参与的思维和行为. 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一样,有的学生表面上是在努力学习,但并不是真正参与,因为他们常常表示了服从老师(或家长、或考试压力等)的意愿,而不是真正的参与;有的学生看上去无所事事,但有可能在很认真地思考着学习中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生的知识特征给我们的启示是:其一,学生知识并不是单纯靠“传道、授业、解惑”得来的,更多的是靠主动建构得来的,只有在学生的真情投入和积极参与下,数学学习才能收到实效. 其二,学生的参与离不开情境创设,隐性知识常常蕴涵于各种问题情境之中,学生只有身临其境,去经历、去参与、去评价、去内化才能主动构建隐性知识,并体验数学思考的快乐和克服问题后的精神满足.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认为:以学生参与为基础,就是要通过促进学生参与,不断强化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逐步形成一种以体现学生内在动力的有效学习机制,来创设符合新课程需要的教学情境.
1. 创设民主合作、交往的情境,丰富学生的认知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创设民主、合作、交往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认知策略,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保证. 其原因在于学生的认知策略不仅能体现思维的层次和特点,还能决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在民主、合作、交往的情境中,学生才能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与人合作并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进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以引起其他同学的数学思考,达到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发展成长的效果.
2. 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使学生达到“愤悱”状态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 在教学中通过恰当构建探究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能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愤悱”状态,让学生的心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启.
例如:下图是常用的信笺纸,让学生沿AB所在直线剪开,然后沿截线移动一个格宽,对齐. 你发现了什么?(线段的条数减小了一条)这是为什么呢?此时学生参与探索的热情高涨,思维处于亢奋状态.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探究性问题的指向性不可太强,否则学生的“发现”将变得轻而易举,思维活动也不会深入开展,似乎进行了一个情境游戏,对结论的得出不具备成功感,因而理解未必深刻. 有效的探究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由学生去尝试,猜想,验证. 探究性的学习情境的创设,要充分提供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处于急切的求知状态中,使发现的过程经历充分的思维过程,因而有一种成功的感觉,“愤悱”状态水到渠成,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 关注学生参与过程,突出情感参与
从心理学角度讲:成功乃成功之母!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参与的内在动力,成功的体验不仅在于成功结果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过程的体验,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过程,也是他们逐步获取内心体验的过程. 因此,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应时刻用发展的眼光期待学生,随时关注学生的积极变化,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予以赞赏,让每名学生都有如沐春风的心理感受,都有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成功体验,以达成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参与. 在此,学习困难生的成功体验是一个关键. 教师要为他们搭桥铺路,要有优惠政策,不但要给他们以心理上的支持,还要为他们创造各种成功的条件. 课堂巡视时,眼神、手势的关照,作业批改时鼓励性的评价话语,小组讨论时的优先发言,问题提出时考虑他们是否力所能及,些许进步的表扬等,都不失为有效良方.
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参与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丰富,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学生参与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教师没有想到的问题,此时教师的职责绝不是简单地解答,而是要与学生平等对话. 对话的目的,也不是简单地达成共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激活学生心理潜能,使师与生从心灵上沟通,思维上碰撞,以此促进学生情感上的参与. 在对话中最后可能没有达到共识,或根本不可能达成共识,但师生之间参与式、互动式的回应关系的建构,将更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参与.
以上思考与其说是一些方法,不如说仅仅是一种启发与思路. 新理念下的教学行为,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把主动参与学习当成是一种心理需求,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 孔企平著.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2] 刘显国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3):1.
[3] 仲文群.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方式的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1).
[4] 扈中平,刘朝晖.减负:不仅仅是“减”.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
[5]张理智.构建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课堂.中国教育报,2004(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