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案例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凸显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特色,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政治;案例教学;选择;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6-047-01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针对初中生的知识和思维特点,依据教学内容来选取和运用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知识,进而发展智力和形成能力。
一、案例的选用原则
1.把握正确的导向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是政治课教学的宗旨之一。所以,选用案例应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的原则。多选择一些弘扬社会正义,具有积极意义的案例,而对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要慎用、少用。否则就很容易误导学生,影响他们的是非判断,进而使他们思想上产生迷惑和动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与实践相结合
政治教学中,单纯的理论学习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选取合适的案例能使理论观点的学习变的生动和具体,特别是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既需要紧扣课文中的观点,又要有对实际情况的描述;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尽可能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阐述、说明政治教学理论和观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意识到学有所用,能应用于实践,增强学习的动力。
3.趣味性
理论性强,枯燥乏味是学生对政治课的普遍印象。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案例进行教学分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该选取生动有趣,生活化、通俗化,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到看起来深奥难懂的知识,其实也亲切有趣,易于理解,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轻松地掌握知识。
4.典型性
案例教学中,教师所选取的案例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重点难点的突破和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启迪,能力的培养。不加选择地大量罗列案例,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兴趣盎然,实际上根本就目不暇接,更谈不上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因此,案例并不在多,而在于精,即典型。我们应当尽可能挑选、使用那些能“最贴切地说明概念和原理、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关注、最集中地反映某方面社会问题、最具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力求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的多个方面,揭示事物的多种现象。这样就能纲举目张,使各个教学环节有效地组织起来,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1.运用案例导入新课
有效的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极大地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满怀着被激起的求知欲望,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要实现有效的新课导入,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案例。例如,在讲“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时,可先引入一案例:黄某是沈阳音乐学院的高才生,贪图享乐,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合伙偷了两辆手推车,分赃50元,被公安机关处于警告处罚。但他仍不悔改,伙同他人持三棱刀抢了一辆宝马轿车,被抓后,人民法院判黄某有期徒刑5年。”请问黄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行为属于犯罪?为什么他从一般违法走向犯罪?通过阅读和分析,同学们踊跃发言。这个时候导入新课,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和角色。
2.通过案例突破难关
在初中政治法律知识中,如果以教师的讲授式教学为主,那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法律条文,但理解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静止孤立的抽象认识。而通过案例教学,通过向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事例,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那更能有效地突破法律知识条文的难关。如在讲述“法不可违”时,展示如下案例:马某原是一名学生,在学校读书时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有时还伙同社会上的青年敲诈同学。毕业后不务正业、好吃懒做,经常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当地村民对他恨之入骨,父母又管不了他。一天晚上,马某与同伴爬窗进了一家小店盗窃,被店主发现,他们就掐死了店主,抢走了现金和香烟。这个案例呈现后,让学生分析、讨论问题:(1)马某的行为中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为什么?它们之间有何联系?(2)马某将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讨论后,对法律知识条文的理解就容易得多。
3.运用案例开展讨论
要使政治观点、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为增强教学效果,还应结合教材内容布置学生去寻找相关的案例,比如上网查询、翻阅报纸杂志和做社会调查,把许多新鲜的案例带进课堂。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就某个案例开展讨论,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问题。 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并听取和思考别人的意见。特别要启发引导不爱发言或极少发言的学生,开拓其思维,消除其自卑感,使其产生积极参与意识,确保案例分析和交流有效进行。另一方面,又不能放任自流,应引导学生在分析中展示观点,在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最后,是总结评述,深化案例。在学生进行讨论后,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学生在讨论政治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并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以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方法论教育。
关键词: 初中政治;案例教学;选择;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6-047-01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针对初中生的知识和思维特点,依据教学内容来选取和运用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知识,进而发展智力和形成能力。
一、案例的选用原则
1.把握正确的导向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是政治课教学的宗旨之一。所以,选用案例应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的原则。多选择一些弘扬社会正义,具有积极意义的案例,而对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要慎用、少用。否则就很容易误导学生,影响他们的是非判断,进而使他们思想上产生迷惑和动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与实践相结合
政治教学中,单纯的理论学习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选取合适的案例能使理论观点的学习变的生动和具体,特别是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既需要紧扣课文中的观点,又要有对实际情况的描述;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尽可能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阐述、说明政治教学理论和观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意识到学有所用,能应用于实践,增强学习的动力。
3.趣味性
理论性强,枯燥乏味是学生对政治课的普遍印象。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案例进行教学分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该选取生动有趣,生活化、通俗化,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到看起来深奥难懂的知识,其实也亲切有趣,易于理解,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轻松地掌握知识。
4.典型性
案例教学中,教师所选取的案例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重点难点的突破和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启迪,能力的培养。不加选择地大量罗列案例,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兴趣盎然,实际上根本就目不暇接,更谈不上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因此,案例并不在多,而在于精,即典型。我们应当尽可能挑选、使用那些能“最贴切地说明概念和原理、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关注、最集中地反映某方面社会问题、最具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力求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的多个方面,揭示事物的多种现象。这样就能纲举目张,使各个教学环节有效地组织起来,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1.运用案例导入新课
有效的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极大地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满怀着被激起的求知欲望,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要实现有效的新课导入,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案例。例如,在讲“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时,可先引入一案例:黄某是沈阳音乐学院的高才生,贪图享乐,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合伙偷了两辆手推车,分赃50元,被公安机关处于警告处罚。但他仍不悔改,伙同他人持三棱刀抢了一辆宝马轿车,被抓后,人民法院判黄某有期徒刑5年。”请问黄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行为属于犯罪?为什么他从一般违法走向犯罪?通过阅读和分析,同学们踊跃发言。这个时候导入新课,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和角色。
2.通过案例突破难关
在初中政治法律知识中,如果以教师的讲授式教学为主,那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法律条文,但理解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静止孤立的抽象认识。而通过案例教学,通过向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事例,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那更能有效地突破法律知识条文的难关。如在讲述“法不可违”时,展示如下案例:马某原是一名学生,在学校读书时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有时还伙同社会上的青年敲诈同学。毕业后不务正业、好吃懒做,经常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当地村民对他恨之入骨,父母又管不了他。一天晚上,马某与同伴爬窗进了一家小店盗窃,被店主发现,他们就掐死了店主,抢走了现金和香烟。这个案例呈现后,让学生分析、讨论问题:(1)马某的行为中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为什么?它们之间有何联系?(2)马某将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讨论后,对法律知识条文的理解就容易得多。
3.运用案例开展讨论
要使政治观点、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为增强教学效果,还应结合教材内容布置学生去寻找相关的案例,比如上网查询、翻阅报纸杂志和做社会调查,把许多新鲜的案例带进课堂。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就某个案例开展讨论,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问题。 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并听取和思考别人的意见。特别要启发引导不爱发言或极少发言的学生,开拓其思维,消除其自卑感,使其产生积极参与意识,确保案例分析和交流有效进行。另一方面,又不能放任自流,应引导学生在分析中展示观点,在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最后,是总结评述,深化案例。在学生进行讨论后,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学生在讨论政治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并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以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方法论教育。