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堂除了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也应以乐辅德,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任务。传统地方艺术资源是各地群众的智慧结晶,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沉淀。一百年多前,笔者所在的通州湾地区还是一片茫茫滩涂。清末状元张謇先生高瞻远瞩,开启垦牧大业。来自各地的劳动者在此洒下辛勤的汗水,在生活的大融合中,本地区的独特自然资源、民俗民风、独特的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垦牧文化。为了确保我们的垦牧精神得以更好地传承,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垦牧资源以达到传播、推广垦牧文化的效果。
一、感知家乡变迁,让音乐课堂厚植家国情怀
音乐新课标要求:“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如今家乡山连山》一课时,课堂伊始,一边播放《如今家乡山连山》的音乐,一边欣赏通州湾风光图片,学生交流感受,描述改革开放、通州湾大开发让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新课的教学做好情感铺垫。随后让学生描述家乡的风景、风俗人情,在表述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练习节奏,做好音乐技能准备。在新授过程中,让学生在欣赏后回答歌曲中的“山”指的是什么,感受到面对堆积起来的粮食时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明白民以食为天,粮食对我们无比重要,充分体验到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在巩固拓展环节,让学生分组表演,用演唱、舞蹈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绎歌曲,孩子们对歌曲进行了创意十足的改编,融入了通州湾地域特色,精彩展示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像《如今家乡山连山》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包含着对社会对国家的浓浓情感。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当个有心人,细细挖掘,根据地域实际巧妙整合,让学生在走进历史的同时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了解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进而真正感悟作品实质,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感悟民俗活动,让音乐课堂传承传统文化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大量体现传统民俗活动的歌曲。在教学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时,在孩子们知道了中秋节吃月饼这一习俗后,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让学生对中秋佳节这一传统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此同时,让孩子们回忆在这些传统佳节中,我们的家乡有什么习俗,你唱过有关的歌谣吗?《照田财》这一我校自编校本教材《垦牧文化代代传》中的童谣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在元宵节,举起火把穿梭在田野里,边走便哼唱,这一久远的活动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生动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他们发出感叹:原来我们家乡的节日活动比西方的万圣节更有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所在的通州湾地区沙地山歌历史久远,学校创办者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在《江云》诗中也载有“布机排屋夕朝响,稻田车水长短歌……”形象地描述了男耕女织、山歌传唱的生活场景。流传于民间的渔号、“夯屋基墩”号子、车水号子等取材广泛,节奏鲜明,语言生动,表达了人们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是语言民俗的文化瑰宝,为孩子们了解通州灣的传统民俗风情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教师们应该利用好这些素材,并加以适当地扩展,让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中体会到本地传统文化的悠久灿烂。
三、感受耕种喜悦,让音乐课堂融入劳动教育
苏少版第九册有一首江苏民歌《打麦号子》通过劳动时的呐喊及一领众和的说唱形式,表现了丰收时节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这首歌曲很感兴趣。因此我灵活整合教材,设计了《庆丰收》一课,以丰收之旅为主线,用学校劳动基地垦牧园的丰收景象导入,以感受丰收喜悦为全课的纵轴,在第一环节“说丰收”中引导学生用劳动号子的形式展示劳动的喜悦,在第二环节“赏丰收”中,欣赏歌舞音乐《丰收歌》,简介作品后让学生们初听分辨歌曲的演唱形式, 思考从歌词中体会到什么,再听律动:边听边想象农民们在田间劳动时的动作来动一动。最后小组合作“演丰收”,分组讨论设计动作,学生们群策群力,生动展示了丰收前除草、耕地、施肥,丰收时:麦浪、收割、打麦、挑担,丰收后:采摘、擦汗,丰收后的喜悦……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研究的能力,能较好地记住并理解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又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孩子们明白了劳动的价值:在我们这块曾经荒无人烟的盐碱地上,我们的先辈们就是这样勤劳、勇敢、智慧,把我们这块贫瘠的土地改造成现在这样肥沃而美丽。
在音乐课堂传递垦牧文化是为了让孩子感悟垦牧精神、感受传统之美、提高文化素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才是最好的形式,这就需要我们音乐老师当个有心人,深入解读教材,灵活整合内容,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体验、感受垦牧文化的过程中达到在音乐课堂立德树人的目的。
一、感知家乡变迁,让音乐课堂厚植家国情怀
音乐新课标要求:“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如今家乡山连山》一课时,课堂伊始,一边播放《如今家乡山连山》的音乐,一边欣赏通州湾风光图片,学生交流感受,描述改革开放、通州湾大开发让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新课的教学做好情感铺垫。随后让学生描述家乡的风景、风俗人情,在表述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练习节奏,做好音乐技能准备。在新授过程中,让学生在欣赏后回答歌曲中的“山”指的是什么,感受到面对堆积起来的粮食时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明白民以食为天,粮食对我们无比重要,充分体验到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在巩固拓展环节,让学生分组表演,用演唱、舞蹈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绎歌曲,孩子们对歌曲进行了创意十足的改编,融入了通州湾地域特色,精彩展示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像《如今家乡山连山》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包含着对社会对国家的浓浓情感。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当个有心人,细细挖掘,根据地域实际巧妙整合,让学生在走进历史的同时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了解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进而真正感悟作品实质,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感悟民俗活动,让音乐课堂传承传统文化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大量体现传统民俗活动的歌曲。在教学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时,在孩子们知道了中秋节吃月饼这一习俗后,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让学生对中秋佳节这一传统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此同时,让孩子们回忆在这些传统佳节中,我们的家乡有什么习俗,你唱过有关的歌谣吗?《照田财》这一我校自编校本教材《垦牧文化代代传》中的童谣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在元宵节,举起火把穿梭在田野里,边走便哼唱,这一久远的活动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生动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他们发出感叹:原来我们家乡的节日活动比西方的万圣节更有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所在的通州湾地区沙地山歌历史久远,学校创办者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在《江云》诗中也载有“布机排屋夕朝响,稻田车水长短歌……”形象地描述了男耕女织、山歌传唱的生活场景。流传于民间的渔号、“夯屋基墩”号子、车水号子等取材广泛,节奏鲜明,语言生动,表达了人们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是语言民俗的文化瑰宝,为孩子们了解通州灣的传统民俗风情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教师们应该利用好这些素材,并加以适当地扩展,让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中体会到本地传统文化的悠久灿烂。
三、感受耕种喜悦,让音乐课堂融入劳动教育
苏少版第九册有一首江苏民歌《打麦号子》通过劳动时的呐喊及一领众和的说唱形式,表现了丰收时节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这首歌曲很感兴趣。因此我灵活整合教材,设计了《庆丰收》一课,以丰收之旅为主线,用学校劳动基地垦牧园的丰收景象导入,以感受丰收喜悦为全课的纵轴,在第一环节“说丰收”中引导学生用劳动号子的形式展示劳动的喜悦,在第二环节“赏丰收”中,欣赏歌舞音乐《丰收歌》,简介作品后让学生们初听分辨歌曲的演唱形式, 思考从歌词中体会到什么,再听律动:边听边想象农民们在田间劳动时的动作来动一动。最后小组合作“演丰收”,分组讨论设计动作,学生们群策群力,生动展示了丰收前除草、耕地、施肥,丰收时:麦浪、收割、打麦、挑担,丰收后:采摘、擦汗,丰收后的喜悦……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研究的能力,能较好地记住并理解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又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孩子们明白了劳动的价值:在我们这块曾经荒无人烟的盐碱地上,我们的先辈们就是这样勤劳、勇敢、智慧,把我们这块贫瘠的土地改造成现在这样肥沃而美丽。
在音乐课堂传递垦牧文化是为了让孩子感悟垦牧精神、感受传统之美、提高文化素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才是最好的形式,这就需要我们音乐老师当个有心人,深入解读教材,灵活整合内容,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体验、感受垦牧文化的过程中达到在音乐课堂立德树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